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

2017-03-01 20:21唐华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0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改革

唐华丽

(湖南科技學院传媒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获取的主渠道。如何通过此门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任课教师进行教改的出发点。本文拟从体验式教学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22-02

一、体验式教学的概念

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体验式学习之父David Kolb在他的著作《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发展的源泉》提出自己的经验学习模式即体验式学习圈理论(experiential learning)。他认为体验学习过程是由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的环形结构:体验、反省、思考、实践;这种学习模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比较吻合。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反思、概括、讨论、评价等活动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强调大学生体验是学习的重要过程。

二、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现状和现存问题

1.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现状。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日益广泛。笔者以“体验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文献检索,有上千篇相关文献,其中大部分的文献是在最近几年发表的。由此可见,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已运用广泛。检索的文献不仅包括了理论研究、模式探讨和实证研究,还有了许多的实验研究。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日益规范。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体验式教学从一开始的摸索阶段进入到实际运用中:内容设置来看,部分章节尝试开展体验式教学,发展到全部教学内容使用体验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经验总结越来越丰富,内容提升越来越完整;教学环节来看,注重环节的相连性和完整性,包含了导入、体验、反思、讨论和评价等基本环节;从教学方法来看,种类繁多,包括案例分析法、情景体验、角色扮演、故事分享法等。

2.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现存问题。随着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推广运用,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第一,教学目标完成欠缺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基础性公共必修课,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体验式教学的目的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实际运用中发现,不同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师资队伍、场地等方面的重视差别,教学实施中呈现出体验课活动化和游戏化倾向。学生只是对活动部分感兴趣,忽视内心体验和提升,很难达到预设目标。第二,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可分为三个环节:热身、体验和分享。不管在哪个环节,学生们是否全身心投入可以决定体验式学习的成功程度,有的学生积极参与热身活动,却在体验环节敷衍了事,而分享环节却只推出学生干部或积极的同学发言。出现这种情况,教学者需从多角度提高大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体验课的积极性。第三,师资队伍水平层次不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基本由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构成,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体验式教学培训,缺乏体验式教学实操能力和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用老式的教学思维指导新式的体验式教学,如过分地关注教学流程和任务的完成,忽视学生内在的心理体验和冲突,在分享环节中不能有效化解学生在体验中出现的内心矛盾。

三、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体验式教学应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明确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融入在精心设计的体验活动中,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主动思考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师生互动中要注重思维和心灵的充分交流。体验式教学模式重在营造主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但不能忽视个体同学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化需求,使每位学生都有在课堂上进行体验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体验后能开展自助。

2.以激励为主。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是非学科化的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懂得过多的心理学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灵得到成长。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体验式教学目标和活动设计时要以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作指导,采取积极的力量鼓励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观点,营造充满信任的良好沟通氛围。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上课反应,教师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鼓励,尊重他们的问题和见解,这样才能达到体验式教学的效果。

3.以动态反馈为主。根据体验式教学的“引入—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体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五阶段循环模式,授课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在课程开设中,教师们要扮演好“引导者”、“协调者”、“观察者”和“点评者”的角色,及时向学生反馈他们的学习表现情况,活动结束后进行针对性的点评;抓住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提出在环境适应、人格发展、情绪调节、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关系、交友恋爱、求职择业等方面的理论观点,有目的地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

四、深化体验式教学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重点应是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实践提升,提高自助和助人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所以,在体验式实践教学中,教学者仍注重的是让学生掌握原理和知识点,而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空谈内化和实践的训练过程,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获得的能力会微乎其微,那么该课程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空间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感悟和提升:通过目标和活动的设置,让学生先产生情感共鸣,再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最后学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帮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心灵的成长,从而达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的教学效果。鉴于以上情况,当前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改革势在必行。

2.推进和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体验式教学。第一,深化理解、转变理念。从本质上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适合体验式教学,因为体验产生感受,感受形成反思,反思改变认知,认知影响行为,体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性。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体验、反思和行动,重点在体验。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转变重理论轻体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理念,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熟练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原理和知识,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模拟情境,寓教于体会反思中,做好课后总结,提升体验式教学水平,积极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第二,与时俱进、创新体验课教学体系。目前,各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体验式教学在实践中还有很多需要深入和细化的部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等,这些都是有待进行实践和研究的地方。其次,体验式教学体系的科学管理是有效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制度保障,既能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又能保障教学达到预期效果。最后,体验式教学的评估系统需要进一步地探讨和确定。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采取“考查+问题解决能力检验”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弱化了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也就是体验式教学效果的测试。因此,体验式教学体系需要确定教学效果评估的具体标准,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更深入和细化,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深化体验、积极塑造健康行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

[2]高飞.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体验式教学[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

[3]段元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0):10.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学生性格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中使用体验式教学的影响分析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