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渭
【摘要】 目的:分析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对痔患者进行治疗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70例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病情进展至Ⅲ~Ⅳ度的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85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住院和完全恢复时间。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和9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06%和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完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Ⅲ~Ⅳ度痔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进行治疗比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选择性痣上黏膜切除术; 吻合器痣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Ⅲ~Ⅳ度痔; 临床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6.07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6-0131-02
痔的本质是一个团块,病理机制为肛垫肥大下移和肛周血管丛血流瘀滞共同作用的结果,按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分为4度,外痔平时无特殊症状,发生血栓及炎症时可有肿胀、疼痛。排便疼痛、出血及肛门坠胀与突出是其主要的临床特征[1]。痔为肛肠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且随着年龄增长,该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疼痛会加剧,甚至会有发生肛周感染及败血症的危险,将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2]。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术式为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是Milligan等于1937年提出来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是意大利学者Longo于1998年提出来的[3-4]。对于这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广泛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分析临床上对痔患者分别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进行治疗的具体临床效果,为进一步对痔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病情进展至Ⅲ~Ⅳ度的痔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85例)和对照组(85例)。对照组:男49例,女36例,年龄21~73岁,平均(48.5±3.6)岁,病程2~21年。试验组:男47例,女38例,年龄22~71岁,平均(49.2±3.7)岁,病程3~20年。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本研究的病例入选标准,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主刀医生均为临床经验丰富的教授。试验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齡、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首先,扩肛暴露出痔核,插入合适的肛门镜并旋转,痔黏膜露出,分段式荷包缝合黏膜下层。然后,打结荷包线并拉紧,于吻合器侧孔引出荷包线,旋紧吻合器末端,击发,完成切割,翻转吻合器并取出。最后,止血,结扎吻合口,拿出肛门镜,引流,加压包扎,给予复方角菜酸酯栓。
1.2.2 试验组 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进行治疗。首先,四针缝合肛门2 cm处,牵开肛缘,插入扩肛器并超越齿状线(必要时用液体石蜡油进行润滑),缝合固定,此时直肠黏膜暴露。然后,用可吸收线荷包缝合齿状线上方2.5 cm处的黏膜及黏膜下层,旋开吻合器,将其底钉座插入至缝合线处,将线收紧并打结,于吻合器侧孔引出荷包线,牵拉并旋紧吻合器,当感觉有阻力时,击发,完成切割,翻转吻合器并取出。最后,止血,引流,凡士林纱布加压包扎,给予抗生素静滴,症状严重者给予洁尔阴坐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完全恢复时间、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痔疗效标准判定》,(1)治愈: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2)有效:症状改善、痔缩小;(3)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获得的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和9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583,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和试验组术后发症发生率分别27.06%和8.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471,P<0.05),见表2。
2.3 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住院及完全恢复时间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完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痔为肛肠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且随着年龄增长,该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疼痛会加剧,甚至会有发生肛周感染及败血症的危险,将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5-6]。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是指内服药物和外用痔疮膏,可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容易反复发作,无法彻底治好。手术治疗指征为内痔脱落下垂且流血严重(Ⅲ~Ⅳ度内痔)或保守治疗症状仍得不到缓解时。目前,临床上治疗Ⅲ~Ⅳ度痔广泛使用的术式为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临床相关研究显示,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虽然有选择性地切除了部分直肠黏膜,较好保护了直肠部分功能,但是术后尿潴留、肛门坠胀、术后疼痛、吻合口狭窄及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7-8]。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是将患者肛周所有的病变组织完全切除,而是将患者脱落下垂的肛垫转移至肛管的内部并隔断支动脉,造成该部位血流减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给,逐渐会自行的萎缩,从而达到缓解症状、治疗疾病的目的[9]。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和96.47%,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06%和8.24%,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完全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临床上对Ⅲ~Ⅳ度痔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进行治疗比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余智涛,温圣荣,王悦辉,等.TST与PPH治疗重度内痔临床疗效对照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3,19(3):140-144.
[2]薄彪,于振国,杨凌洪,等.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痔的临床疗效观察[EB/OL].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3,7(1):67-69.
[3] Lin H C,Luo H X,Zbar A P,et al.The tissue selecting technique(TST)versus the Milligan-Morgan hemorrhoidectomy for prolapsing hemorrhoids: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J].Tech Coloproctol,2014,18(8):739-744.
[4]朱軍,丁健华,赵克,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与开放式外剥内扎痔切除术治疗Ⅲ度痔远期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5):398-402.
[5]杨军,于周满.TST与PPH治疗痔病的临床对比观察[J].齐鲁医学杂志,2013,27(2):172-176.
[6]杨杰,郭修田,曹永清.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脱垂性痔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7(7):810-811.
[7] Butterworth J W,Peravali R,Anwar R,et al.A four.year retro spective study and review of selection criteria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stapled haemorrhoidopexy[J].Tech Coloproctol,2013,16(5):369-372.
[8] AI-Haddad A,Ayyash K.Severe intra-abdominal bleeding plus large pneumoperitoneum after a procedure of prolapsed hemorrhoids[J].Am Surg,2014,78(9):401-403.
[9] Na S K,Jung H K,Shim K N,et al.Iatrogenie rectal diverticulum with pelvic-floor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after a procedure for a prolapsed hemorrhoid[J].Ann Colopmctol,2014,30(1):50-53.
(收稿日期: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