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行坤
马克思归去来
《马克思归来》,[瑞典]福克斯、[加]莫斯可主编,传播驿站工作坊译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第二卷),[美]大卫·哈维著,谢富胜、李连波等译校,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美]大卫·哈维著,许瑞宋译,中信出版社,2016
《超越帝国》,[意]安东尼奥·奈格里著,李琨、陆汉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权力与理性:世界中的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曹天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说“马克思归来”就意味着马克思曾经远去过。当然,在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的确处于低潮,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一度宣判了“历史的终结”。但后来爆发的资本主义危机一次次地证明了马克思的洞见。就连《纽约客》于2016年10月也发表了一篇标题为《他回来了:过去与当下的马克思》的长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著作以及对于当下的意义。作者路易·梅南(LouisMenand)指出,这位“19世纪的哲学家的观念对我们理解当下经济与政治的不平等或许有所裨益”。
这在当下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了。
《马克思归来》是当下非常活跃的批判传播学学者福克斯(Christian Fuchs)和莫斯可(VincentMosco)所主编的论文集(分上下卷),会集了世界各地的批判传播学者的相关论文。在这本书的“导论”部分,两位编者也列举了主流媒体近年来对马克思的关注,并指出“伴随着新一轮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的爆发,我们似乎也进入了新的马克思主义时代”。
两位编者尤其反驳了鲍德里亚的如下论断:马克思的生产主义已经过时,并指出马克思关于生产的研究对批判传播学依然有着重大意义。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马克思,媒介,商品与资本积累;马克思与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与媒介使用;马克思,可替代/社会主义媒介与社会斗争,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将马克思应用于批判传播学的相关成果。
2016年中国翻译出版了哈维的两本书。另外,哈维于2016年6月访问中国,在南京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发表演讲,引起了巨大反响,说2016年是学术界的“哈维年”也未为不可。据哈维说,《资本论》的第一卷,他至少讲了60多遍。他每年至少讲一次,讲了有40多年,有时一年会讲两次甚至三次。我们看到的中文版《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第一卷(2015年出版)和第二卷(以下简称“读第二卷”)就是他讲课的成果。
在“读第二卷”中,哈维为了论述的连贯,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关于信用和金融的论述也纳入了进来: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论述无疑有着更为迫切的相关性。
无论是在中国的演讲,还是在“读第二卷”中,哈维都更为强调《资本论》第二卷对于当下认识与改造世界的重要意义。我们知道,《资本论》第一卷主要关注的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而第二卷则关注的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在哈维看来,即便是马克思主义者,大都只会阅读《资本论》第一卷,对第二卷则大都不以为意,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疏忽或者失误,因为不重视第二卷,我们无法充分理解第一卷的内容。哈维认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存在深刻矛盾的思想至关重要,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清楚地把握资本主义的多元矛盾,而非只是生产空间内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
第一卷假设价值的实现毫无问题,即生产出的产品都会卖掉,但在第二卷马克思则追问这些生产出的产品如何卖出去,即剩余价值如何实现。因此剩余价值如何在地租、利息、商业利润、税收和生产利润等形式间的分配就成了关键问题,这些问题背后则意味着矛盾和斗争的多元性,即斗争不仅限于工人和产业资本家,而且还有“反对商人、银行家、外汇炒家等人的阶级斗争问题,还有怎样理解这些人所参与的活动(保险、对冲、衍生品、抵押债券、信用违约掉期等)的问题”。
《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则是哈维通过阅读马克思并结合当下历史发展所指认出的与资本相关的17个矛盾。
哈维认为这是他“最危险的一本书”,并且是他所谓“马克思工程”的最新(或者是最后)成果。哈维在这本书中特别区分了资本的矛盾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形态,充斥着无数矛盾,但其中许多与资本积累并无直接关系。这也是作者没有把种族和性别矛盾纳入研究的原因。
作者将这17个矛盾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根本矛盾,这是任何类型的资本主义都会存在的矛盾,其中包括(1)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2)社会劳动与货币;(3)私人财产与资本主义国家;(4)私人占有与公共财富;(5)资本与劳动;(6)作为过程的资本与作为东西的资本;(7)生产与实现的矛盾统一。
第二类是在不同形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会有所不同的变化的矛盾,其中包括(8)技术对人的影响;(9)分工;(10)垄断与竞争;(11)不均衡的发展与空间生产;(12)收入与财富的不平等;(13)社会再生产;(14)自由与控制。最后一类是危险的矛盾:(15)无止境的复合增长;(16)资本与自然界的关系;(17)人性的反叛。
哈维在这本书中非常推崇波兰尼。在后者看来,资本主义制造了“自由市场”的神话,并且将劳动、土地(自然)与货币都视为可供买卖的商品,而这三要素的商品化会造成毁灭性的灾难。毕竟,人不是供资本家肆意剥削的劳动力,自然也不是资本家可以无限攫取的货物,货币也不是供人无限积累的商品,但资本主义将这三要素变成了虚拟商品。这就会导致哈维所说的矛盾(2)、(5)、(16)以及最终的(17)。
但哈维从资本积累的角度看到了更多的矛盾。在笔者看来最为重要的是矛盾(15)。哈维认为资本主义3%的复合增长率是不可持续的,很快就没有生产条件来支撑这种资本积累方式。但哈维也意识到,资本或许并不需要有形的生产条件进行积累,单纯的货币积累就可实现资本的积累。这是金融资本以及非物质劳动崛起的原因所在。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奇观(景观)、信息、影像、符码和信息等的生产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这些都可以保证资本摆脱自然限制,迅速积累。另外哈维也指出当下一個重要转变,那就是,资本获利并不是靠生产上投资,而是靠占有使用信息、软件和它所建造的网络所产生的租金和特许权。换言之,对土地和知识等的垄断让垂死的食利者再度焕发容光———凯恩斯在1936年预言过“食利者的安乐死”。也就是说,当今的剥夺不再采取利润,而是采取各种租金的形式。endprint
这就让我们来到了哈维的重要结论,斗争不能再只限于生产空间和劳动过程,社会上针对各种寄生阶层的斗争同样重要,而这些恰恰是传统左派所忽视或者不以为然的,认为那些只是城市中产阶级的小打小闹,不可能具有革命性。但哈维恰恰通过这个视角认识到土耳其、希腊和美国等地的新社会运动所具有的反资本主义意义。
在本书的“后记”中,哈维根据这17个矛盾提出了17条斗争策略。但哈维并没有像毛泽东或者阿尔都塞(哈维对阿尔都塞的理论的“反人道主义”似乎有所误解)那样———哈维认为后两者没有阐述马克思对资本内在矛盾的分析———辨别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哈维所提出的三类矛盾之间的关系是含混不清的。合理的解释是,这些矛盾都可以成为斗争的起点,并且在特定的历史节点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期望哈维的分析和建议不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是变得“危险”起来。
2016年是列寧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完成100周年,这部在“一战”结束前不久发表的作品可以说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以及世界本身。那么在当今世界,帝国主义还是我们面对的主要问题吗?
在意大利哲学家奈格里看来,答案是否定的。短暂的、革命的20世纪结束了,曾经与美国争霸的苏联灰飞烟灭,柏林墙轰然倒塌。但美国并没有独霸世界,并形成一个单极世界,而是面对着众多权力的挑战,如欧盟、崛起的中国和遍布世界、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原本的美苏两极世界被一个多极世界所取代,形成了某种“混合政体”:以美国、七国集团和“北约”等为代表的“君主力量”;以其他主导民族国家和跨国公司为代表的“贵族力量”;以弱小民族国家以及各种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人民力量”,这些力量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同于帝国主义的“帝国”。正如哈特和奈格里在《帝国》的开篇所写的:帝国在我们眼前成形。
而这本《超越帝国》就是在《帝国》和《诸众》出版之后,奈格里在不同场合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进一步阐述。
在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从福特制向后福特制、从物质劳动向非物质劳动转变的背景下,生产变成了生命政治性的。资本剥削的不仅仅是工厂内的剩余劳动,而且是社会范围内的生命形式。因此男性产业工人不再是革命的主体,奇异性的诸众才是对抗“帝国”的力量。这是生命政治对生命权力的斗争,也是制宪权对宪定权的斗争。正如奈格里所说:表达一种反对资本主义的“生命权力”的新的无产阶级“权力”是可能的。这是奈格里作品充满乐观主义的原因所在。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关于“帝国”的进一步阐述;欧洲对抗“帝国”的可能;后社会主义时代的政治以及后现代性中诸众的力量潜能。在最近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以及欧洲(极)右翼政党强势崛起的背景下,奈格里关于欧洲和“帝国”的论述显得格外具有相关性,值得我们细细推敲。
《权力与理性》是作者曹天予于2015年上海大学系列讲座的整理稿,因此行文清晰简洁,但这并不有损于这本书在内容上的深刻性。作者意在“将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放在世界史的视野中,通过对比关照,勾勒这两支思想体系及实践意义的基本点和相互关系”。自由主义相信一个理性社会,认为保证理性个体在社会中进行理性选择就可以造就一个美好社会,但马克思主义认为,无视阶级权力,自由民主或者理性选择只是神话而已,因此作者用“理性”和“权力”来概括这两种思潮。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是现代以来最为重要的两股思潮。当然,现代保守主义作为一种反现代性的思潮也非常强劲,对此作者并没有过多论述,而是指出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都激烈批判前者,尤其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甚。
面对这两股宏大的思潮,作者的处理方式是提炼出它们的根本性预设与原则并予以辨析,而且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考察它们在历史-实践中所遭遇的困境和限制。例如,作者指出,“就现实制约而言,新自由主义也好,道德理想主义也好,都认同私有财产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市场和法治”。而私有财产和雇佣劳动不可能带来真正的自由,这是自由主义内在的局限。
作者也并不是抽象肯定马克思主义,而是通过对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等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实践来考察马克思主义的成败得失。在作者看来,毛泽东和斯大林相比,有四大贡献:一是将农民视为人民民主专政主体的组成部分,而非专政对象;二是鉴于苏联经验,主张“农轻重并举”、部类平衡、两条腿走路、特别是生产组织中的群众路线,这是宝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三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四是反修防修,防止党的异化变质,在作者看来,这是列宁的政党学说以后,马克思主义运动史中最有创造性的发展。
工作的未来与美好生活
《你为什么而工作:价值型员工进阶指南》,[美]巴里·施瓦茨著,易安静译,中信出版社,2016
《无偿:共享经济时代如何重新定义工作》,克雷格·兰伯特著,孟波、李琳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金钱与好的生活》,[英]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英]爱德华·斯基德尔斯基著,阮东译,中信出版社,2016
法国哲学家安德烈·高兹(Andre Gorz)将现代社会称为工作或者工薪社会,因为无论拥有怎样的自由民主,绝大多数个体都是雇工劳动力,都要通过工薪来养家糊口。在高兹看来,工作是在公共领域内,应其他人要求、遵守其他人的规定所进行的有用且有偿的活动。在这样的社会中,人是自私自利的理性人,只有收益才会让他们从事劳累烦琐的苦差。
但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有不同看法。这本书的副标题会让我们以为这是一本职场指南类的实用畅销书,但这只是中信出版社这个中译本的意图,原著x并没有副标题。另外,这是一位严肃心理学家TED演讲内容的会集,清晰明了地探讨了关于工作动机的社会—心理机制。
施瓦茨通过一系列案例驳斥了源于亚当·斯密并在当下广为接受的错误观念:人们愿意工作的唯一原因是工作所带来的报酬。只要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报酬,工作的内容便无关紧要。这种错误观念导致了对劳动过程的无限分割(以泰勒制和福特制的流水线为代表),这种劳动的技术分工让工作本身彻底失去意义,工人只能感受到巨大的疲劳感和无力感(因为他们对工作流程既无法理解,更无法掌控)。另外,因为这种观念的影响,人们会变得残忍,反对向失业者提供救济金,因为他们认为一旦让失业者不劳而获,后者就没有了工作的动力。这就产生了对于“养懒汉”的歇斯底里。endprint
这时施瓦茨引入“自我实现的预言”来说明这个问题:因为人们都相信人天生懒惰,不愿工作,即使工作也只是为了报酬,那么老板所营造的工作环境也仅仅关注效率、工作简单而重复、完全依赖报酬去激励员工。这恰恰证实了原本的预设。施瓦茨将这种错误观念称为马克思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即虚假意识,但作者没有认识到的是,在这种意识形态背后,是资本家攫取利润、规训劳工的现实的物质考量。
尽管如此,作者对物质刺激和彻底剥夺工作意义的劳动的技术分工的质疑无疑是充满洞见的,在工作社会中,如果我们无法在工作中体验到意义,那么我们的整个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就被掏空了。
《无偿》这本书的原标题是“影子工作:填满你生活的无报酬、看不见的工作”。作者兰伯特通过“影子工作”来解释我们越来越忙的原因。“影子工作”这个术语来自奥地利哲学家和神学家伊凡·伊里奇(IvanIllich)1981年出版的专著《影子工作》。伊里奇关于工作有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实用性失业的权利》(TheRighttoUseful Unemployment),论述了在就业之外进行有用且有意义活动的必要性。
在作者看来,所谓影子劳动指的是我们为商业机构和组织所完成的未得到报酬的所有活动。也就是说,商家通过影子工作将劳动成本转移到了消费者身上,但大部分消费者却浑然不知。这些工作包括自助加油、检查并打包自己的杂物、独立进行股票交易、自己组装宜家家具、通勤、家务劳动、网上消费等。在作者看来,影子工作在我们生活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让我们原本就非常忙碌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不堪。
作者所指出的影子工作不仅指的是我们作为消费者要完成商家所转嫁的劳动,而且也指我们作为生产者在工作场所之外所从事的活动。例如,大都市漫长的通勤时间,为找工作或者提升自我所进行的自我培训的时间以及工作时间之外处理老板或者同事短信和邮件的时间。这些都是没有报酬的活动,大大压缩了我们的空闲时间,同时也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具体来说,作者认为有四种力量推动了影子工作的大量滋生。
1.技术与机器人。随着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站或者自动柜员机自主完成服务。
2.公众信息的大幅扩散带来专业知识的“民主化”。这样普通人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过去只有咨询专家才能完成的任务,如在线诊断或者处理法律文件。
3.随着数据的经济价值日益重要,很多机构不择手段地收集资料。这样网民在使用各种网络服务的时候,就不得不输入自己的各种信息。
4.新的社会规范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比如父母过度参与孩子的生活,开车接送孩子而不是让他们搭乘校车,这样父母就承担了大量的影子工作。
虽然影子劳动加重了我们的负担,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它可以让我们更具自主性同时也可降低商品的成本。在我们看来,影子工作的最大威胁是越来越严重的失业,尤其是年轻人不得不面对要么无偿工作要么失业的尴尬选择。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影子工作是缩减就业市场规模的主要而隱蔽的力量,尤其是影子工作消灭了开启无数人职业生涯的初始职位”。因为初始职位的技术含量最低,可以让实习生免费完成,但没有初始职位,又如何上升到中高级职位?作者对此非常担忧。
作者最后指出了现代社会的某种价值颠倒:在过去,闲暇一般是贵族精英的特权,但在今天,忙碌似乎成为一种正面价值,似乎你越忙,越能说明你的重要。“如今身份象征出现了逆转。精英阶层的标志变成了‘永远比你忙。”整个世界似乎无法停止下来。
《金钱与好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走出困局的视野。这本书的原标题是“赚多少才算够?”两位作者是父子关系,父亲罗伯特是凯恩斯专家,写过两本凯恩斯的传记;儿子爱德华是卡西尔专家,这是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的合作。更为有趣的是,罗伯特出生于中国的哈尔滨,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同父母被日军拘押在日本一年,战后移居英国;而爱德华是一位中国女婿。
在这本书中,两位作者从凯恩斯于1928年所作的名为《我们后代的经济前景》———1930年正式发表———切入(《无偿》也提到了这篇演讲)。在这篇演讲中,凯恩斯做出了一个预测,那就是在100年之后,经济学存在的前提稀缺性将不复存在,人类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3小时,每周不超过15小时。但在2017年到来之际,我们并未看到这个趋势,而是工作时间越来越长(这还不算影子工作)。现代人似乎面临一种二律背反现象:我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甚至生活时间都被工作时间所渗透;但另一方面,很多人却处于失业状态,工作时间趋近于零。
对此两位作者给出了凯恩斯预言失准的原因:首先可以概括为“工作伦理”的霸权地位,就好像工作是人的拯救一样,与此相对的是“害怕闲暇”的心态,这让我们无法停歇;其次是工作的压力,即我们前面所说的二律背反现象,结果就是“劳动力队伍分裂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正在缩减的全职长期员工,他们的工作量可能超出了他们的需要;另一部分是不断扩大的失业者和半失业者,其工作量不能满足需要”。其实这正是马克思所说的“产业现役军”和“产业后备军”的矛盾,后者之所以存在,是资本家用来规训前者的工具。这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尤其明显。与对劳动力规训相伴随的,恰恰是劳动时间的延长。事实上,在80年代之前,世界范围的劳动时间一直呈下降趋势;最后的原因则是“永不知足”的心态。中国虽然有“知足常乐”的古训,但也有“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说法,可见不知足的心态并非资本主义所特有,但两位作者指出“资本主义通过释放出人们之前受习俗和宗教所禁锢的不知足倾向,点燃了我们的欲望”,如消费主义的宣传,竞争心态的无处不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存在以及万物的货币化或者商品化。所有这些都让我们变得贪得无厌,欲罢不能。
但好的生活真的需要那么辛苦工作才能获得吗?或者美好生活只是一种主观感受,哪怕家徒四壁也能感到幸福?作者同时否定了这两种观点,将这种关涉价值的主观问题带回到经济学领域,并提出七项客观标准:健康;安全;尊重;个性;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友谊;闲暇。endprint
或许我们应该停下来,重新思考工作、金钱与美好生活之间的关系。
福柯与新自由主义难题
《惩罚的社会》,[法]福柯著,陈雪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福柯的最后一课:关于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治》,[法]乔弗鲁瓦·德·拉加斯纳里著,潘培庆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卡尔·波兰尼:市场的限度》,[英]加雷斯·戴尔著,焦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016年是福柯诞辰90周年,学者汪民安导演的纪录片《米歇尔·福柯》在诸多高校公映,引起了热烈反响,让原本就充满魅力的福柯再度成为学术界的焦点。整部纪录片并没有一般意义上的人物生平介绍,而是以电影—论文的形式阐述了三个主题:“人之死”“权利/知识”“自我技术”。
《惩罚的社会》是福柯1973年在法兰西学院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可以说是1975年出版的《规训与惩罚》的“前传”。在福柯看来,西方现代社会就是一个惩罚的社会,某些惩罚类型起到关键作用,如规范和驯化劳动力。西方现代社会虽然没有了那种砍头示众般的景观式刑罚,但这并没有让它变得更加人道,而只是以更加隐蔽的形式来对人进行规训和惩罚。福柯正是要揭示这些隐蔽的、日益“自然而然”的权力形式。
在这本讲稿中,福柯非常深入地论述了规训-惩罚这个论题,其实福柯最初打算把课程命名为“纪律社会”或“规训社会”。正如福柯所说:规训—惩罚这对组合是作为权力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对于把个人固定在生产机制上、生产力的组成和所谓的规训的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福柯探讨的是1825—1848年这段时期,这正是资产阶级的上升期,而福柯的分析体现出了更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福柯拒绝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更愿意从制度和机构层面来探讨驯服肉体的生产(规训权力的生产功能),并指出了工资—形式和监狱—形式孪生关系———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补充。这样一来,时间被导入了资本主义权力体系和刑罚体系,在工资—形式背后,是资本家攫取工人劳动时间的尝试,甚至“控制工人的娱乐、生活、储蓄和退休”。在福柯看来,工资—形式即雇佣劳动之所以可能,是通过权力对时间的管理而实现的,并非源于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自然而然的自由等价交换。而监狱—形式中,犯人无偿提供自己的劳动时间,并且也得到规训。因此在福柯看来,监狱就是现代社会的隐喻。
虽然在这本讲稿中福柯也谈及阶级斗争,但他拒绝了马克思主义的观念,而是认为阶级斗争是反对“罪犯-社会敌人”的广义上的内战,制造出一种纪律性权力,该权力贯穿整个社会并把生活时间转换为生产力。另外,由于福柯认为权力是一种流动的、去中心化的关系,并没有某个群体拥有绝对权力,所以权力就成了弥漫在社会中群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这也就消解了所谓正义的集体性的阶级斗争。福柯只承认个体化的抗争,这也让他晚年走向了关注个人主体化的研究。
《福柯的最后一課》所论述的其实并非真正是福柯的最后一课(福柯在法兰西学院1984年的课程是《说真话的勇气》),而是福柯1979年的课程内容《生物政治的诞生》。这本书在出版之后引起了人们对福柯思想取向的质疑,他还是那个激进左派吗,抑或他已经投降了新自由主义?
作者拉加斯纳里就是要为福柯辩护,认为福柯并没有投降新自由主义,只是借鉴吸收了新自由主义的某些方法及其潜在的解放效应。但综观作者的论述,给人的印象似乎是,新自由主义要好过其他任何集体性或整体性意识形态,如马克思主义,而福柯拥抱这种自由主义完全是正当的。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福柯反对的是左派对新自由主义千篇一律、意识形态性的质疑:凡是隶属于“共同体”逻辑的都会由于个体性及特殊主义而衰落。新自由主义会使利己主义、自我中心占据支配地位。道德、宗教、政治、法律等,都会丧失它们的约束力和整合力,互惠互利、赠予、援助的关系日趋衰落,并逐渐被商业关系所取代。在作者看来,这些都是左派面对新自由主义时的不知所措的表现。作者还树了一个靶子,那就是左派把个性化、生活模式的多样化、层出不穷的少数人行动等都称之为病态现象。
作者虽然是出生于1981年的哲学家,但其思维方式却很像冷战时期的知识分子,主要表现为敌视一切集体性、总体性的观点和权力,如国家、主权以及集体。作者指出,在福柯看来,新自由主义方法的中心概念并非自由,而是多元性概念。而一旦站在多样性、多元性、社会革新一边,那就不得不赞成商品逻辑的发展,反对所有其他的组织模式,首当其冲的就是国家逻辑。而在作者看来,哈耶克就是这种思想的代表。因为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要求国家完全从属于自己,于是新自由主义开辟了一个自由多元的经济空间,这个空间可以远离国家。但是作者没有追问的是,在经济空间就没有强制和权力关系了吗?
作者出于对集权化的恐惧,全盘接受了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的观点,那就是不可能创造出一种“总体的”知识,所以计划经济必然会导致集权(极权)化控制,因此唯一的出路就是宣传商品逻辑,因为这个逻辑会让个人自由行动,而不是领导他们。
作者指出,《生物政治的诞生》一书分析中心就有这样一个观点,即通过新自由主义,有某种使人获得自由的东西,某种解放的、批判的东西在酝酿。但如果新自由主义真的像作者说的那么好,为什么在福柯课程将近30年后,具有解放意义的政治并没有从福柯思想的脉络中诞生?相反,在70年代后期,福柯与法国新自由主义的“新哲学家”(NouvellePhilosophie)暧昧不清的关系却更加耐人寻味。这些“新哲学家”原本是激进左翼,但后来纷纷倒戈,投入新自由主义的洪流,并与福柯形成某种盟友关系。另外,福柯思想所激发的各种身份政治在特朗普当选的背景下显得越来越虚弱无力。正如杰姆逊在最近的访谈中所指出的,“因为福柯的声誉而导致的对权力的关注不应是新政治的方向”。
尽管如此,福柯与新自由主义的关系依然值得挖掘。endprint
日益脱缰的资本主义所造成危害越来越骇人听闻,不平等、社会解体、生态破坏、环境恶化,所有这些都在警告我们,必须对市场原教旨主义或者“乌托邦资本主义”进行反省,对大行其道了40余年的新自由主义进行清算。
戴尔的这本“波兰尼”与其说是思想传记,不如说是对波兰尼思想的批判性述评,特别是这本书写于2009年,有着非常现实的思想—社会背景。波兰尼对那些反对资本全球化的思想家来说无疑是重要的思想资源。正如斯蒂格利茨在为新版《大转型》所作的序言中指出,“似乎波兰尼是直接针对当今问题发表宏论的”。波兰尼最大的贡献在于揭示了所谓自发的市场秩序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虚构,而这种乌托邦资本主义———让市场机制成为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造成了毁灭性的后果:“要是让市场机制成为控制人类命运和自然环境的唯一力量的话———其结果将是毁灭整个社会。……如果人类被剥夺了文化制度层面的保护层,他们将因此完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而逐渐消亡;他们将作为尖锐的社会分裂的牺牲品而死去……自然將被其组成要素所肢解,周边地区和风景遭到侵蚀,河流受到污染,军事安全岌岌可危,食品和原材料生产能力遭到毁灭性破坏。”因此作者指出,“波兰尼的研究工作很明显对另类全球化积极分子和社会主义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同时,其影响也扩展到绿色环保主义者、社会民主主义者和社会保守主义者”。可惜的是,在中国波兰尼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远不及他所批判的那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和思想家。
在作者看来,波兰尼作为重要的概念是“反向运动”“虚拟商品”和“嵌入性”。所谓虚拟商品就是劳动力、货币和土地(自然),这些本不应作为商品进行流通。虚拟商品造成的结果就是万物商品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危机。彻底实现这种商品化的社会就是波兰尼所说的“市场社会”,这是乌托邦资本主义。
在前市场社会,经济活动其实是内嵌在一定的社会道德文化中即受到道德习俗所约束的———这就是波兰尼所说的“内嵌性”或“嵌入性”,一旦经济活动摆脱各种束缚,经济似乎就成了自然界那样具有自然法则的领域,任何活动都要以市场法则进行绳墨,这就是所谓的市场社会。而市场社会必然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灾难,于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向运动”,如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在这样的市场社会中,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进行理性选择的主体就成了典范性的存在,这是形式主义古典经济学的根本预设,而持实质主义经济学观点的波兰尼正是要挑战这种观念。波兰尼通过人类学考察,认为产品分配可以不需要逐利动机和经济动机,因为存在“互惠”和“再分配”这两种原则。这是不同于市场社会的原则。
顺着这个思路,波兰尼考察了古代社会的贸易,这也是本书非常重要的一章,因为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在大多数古代社会中,市场只具有边缘性地位,它们被严格限定在产品交易的范围内,而不存在土地或劳动力的市场化,而且,市场也不是社会财富分配的决定因素”。这种实质主义的经济人类学无疑为我们走出新自由主义、争取另类社会秩序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资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