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研究

2017-03-01 03:35刘环宇杜玫洁张瑞芹
临床护理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韧性专业技能教育者

刘环宇 杜玫洁 谭 芳 张瑞芹

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研究

刘环宇 杜玫洁 谭 芳 张瑞芹

目的 调查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心理韧性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185名本科护生,使用护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及ConnerDavis韧性量表(CD-RISC)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专业认同总分为(86.45±10.30)分,处于一般认同水平;心理韧性总分为(61.81±10.97)分,处于中等水平。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心理韧性能够正确预测专业认同。结论 心理韧性是影响本科护生专业认同的重要因素。护理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培养本科护生心理韧性,从而有助于提高本科护生的专业认同。

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心理韧性

护理专业本科生(以下简称本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是提高本科护生专业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护理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护生专业认同是指护生对将要从事的护士职业和目前护生身份的积极感知、正面评价和情感体验,其程度可以决定个体的职业行为倾向,是专业学习、学科发展和职业稳定的基础[1]。有研究表明,我国护生专业认同水平较低[2]。因此,如何提高护生的专业认同感已成为护理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心理韧性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3],可使个体发挥出积极的应对方式,保持身心健康[4]。本研究以某医学院全日制护理专业本科生为例,调查本科护生的专业认同与心理韧性现状,探讨专业认同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旨在为护理教育者培养护生专业认同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3月~4月选取某医学院2013级、2014级、2015级185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调查时在校的全日制护理本科生,愿意参加此次调查者。

1.2 测评工具

1.2.1 护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 由胡忠华[5]编制,分为6个维度: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专业技能、专业期望、专业价值观,其中有序变量25个条目。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非常正性回答至非常负性回答分别赋值5~1分,总分为25~125分。分值越高表明专业认同程度越高。问卷中的无序变量条目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按照沈之菲[6]标准:总分25~49分为不认同,50~99分为一般认同,100~125分为高度认同。

1.2.2 ConnerDavis韧性量表(CD-RISC) 由Connor KM等[7]编制, 由于肖楠等[8]翻译修订成中文版,该量表包括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 3个维度,共25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 0分表示“从不这样”,1分表示“很少这样”,2分表示“有时这样”,3分表示“经常这样”, 4分表示“几乎总是这样”,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心理韧性越好。

1.3 方法

测验前由调查者统一说明填写目的与要求,在取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后,调查对象以无记名方式独立填写,所有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5份,有效回收率为92.5%。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185名本科护生的一般资料,表1

表1 185名本科护生一般资料 n(%)

2.2 185名本科护生专业认同及心理韧性水平现状

专业认同维度得分:专业认识(16.48±2.97)分,专业情感(16.50±3.04)分,专业意志(20.42±2.82)分,专业价值观(3.37±0.81)分,专业技能(19.37±3.18)分,专业期望(10.32±1.33)分,专业认同总分(86.45±10.30)分。心理韧性维度得分:坚韧性(31.60±5.82)分,力量性(20.75±4.38)分,乐观性(9.46±1.97)分,心理韧性总分(61.81±10.97)分。

2.3 185名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表2

表2 185名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r值)

注:*P<0.05,**P<0.01

2.4 专业认同与心理韧性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3

表3 专业认同与心理韧性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心理韧性现状

3.1.1 本科护生专业认同现状 本组本科护生专业认同总分为(86.45±10.30)分,处于一般认同水平,与孙焕芹等[2],段迎等[9]调查结果一致,表明本科护生专业认同程度不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能与本科护生课业负担繁重,护士临床护理工作辛苦等负面因素对护生的影响有关,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使不少护生认为护理工作缺乏发展的空间,因此专业认同较低。近几年来,我国护理事业迅速发展,护理专业发展空间得到拓展;护理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护士社会地位得到提升。加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相比之下护理专业人才需求量正不断增加,就业难度相对较小。这使本科护生的专业认同水平得到提升。因此,此次调查本科护生专业认同得分高于胡忠华[5]2007年的研究(79.06±6.81分)。3.1.2 本科护生心理韧性现状 本科护生心理韧性处于中等水平,心理韧性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中位数。其中,坚韧性得分最高,而乐观性得分最低。本组本科护生多数来自农村(61.6%),在艰苦环境下成长,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应对发生的各种困难,但却比较自卑,不能很快从消极情绪中恢复,并积极适应外界多变环境。当个体处于危机情景或压力事件中时,心理韧性可使个体发挥出积极的应对方式,保持身心健康[10]。因此,教育者应重视培养本科护生积极乐观的精神。在日常教学中,多鼓励护生增强课堂参与,培养其积极性;及时发现并赞扬护生的进步,培养护生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

3.2 专业认同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分析

3.2.1 心理韧性总分与专业认同各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心理韧性总分与专业认同总分,以及专业情感、专业技能、专业期望维度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心理韧性水平高的本科护生喜欢护理专业,护理专业技能高,对护理专业前景的期待乐观;本科护生心理韧性水平越高,越容易对专业产生积极感知和正面评价,其专业认同水平越高。因此,心理韧性在培养本科护生专业情感、专业技能和专业期望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本科护生培养过程中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护生的心理韧性。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保护性因素和挫折教育来培养本科护生的心理韧性,如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开展心理辅导,指导护生正确面对挫折等。

3.2.2 心理韧性各维度与专业认同的相关性分析 (1)坚韧性与专业认同总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和专业技能呈正相关。坚韧性强的本科护生,在困难面前毫不动摇,其认同护理专业,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实现既定目标,因而获得了较高的护理专业技能。因此,应加强培养本科护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增强其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2)力量性与专业认同总分、专业情感、专业技能和专业期望呈正相关。力量是指对自己奋斗目标及个人生活的控制[11]。拥有明确目标,并能为之奋斗的本科护生,有较高的专业认同,其专业情感、专业技能、专业期望情况也较为乐观。所以,医学院校在培养本科护生时,要引导树立积极合理的奋斗目标,并鼓励护生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3)乐观性与专业技能呈正相关。积极乐观的本科护生在遇到消极因素的影响后能够快速调整心态,使自己积极适应变化。在护理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后能够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取得进步,获得了较高的专业技能。因此,护理教育者在教学中应多给予本科护生赞扬与鼓励,使护生感受到进步,增强其专业学习的信心。此外,护理教育者还应及时发现本科护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予以支持和帮助,鼓励护生敢于接受挑战,勇于克服困难,以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同时,引导本科护生乐观向上地面对学习和生活。学校可以鼓励本科护生多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增加护生自我成就感,以培养护生的心理韧性;还可以通过举办专业讲座,使护生了解护理专业的崇高性,认识到护理专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培养护生的荣誉感和自信心,从而促进护生心理韧性的形成与发展,以更有效地提高护生专业认同感。

3.3 专业认同与心理韧性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心理韧性直接正向预测专业认同,表明心理韧性强的本科护生,其专业认同水平高,增强心理韧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但心理韧性对专业认同的解释量不大,表明心理韧性是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促进心理韧性的发展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本科护生的专业认同,护理教育者还应积极探寻影响专业认同的其他因素,从多方位出发培养本科护生专业认同。

综上所述,本科护生专业认同与心理韧性有密切的关系。在护理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应加强本科护生心理韧性的培养,这不仅有利于维护本科护生良好的身心状态,而且有助于本科护生专业认同的提高,对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我国护理事业蓬勃发展。

1 杨燕,李翠香,颜琬华.护生社会支持与职业认同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4):1087~1090.

2 孙焕芹,李国英,平春霞.临床实习护生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7):506~507.

3 张爱华,刘晓虹.心理弹性研究进展及其对我国创伤护理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7):728~730.

4 刘捷,赵庆华.专科护生实习前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34):4241~4243.

5 胡忠华.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调查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2007.

6 沈之菲.新课程背景下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角色认同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7 Connor KM,DavidsonJR.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J].depression and anxiety,2003,18(2):76~82.

8 于肖楠,张建新.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erDavis韧性量表的应用比较[J].心理科学,2007,30(5):1169~1171.

9 段迎,唐小丽.全日制专科护生择业动机及职业认同的现状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6,14(21): 2247~2249.

10 吴勇,杨芳.护士心理韧性研究进展分析及其对我国护生培养的启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6):62~64.

11 张丽芳.高职男护生学习倦怠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Study of Correla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LIU Huan-yu, DU Mei-jie, Tan Fang, ZHANG Rui-qin

(Nursing College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Henan 453003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quo of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of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Methods A total of 185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from a certain medical university who were selected by using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 received survey by applying Questionnaire for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and Conner-Davi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scale(CD-RISC). Result The overall score of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professional identity was (86.45±10.30),and the total score of their psychological reliance was (61.81±10.97),both of which were in medium levels.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was in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P<0.05,P<0.01). Regar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s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professional identity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multiple linear stepwise regression showed that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can be a good predictor for 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s an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 Nursing schools shoul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improve nursing students' resilien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identity.

nursing undergraduate;professional identity;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10.3969/j.issn.1671-8933.2017.01.003基金项目: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0472032)

2013年新乡医学院科研培育基金资助(人文社科类)(2013QN208)

453003 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 新乡

刘环宇,女,本科在读,

张瑞芹,651771973@qq.com

R192.6;R395

2016-10-12)

猜你喜欢
韧性专业技能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药学专科学生专业技能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