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晚清广东的留美教育

2017-03-01 23:14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幼童自费广东

裴 艳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

略论晚清广东的留美教育

裴 艳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

晚清广东的留美教育按照经费来源可以分为官费、省费和自费。广东官费、自费留美表现出积极参与、人数众多、举足轻重的特点,省费留学落后于同时期其他省份。晚清广东留美教育的产生和推进遵循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色。广东留美教育在晚清留学教育史上地位显著,影响深远。

广东留学;晚清;幼童留美;区域特色

晚清广东的留美教育按照经费来源可以分为三类:官费留学、省费留学和自费留学。官费留学指的是清政府、各洋务机构及高等学堂筹措经费组织的留学。甲午战争前,官费留学是留学教育中的主流。广东因为地处资本主义经济的萌发地和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较早具备出洋留学的心理基础,在官费留学中表现出积极参与、人数众多、举足轻重的特点。1872年,清政府启动幼童官费留美计划,应考者“皆粤人,粤人中又多半为香山籍”[1]。幼童留美计划连续实行四年,共有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中84名为广东籍。1901年,北洋大学陈锦涛、王宠惠、王宠佑、张煌全、胡栋朝、陆耀庭、吴桂灵、严锦荣等八人从上海出发,赴美留学,是该校首批留美生,此八名学生均为广东籍人士。1907年8月,京师大学堂从师范旧班毕业生中挑选朱兆莘、曹冕、何焱森、程祖彝等4人到美国留学,此四人均来自粤省,这批师范生在遣派留学时,即被告知“兼尽华侨教育义务”[2],他们在美期间对华侨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08年庚款留美计划启动,晚清政府采取公开考试的方式,从全国甄别选拔青年学生留美,1909-1911年,22名广东籍青年通过甄拔考试被录取赴美留学。

省费留学指由广东省地方政府筹措经费组织的留学。1903年两广学务处成立,两广总督岑春煊提出:“兹当新政权舆,百端待举,欲广储材俊,应时世之要需,若仅于现办之学堂求之,实恐缓不济急。且学科不备,师范难求,欲猝然自跻于欧美学者之列,亦必无之事”,只有“智识互换,而后进化乃速。互换智识,实以出外游学为最易收效。”[3]1904年,两广学务处拟定留学招选章程十六条,选派学生到日本和欧美学习。在其后的几年中,广东省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留学,比如对报效田产充作留学经费的寺僧给予褒奖,完善留学章程,出台《两广学务处派游学规约》,使在外留学生的管理有法可依。1905年,岑春煊还在广东省城内设立游学预备科,考选有一定根基的学生入堂学习两年预科,然后派往国外学习高等师范,为广东省新式学校培养师资。1905年,两广学务委员带领十五名学生游学美国,其中温诚、陈廷麒两人入纽约委士边武备大学,开华人入该校的先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广东的留学人数“大有增进”。

自费留学。广东是最早产生自费留美生的地方,容闳就是第一个由教会资助的自费留美生。其后的第二批官费幼童留美时,曾有7名自费留美生相追随;在第四批幼童留美时,同行的有徐润三位本家弟弟自费留学。1881年清政府将留美幼童全部撤回后,留美运动陷入低潮,以清政府名义选派留美学生告一段落,但广东的自费留美并没有停止。比如1896年,在纽约基督教长老会的资助下,许芹曾带领30名少年乘船赴美国,他们中有李照松、曾锦湘、谭锡金、曾捷恩、陈信宏、龚光显等。1903年,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记载当时留美学生50名,其中籍贯广东省的自费生有11人,梁启超所举为自己的记忆,“其余漏略尚多”,实际的自费生远远超过此数。1913年,《留美学生年报》曾对当时在美的留学生做过细致统计,在这份统计中,共收入在美大学生人数397人,其中广东省籍学生共151人,自费生100人[4]。

晚清广东留美教育的产生和推进遵循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广东作为一个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由具有均质(同质)性社会诸要素或单要素有机构成的,具有自身社会历史发展特征和自成系统的历史地理单位”,独特的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特征使广东的留美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色。

首先,广东的留美运动起步早,发展快,人数多,在晚清各地方省份中表现突出。

近代留学教育作为官方的正式行动肇始于1872年,但早在25年前,海禁初开之时,广东就有容闳等三名青年踏上了赴美留学的首途,之后广东官费、自费留学不绝于缕,据统计,20世纪之前,留学美国者,广东人十之八九。新政以后,江浙人渐渐增多,但总人数与广东相比,仍逊色很多。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广东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开放融通的文化传统。广东地处东南沿海,广东人素有积极开放的心态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早在1788年,广东就有一批华人船工、木工、金工和海员抵美,利用那里的森林木材造船。鸦片战争以后,中美之间交往逐渐增多,广东出现了美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中外文报刊、西式医院,这些直接、间接的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增进了当地人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为广东人赴美留学提供了心理基础和文化氛围。同时,岭南地区的知识分子、文化精英也开眼看世界,通过编撰书籍介绍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如梁廷耼编的《四国图说》对美国国情、民主体制、开国总统华盛顿的德行和能力做了专门介绍,郑观应在所撰《易言》中进一步主张与美国发展友好关系,“美国秉信守礼,风俗庞厚,与中国素无猜嫌,当相与推诚布公,利敦和好,有事则稍资臂助,无事亦遥借声援。” 这说明,鸦片战争前后,得风气之先的广东人已经或多或少的了解了美国,而且这种了解还明显带有理想化的想象成分。

第二,广东留学的繁盛主要靠个人和民间力量,直接表现为自费留学颇具规模。晚清的自费留学没有资历和学历的限制,只需要自备斧资即可成行,“大富大贵”、“身家殷实”、“有财力之家”是当时社会普遍认可的输送自费留学生的家庭。广东商贸经济发达,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历两千年而不衰,粤商文化既具有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底蕴,更带有浓厚的近代商业特质,尤其近代以来一批买办商人在广东崛起,他们成为近代社会经济活动中非常活跃的群体,广东也是中国最大的侨乡,华侨众多,在长期的商贸活动中,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商业财富,这些因素都导致广东成为晚清自费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地。浏览自费留美生的家庭出身情况,可以清楚的看到华侨、买办、富商之家在其中占据了很大比例。如19世纪60、70年代到耶鲁大学留学的陈龙、陈席儒兄弟是富商陈芳之子,跟随第三批幼童留美的徐笏臣、徐辇臣是香山买办徐润的堂弟,之后,近代茶叶巨子唐翘卿又把自己的四个儿子唐叔璠、唐叔平、唐季瑚、唐季珊送往美国留学。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提到的程天斗是华侨子弟,自幼跟随父辈在海外侨居,并在美国当地就学。类似的华侨自费留美生还有:孙中山、孙科、李树芬、李铁夫、宋嘉树、黄骚、程天固、谭根、唐雄、唐球、陈永善、古桂芬等[5]。

这与晚清留学教育的大势趋同。留学教育在近代中国的兴起是清政府在不断加重的殖民侵略和内外危机下的应急反映,自始就表现出被动性和无计划性。官方在整个留学运动中领导决策责任的缺失,必然凸显出个人力量和民间力量的重要性。且不说清政府的首次官派留学就是由容闳一手推动和计划的,就是后来的庚款退还和庚款兴学也主要得益于第四批幼童,后来任驻美公使的广东籍外交家梁诚。

与官费留学的繁盛形成对比,广东省费留学落后于同时期其他省份。这是因为广东“财力奇绌”,更为主要的是广东缺乏强有力的留学推动者。张之洞、端方、袁世凯等人是新政以来倡导留学教育最强有力推动者,这些官员任职之地,比如福建、天津、两湖、江浙一带,便是留学教育较为发达之处。广东显然缺乏这样的支持者,以致“粤省通商最早,士气开通,工商发达,而选派游学之举,除前督臣陶模派往日本留学速成师范外,绝无所闻。”[6]这种情况到岑春煊任两广总督之后才有所转变。

广东留美教育在晚清留学教育史上地位显著,影响深远。

首先,广东是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原发地,涌现了众多近代留学的先锋。“海禁初开之时,广东值交通之冲,故求新学最早”,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是广东香山人,1847年他赴美留学时,中美两国还处于极不了解的状态,在耶鲁大学毕业时,容闳确立了用西方文化振兴中国的政治追求,就是说服清政府向美国派遣留学生,接受美国的教育。容闳不仅为大洋两岸相互隔绝的两国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而且奠定了中美文化沟通的基础。容闳从美国回国后,为振兴中国,全力促成了幼童留美。幼童留美是中华创始之举,古来未有之事,它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为接下来的留学教育,尤其是间隔五年后的留欧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文化交流史上,幼童留美加强了中美文化交流,留美幼童在中西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形成了不中不西的文化人格,在此过程中,中美文化在相互选择、冲突与碰撞中,实现着彼此的交流和传递。在对西学的吸收上,他们是承受和集成者。在对中学的新建中,他们又是先驱和开山者。他们身上,既有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烙印,又承载着先进资本主义文化的精华,所以或多或少发挥着西学东渐使者的作用,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对教育近代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广东在这一开天辟地的留学活动中大放异彩,四批留美幼童绝大部分来自广东,创造了留学史上的奇迹。尽管由于这一计划的中途夭折,幼童在学业上留下了半途而废的遗憾,但他们都在近代中国的时代变迁中找到了各自的人生位置,促进了自然科学思想的高涨,推动了近代工业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中美文化的沟通。

其次,广东留美生涌现了众多近代中国社会的伟人和风云人物。孙中山是广东籍的历史人物中,对中国、世界历史贡献最大的人,他是中国的民主共和国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国的共和国之父,亚洲的共和国之父,他的思想理论体系和他制定的政纲是全面推进中国近代化的理论和方案,为建立一个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的中国而献出了全部精力和智慧,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他的思想和实践是中国人民宝贵的财富。唐绍仪是第三批留美幼童,留美回国后,一度在封建宦海中随波逐流,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投身于创造共和的伟大事业中,担任中华民国第一任国务内阁总理,是民主共和的开国功臣、反对专制复辟的护国志士,创造了人生最辉煌的事业。还有内阁代总理蔡廷干、外交总长及交通总长梁如浩、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高级顾问容星桥、铁路总办钟文耀、外交官欧阳庚、大学校长唐国安、蔡绍基、著名律师张康仁、国民政府财政部长、金融家宋子文、对20世纪中国具有不可思议影响力的宋氏三姐妹、著名政治学家陈之迈、在近代学术界取得卓越成就的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兄弟,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陈公博等,形成了广东近代历史上的人才群,他们无一不在各自的领域里,以出色的成就诠释着站在时代前列的近代广东文化内涵。

[1] 容闳.西学东渐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93.

[2] 北京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1898-191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44.

[3] 东方杂志,1904,1(1).

[4] 留美学生年报.“留美大学学生表”,1913.17~46.

[5] 周棉.中国留学生大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 刘晓琴.中国近代留英教育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75~76.

责任编辑:余朝晖

2095-4654(2017)01-0054-03

2016-10-28

G640

A

猜你喜欢
幼童自费广东
陈兰彬与留美幼童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赞赏·奖掖·疏离:李鸿章、陈兰彬因留美幼童而交往的三部曲
帮不上忙
武汉启用“医保+商保+自费”一站式即时综合支付
广东舆情
自费考察
患者“被自费”引发的思考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