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永
再谈“无为而治”与现代企业管理
□王剑永
“无为而治”是《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形成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汉朝初期实行“无为而治”,使一个历经战乱、贫弱不堪的国家,逐步成为一个强大帝国,彰显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辉煌。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经济体制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综合国力已居世界第二。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过度的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已超过了自然界可接受的程度,打破了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加剧、水土流失严重,这些违背客观规律的后果严重影响着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也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走了不少弯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与“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相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了3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意识和问题意识谋划未来,提出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5年来,经济实力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国际影响力逐步加大,城乡居民获得新实惠,人民生活实现新改善,资源节约型社会取得新进展,为实现中国梦注入了强大的根本动力,这正是老子“无为而治”辩证治国思想在当今的具体应用和写照。
“无为而治”中的“无为”并不是不为,而是指不妄为、不乱为,在管理各个事务中要尊重其自然规律的意思,“道法自然”也。通过“无为”而达到“无不为”,从而达到高效管理的结果,使企业兴旺发达,也就是说从现代企业角度思考,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管理者也需具备“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管理理念和境界。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如何建立和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把企业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可以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一般情况下党组织书记、董事长由一人担任,纪检监察人员可以进监事会,国有独资企业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均应有职工代表。二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指为实现公司最佳经营业绩,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基于信托责任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结构性制度安排。对于国有独资企业来说主要构架是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股东大会可以由职工代表大会替代。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重点解决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和经理“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执行作用,实现规范的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可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按照《会计法》、《企业会计通则》的要求,制定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保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合法性的有关控制,例如,由无权经管现金和签发支票的第三者每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就是一种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控制是按照《企业法》、《公司法》的要求,制定企业(公司)章程等各类规章制度,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实现的有关控制,例如,企业单位的内部技术管理、技术标准、会议制度等。建立内部控制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理分配权利,无为而治是一种强调分权与职责的管理方式。其实无为是指不妄为,不事事躬亲,把心思放在职责之内的事,而不是别人的事,例如,会计报账的额度问题,可以划分几个额度段,每个额度段由其具体负责人签字报账。二是合理确定组织机构,“无为而治”是要求精简组织机构,提高做事效率,信息时代,对变化迅速的市场反应速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响应速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有无畅通的沟通、决策机制,减少管理层级,既可以根除官僚作风,又可以消除信息在企业内流通的障碍,以上2个原则中权力分配既要服从组织结构精简的原则又要服从权力分配适当原则,还要服从自由沟通的标准。三是不相容原则,就是说在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必须规定要由2个部门或2个以上部门、2名或2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例如,会计与出纳必须由2个人以上负责。
总之,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以企业特点为基础,在“无为而治、道法自然”思想下适应市场变化规律,充分发挥各个员工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为企业做出最大的贡献。□
2017-10-10
王剑永,男,汉族,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