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魏,吴昊,冯萍
基于校企合作视域下的现代学徒制校本试点要素及实践模型探析
景魏,吴昊,冯萍
无锡技师学院在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元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成立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院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校本试点要素及实践模型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要素应包含质量元素、资源元素、实施元素和企业元素等内容,映射到具体的办学实践,即是培养模式、场景营造、师资引培、课程建构、教学组织、质量评价、职业素养和企业文化等八大要素。
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校本试点要素;实践模型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党和政府对现代学徒制给予高度重视,将其视为“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29号)和《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等文件。为了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各职业院校也在各级各地政府的支持下,纷纷探索践行现代学徒制。[1]
现代学徒制的校本实践是一个正确的改革方向,其意义在于以学校为试点,逐步开展中国职业教育“由点及面”“由局部到整体”的改革行动。[2]无锡技师学院先后与无锡布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及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元化的深度校企合作,经过多年共同探索从“工学结合实习”到“订单冠名培养”一直不断探索新型育人模式,得到了双方的认可。校企双方本着培养优秀技术技能人才、促进校企共同发展的目的,先后成立了“布勒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和“威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探索现代学徒制校本试点要素及实践模型构建,笔者据此进行分析。
(一)现代学徒制的概念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有阐述大多都是从教育主体、教学构成、内涵属性等方面予以界定,它通常被表述为以下三种特质:(1)从教育主体上而言,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实现校企联合招生、双主体育人;(2)从教学构成而言,强调学生与学徒双重身份,教师与师傅双师教学,学校与工厂双场所训练;(3)从内涵属性而言,是对传统学徒制的传承和发展,顺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让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有计划地接受学徒教育。虽然,关于现代学徒制的阐述或定义不尽相同,但通常认为,现代学徒制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学生(学徒)为本,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联合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具有通才与转岗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3]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特征
无锡技师学院始终坚持按照“以企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社会市场需求为标准”的原则,办学随着经济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市场需求“变”,以企业岗位选人,以企业要求育人,以企业方法教人,以职业发展留人。这与现代学徒制的要求不谋而合,现代学徒制就要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共同培养,打造校企发展命运共同体,实施校企双主体办学体制。因此,笔者认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签订三方交叉协议,擦亮学生学徒身份。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是开展学徒制试点的基础。企业、学校、学徒三方应签订交叉协议,保障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学校与企业之间签订合作培养框架协议,界定学徒身份,明确校企各自职责,共同完成对学徒的培养。学徒与学校、企业签订协议,接受校企联合实施的学徒教育,并在学成后按协议要求赴企业从事相关工作。
2.校企主体双位育人,突显工作本位学习。合作育人是现代学徒制的鲜明特点。企业从单纯的“用人”转变为“参与育人”,实现双主体育人,为学校节省了物力成本,为企业节约了人力成本,满足了各自的利益诉求。校企双方从人才培养这一合作原点出发,强调工作本位和职业能力,突破校企合作的瓶颈,实现校企优质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校企资源共享、产教紧密结合、校企文化交融、教学生产共管”的合作机制,为培育高质量的学徒打下坚实的基础。
3.双重属性灵活互动,提升职业发展能力。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教师与师傅的双师教学,学校与工厂的双场所训练,赋予了现代学徒制双重属性。在学习对象、教授人员、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等方面实现了教育方式的转变、延伸与互动,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全面助力学徒的职业发展能力。
如上所述,通过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办学特征和教学特点,在国家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政策背景下,结合校企合作实践和实际情况,基于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界定岗位标准、签订三方协议、职业能力学习和师徒实岗育人。[4]这些特征,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对职业教育“五个对接”的解读与呼应。而学徒制教育的本质恰是“做中学、学中做”,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从而在行动中改进潜在的教育和学习(工作)方式。[2]依据这样的理解,笔者认为,现代学徒制校本实践试点的要素应包含质量元素、资源元素、实施元素和企业元素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映射到具体的办学实践,即是培养模式、场景营造、师资引培、课程建构、教学组织、质量评价、职业素养和企业文化等八大要素。
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的关键在于教育理念的转变、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政策资金的扶持。现代学徒制教育需要质量元素、资源元素、实施元素和企业元素予以支撑。笔者认为,现代学徒制校本实践模型是以专业对接产业为基础,围绕培养模式、质量评价、场景营造、师资引培、课程建构、组织实施、职业素养和企业文化这八大要素开展,如图1所示。
图1 现代学徒制校本实践结构模型
(一)培养模式:校企共育,工学结合
校企深度合作是学徒制试点的理念统领与策略选择,也是实践现代学徒制的逻辑起点。与传统的企业冠名、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相比,现代学徒制更强调校企双主体育人。按照“招工即招生”的原则,从“目标共合”走向“理念融合”,以“专业产业”为纽带、以“人才培育”为原点,形成以“双融通、四合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既体现“订单”特点,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又体现“专项”特色,实现学徒技能成才。
图2 “双融通、四合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场景营造:理实一体,产教结合
工作场地作为承载现代学徒制教学的重要场所,需校企联动、优势互补予以共建。按照“校企资源共享、产教紧密融合、校企文化交融、教学生产共管”的建设思路,打造“生产、教学、培训、科研、鉴定”五位一体的现代学徒制理实教学示范区,实现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为完成“学生”到“工人”的蝶变营造所需的企业场景。
(三)师资引培:导师双制,专兼互补
学徒师傅是实施现代学徒制教育的主体,是决定质量的关键,必须选择德艺双馨的能工巧匠、教学骨干担任师傅。建立校企联合、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通过来料加工、交叉任职、技能比武、课程开发、项目开发、技术服务等活动提高学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企业师傅的教学能力,促进现代学徒制下的师徒互动、师徒相长,为师傅带徒工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师资保障。
(四)课程建构:能力本位,工学融合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以建设“基于技能培养、面向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为突破口,瞄准岗位能力需求,引入职业标准,用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来序列课程、开发课程标准;搭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融“工学”于一体,遵循职业发展规律及学生认知规律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项目化、教学实践生产化,使学徒在“工作”中获得“识岗、知岗、胜岗”的能力。
(五)教学组织:情境认知,知识转化
现代学徒制教学的显著特征是:对接专业于产业,确定专业方向;对接标准于行业,确定培养目标;对接技能于岗位,确定教学内容;对接教学于生产,确定培养模式,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在职业情境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工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帮助学徒生成和构建基于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使知识向能力转化,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生产。
(六)质量评价:立体多元,过程导向
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舆论、主管部门、技能鉴定和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监控职能,兼顾“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制定校企互认的职业能力评价、调控和修正制度,实施“联络管理手册”和“跟踪单”监管学徒教学过程,共同实施“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评价体系。在课程考试与技能鉴定衔接统一的基础上,将“能力评价”贯穿于教学实施全过程,促进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学徒的培养质量。
(七)职业素养:高位嫁接,助推起跑
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为此,在实践过程中,无锡技师学院紧盯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什么素质”“谁来培养素质”和“怎样培养学生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通用职业素质拓展训练,探索建立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行为的课程体系、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赋予技能人才“德(学会做人)、技(学会做事)、力(学会求知)”三位一体的核心能力,力促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发展中打好“组合拳”。
(八)企业文化:浸润感知,渗透入脉
企业文化所产生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像磁石一样会使认同或具有共同观念的人才凝聚在一起,从而产生巨大的战斗力。通过在学徒室引入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邀请合作企业管理人员来校开设企业文化讲座等途径,吸收企业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从而在学徒制教育中注入企业的理念与价值,渗透职业精神,切实提高办学效果,形成独特的文化育人环境,促进学徒制教育的“职业”发展。
综上,无锡技师学院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仍在路上,有待进一步探索。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研究从本质而言是职业教育的原点问题。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扶持、行业的标准规范、企业的主动参与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围绕区域产业、结合专业特色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校本实践模式,突破“理论实践相脱离”的教学藩篱,建立基于“职业”的教育体系,使现代学徒制试点从执念起步不断走向深入。
[1]吴志先,林志谦.“行业企业主导”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上塘珠宝玉石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6(14):55-58.
[2]成洁.试论现代学徒制试点要素及学校实践模型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5(21):72-76.
[3]颜磊,唐天艳,陈明昆.现代学徒制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5(12):10-13.
[4]杨潮喜.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核心要素探索[J].科技资讯,2016(6):153-154.
[责任编辑 李漪]
景魏,男,无锡技师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G712
A
1674-7747(2017)02-0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