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飞+张素真
摘 要:针对目前C语言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入“对分”的概念,在对“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探索的基础上,将其引入C语言实训教学中,对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监控过程与考核方式进行改进。首先将讲授内容分为若干基础知识块,每次课程由教师进行指导性的讲解,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完成相关作业后进行课内讨论,其次通过网络答疑与开放实验室完成日常学习的过程监管,最后将平时考查与期末考核有机结合。实践结果表明:“对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教学实践效果良好。
关键词:实训课程 对分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b)-0109-02
C语言实训是在对C语言的基础知识学习之后所开设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编程思维能力,将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组织。此阶段学生对C语言已经有了一个基本了解,部分学生会对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有一个错误估计,加之实训课程开设在实验室,学生容易将其与实验混为一谈,认识不够明确,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课上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利用教学设备打游戏的现象,而另外一部分学生虽然愿意去学习,但是一个班级一般在60人左右,往往出现教师一直在辅导解决问题,但仍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的现象。因此“对分”概念的提出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老师在教学中首次尝试了对分课堂实践,而后众多不同层次院校的老师陆续将对分应用在课堂教学中[1],如:大学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2]、对分课堂: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3]、基于对分课堂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4]等。但是,这些应用大多在文科领域,而在理工课程领域应用较少。
1 对分课堂
对分课堂采用了一種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为: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由教师进行整体上的讲授,另一半时间分配给学生,让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与传统课堂的相似之处在于:教师讲授在先,学生学习在后;与讨论式课堂相似之处在于:鼓励自主性学习,强调学生与老师、学生之间的互动。而对分的独特之处在于:讲授与讨论时间分开,教师总体讲授之后,学生有一周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与内化吸收。对分课堂将教学清晰地分为3个过程:讲授、内化吸收、讨论。讲授阶段:教师对内容框架、基本概念、重难点进行讲解;内化吸收:学生在两次课间进行为期一周的课本阅读、资料查阅、对内容进行吸收内化,为讨论做准备;讨论:将一周来的学习内容进行分组讨论[1]。
2 “对分”在C实训中的探索改进与应用
结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C语言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课堂教学方式、学习过程监控与成绩考核形式3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应用。
C语言实训课程共18周,每周一次,每次两节(每节课50 min),前14周为学习阶段,后4周为学生完成自己实训课题与考核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讲授内容为综合C语言的基础知识完成一个具体的有一定功能的应用程序,分为若干基础知识模块,每周完成一个,第二阶段为学生完全自主支配时间,该阶段形成一个可运行的程序与实训文档。
2.1 课堂教学方式
为了让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增加其认同度,在学期第一周的第一节课给学生普及对分的相关知识与新的教学模式,演示该学期学习后可实现的最基本的程序,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节课教师用30 min讲授实训一的相关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剩余20 min由学生熟悉一下教师演示的程序,课下到第二周上课一周的时间学生完成分组与自主查阅资料,完成作业。第二周前70 min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运行自己完成的作业程序,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编程思想,后30 min由教师讲解实训二的相关知识,并布置相关作业,并且鼓励学生围绕作业进行知识拓展,学习讲授以外的编程知识,以此类推,进行到第14周。第15周开始,由学生进行实训课题的编程与相关文档资料的编写,此阶段以学生为主,教师不再进行讲解,在课堂上主要起一个监督作用,学生小组内完成一个项目,并将小组内遇到的问题汇总给老师,由老师进行答疑。
2.2 学习过程监控
由于笔者所在校是地方普通二本院校,且实训课程开设在大一学习完C语言之后,对于学生与课程可能出现如下问题:首先,学生从高中毕业未满一年,许多人还未完成角色转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其次,大一的学生刚接触程序设计,对于编程还没形成概念,一遇难题容易出现畏难心理;再者,学生有时不愿意与老师进行交流,导致难题越积越多。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在每次布置完作业后,留给学生一周的时间查阅资料完成,而在这一周内,学生接触老师的时间不多,因此需要将问题汇总,在接下来的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为了督促学生学习与解决问题,首先应建立在线答疑平台,学生可以在上面进行交流与问题探讨,其次每周一至周五晚上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学习条件,同时选择高年级学习优秀的同学充当学生助理,在进行实验室纪律管理的同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随时遇到的小问题,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时会更加容易简单。
2.3 成绩考核形式
C语言实训不再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以前学生在期末交一实训作业即可,造成许多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学期末从网上下载一程序上交,老师觉得自己教得很辛苦,学生却没有学明白,新的考核方式借鉴张学新老师在对分中提到的方法,将考核成绩分为平时与期末考核,平时根据每次课上交的程序作业评定成绩,平时作业共13次,学生可选择提交其中的10次,每次5分,程序功能实现可正确运行就给予5分,只要上交则给予3分,从而起到一个鼓励学生学习的作用;期末考核提交一完整的可运行小系统,并撰写实训报告,其中系统编写30分,实训报告20分。学生只要学习态度端正,提交作业就会获得相应分数,可以鼓励一部分学生慢慢对该门课产生兴趣,这样不再以一个程序决定学生该门课的成绩,既督促了学生学习,又相对保证了成绩的公正性。
3 结语
对分课堂,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C语言实训课程中,强调的是学生在基础理论之后的实际编程能力,教师占用课堂的部分时间对学生起一个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编写程序,在自主学习中找到编程的乐趣,形成自己的编程思维。通过在2015级计算机专业学生的C语言实训课程中实施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一定提高,编程能力有了进步,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2] 赵婉莉,南娇鹏.大学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16(5):40-42.
[3] 陈瑞丰.对分课堂:生成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6(3):71-74.
[4] 李建铁.基于“对分课堂”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教育观察,2015(8):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