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
[热用立意]文化觉醒,文化回归,不忘初心
[素材现背]有人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对一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一个节目来说也是如此。不忘初心,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对原有理想与目标的坚守与铭记。在激流勇进中,《天天向上》更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该如何做回自己。
2016年4月29日,改版后的《天天向上》如期播出。全新的舞美、重组的主持人团队,改版后的《天天向上》自然带给观众一定的新鲜感。但是,主持人之間缺乏默契、环节设置上的失当……这些都使《天天向上》的舞台在热闹中多了些纷乱。许多娱评人认为,改版后的《天天向上》更像一个江湖艺人的杂耍场,原有的那一丝超凡脱1谷的文化韵味荡然无存。
从2008年到2016年,8年的时间里,《天天向上》为了顺应不断变化的观众趣味与需求进行了多次变革,只是改着改着,《天天向上》离“大型礼仪公德文化脱口秀”的定位越来越远。在娱乐化倾向日益严重的今天,在各种综艺真人秀井喷式的冲击下,《天天向上》好像越来越找不到原来的那个自己。
2008年,《越策越开心》原班人马打造了全新的《天天向上》,其节目创意的出发点是让国民在娱乐嬉笑之余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并借此发扬光大。幽默的外衣、轻松的氛围、文化的主题,这些是当初《天天向上》得以走出《快乐大本营》的光芒,形成自我优势的关键。基于这个定位,《天天向上》相继推出了《中华文明之美》《中国美女地理》等一系列颇有影响力的主题节目。
后来,随着节目题材的不断拓宽,《天天向上》的主题指向性越来越不明确,明星嘉宾在《天天向上》舞台上的宣传越来越多,《天天向上》与《非常静距离》等明星访谈节目的差别越来越小,时隐时现的文化内容穿插使节目的总体规划越来越混乱。
如果说,娱乐化的浪潮曾经使观众忘却了文化的需求,那么现在这个时代,可以称得上是“文化觉醒”的时代。文化,才是《天天向上》对初衷的回溯,也是它不能抛弃的节目特质与内涵。
[热用立意]正视传统文化/精神根基/反思社会
[素材现背]或许,比起商业电影,文艺电影不够“热闹”,但却保有着电影的情怀和艺术价值,以及对生命和人性的探索与思考。深度应该被关注,艺术值得被接纳,我们应多花点时间去看看更多的“百鸟朝凤”。
“我认为电子设备会让人丧失选择书籍的决断力,看电子设备更可能会被一种潮流带着走。”2016年4月22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黄子洵坦言,纸质书人文性的维度更甚于其他电子设备。就在当天,复旦大学图书馆发布2015年年度阅读报告,共有19名学生成为2015年年度“阅读达人”。其中,黄子洵以一年借阅344册书籍名列第三。这也是她连续两年在这一排名中获得第三名。
复旦大学“阅读达人”黄子洵一年读书344本,几乎一天一本,数量是惊人的,不过如果仅仅以数量来判断个体的阅读水平,真的合适吗?阅读有四大层次:娱乐消遣,获取资讯,加强理解,增长心智。当阅读停留于娱乐消遣、获取资讯的层次时,能说是阅读吗?在笔者看来,只能用“有比没有好”来定性吧?但黄子洵提出的“不少人选书受到排行榜的影响,从而丧失了自己的决断力、立场”能给我们不少启示:人们不应陷入读书一味围着榜单转的怪圈里,或者为了读书而读书,或者为了在朋友圈炫耀而读书。
说到底,丧失决断力与阅读没有成为一种精神追求有关。阅读是一种精神现象,在嘈杂的读书评比和商业榜单中,精神境界已经被放逐;在数量的比拼和实用变现的阅读中,精神追求被束之高阁。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是读者心甘情愿的事情,不是为了显示自我,也不是为了追求时尚。因此,笔者对世界读书日中的种种喧嚣活动和似是而非的倡议感到莫名其妙,这些活动或倡议看着是在劝导他人读书,实际上却变相成了所谓名人名家的炫耀,变成了对阅读的勒索和对受众的“绑架”。在或显或隐的异化中,阅读的趣味被日益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