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陈振凯
《将改革进行到底》里的中国这五年
文_陈振凯
编者按:7月17日开始,每到晚上8时,都有一大批人,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收看一部政论片。这种景象一直持续到7月26日。这部政论片叫《将改革进行到底》,标题十分契合当下和未来多年中国的状态。梳理这部政论片,是读懂中国这五年的一条捷径。
这部政论片,浓缩了十八大以来中国这五年。全片共分10集,每天1集,持续10天,分别为《时代之问》《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人民民主新境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延续中华文脉》《守住绿水青山》《强军之路(上)》《强军之路(下)》《党的自我革新》《人民的获得感》。该片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全景式、权威性地梳理总结。
首集《时代之问》提出一个问题:“新的历史时期”,中国,该如何走向未来?中国,怎么办?这,是历史之问,是人民之问,也是——时代之问!
中国用渐次展开的一幕幕宏大布局回答时代之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十八大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集结号;从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到五中全会以新发展理念布局“十三五”,再到六中全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关注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各部门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18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283项。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削减比例累计接近90%。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中的87%,改为后置审批或取消。
《人民民主新境界》谈及民主:在党的领导下,用民主与法治勾勒的治理图景,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引领我们坚定不移地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描绘成就:司法改革三年来,“两高”工作报告在全国人大会议上赞成率不断攀升,2017年同时获得了91.83%的赞成率,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延续中华文脉》强调自信: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守住绿水青山》聚焦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虽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面临极大挑战,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资源消耗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局面已得到了初步扭转。
《强军之路(上)》《强军之路(下)》深谈军改:2020年前,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中国这五年,有太多重要时刻。
正如《时代之问》解说词所说:“中国的伟大变革,总是在直面问题中展开波澜壮阔的画卷。而历史,透过一个个重要时刻,为其标注下鲜明的印记。”
2012年11月15日,就是一个关键日子,当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举办中外记者见面会。两周后迎来一个新的关键时刻,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率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首次正式提出中国梦。
不久,2012年12月8日,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20多天的习近平,开启了他履新后的第一次国内调研。
有关全面深化改革,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正式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有关中国经济,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是个关键时刻。他指出,解决中国经济的问题要有历史耐心。此次考察中,“新常态”一词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有关创新发展,2015年11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个关键时刻。这次会上,“创新”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半年后,2016年5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发布。
一系列关键时刻,包括但不限于: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14年9月21日,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举行。
2015年7月6日,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
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上,用五个“过硬”概括了司法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
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017年春节前夕,《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颁布,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2016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河北省石家庄,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北。
2012年12月,习主席视察原第42集团军时指出,我们的中国梦,就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讲,也是强军梦。
2015年7月14日、22日,习近平先后主持召开中央军委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和中央军委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总体方案》。
…… ……
这一系列时刻,散见于《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多集片子中。
中国这五年,离不开大国领袖的清醒判断。
这些内容,《将改革进行到底》中有大量展示:
2012年12月,广东调研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从广东返回北京20天后,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的主题,就聚焦“改革”。
勇于担当,身先士卒。2013年4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亲任组长。
改什么,如何改,重点何在?在上万条改革建议背后,“最后总书记出了个高招,集中解决制度性的问题,集中解决社会矛盾比较尖锐的问题,集中解决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
改革要处理哪几对关系?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与湖北省领导干部座谈时,首次提出改革的五大关系,即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面对经济新常态,应该怎么干?2015年11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如何让有恒产者有恒心?2014年9月29日,在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三权分置”的思路,给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定了调。“三权分置”,就是将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拆分开,承包权归承包户,而经营权流转给愿意种地的经营主体。
司法改革如何推进?2015年3月24日下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给出了推进司法改革的关键一招——“要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
绿色发展理念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再不要以GDP增长论英雄了。2016年12月22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正式公布,生态责任成为政绩考核的必考题。
新形势下强军目标是什么?2013年3月11日,面对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代表,习近平郑重宣布——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军改需要胆略。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副主任张宇说:“最高统帅的政治决心和政治智慧,历来是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我在改革办这几年工作,感受非常深切。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关键时刻的果断拍板,重要关口的坚定推进,都体现了习主席的胆略和担当。”
——摘自《 人民日报 》海外版(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