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与建设途径研究

2017-02-27 19:40翟建俞迪佳向敏陆丹玉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9期
关键词:建设途径双师型师资队伍

翟建+俞迪佳+向敏+陆丹玉+朱+缨

(1.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

2.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摘要:本文系统地解读了“双师型”教师的真正内涵,深入地分析了江苏省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现状,详细地剖析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了四条宏观建设途径和三条具体建设措施。

关键词:“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现状;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33-02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重视,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将由现在单纯的规模发展转向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高职教育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传授人文知识,更要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1997年召开的首次全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座谈会明确提出要以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为重点[1]。“双师”素质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个体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双师”结构是指职业院校中既有从事理论教学的专任教师,又有从企业一线雇佣的传授新知识、新技术的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一、江苏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现状

1.双师比例高、差别大。2013年度江苏省高职教师培训工作会议数据显示,全省高职(专科)院校82所,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45.7%。笔者对江苏省内33所高职院校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图1),“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平均达到76.9%,高于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方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专业教师70%的要求。但统计内的各学校双师素质比例参差不齐,最高为95%,最低为27.75%。

2.问题分析。出现这种局面,既与高职院校有关,又与教师自身有关。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对政策重视不够,尚未从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维模式中转换过来,缺乏合理长效的双师培养机制。校企合作不紧密,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双师培养的途径和平台尚未搭建完成。另外一个方面,高职教师来源结构单一,从高校到高职的比例达到75%,有实际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不高,这使得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先天不足。日常教學任务过重,使其无暇顾及自身的继续教育。现有的职称评审体系,也制约了高职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目前,我国高职教师职称评定尚无专门的政策,其标准仍旧是参照普通高校职称评审标准,过分强调科研成果。高职教师处在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之下,不利于教师对专业知识、实际技能系统地梳理与熟练地掌握。

二、江苏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和措施

(一)宏观建设途径

1.形成共识。高职院校和教师应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面达成共识,双方均应清醒地认识到“双师型”教师是今后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流发展方向。这既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师个人素质的重要举措。

2.制定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根本。高职院校要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长远的战略性措施,根据高职院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符合本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3.创新政策。高职院校应积极呼吁教育相关主管部门尽快颁布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职称评定标准,以政策和标准作为高职教师发展的指挥棒,鼓励高职教师积极提升自身的“双师素质”,推动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4.规范制度。目前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认识、理解迥然不同,既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更没有相应的资格认证制度。标准和资格认证制度的缺失使得“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难以实现规范化操作,权威性缺乏。目前,亟需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与标准。

(二)具体建设措施

1.以访问工程师项目为载体,推动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2008年6月23号,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实施高职高专访问工程师项目的通知[苏教师(2008)15号],江苏省将实施高职高专院校访问工程师项目。访问工程师不同于一般的下企业挂职锻炼,它要求参访教师与企业有具体的合作项目,有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明确的访问目标,即可以解决何种技术难题、实现何种科技成果的转化[2]。实践证明,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项目,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又推动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2.以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为载体,推动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各期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充分利用暑假等时间,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业挂职顶岗,了解企业最新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科技信息,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积累实训教学经验,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双师”素质。

3.以全国技能大赛为载体,推动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自2008年开始,教育部正式提出了建立“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和“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职业院校竞赛序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日臻成熟和完善,影响力不断扩大,2015年大赛共设置15个专业大类98个竞赛项目,参与企业上百家,参赛选手过万人[3]。

(1)竞赛项目立项,倒逼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大赛组委会要求竞赛内容要依据行业标准、企业岗位要求进行赛项设计。因此,赛项申报团队须清楚地了解行业标准,掌握行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才有可能中标。这就倒逼高职院校要深化校企合作,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坚定不移地推行“走出去、引进来”的师资队伍建设战略。

(2)竞赛项目指导,倒逼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取得优异竞赛成绩的前提是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指导教师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指导经验。这就倒逼高职院校要深化校企合作,鼓励教师企业挂职,学生顶岗实习等,增强师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倒逼高职院校建立一支由企业能工巧匠组成的稳定兼职教师队伍,既帮助专任教师提升实践能力,又让学生接触企业真实工作岗位。

(3)竞赛项目执裁,倒逼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大赛竞赛内容多依据企业真实工作岗位能力设计,主要考察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备赛所需要的竞赛平台更趋近于企业真实的生产设备,这就倒逼高职院校担当竞赛裁判教师既要积极参与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又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

三、结语

在新的形势下,职业教育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努力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更好的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韩银环.高职“双师型”师资建设的新思考[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6):41-44.

[2]翟建,姜春华.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制度的建设[J].机械职业教育,2012,(8):15-17

[3]李学珍.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2(26):112-114.

猜你喜欢
建设途径双师型师资队伍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基于浙江省港口建设现状的低碳港口建设途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