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护理专业培养目标 深化生理学教学改革

2017-02-27 10:32申竞进
科教导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生理学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申竞进

摘 要 生理学是护理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有十分重要作用。根据当前中、高职护理学生的实际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深化生理学教学改革。一是要整合教学内容,注重有效与应用;二是要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是要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 中职护理专业 人才培养 生理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1.045

Abstract Physiology is an important basic theory course of nursing specialty.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nursing professional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goal of training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 must deepen the reform of physiology teaching. One is to integrate the teaching content, focus on effective and application; two is to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three i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non intellectual factors,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nursing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Physiology; teaching reform

生理學是一门研究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各机体组成部分功能的科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科。护理学是医学的重要分支,生理学同样是护理学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对护理专业认识存在着误区,许多人认为,作为未来医院护士培养的护理专业只要培养其护理动手和操作能力,培养其严格遵循医嘱、准确理解医生意图即可。因而,往往忽视护理专业学生的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像生理学这类以理论为主的基础学科,往往在中、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造成护理专业人才,特别是高、中职护理专业人才,专业理论知识结构不完善,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主动性不强,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差,因而很难适应日益发展的当下医学高水平护理的需要。针对当前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我们认为,必须紧扣中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深化生理学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

1 整合教学内容 注重有效与应用

当前中、高职护理专业开设的生理学课时一般为60课时左右,其中实验课10课时。作为一门主要讲授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体功能调节、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与消化、人体器官功能、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功能、内分泌、生殖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学科,在护理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构建中十分重要,对其能力发展将起重要指导性作用。为了使中、高职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课时中,根据自身特点和学习情况,学习到有用的理论知识,真正为将来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能够很好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发展的新需求。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整合,更加注重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当前大多数生理学教材,都是在解剖学基础上,按生命构成要素进行编排,内容繁多,教师在教学中自然不可面面俱到。因此,作为我们教师,就必须认真反复钻研教材,根据学生专业发展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准确处理好理论与应用,基础与临床的关系,特别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护理需要,即注重临床病患护理生理学理论知识需要,也要考虑家庭护理、健康护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所需的相关生理学理论知识。注重突出专业特色与需求,以适用为原则,强化应用,对教材内容适当取舍和改编。比如:根据中、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特点和将来工作实际需求,可将一些难度大,学生难以接受的、临床意义又不大的知识理论可以不讲或少讲。如“兴奋性突触与抑制性突触的传递过程肌肉收缩过程”就可以不讲。而对如“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等内容,可只重点讲授“有效不应期”;对“心脏射血过程的分期”,只需让学生理解“心脏射血过程与心脏疾病的改变”等关系;对“生物电现象”只需 学生了解“生物电活动的离子基础、理解极化、去极化、复极化的概念”即可。总之,对于生理学的理论知识,根据中、高职护理专业的需求和学生接受能力,仅可能做到少而精,以适用和有用为原则,科学增减与取舍,整合优化好教学内容。

2 改革教学方法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教学改革的最重要内容。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生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知识性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重点要求学生理解和接受生理学知识。因而,大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概念的讲解为主,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中、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生源质量严重下滑,很多学生文化知识薄弱,理解接受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较差,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厌学情绪严重。如果继续采用传统单一的讲授方法,就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很多学生理解接受不了新的知识,对一些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根本听不懂。如此,势必造成教学质量滑坡,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当前中、高职生理学教学要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教学方法的改革刻不容缓。

(1)坚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生理学,虽然抽象也较难为这些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知识面较窄的中、高职学生理解,但大多内容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各种生理现象学生可亲身体会或有观察感知,即使是非正常的生理现象,即病理现象,在自己身边也时有发生,一般也较熟悉,所以只要把生理学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生理现象和病理现象联系起来,就会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改变传统单一传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多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具体生动的案例和具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积极性。

如我们在讲到“呼吸系统肺表面张力”等理论时,虽然这是自然生理现象,但由于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也无法直观看到具体现象。我们授课时就可以先从简单的相关的物理知识入手,通过实验观察,然后着重讲解表面张力的产生部位是气 液界面。以直观实验形式,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教师及时启发,学生就能真正理解其形成机制。实验时,我们先将一个玻璃杯放在桌面上,慢慢往里面倒水直至水满,这时学生就会看到,慢慢地注入水至玻璃杯口后,可以形成高出杯口的液面而水不会流出。此时,我们启发学生,为什么水不会溢出玻璃杯呢?原因就在于存在表面张力。再简单讲解表面张力的成因,这样学生对于肺表面张力就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也容易理解和掌握其形成机制。因此,我们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联系学生身边生活,适时列举相关生活实例,以学生既有的知识积累为基础讲解生理相关知识点,并辅以图片和动画等教学手段,使抽象的基础理论形象化、具体化,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有机使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多媒体教学是基于现代科技手段而形成的新的教学方法,是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补充。它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内容更加充实,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图、文、声、画等表现形式可以使知识要点直观展示,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条理化、简单化。

大家知道,理论性强是生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即使教师能够很有条理把每一个知识点、理论点讲解得很有趣味,也避免不了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尽量使抽象的理论知识趣味化、形象化、具体化。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生动性,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在讲解一般神经细胞与肌细胞的膜电位章节时,不管是静息电位还是动作电位的相关理论知识,内容都十分抽象、学生都难以理解接受。而这些内容又是生理学的理论基础,与后面内容的学习密切相关。我们通过多媒体教学形式,以动画的形式分层、逐渐讲述阐明膜电位的功能及其产生机制。再如,讲到动脈血压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时,可以利用动画和动物实验视频演示心脏和血管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血管系统是如何扮演着阻力和动力的角色,参与血压的生理调节过程,从而使学生对血压的概念、形成机制具有直观的印象,也为下面讲解影响血压的因素做好铺垫。

(3)加强实验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理论均来自实验。实验教学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生理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践,通过学生生理课上的实验与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与巩固。

例如,我们在做血压的测量、脑电图的引导、动作电位的产生实验课时,教师先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和原理,然后,我们要求学生亲自实验,使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生动直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达到理论课上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又如,学生在做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实验过程中,学生初步接触和练习了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等技术。教师在指导实验时,应根据护理专业特点,联系生理学相关理论知识,详细为学生讲解为何从静脉远端进针、进针的角度、入针后的落空感以及腹腔注射药物的注意事项等知识。

3 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 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心理学一般认为,非智力因素是同人的智力因素密切相关的对人的智力发展起着重要促进作用的人的心理因素,即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气质等。人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存在着深刻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人的非智力因素是在智力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又对人的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提高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良好的 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人成才成功的根本保证。中、高职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为重要。

生理学作为中、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又同心理学密切相关,它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因此,在生理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期真正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是要树立良好的职业发展观,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任何一个理智聪明的人,其行为都是有明确的动机和目的。作为中、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的目的,自然是要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护理人员,从而服务社会。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及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专业理论知识对自己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这样的话,学生对生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将会大大提高。

二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初、高中起点的中、高职学生,大多数学生专业基础不是太好,学习的兴趣都不太浓,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很大挑战。激发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是提高我们教学质量、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重要保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根据生理学的学科特 (下转第117页)(上接第98页)点,采取一切可行的教学方法,比如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运用,多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等等。尽最大可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生理学理论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三是要培养起学生的责任意识、职业道德情操等。生理学课虽然不是思想政治道德课,但作为护理人才培养的专业理论课程的生理学,自然要将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起来。我们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护理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是关于人的生命的大事。因此,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对生命敬畏的高度责任感。如果没有责任心和爱心,就会危及人们的生命与健康,造成对人的身体与心理的伤害。没有过硬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就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有克服困难的信心与毅力。特别是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具体的知识理论内容,通过一些案例和故事,使护理专业学生充分认识到责任心和道德情操对将来护理工作者的重要性。

总之,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作为护理专业教育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的生理学,在中、高职护理人才培养中有重要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多管齐下采取多种方法,深化教学改革,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的优秀的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

[1] 覃隶莲等.广西省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师生对课程教学改革现状的评价与期望[J].中国护理教育,2014(5):362-365.

[2] 李风杰等.中等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7(3):31-33.

[3] 郭兰君.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0):63.

[4] 邵爱和.护理专业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6(1):26-27.

猜你喜欢
生理学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立德树人视域下生理学实验课程思政的探究
工科生理学课程纵横知识融合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生理学教学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