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外科治疗研究

2017-02-27 23:53李继赋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1期
关键词:外科治疗介入治疗

李继赋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将50例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列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Seldinger技术、髂动脉造影、血管扩张、溶栓、微循环改善、活血化瘀等手段进行治疗。卧床休息1个月后进入下一阶段的介入治疗。观察50例患者治疗后症状控制、髋关节功能改善以及造影血管数增多情况。结果:50例患者采用外科介入手术治疗后,32.0%患者疾病全部消失;42.0%患者病症得以明显缓解;68.0%患者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40.0%患者造影血管数增多。结论: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外科介入手术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引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可行性治疗手段。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外科治疗; 介入治疗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1.0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1-0140-0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属临床常见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均会产生不良影响。临床目前对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为骨科领域一大治療难题。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酗酒、滥用激素等诸多因素均使该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临床现阶段对该疾病的手术方案多结合患者股骨头坏死分期来进行制定,以患者疼痛程度、髋关节置换术所用时间、髋关节活动能力等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当人体股骨头供血动脉出现损伤时,引发供血闭塞或中断,因而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临床简称为ANFH,是一种无菌性的股骨头坏死病症。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采用外科介入治疗的有效性,本次研究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4月-2015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的5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列为本次研究对像。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31~65岁,平均(46.5±8.1)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5±0.7)年;单侧病变39例,双侧病变11例。入院原因均为髋关节疼痛及肢体活动受阻。诊断方式:X线、CT、MRI检查。

1.2 纳入标准

患者经影像学诊断,病程分期未达Ⅲ期者;确定无介入治疗禁忌证患者。

1.3 治疗方法

50例患者均采取外科介入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经皮行股动脉穿刺,采用5F导管造影,经对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选择插入患侧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等),注入药物前,大腿根部用加压止血带捆绑并加压,术后进行固定和观察修复[1] 。

1.4 观察指标

观察50例患者治疗后症状控制、髋关节功能改善及造影血管数增多情况。调查方式为出院后第6个月上门随访。评价标准根据患者患髋疼痛变化;关节活动度变化;股骨头颈区供血血管明显增多、增粗、延长等变化;X线片骨质变化,有新生骨出现为疗效显著[2]。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0例患者接受外科介入手术治疗后,其中16例治愈,占比32.0%;21例病症得以明显缓解,占比42.0%。有34例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占比68.0%,20例造影血管数增多,占比40.0%。

3 讨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称为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髋关节损伤疾病,该疾病的治愈率低,且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生活。患者在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后,临表征为股骨头变形、软骨下骨折、活动受阻、疼痛等[3]。该疾病已经成为骨伤科的疑难杂症之一,是临床研究的热门课题。患者长期忍受疼痛,并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容易致残,根据报道,其致残率达到86%[4]。关于该疾病的病因,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详细的定论,相关文献综述报道达60多种。一般将其简单分为两类,即创伤性和非创伤性。其中创伤性以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骨折为主,而非创伤性主要是酗酒或其他等激素应用导致的累计双侧股骨头骨折。目前,针对该疾病,临床治疗方面以往主要采用手段有经皮穿刺等,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治疗效果较差[5]。外科介入治疗手段是通过对患者采用现代医学技术进行有效治疗的一种方法,近年来于临床治疗中得到了一致认可。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在骨科属慢性、进行性、致残性疾病,该疾病发病率近些年呈不断上升之势,在髋关节疾病中居首位[6]。目前多认为该疾病的发生同酗酒、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血红蛋白病、减压病等存在关联。该疾病常规疗法主要包括人工关节置换术、带血运骨抑制、股骨头钻孔减压植骨术、药物治疗、非手术治疗等[7]。但药物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欠佳,关节置换术对年轻患者则不适用。放射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作为微侵袭性治疗已得到迅速发展,该疗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介入治疗原理为以高超动脉穿刺插管技术,对具备血管扩张与溶栓作用、可将小动脉痉挛状态得以解除的药物超选择地直接注入到股骨头主要的供血支旋股内与外侧动脉及其分支,以促使这些细小血管得到扩张、痉挛状态得到解除[8];并对微小血栓所阻塞的股骨头营养血管得以溶通。促使股骨头微循环得以改善,坏死骨得到逐步吸收,逐渐形成新骨,最终实现坏死股骨头的全新修复。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现代医学技术手段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可行性治疗手段。采用介入治疗后需要注意,于术后对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以帮助恢复。手术结束24 h后,让患者于病房上进行简单的功能锻炼,包括对患肢进行外伸、内屈,向内、向外旋转,回收、外展等,每个动作10~15次为1小节,每日每小节做3~5次[9]。同时还需注意在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每日补充充足的维生素A、维生素D、钙片等。同时严格戒烟、戒酒,注意患肢活动,不得过度使力,提拿重物等,保护好患肢关节[10]。影像学表现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成三期,早期为最轻度时间,患者股骨头发生变形、关节间隙未变窄,但从影像学看患者骨密度已不均匀、有小斑片现象,同时出现明显股骨头持重现象;中期即为股骨头坏死已发展一定程度,患者股骨头已经出现变形,且关节面发生塌陷,影像学显示患者肌骨头正常生理弧度已经消失,阶梯征出现;晚期代表患者股骨头塌陷已十分明显,且伴有变形、骨质石化、间隙狭窄等多种明显性特征,甚至伴有不同程度脱位,因此股骨头坏死导致患者病侧疼痛和患肢跛行[11]。

股介入治疗的原理就是将导管直接插至股骨头动脉开口处,注入大量的血管溶栓剂、扩张剂和促进血管新生药物,达到改善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或疏通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新生骨的形成和死骨的吸收,从而使坏死的股骨头最大限度的恢复。通常情况是早期治疗效果较好,晚期治疗效果较差。该种手术治疗方案主要是根据疾病机理,根据股骨头的动静脉与微循环之间的障碍关系,进行介入溶通治疗,降低阻力,防治股骨头损伤部位出现血淤,防止血栓形成。通过介入能增加血液灌注,软化血管,提升血管的畅通程度,使微循环开放。针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介入治疗,可以起到扩充血管、打通微循环等作用,让药剂能更好地注射到股骨头供血动脉,提高治療效果。当股骨头血管扩充后,血栓和脂肪栓子形成的机率明显下降,软骨下区血管数目也明显增加,整个股骨头供血情况将得到极大的改善,促进股骨头损伤部位的吸收,有助于新骨头的生成和形成。在介入治疗的过程中,临床也应该注意患者可能出现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例如患者出血情况,活动性出血患者等,这些都需要引起临床注意。给予全面修复观察,以达到最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外科治疗,一般采取介入治疗手段,现阶段临床对该病症的介入治疗已较为成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术后并发症亦能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赵德伟,谢辉,王本杰,等.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4,37(1):29-34.

[2]周子和,李国权,朱世培,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技术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敏感度对比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7):1002-1004.

[3]李贝,区广鹏,肖军,等.老年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远期随访结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5):1202-1203.

[4]谢祎,俞松,罗宇,等.糖皮质激素受体在激素性幼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1):835-838.

[5]于志亮,张宁,杨义,等.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及松质骨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1):83-87.

[6]程建,袁涛,马勇,等.中医药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7):1004-1007.

[7] Zhao G,Yamamoto T,Ikemura S,et al.Radiological outcome analysis of transtrochanteric curved varus osteotomy for osteonecros is of the femoral head at a mean follow up of 12.4 years[J].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 British Volume,2010,92(6):781-786.

[8]王锡雄,吴强初.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外科治疗研究[J].临床医学,2014,34(1):119-120.

[9]朱和玉,朱兵.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J].中国骨伤,2012,25(7):617-620.

[10]江锋,郑莉,杨家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6(11):43.

[11]刘利杰.中西医结合治疗4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5,8(6):13-14.

(收稿日期:2016-07-13)

猜你喜欢
外科治疗介入治疗
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诊治进展
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拔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价值及合理选择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髋部滑囊炎的介入治疗探讨
腰椎滑脱症的治疗进展
直肠脱垂的外科治疗及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1例肺隔离症手术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