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炜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诱导中运用七氟醚与丙泊酚的效果。方法:研究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随机抽取的100例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在诱导麻醉处理上,对照组运用丙泊酚静脉诱导,观察组运用七氟醚吸入诱导,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插管时间与意识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与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MAP、HR、SpO2、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全麻手术中,七氟醚可以获取更短的诱导时间,但是丙泊酚可以获取到更好的术后认知功能状态,提升麻醉苏醒质量,麻醉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老年全麻手术; 麻醉诱导; 七氟醚; 丙泊酚; 麻醉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1.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1-0033-02
我国已经逐步向老龄化社会发展,老年患者患病率较高,相应的手术比例也较高,手术中麻醉效果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对手术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老年患者自身手术耐受力差,各组织功能衰退,手术麻醉对机体的损耗性较高,因此在全麻手术中,麻醉药物的选择需要更为谨慎[1]。本文研究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随机抽取的100例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分别通过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诱导处理,分析其麻醉后各项机体指标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随机抽取的100例老年全麻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0~78岁,平均(67.2±4.6)岁;骨折修复手术者19例,腹部手术者17例,开胸手术者14例;合并高血压者11例,合并糖尿病者16例,合并冠心病者3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60~80岁,平均(69.5±3.7)岁;骨折修复手术者20例,腹部手术者18例,开胸手术者12例;合并高血压者13例,合并糖尿病者14例,合并冠心病者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手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8 h禁止饮食,在麻醉前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输入300 ml乳酸林格氏液,同时肌注盐酸戊乙奎醚0.5 mg。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做好常规心电图、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监测,同时进行3 min面罩吸氧去氮处理,氧流量控制在6 L/min。观察组静推丙泊酚1.5~2 mg/kg,速度保持在0.3 ml/s,
当睫毛反射完全消除后,再静脉输入2 μg/kg芬太尼、0.05 mg/kg咪达唑仑、0.1 mg/kg维库溴铵,在药物使用3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成功后再以5~6 mg/(kg·h)丙泊酚做维持性麻醉,同时保持2 L/min的氧流量。对照组依照6%~8%七氟醚吸入诱导,让患者配合进行深呼吸操作,充分吸入药物,促进药物起效。当睫毛反射完全消除后,再静脉输入2 ug/kg芬太尼、0.05 mg/kg咪达唑仑、0.1 mg/kg维库溴铵,在药物使用3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成功后再以0.5%~2%七氟醚标准做维持性麻醉,同时保持2 L/min的氧流量。
1.3 观察指标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时间、意识消失时间、术前术后24 h内MMSE评分,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与拔管时间等苏醒质量,术中MAP、HR、SpO2、PETCO2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插管时间与意识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插管时间与意识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麻醉苏醒质量比较
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与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MSE评分比较
两组术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术后变化差异要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指标比较
3 讨论
在临床上,老年全麻诱导中,静脉诱导麻醉更为普遍,吸入麻醉诱导相对较少。吸入麻醉在一定程度会产生更大的药物刺激作用,同时起效相对较慢,甚至会产生兴奋情况。而七氟醚麻醉相对而言效果较为平和,对患者呼吸道刺激相对较小,同时麻醉诱导相对较快[2-3]。本研究中,七氟醚诱导麻醉中插管时间与意识消失时间比丙泊酚静脉诱导麻醉更快,药物起效迅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七氟醚存在这种诱导麻醉优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不良问题。从本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术后苏醒质量与认知状况上,七氟醚麻醉效果均差于观察组的丙泊酚麻醉效果。丙泊酚可以获得更安全的术后麻醉效果,患者麻醉恢复效果较好。一般麻醉药物会引发神经损伤与中枢胆碱系统干扰,同时影响记忆相关组织功能。七氟醚与丙泊酚都会对乙酰胆碱诱导下的神经元烟碱样受体具有的兴奋性进行强效抑制,同时影响记忆相关蛋白,进而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较弱,对麻醉药物有较强的敏感度,机体代谢能力差,麻醉所产生的影响作用会相对突出,所以术后产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性更高。七氟醚会通过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产生对应的麻醉药物效能,丙泊酚主要是提升r-氨络酸A受体能力来达到药物麻醉效能,两种药物都会导致患者记忆、理解等认知功能障碍。两种药物所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随着药物使用时间延长会逐步的恢复正常。而丙泊酚所引发的认知功能障碍相对较小,该研究结果与其他人的观念一致[4-5]。
从术中MAP、HR、SpO2、PETCO2等情况上的变化上,两组患者均产生一定诱导前后波动,但是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麻醉方式对患者基本生理指标而言,不会产生较大的刺激性差异,在此方面没有优劣势分别。丙泊酚与七氟醚都会产生循环抑制影响,甚至在某种层面上,丙泊酚会有更强的抑制作用。丙泊酚诱导麻醉下会导致血压下降与HR减缓,其原因在于该药物会对外周血管神经末梢交感神经递质的正常释放产生抑制作用,会引发血管平滑肌在内源性或者外源性的去甲肾上腺素上反应的迟缓,进而促使血管有效扩张,降低外周阻力。七氟醚会产生麻醉后的血压下降,其原因在于七氟醚会在高浓度水平下导致心肌抑制,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外周血管快速扩张,因此如果采用七氟醚做麻醉诱导,需要患者体动与意识反应消除后快速保持麻醉维持浓度,甚至其产生的低血压情况也相对比丙泊酚更多。有关数据表明,七氟醚诱导麻醉可以有效的使患者保持自主呼吸,从而为气管插管提供较好的基础条件,同时不会产生血氧不足等问题[6]。
丙泊酚麻醉药物起效快,同时持续时间较短,药物不良反应少,持续用药不会产生蓄积问题,药物浓度相对稳定,在静脉麻醉药物中属于较为推崇的一种。但是该药物使用受到年龄、体重和性别的差异性影响,同时会产生循环呼吸抑制性,而具体抑制严重程度表现为药物剂量的依赖性,同时与药物输入速度有密切关系。可以获得相对平稳安全的麻醉效果,在临床操作上更为便捷,相关技术应用广泛。
总而言之,七氟醚可以达到较快的麻醉诱导作用,麻醉效果快速,但是丙泊酚可以保持术中各生理指标稳定的情况,确保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性小,术后苏醒质量高,麻醉恢复效果快速,对老年患者而言具有更高的麻醉安全性,因此更适于老年全麻手术中运用,适应性更广。在具体药物使用中,要把控用药禁忌,做好患者身体状况评估,做好药物剂量把控,尽可能缩减药物不良反应,保持身体各指标的平稳性,提升麻醉安全,保证手术顺利展开,发挥手术治疗最优效果。
参考文献
[1]涂杰,张炳东,韦秋英,等.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对心内直视术患者S-100β蛋白、NSE和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3,34(24):3735-3738.
[2]江鹏,黄惠彬,邱柳基,等.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4,52(12):1946-1947.
[3]馬冬梅,池萍,岳云,等.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11):896-898.
[4]陈娟,王丽君.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液血流变学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5,31(6):929-931.
[5]黄海慧.七氟醚与丙泊酚深麻醉状态下拔管对高血压患者临床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123-124.
[6]吴李,崔茂君.七氟醚和丙泊酚全麻喉罩通气在老年患者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5):138-140.
(收稿日期:2016-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