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陈劲
三十五年来,中国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合作与发展共进的环球化背景下,渐进改革,稳步开放,一路披荆斩棘,继往开来,博采众长,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今天的人口红利已不在,工资上升,成本加大,经济放缓,中国经济如何软着陆?中国经济如何可持续性发展?
我们认为,中国“和”式创新中的精髓之一───“与时俱进”,能够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及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思路。
“和”式创新与可持续性发展
“和”式创新的精髓即:拥抱矛盾,与时俱进,求同存异,和谐包容。这四大精髓,又称为“和”式创新的四大支柱。(对于“拥抱矛盾”的论述,详见作者在《清华管理评论》2016年6月发表的文章:拥抱矛盾,“和”式创新。下面,将主要阐述四大支柱中的“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文化总源头《易经》。《易经》六十四卦中的遁卦,“彖曰:遁,亨,遁而亨者;刚正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唉哉!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这里明确地指出“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与时俱进”一词, 即源自《易经》的“与时偕行”。《易经》的“益卦”也强调与时偕行:“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 与时偕行。”意思是说, 给人民大众带来利益, 就像高天降下雨露, 大地滋生万物生长, 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如果抓关键, 就是随时令前进, 把握时机施行。
我们认为,中国能够在不到40年里摆脱贫困成为经济强国,促使六亿人口摆脱贫困,走上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轨道,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当国家逐渐强盛,当华为、海尔、联想、阿里巴巴、小米、大疆等企业已经成长为全球性的强大企业时,中国的管理思想者们,是该对中国国家和中国企业的独特成长路径进行认真思考和总结了。
毋庸置疑,中国国家和中国企业的成功路径绝不是简单的洋为中用、西魂东施。我们认为,中国古典文化哲学中所蕴含的深厚智慧和底蕴,是国家和企业得以成功的坚实基础。
本文中,我们将运用“和”式创新中的“与时俱进”精髓,来重点探讨中国国家的崛起之魂,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经济凋敝,百废待兴。
中国该向何处去?此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中国问题提供了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中国政府于一九七八年果断开启了改革开放,“和”式创新的“与时俱进”精髓在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期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在2001年,中国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 致使五亿人口脱贫致富。在2014年建立了“中国自由贸易区”,2015年废除了实施30年的“计划生育”的国策。诸如此类的重大战略举措,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更进一步讲,改革开放以来的“与时俱进”体现国家建设的时代性。把国家的建设同当今世界先进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联系起来,同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与时代脉搏紧紧相扣,与时代发展息息相通,是时代精神最集中的體现。
它更加突出了思想路线的进取性。它昭示和要求人们要有一种时不我待、不进则退的紧迫感,一种深切的历史忧患意识,一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一种不甘落后、奋起直追、实现民族复兴的雄心壮志和能力。
它更加突出了思想路线的时代性。它昭示和要求人们的认识要跟上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不仅要与时代同步,正确反映时代的主题和本质,更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认清并把握时代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进而始终站在时代发展和世界潮流的前列。
与时俱进更加突出了思想路线的开放性。它昭示和要求人们要具有环球化眼光和战略眼光,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既要着眼国内,也要着眼世界;既要着眼现实,也要着眼未来。它更加突出了思想路线的创新性。它的真谛是昭示和要求人们不断发现和掌握新的真理,从而避免真理可能因跟不上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变为谬误,避免认识可能因跟不上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偏差。
古今中外可持续性发展观
就可持续发展而言,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上个世纪60年代末,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环境”的概念,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成立了环境规划署。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指出:“盲目地追求经济指数的增长,只能是为发展而发展,其结果必然会使人类社会因受到大自然和人类体系的限制和约束而遭受到致命的打击。因此,任何现实的增长都要遵守适度的原则,否则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目前已被公认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等五大世界性难题,其产生与发展无不与那种“盲目增长论”的观念密切相关。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的明确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0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2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包括两个重要概念:需要的概念,尤其是世界各国人们的基本需要,应将此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限制的概念,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1999年,英国政府明确提出:英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要求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大众的需要 (the need of everyone); 有效地保护和利用环境;明智地使用自然资源;维护高水平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与此同时,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提出:我们这代人在产品的理念、设计和制造时要满足我们的需要,但不能破坏和危及下一代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机会。以下六种性能决定了可持续性发展:优越性;难以复制性;耐久性;难以取代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礼之用,和为贵”
上述是现代国际社会对于可持续性发展的认识和理解。然而,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出于对整个人类的忧患意识,就钟情于可持续发展问题,从不同角度阐述和倡导可持续性发展观。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代表和主要组成部分, 孔子的和谐思想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孔门师生认为礼的本质在于统合、和谐、协调,“礼之用,和为贵”(此为“和”式创新之根)。和谐状态得以保持, 是事物协调、充满生机的最佳状态,社会就兴旺进步;失去和谐,社会的发展就受到影响。和谐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和而不同”的多种文化共存的关系;政和、协和万邦的睦邻关系。儒家思想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和现实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自然观 。孔子敬畏天命的思想还不仅仅是讲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而且还将“畏天命”与“君子”人格结合起来,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识。将“畏天命”与否,作为一条划分“君子”、“小人”的分界线,要求君子卑以自牧,不做过头事,不讲过头话,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世界的安宁、和平。由此,可体会二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倡敬畏天命,树立君子人格,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和生态平衡的良苦用心。当今社会理应效法孔子敬畏天命的君子人格论,培养自觉遵循天地自然规律的生态伦理意识,这才是治理生态问题的“治本之策”。
“弋不射宿”的生态资源节用观。《论语·述而第七》记录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即孔子捕鱼用钓竿而不用网,用带生丝的箭射鸟却不射杀巢宿的鸟。这里揭示了孔子的生态资源节用观。
“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观。孔子的“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自觉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体味大自然化生万物的无限魅力。“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是孔子赞美“知者”和“仁者”的一句话。
道家哲学与可持续发展观
与此同时,道家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了文明发展的副作用,并对此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以老子为主要代表的道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反思,实质上也是一种忧患意识,而且是更深一层的忧患意识。道家式的忧患意识则是对整个人类的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 (这是“和”式创新之本)。老子站在全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高度上思考问题,因而便具有不同于儒家的眼光。他所提出和思考的问题对于人类来说,往往具有更为普遍和永恒的意义。
道家哲学是一种以自然哲学为构架的、以“自然之道”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它的本体论、社会政治哲学等都无不主张“道法自然”,体现了鲜明的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道家哲学这种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思想可谓一脉相承。老子所说的人、地、天、道这四大,是老子关于世界存在的划分。老子所说的人、地、天是世界实体存在,而道是虚体的存在。道家哲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现在以下方面:
“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协调思想。道家哲学是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在老子看来,“道”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和基础,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间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从四者的关系看,归根结底,人应当法地则天,师法自然。老子哲学关于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应当师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早的一种“天人合一”论。
“知常曰明”的环境保护意识。道家哲学认为,尊重大自然,认识自然规律,不违背自然规律去做事情,这才是明智的行为。“天道自然而无为,圣人无为故无败”。这里的“天道”,是指天地万物的规律或自然规律。老子哲学认为,“天之道”是“自然”、“无为”的,依事物的本性自由伸展,顺其自然而不含有人力之强加妄为,聪明的人只有“自然而无为”,才能立于不败,因此,人类要懂得不违反自然,不强加妄为,只是辅助万物使其自然地生长和发展,“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知足不辱”的适度发展思想。在人类对待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道家哲学认为,人类要“知常”——认识自然规律,“知和”——懂得自然界必须保持和谐循环的状态,“知止”——向自然界索取必须适可而止,最后还要“知足”——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脱离实际。“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家哲学中的“知止”和“知足”是密切相关的,既然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限度,人的行为就应当有所禁止;同时,人的欲望也应当有所满足,有所克制。
“和”式创新立根在“坚”岩中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然而,中国和式创新立根原在“坚”岩中。它是根植于中华文明和文化的,中国自己的本土的创新理论框架。“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从战略的层面讲,中国“和”式创新是对于中国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补充和支撑。“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中华文化渗透到中国人的骨髓里。“中国古典哲学的精髓激励创新”是“中华文化和文明渗透到中国人骨髓里,融入中国人血液里”的重要佐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阐述中国“和”式创新的诞生,论述“和”式创新的精髓开始,阐释儒家和道家的忧患意识和其倡导的自然主义,到分析“和”式创新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联系,其目的是进一步解读中国的发展和崛起。
中国改革开放的近40年,经济一路攀升。在经历了巨大变革、经济和金融危机之后,人类财富倘若没有中国强大经济的贡献,一定会急剧缩水。中国以开放胸襟,大国自信融入世界大家庭,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博鳌论坛、达沃斯论坛等国际平台上一直呼吁“均衡,普惠与共赢”,与西方国家倡导的“量化宽松”形成鲜明对比,用实际行动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和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此时,中国经济向世界展示了可持续性发展趋势,充当了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也充当了世界创新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