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燕 梁宏涛 王 琛 姚一博 彭军良 高 晶 郑 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上海 200021)
顾氏外科学术思想源流刍议※
黄仁燕 梁宏涛1王 琛1姚一博1彭军良2高 晶3郑 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上海 200021)
1862年,顾氏云岩公先贤创立了顾氏外科。第二代继承人顾筱岩在疔疮的诊治上有独特见解,被称为“疔疮大王”,与当时伤科名医石筱山、妇科名医陈筱宝并称“上海三筱”。顾伯华是第三代继承人,为推动顾氏外科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也是现代中医外科学的奠基人,他培养了众多学者,包括第四代继承人陆德铭、马绍尧、唐汉钧、朱培庭、顾乃强、顾乃芬、顾乃芳、陆金根等。第五代继承人刘胜、陈红风、李咏梅、阙华发、张静喆、曹永清等在第四代继承人的带领下将顾氏外科发展成为国家及上海市的重点学科,确立了顾氏外科在现代中医外科学术界的领军地位。
中医学术发掘;中医流派;中医外科学
1862年,顾氏云岩公先贤创立顾氏外科,后历经各代传人与后学执著传承、弘扬及发展,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已建立了完善的中医外科学术体系。顾氏外科坚持内外结合的治疗原则,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乳腺疾病、疮疡疾病、甲状腺疾病、皮肤疾病、肛肠疾病、周围血管疾病以及胆道感染等急腹症的治疗上形成了特色的诊疗方案。目前,顾氏外科已成为国内惟一具有完整的传统中医外科学术体系和建制的临床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顾氏外科已先后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并进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顾氏外科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外科一大流派,其肇始于顾云岩,延续于顾筱岩,腾飞于顾伯华,繁盛于陆德铭、马绍尧、唐汉钧、顾乃强、朱培庭、顾乃芬、顾乃芳、陆金根等第四代继承人,到目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顾氏外科除将《内经》《难经》《外科正宗》作为其学术思想的基础之外,还将《外科心法》《疡科心得集》的思想引入,并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将其发展革新,逐渐形成现有的顾氏外科学派学术思想观点[1]。现将顾氏外科学术发展过程阐述如下。
100多年前,顾云岩先生带着自创的中医外科医术迁居于上海浦东,在浦东杨家渡、烂泥渡一带悬壶。其曾在浦东益生堂坐诊,浦西南市万裕码头、紫霞路以及杨树浦等地开设诊所,因其接待治疗的患者多是劳苦大众,因此颇受当地民众信赖。顾氏外科在顾云岩先生的努力下初见雏形。
顾筱岩(1892—1968),顾氏外科第二代继承人,从师于其父顾云岩、其兄顾筱云,先后悬壶于浦东和南市城里,擅长疮疡疾病的诊治,其坚持“疮疡大证其形于表,而根于内,治外而不治其内,舍本求末,焉能得瘳厥疾”的学术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外之症实根于内”的立论,成为顾氏外科学术思想渊源的奠基人;在治疗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而且还重视顾护脾胃及饮食的调摄,因此常常将食疗与药物相结合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治,颇有疗效。中医治疗外科疾病的基本原则为“消、托、补”,顾筱岩坚持“以消为贵”,提出“治疡之要,贵乎早治,未成者必求其消,治之于早,虽有大证,也有消散于无形”,在疔疮、乳痈等疡科杂症的治疗上疗效显著,当时被誉为“疔疮大王”,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为不少患者解除了痛苦。顾筱岩先生在当时与伤科名医石筱山、妇科名医陈筱宝并称为“上海三筱”。此外,顾筱岩先生还创研了不少验方和外治疗法,如在“疮形于外,实根于内”的理论下,将《外科正宗》中的七星剑汤、《外科心法要诀》中的五味消毒饮以及《外台秘要》中的黄连解毒汤相结合,创制芩连消毒饮治疗疔疮;在“论治至要,以消为贵”的指导下,创制外消红灵丹治疗乳痈[2]等,在临床应用中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顾伯华(1916—1993),顾氏外科第三代继承人,顾氏外科奠基者,我国著名中医外科学家。曾历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主任,上海中医学院外科教研组主任。在顾伯华先生的努力下,顾氏外科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论治体系。作为顾氏外科最杰出的继承者及代表人物,海派中医泰斗顾伯华先生医、教、研并举,为顾氏外科在中医界确立了厚重的学术地位,他也当之无愧地成为现代中医外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第四代继承人陆德铭、马绍尧、唐汉钧、朱培庭、顾乃强、顾乃芬、顾乃芳、陆金根等在顾伯华先生的指导下在乳腺疾病、疮疡疾病、皮肤疾病、肛肠疾病以及胆道感染等急腹症的诊治上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2.1 关于乳腺疾病的诊治 《内经》及后世医家指出“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表明乳房疾病多与肝、胃、肾经以及冲任二脉密切相关。乳癖即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乳腺增生症。顾氏外科认为其病机不外乎肝郁气滞,气血凝结于乳房及冲任不调,气血瘀滞,经络阻塞2种;在治疗上提倡肝郁气滞者应侧重疏肝理气,冲任不调者则以调摄冲任为主。在20世纪50年代,顾伯华先生首先运用中医外科外治疗法治愈了一种罕见的乳痈,即浆细胞性乳腺炎,其时命名为“慢性复发性伴乳头内缩的乳晕部瘘管”。针对该病,还首创了挂线疗法,在临床中将挂线疗法与切开法相结合,取得了明显疗效[1]。
陆德铭教授为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在乳腺疾病的治疗上有丰富的经验。陆德铭教授在顾伯华先生对乳腺疾病诊治的基础上,依据“肝肾同源”理论及乳腺与冲任、肝肾之间的关系又提出肾气不足、冲任失调为乳癖发病之本,肝气郁结、痰瘀凝滞为发病之标,认为应“从冲任论治乳腺病”,着重加用调摄冲任的药物如肉苁蓉、仙茅、淫羊藿、锁阳、菟丝子治疗,自拟乳腺增生方[3],并将其制成乳宁冲剂。在乳腺癌的治疗上,陆德铭教授认为情志内伤与乳腺癌互为因果,治疗应从心、肝、脾着手辨证治疗乳腺癌情志内伤[4],坚持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以益气养阴、调摄冲任、活血破瘀消癥为原则,自创乳癌术后方[5]。在粉刺性乳痈即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治上,陆德铭教授首重辨病求因,未病先防,已病辨期辨证相结合,内外合治,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6]。陆德铭教授带领的团队在顾氏外科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乳痈进行了专题研究,即“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
2.2 关于疮疡疾病的诊治 针对疮疡疾病,顾氏外科认为热毒血瘀为其基本病机;在治疗上坚持活血为主,临床上多用通络活血、消肿止痛之品,在此基础上加用通里攻下法,使邪气外泄。此外,疮疡的发病多为因虚感邪,顾氏外科主张在用药时适量加入生黄芪、皂角刺等扶正托毒,顾护正气。在治法上一方面坚持内治、外治相结合;另一方面根据温病卫气血的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治疗总以顾护脾胃为本,用药处方上主张健脾和胃,提倡药疗与食疗结合,并重视饮食宜忌,主张辨证忌口。顾伯华先生对温病学说中养阴法的应用颇有体会,认为无论一切疮疡、皮肤病,只要存在口干、咽燥、耳鸣、目眩,舌红,苔光剥,脉细而数,均可采用养阴法。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骨结核、有头疽、白塞病、急腹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治疗,在基础方的基础上往往加用生地黄、玄参、天冬、麦冬、石斛、龟版等养阴药,均获良效[7]。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唐汉钧习得第三代继承人顾伯华先生衣钵,为顾氏外科第四代继承人,对诸多外科疑难杂症均有丰富且独到的治疗经验[8],尤其擅长治疗疮疡疾病。唐汉钧教授在外科疾病的治疗上坚持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结合,全身辨证与局部辨证结合,外治与内治结合[9]。中医理论认为,“久病必虚”“久病必瘀”,唐汉钧教授认为疮面、窦道经久不愈,必因“瘀”所致,且常常会形成“因虚致瘀,因瘀致虚”的因果循环之象。因此,在慢性溃疡及复杂性窦道的治疗上坚持用祛腐、化瘀、升药外敷、灌注、垫棉等内外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另外,唐汉钧教授对丹毒、岩的诊治也有独特的见解。其认为丹毒以热毒为患,发于头面部者,多夹有风热;发于胸腹腰胯者,多夹有肝脾湿火;发于下肢者,多夹有湿热。岩的总病机为本虚标实,总治则为扶正祛邪,扶正以健脾益肾为主,祛邪以化痰软坚、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要[10]。唐汉钧教授还在“祛腐生肌”的理论基础上首创了“祛瘀补虚生肌”学说治疗下肢慢性皮肤溃疡;另外在有头疽及疽毒内陷的治疗上提出了“托毒法”[11],完善了中医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理论[12]。除此之外,唐汉钧教授还注重自制剂的研发,拟制由大黄、姜黄、紫草、血竭、龙骨、珍珠母等组成的“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在促进创口愈合、生肌方面效果显著[13]。
2.3 关于皮肤疾病的诊治 顾伯华先生早期临诊以疮疡为主,尤以治疔疮走黄出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的变化,疮疡的发病率逐渐降低,其他疑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等发病率越来越高。顾伯华先生认为,以上诸病症患亦红、亦肿、亦热、亦痛(关节痛),但不同于疮疡疾病,其发病是因禀赋不足、阴阳失调而发。红者虚火,热者阴虚,肿者脾肾两亏,痛者气血不足、外邪所致。因此,在治疗上仅在急性发作时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其他发病阶段均应遵循“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同时坚持采用补肾为主的温阳滋阴法。通过大量临床实践,顾伯华先生以平调阴阳、养阴清热为治疗原则治疗多种皮肤疾病,疗效显著。
顾伯华先生又一弟子马绍尧教授从事中医皮肤科临床50多年,其在传承顾氏外科皮肤疾病诊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治疗皮肤病不应局限于外邪辨证的观点,提倡从脏腑辨证论治,尤善治疗湿疹、银屑病等顽固性皮肤病。其以脏腑学说为核心,结合病因,提出了“从脾论治湿疹”“从肝论治银屑病”。马绍尧教授认为,湿疹多因湿邪起病,湿邪多由脾病所生,饮食失当,脾运不化,湿从内生,多饮茶、酒或多食鱼腥海虾而湿内生,因此临证多用健脾制湿治其本,祛风清热凉血治其标,标本兼治,疗效显著[14]。对于银屑病,马绍尧教授认为该病是全身免疫系统低下所致,外损于皮肤,内伤于脏腑,虽与五脏均有关系,然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其认为银屑病病初多由热毒侵犯肌肤血脉致血热妄行而成,但发病多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主疏泄而畅气机。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紧张,易肝气郁结,“气有余便是火”,肝郁化火,心肝火炽,血热毒盛,泛发肌肤。根据病因将分为血热型和血瘀型,治疗上提倡血热型以清热凉血、解毒祛风为主,血瘀型以活血祛风润燥为主[15]。
2.4 关于肛肠疾病的诊治 上海市名中医陆金根教授,顾氏外科第四代继承人,早年常侍诊于顾伯华先生左右,深得顾氏外科精髓,执医逾40载,精于中医外科诸多痼疾的辨治,尤其在肛肠疑难疾患的中医诊治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诊治理念。他提出治病的要点在于“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强调在肛肠疾病的诊治中须将局部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同时局部问题又须结合整体看待,主张内治外治相结合。在临床上,陆金根教授常于观察,善于梳理总结,根据疾病的发病特性,为肛周坏死性筋膜炎赋予了“肛疽”新的中医病名[16]。自20世纪80年代起,陆金根教授便提出了“以线代刀”的理念[17],在传承顾氏外科药线疗法、挂线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微创理念,精心设计了“拖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进一步丰富完善了顾氏外科“微创治瘘”体系。同时运用“补托”之法,创制能够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愈创汤”,体现了其肛瘘术后“早期补托生肌不致成瘢”的治疗理念[18]。针对慢性便秘顽疾,其认为气阴两虚者居多,故提出从虚论治,以具有益气养阴功效的“益气养阴开秘方”为主;根据“塞因塞用”理论,提出从肺、脾、肾着手,尤重视肺肾两脏的补益;若患者为因虚致实,治疗在标本兼顾的同时,佐以理气导滞、化瘀通络药,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9]。
2.5 关于胆道疾病的诊治 在胆道疾病方面,顾伯华先生以“六腑以通为用,泻而不藏”理论为基础,参考复方大黄牡丹汤,创制“锦红片”治疗急性阑尾炎、急性胆道感染等疾病,后期在此基础上又研制了“锦红新片”替代“锦红片”,改善了泻下作用不稳定的缺点。1977年10月,“锦红新片”荣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此外,顾伯华先生还以大承气汤、硝菔通结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了很好的疗效[7]。
上海市名中医朱培庭教授早年师从于顾伯华先生,在运用中医药治疗炎性急腹症的基础上,悉心钻研胆道疾病40余年,创建了中医胆病学,提出“胆病从肝论治”的理论,还研制了“胆宁片”“清胆胶囊”“芍杞颗粒”等防治胆石病的系列中药新药。朱培庭教授认为,胆石病虽病位在胆,但病之本源却在肝,病因可归于肝阴不足、肝胆气郁,临床上以肝阴不足型常见,只有从肝论治,才能正本清源,在此基础上设立养肝柔肝之法,自创“养阴柔肝汤”,临床疗效甚佳[20]。
在顾氏外科百年历史中,历位名老中医均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第三代继承人顾伯华先生带领其走进了一个新时代。顾伯华先生创建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培养了大批学术传人,使顾氏外科逐步形成了以乳腺、疮疡、皮肤、肛肠、胆石病等中医特色优势显著的中医外科学术体系。陆德铭、马绍尧、唐汉钧、朱培庭、陆金根等第四代顾氏外科继承人都在各自专业领域极具学术造诣,成为权威专家,为全国或上海市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又责无旁贷地将顾氏外科学术精华完整、全面地传承予第五代、第六代顾氏外科后学,以致顾氏外科的学术影响遍布全国。一部顾氏外科的发展史也是现代中医外科学的发展缩影。顾氏外科学术思想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中日臻丰富完善,在一众后学的执着追求、不懈努力下,必将更为卓越。
(指导老师:陆金根)
[1] 余敏英,顾宏平.精研歧黄祛沉疴 妙手回春化顽疾——记著名中医外科专家顾伯华教授[J].福建中医药,2001,32(1):14-15.
[2] 郑宜南.疮疡外科名家顾筱岩学术经验[J].中医文献杂志,2008,26(5):31-34.
[3] 时百玲.陆德铭教授辨治乳癖的经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6):1503-1504.
[4] 刘静,陆德铭.陆德铭教授谈乳腺癌与情志[J].西部中医药,2016,29(7):49-51.
[5] 刘静.陆德铭教授运用扶正祛邪法治疗乳腺癌经验[J].中医学报,2016,31(4):470-473.
[6] 胡升芳,陈红风,陆德铭.陆德铭辨治粉刺性乳痈经验[J].中医文献杂志,2011,29(4):40-42.
[7] 唐汉钧,潘群,吴恒亚.撷采从家治法灵活——读顾伯华《外科经验选》[J].吉林中医药,1984,(4):47-48.
[8] 唐汉钧,刘晓鸫,阙华发.立足临床直面变谱弘扬特色提升学术——对中医外科学发展的理性思考[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9):7-9.
[9] 唐汉钧工作室.唐汉钧学术经验撷英[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8-22.
[10] 刘鑫晔,周敏.唐汉钧治疗中医外科疑难杂症验案5则[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3,47(4):31-33.
[11] 唐汉钧.著名老中医顾伯华治疗重症有头疽的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9):8-9.
[12] 楼映,蒉纲.唐汉钧运用中药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经验简介[J].辽宁中医药杂志,2007,34(2):138-139.
[13] 唐汉钧,张士云,程亦勤,等.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对减少慢性皮肤溃疡瘢痕形成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8):26-28.
[14] 黄英姿.马绍尧教授治疗湿疹经验[J].四川中医,2002,20(12):2-3.
[15] 黄英姿.马绍尧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0,22(2):9-10.
[16] 郭修田,王琛,潘一滨,等.陆金根教授诊治肛肠外科疾病的学术思想初探[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1):1-3.
[17] 梁宏涛,陆金根.陆金根运用拖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经验[J].陕西中医,2015,36(9):1222-1223.
[18] 畅立强,陆金根,曹永清.愈创汤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促愈机理的临床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2):57-60.
[19] 熊国华,应光耀,高晶,等.陆金根治疗习惯性便秘经验[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1):34-35.
[20] 方邦江,周爽,顾洪刚,等.朱培庭从肝论治胆石病经验[J].中医杂志,2004,45(5):334.
R2-06;R26
A
1002-2619(2017)09-1409-04
2017-04-08)
(本文编辑:曹志娟)
10.3969/j.issn.1002-2619.2017.09.033
※ 项目来源:2016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6]167号);上海市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编号:201240);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药科研基金课题(编号:2014LP099A);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编号:13401902503);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年—2016年)建设项目(编号:ZY3-JSFC-2-1037)
△ 通讯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上海 200021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肛肠科,上海 200032
2 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上海 201500
3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肛肠科,上海 201800
黄仁燕(1992—),女,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良性肛肠疾病的中医诊治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