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提英
(河南省长葛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长葛461500)
养殖场提高羊繁殖率的措施
杜提英
(河南省长葛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长葛461500)
由于养殖技术和模式的落后的各种原因,大多数养殖场的羊只数量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文章从加强品种的选择和选育、饲养管理、繁殖管理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此外,还要也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全面定期的检查,防治母羊的繁殖障碍,详细了解养殖场实际生产情况。
养羊;繁殖;品种;饲养;管理
羊是以食草为主的反刍动物,其胃肠发达,采食的植物种类繁多,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性较强等特点,随着国民消费理念的变化和对羊肉营养价值的认识,羊肉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由于养殖技术和模式的落后的各种原因,国内的羊只的养殖数量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解决数量的问题就必须从羊的繁殖技术开始入手,本文结合实际生产从品种选育到繁殖管理总结了以下建议措施。
1.1 选择和培育多胎品种
坚持长期选育和培育多胎品种可以提高整个羊群的繁殖性能,是提高羊繁殖力的重要途径。若在第一胎时产双羔的母羊在以后的胎次生产中,产双羔的重复力较高。此外,选择具有较高生产双羔潜力的公羊进行配种,比选择母羊在遗传上更能有效提高产羔率。
结合目前以肉羊为主体的养羊业发展,引入多胎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是提高群体繁殖力和肉羊生产效率的有效方法。黄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绵羊中,小尾寒羊最为适合当地的发展,可以利用引入品种,如特克赛尔羊、杜泊羊、无角陶塞特羊、东弗里生羊为父本,与小尾寒羊杂交生产F1,有早期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同时也保证了高的繁殖。当然,长江以南可以选择湖羊。
1.2 根据出生类型选择种羊
一般初产双羔的母羊,除了本身繁殖力较高外,其后代也具有高繁的遗传基础。一般而言,体型较大,脸部无细毛覆盖的母羊的繁殖力较高;无角母羊的产羔数优于有角母羊,有肉髯母羊的产羔性能略高于无肉髯的母羊。
2.1 营养水平
营养水平对羊只的繁殖力影响极大,尤其是要提高繁殖种羊的营养水平。羊只的繁殖力不仅要从遗传角度来提高,还应该在同样的遗传条件下,注意外部环境对繁殖力的影响。这主要涉及到饲养人员对羊只的饲养管理水平,对种公羊而言,良好的种用体况是基本的饲养要求,种公羊在配种季节与非配种季节均应给予全价的营养物质,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充足而均衡供给,同时加强运动,保持种公羊体质健康和适度膘情,以提高种公羊的利用率。因为,种公羊的配种能力取决于健壮的体质、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性欲。
2.2 空怀及妊娠期的营养要求
母羊是羊生产性能的主要体现者,同时兼具繁殖后代和实现羊群生产性能的重任,是羊群的主体,其营养状况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根据母羊的体质和膘情等适当增减精料喂量,对于产羔数少、泌乳负担轻、过肥的母羊,应适当减少日粮中的精料喂量;对于少数过肥而且不易受孕的母羊,要停止补喂精料,适当增加放牧和运动量,以利母羊减肥,促使其正常发情排卵;对于经过一个泌乳期的高产母羊,应在日粮中增加精料喂量;对于特别瘦弱的高产母羊(排除疾病和寄生虫病的因素)增加要逐渐增加精料喂量,给母羊一个适应过程,以利恢复体质,促进正常发情排卵。空怀母羊的饲养管理,应保证空怀母羊不肥不瘦的种用体况。对后备母羊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和平衡饲粮,及时进行疫病预防和驱虫,保证羊只健康成长,使其正常发情,发挥最大的繁殖效益。在母羊妊娠期时,应加强饲养管理,至少要做到在妊娠后期及哺乳期对母羊进行良好的饲养管理,保证胚胎在母体内正常生长发育以提高母羊自身的抵抗力,降低繁殖风险。母羊在妊娠早期,胎儿生长发育慢,母羊对所需的营养物质要求不高,一般通过放牧采食,并给母羊补喂良好的青粗饲草,适当搭配一定量的精料,即可满足其对营养的需要。对一部分高产且体质瘦弱的母羊,在妊娠早期,可适当添加精料,但过多会导致母羊过肥不利于胚胎在母体内正常着床和发育,甚至会导致胚胎的早期死亡,导致母羊产羔数下降。
2.3 羊的TMR
TMR饲养具有精粗饲料均匀混合,避免羊挑食,有效利用非粗饲料的NDF,维持瘤胃PH值稳定,防止瘤胃酸中毒等优点。生产中以TMR与EM菌相结合,将会为提高羊的繁殖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改善管理措施是有效防治繁殖障碍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饲养员、繁殖技术员和兽医认真负责,相互配合,发挥主动作用,对于饲养和疾病防治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3.1 助产
加强分娩前后的饲养管理,助产前对母羊的尾根、外阴、肛门和乳房以及各种器具消毒。用1%来苏尔或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羔羊产出后,在距离羔羊脐根部5~8厘米处剪短脐带,而后用碘酊消毒。若有假死现象,则应提起其后肢,拍打其背部或让其平躺,用两手有节律的推压胸部让其复苏。难产发生时,检查其胎位后可进行人工助产或找兽医实行剖腹产。新生的羔羊抵抗力较差,要加强护理。胎儿产出后及时让其吃到初乳,提早开食,训练吃草,增强胃肠蠕动促进胎粪排出。如母羊奶水不足应及时采取人工哺乳或寄养。
3.2 卫生防疫
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在对母羊进行阴道检查、人工授精以及分娩时,一定要严格消毒,尽量防止生殖道感染情况的发生;对影响繁殖的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要及时的预防和治疗;新进母羊应隔离观察一些时间,并进行检疫和预防接种。
3.3 繁殖记录
完善繁殖记录,对每只母羊都应该有完整准确的繁殖记录,耳标应该清晰明了,便于观察。繁殖记录表格尽量简单实用,使饲养员能及时、准确的记录观察情况,包括发情,发情周期、配种、妊娠情况、生殖器官的检查情况、亲代资料、后代情况、预防接种和药物使用以及分娩、流产等情况。
3.4 合理调整繁殖母羊比例
繁殖母羊在群体中所占比例大小,对羊群增殖和饲养效益影响意义重大,合理的羊群结构是实现羊高效生产的必需条件。一般可繁殖母羊比例在羊群中应占60%~70%。生产中要推行当年羔羊当年育肥出栏量,及时淘汰老、弱、病、残母羊,补充青壮母羊参与繁殖。
提高羊只繁殖率除了要提高肉羊的繁殖力,选择具有多胎基因的优良品种种羊、适时配种、加强饲养管理和应用繁殖新技术等多种措施外,还要也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全面定期的检查,防治母羊的繁殖障碍,从饲养员、兽医、繁殖技术员调查了解羊的饲养、管理及配种(或人工授精)等情况。另外,许多环境因素也是造成繁殖障碍的原因之一,羊舍温度过高或过低等都会引起羊的繁殖障碍,所以必须改善羊舍环境,及时清理粪便,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保证繁殖的前提条件。□
S826.4
C
1006-4907(2017)01-0014-02
10.3969/j.issn.1006-4907.2017.01.007
201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