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7-02-27 04:08孙瑞辉舞钢市人民医院CT室河南平顶山462500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6期
关键词:胆总管胆管螺旋

孙瑞辉(舞钢市人民医院 CT室 河南 平顶山 462500)

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孙瑞辉
(舞钢市人民医院 CT室 河南 平顶山 462500)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胆管梗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胆管梗阻的79例患者,入院后均由同一医师完成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查,统计记录患者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测结果,并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 79例患者经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查,胆管梗阻检出77例,准确率为97.47%;肝外胆管近段梗阻或中段梗阻与肝外胆管远段梗阻影像学表现有明显差异。结论 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胆管梗阻中具有较高检出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胆管梗阻;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诊断效果

胆管梗阻是临床外科常见急腹症,是指胆管排出道某一段因管壁外浸润压迫、管壁自身疾病、胆管腔内病变等造成的胆汁排泄不通或完全阻塞的机械性胆管梗阻。该病多继发于胆道蛔虫症与胆管结石,也可见于胆管肿瘤病变,具有较高病死率,因此,及时作出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是改善胆管梗阻患者预后的关键[1]。临床研究发现,对胆管结石、胰头癌、上段胆管癌行超声诊断即可取得满意效果,而对于炎症性病变、小肿瘤、小结石、尤其位于胆管下段时,诊断效果相对较差,此外,肠腔气体较多、肝脏位置偏高或过度肥胖均可对超声显像造成影响,导致漏诊、误诊等情况的发生[2]。CT检查是现代医学较为先进的扫描诊断技术,适用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腹部器官、盆腔脏器等病变诊断。为提高胆管梗阻检出率,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促进疾病良好转归,本研究选取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胆管梗阻患者,探讨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胆管梗阻中的诊断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胆管梗阻患者,男34例、女45例;年龄为18~72岁,平均(48.65±6.38)岁;病程1周~1 a,平均(0.87±0.12)a。经病理检查均符合胆管梗阻相关诊断标准[3];对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查耐受性良好;排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或衰竭者;排除处于妊娠、产褥、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女性患者;排除依从性差或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无法配合本研究顺利完成者。

1.2 检测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由同一医师对其完成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查。①仪器:美国GE公司提供的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②检查前要求患者禁食6~8 h,进行扫描前10 min左右口服清水1 200~1 500 ml,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肌注山莨菪碱20 mg。③患者仰卧于扫描台,检测者对其肝顶至十二指肠水平部进行平扫。④平扫完成,进行4期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90 ml,注射速度为3 ml/s;扫描参数:准直宽度为0.625×64、电压为120 kV、电流为250 mA。4期增强扫描:早动脉期,以150 HU为触发阈值,经人工触发后延迟约15 s;晚期动脉,延迟25~30 s;门脉期,延迟55~60 s;延迟期,延迟10~15 min。⑤选用ADW 4.3 工作站对所得0.625 mm薄层轴面源像进行相应后处理,选静脉期为扩张胆管重组成像,完成最大密度投影及矢状面、冠状面成像后,确定兴趣区及中心层面,沿胆管、胰管解剖结构进行走形,选点画线,沿所选路径获得曲面重组图像。⑥所得曲面重组图像可垂直于包含所选路径全长,并可进行360°旋转,能够完成对其窗宽、窗位进行任意调节。⑦进行后处理时,对扩张胆管管壁及管腔进行密切观察,并对手工画线进行适当调整,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扩张胆管与病灶结构显示效果。⑧统计记录患者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测结果,并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

2 结果

2.1 CT诊断结果 79例患者经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查,胆管梗阻检出77例,准确率为97.47%(77/79)。

2.2 影像学检查表现 77例经CT确诊患者影像学显示:肝外胆管近段梗阻或中段梗阻者,梗阻处胆管呈突然狭窄型(或截断型),且伴有肿块,肝外胆管壁环形局限型增厚,肝内胆管呈蟹足状或藤状重度(或中度)扩张,梗阻处肿块边界模糊,内部有坏死征象;肝外胆管远段梗阻者,梗阻处胆管为漏斗样变化,肝外胆管壁环形弥漫性增厚,肝内胆管小囊状(或竹节状)中度(或轻度)扩张,梗阻处肿块内钙化,边界较为清晰。

3 讨论

胆管梗阻是临床常见疾病,其致病因素(胆管结石、炎症、胰腺癌、胆管癌、壶腹癌等)多样且复杂,因此,对胆管梗阻原因进行准确判断,确定病变性质、范围及严重程度、胆管周围组织情况,对胆管梗阻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相关研究表明,对胆管梗阻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能够较好了解胆管扩张程度、梗阻部位、形态改变、梗阻末端胆管形态及是否存在肿瘤转移象征[4]。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及设备不断发展与更新,胆管梗阻影像学检查方法逐渐多样化,但寻求一种准确、快捷、安全有效的检测方法仍是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CT是近些年广泛运用于临床检查的一种新型影像学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取得显著效果,其主要工作原理为经专业检测仪器获取疑似病变处摄影图像,并通过相关软件进行重组处理,将疑似病变区域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曲面重组技术是128层螺旋CT二维图像重组方式,可更为直观表现患者病变情况,对临床医生获得准确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临床经验总结CT检查具有以下显著特点:①高密度分辨率,可直接显示一般超声、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器官与病变;②快速方便,易于患者接受,对于急诊患者能够快速作出诊断,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且可在短期内进行重复检查,有利于对病情演变进行密切观察,并随时调整治疗方案;③成像清晰,能够有效明确解剖关系,对密度差异不大的相邻器官组织及软组织构成器官显影效果较佳,具有较高病变检出率;④可进行增强扫描,有利于对病变进行鉴别诊断,进而提高诊断准确率[5]。本研究中,79例患者行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测,胆管梗阻检出率为97.47%,与病理诊断结果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对胆管梗阻具有较高检出率。本研究发现,胆管梗阻不同致病因素经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检测特点如下。①肝外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可呈现软组织密度、高密度、低密度、胆汁密度与混合密度结石,且经增强扫描后,软组织密度结石可能无显著强化。②胆总管先天性囊肿。胆总管具有梭形囊性低密度影,存在光滑囊壁,走向与胆总管一致。③胰头癌。胰头癌存在增大胰头部,并对邻近胆总管造成压迫或侵犯,胆总管及肝内外胆管上段中重度扩张,梗阻端发生锥状狭窄,部分合并胰管扩张,呈水样密度表明肿瘤液化程度较为严重。④壶腹癌。壶腹部存在扩张的胆总管梗阻,肝内外胆管呈现不规则扩张并伴有肿块。

综上,128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胆管梗阻中具有较高检出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1] Quaresma B E,Oliveira K,Kiyoshi L C,et al.Endoscopic stenting for inoperable malignant biliary obstru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5,21(47):13374-13385.

[2] 熊建国,杜勇.64排螺旋CT在胆总管下端恶性梗阻诊断中的作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2):364-366.

[3] 白红键.胆道梗阻性病变中64层螺旋CT阴性法胰胆管成像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诊断价值探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7):972-973.

[4] 郑柏军,李欣.64排螺旋CT胆道成像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431-432.

[5] 曹德生,王正芳,李兴胜,等.128层螺旋CT动态容积扫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5):90-93.

R 816.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6.046

2016-04-09 )

猜你喜欢
胆总管胆管螺旋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旋风“螺旋丸”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