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孩子成长的“舞台”

2017-02-26 16:29江苏省响水县小尖中心小学徐晓艳
数学大世界 2017年11期
关键词:鱼缸舞台情境

江苏省响水县小尖中心小学 徐晓艳

让课堂成为孩子成长的“舞台”

江苏省响水县小尖中心小学 徐晓艳

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生命力体现在孩子身上,教师在参与其中的同时还课堂于学生,让课堂成为孩子成长的“舞台”。

新时代的课堂绝不能停留于传承而必须鼓励超越,因为课堂远远不能穷尽知识,必须把它的根本任务由传授知识转移到教会学习与创新上来,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那么,小学数学中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为创造力的萌发提供环境,营造氛围,从而符合新时代的节拍呢?能不能让数学课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走向民主——把课堂还给孩子

课堂是孩子的,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课堂还给孩子。课堂教学永远是课改的主阵地,只有将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得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才能使我们在课堂永远充满活力。

1.改变教学空间,让孩子“随心所欲”

过去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做,教师改。这种方式背后所隐含的假设是:“在教师的眼里,学生的头脑是一个装知识的容器,教师手执知识之壶往下灌,学生揭开容器盖往下吞。”课堂成了机械的、没有情感的输送和接受的场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这样才能焕发学生创造的活力。

2.缩短师生距离,让孩子“畅所欲言”

如果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脱离束缚,主动探究,那么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展开交流。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讲到将一个正方形通过折剪变成两个三角形这一环节时,我拿出一张正方形纸,说:“小朋友,现在老师想变一个小魔术给大家看看,你们想看吗?”“想。”学生欢呼道。于是我转身一裁,把一张正方形纸变成两个三角形,故意问:“这个魔术好玩吗?”学生马上抢道:“老师,我们也会。”“哦,真的吗?我可不相信,你们也变给我看看。”于是,学生果然“上当”,每个人都完成了这一过程。我便故意沮丧地说:“完了,我的秘密全被你们发现了。”“哈哈哈……”学生大笑,笑得很得意,这一刻,问题解决了,师生间的距离缩短了。

3.开放教学情境,让孩子“浮想联翩”

在孩子们的眼里,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幻想。开放的情境,提供的信息有较大的选择性,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因而可供探索的问题也相对丰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想象力丰富,思路开阔,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95<□,我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可以进行合作讨论,然后反馈交流。起初我把数的顺序从小到大排列,问:你还能有其他的填法吗?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说出一大串:101、102、103……那是远远超过当前所学的范围的数,接着我说:“还有写的吗?写得完吗?”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思考余地,学生竟然说出有“无数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二、自主探索——把权力让给孩子

在新课改中,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理解、感悟中获得独特的感受,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自身的需求。新教材要求教师关注儿童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让学生学得自由和愉悦。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所要学习的内容贯穿于学生喜爱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1.妙导巧引,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疑问,用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认识乘法”时,我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入手,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家里有几个人,每个人用几只碗、几只筷子,坐几张凳子,……再引到教室里的课桌,每人一张,全班共要几张,从而引出“乘法”。

2.开展游戏,吸引参与

在教学中,还可以用游戏、讲故事等形式来开展各种教学内容的学习。如在教学“多少比较”这部分内容时,有一道练习题是让学生看图提出关于比较的问题并进行解答,图的内容是3个小学生跳绳,并标明了每个人跳的次数。我想如果直接用书上的插图进行教学,就显得比较死板,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决定让三个学生来进行“一分钟跳绳比赛”,再根据跳的次数提出问题并解答。这样既注重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合作、交流、又增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氛围,突出动静结合,从而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的情感。

三、张扬个性——把发展留给孩子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敢于突破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1.活用教材

在教材处理上,教师要将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一课时,我安排两个小朋友进行“谁是小巧手”比赛,在两个大的容器里放入许多小玻璃球,在2-3分钟内进行捡玻璃球比赛,最后让学生说说两人分别捡了多少个,两个人比谁捡得多。这样采用比赛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不仅是告知学生“是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辨,去思考“为什么”,去比较事物的相似性,发现事物的联系。另外,可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童话世界这三方面去选取素材,例如数数全班学生人数,计算爸爸比自己大几岁,为妈妈折生日纸鹤等等。从学生身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从中提出数学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潜能。

2.开放空间

也许有的老师会担心:一个问题,你说你的,我讲我的,这能学会吗?要不要优化算法?其实不然,学生只有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中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教学“乘加乘减”时,出示主题图后,我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出一共有多少条金鱼的,有的学生说把四个鱼缸里的金鱼加在一起,可以列算式 4+4+4+3 = 15;有的学生说可以列 4×3 +3 = 15;也有的学生说 4×4-1 = 15(把四个鱼缸都看成 4 条,而第4个鱼缸多了一条,所以减去一条),甚至有学生说把第4个鱼缸里的三条金鱼分到前面 3 个鱼缸里,因此可以列 5×3=15。看!这是孩子个性的展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多一些引导、点拨,少一些讲解,让学生拥有更大的创造空间。

他们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地享受思维的快乐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参与实践的无穷乐趣。

猜你喜欢
鱼缸舞台情境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鱼缸里的杀手
鱼缸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家里的小鱼缸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冰立方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