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洁
提高幼儿园科学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文 张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课程意识的增强,教师开始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关注课程的价值,关注我们的教学究竟是为什么,追问教学的有效性。但是,目前在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存在过于注重教学形式、只关注幼儿表面兴趣和幼儿动手参与、为幼儿提供不当的操作材料等问题,教师教得辛苦,但效果甚微。自始至终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与组织有效的活动;关注幼儿的真正兴趣与需要,给予恰当、有效的引导;积极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全方位地主动参与学习,促进智能有效发展;呈现适宜、有准备的材料,提高幼儿探究活动的深度和效度是保证幼儿园教学有效的重要手段。
科学教育 有效教学 科学探究活动
有效教学:“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有效”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有效教学强调要关注学生,即有效教学必须坚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转变教育观念,强化自主学习,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综观当前幼儿园的科学探索教学,我们应怎样做才能保证探索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操作材料、设计教学程序、运用教学指导策略等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幼儿的学习特点紧紧围绕活动的目标进行,并需要思考、明确以下问题:
1.这一主题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幼儿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让幼儿通过探索了解某些现象、获得某方面的知识?还是重在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发其更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在幼儿操作前,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思考,然后再让幼儿有目的地进行操作、总结,获得经验。
2.所选择的材料是否是达到完成目标的最佳材料?有没有更适合的材料?
3.所设计的教学程序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各个环节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重点环节的感知与质疑、探索与发现时间是否足够?有没有给幼儿相互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与时间?
4.运用的指导策略是否适当、有效?幼儿学习的兴趣、积极性能否得以激发?教师的引导、点拨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能引发幼儿做深层的思索与探究?是否能适时提升幼儿的学习策略与学习经验,并在同伴中分享与交流?
总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目标出发,从幼儿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因为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
观察幼儿、研究幼儿才能了解幼儿的真正兴趣与需要,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与水平。教师在确定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问题,选择教学方式等时,既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与认知特点。平时,对幼儿反馈的信息要多加留意、洞察、分析。
如:中班科学探究活动“水宝宝不见了”,老师在介绍了提供的操作材料(水、水杯、易拉罐、毛巾、海绵、泡沫、塑料玩具)后说:“下面,请小朋友自己用各种材料试一试,看看水宝宝会不会不见了。”幼儿忙得不亦乐乎,纷纷动手将各种材料放入易拉罐中。当老师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操作时,有的幼儿根本不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究竟在杯中放了哪些材料,得出了什么结果。其实教师的目的是想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感知认识、获得经验。可是,幼儿在整个操作活动中,只是忙于将材料放入易拉罐中,对玩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本无心去顾及自己操作的目的,经验当然无从谈起,也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以上课例中,如果教师在幼儿操作前,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思考:你觉得哪些材料放到易拉罐里倒上适量的水,水就不会被倒出来?然后再让幼儿有目的地进行操作、记录、总结,这样幼儿操作过程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的过程,他们又怎么会将兴趣转移到玩水上呢?
可见,有效的引导,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与关注点上,这样才能使教育与幼儿的兴趣点保持一致,将学习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最终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科学探索活动中有些教师只关注幼儿动手参与,而忽略了引导幼儿的思维参与其中,以至幼儿的智能得不到有效的发展。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呢?
首先,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保证教学科学性的前提下,把要让幼儿学的内容转化成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喜欢的、愿意学的内容,并采用充满趣味性、形象性、挑战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式,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其次,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要创造条件启发幼儿思考,发现问题,勇于提出见解,使幼儿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
再次,学习成功最能使幼儿感到快乐,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不仅要在了解每个幼儿的基础上给其提供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幼儿一些走向学习成功的方法,使每个幼儿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获得成功的体验,最终促进幼儿智能的有效发展。
探索活动往往由问题引起,而这些问题常常与环境和操作材料密切相关,所以在幼儿自由探索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及时创设环境,提供相关材料。
(一)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生活
《纲要》中提出: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这些观点表明,幼儿需要在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探究活动,而操作材料是直接和幼儿进行对话的对象,所以,选择的材料应该是幼儿熟悉的,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幼儿的探究进程,应避免因材料的生疏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幼儿要对新材料花费时间进行熟悉;还可能会对陌生的材料产生距离,不敢大胆操作;也许会因为材料的新奇而忽略了实验;可能因为不熟悉材料的特质进行错误的操作而发生意外等等。
(二)材料的准备要尊重儿童的需要
《纲要》中提出:要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做中学”活动的倡导者——韦钰博士提出:有效的学习需要构筑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之上。“做中学”活动强调以幼儿的经验出发,进行主动的探究活动,但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取向都不尽相同,对于同一个问题、同一现象的经验准备都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幼儿之间的差异,并要尊重幼儿个体的需要,在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幼儿能操作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材料,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探究操作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的科学能力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有效发展。
(三)材料投放要把握合适的时间
教师在活动中应及时了解幼儿真实、已有的相关经验,从而设计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实验,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的提高。“做中学”活动中的猜想或假设环节,就是让幼儿不借助材料,依靠自身原有的经验,发表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如果事先把材料摆放在醒目的操作台上,幼儿就会猜想到今天的活动会和这些材料有关,他们会放弃自己原有的经验和想法,漫无目的地猜测,这是有悖于“做中学”活动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因此我们在活动中提倡材料置后、事先隐藏的原则,只有在幼儿充分发表想法和假设后,再出现活动中所需要操作的材料是比较恰当的。
比如同样是一个小班活动“和水宝宝做游戏”中,先后两次的活动情况大不一样,关键就是材料投放的时机不同:第一次活动,教师事先把勺子、杯子、筐子、塑料袋都摆放出来了,当教师请幼儿利用原本生活经验思考:你有什么办法把水从这个盆里运到那个盆里?孩子们已把自己的想法甩到一边,小眼睛一边看着旁边的材料一边讲述着,其实这时候孩子所表述的想法并不是体现自己真实的想法,而是受了材料的影响进行的一次无思考、无经验的猜测活动,可想而知,下面的实验活动失去了悬念和新奇,幼儿实验后的成功感、经验值不强。第二次老师吸取了教训,把材料隐藏起来,幼儿凭借自身的经验,说出了真实的想法:大家一起搬过去、用喝水的杯子舀一舀、用手抓一抓,小班幼儿那种特有的幼稚可笑的想法产生了,当教师把所有的材料呈现出来时,孩子尝试的愿望非常强烈,获得成功后笑容更灿烂,这就是材料投放时间带来的不同效果。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所要注意的问题不只是以上几点。课堂教学中设计和选择的供儿童探究的材料,能否体现所要学习的概念、规律?能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使他们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摆弄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能否符合幼儿的认识兴趣,使材料具有趣味性和普遍性?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材料投放时应该思考的,只有这样,通过提供适宜的材料才能提高幼儿探究的有效性。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皇冠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