糅进乡愁的桐城蒿子粑

2017-02-26 20:30潘爱娅
益寿宝典 2017年28期
关键词:蒿子桐城糯米粉

文/潘爱娅

糅进乡愁的桐城蒿子粑

文/潘爱娅

安徽桐城是盛产水稻的地方,饮食习惯基本上是以大米为主。北方人说吃饼,桐城人说吃“粑”。饼与粑的形状有些相似,只是原料不同做法不同,一个是麦子,一个是大米。

在外的桐城游子们,对家乡小吃的怀念莫过于蒿子粑了。蒿子粑这样的小吃,可能只有桐城及周边地区才有,也算是地方特色吧,它的独特香味很是值得一夸的。

做粑吃的蒿子叫白蒿,是一种有着特殊香气的植物,野地里到处可见。据医书上介绍,这种蒿子有清热、泻火、利湿、解暑、平肝、安神等功效。剁成碎末的蒿叶放在水里漂洗一下,去掉多余的苦味后待用。油锅里放入腊肉丁、蒿子碎末,加点调味的作料,炒熟后加水烧开,放入糯米粉揉成团,再揉成长条,就像做饼一样,掐成一个一个的剂子,按扁就成了粑。以前有石碓时,人们把糯米粉和蒿子放在碓窝里碓成泥状,特别有韧性,这样做出来的粑更好吃。如今这些古老的器具已经不再使用了。煎粑最好用平底锅,用小火将粑煎成两面有了硬壳为好。熟透后的蒿子粑是那种黄中带绿的颜色,外脆内黏,咬一口脆响,而脆壳子里面的粑瓤子又筋道又有韧性。蒿子粑的特色是又韧又香,这种香是乡野的气息,可以说是任何食物的香气都无法相比的。桐城蒿子粑,是最能勾起游子乡愁的食物。

经济不富裕时代,端午节一般人家弄几个鸭蛋哄哄小孩就已不错,条件略好点的人家都是蒸“发粑”以应节令。因为这粑是带有“发”字,在端午节这天做,也是带有那发达、发财的企盼。

做“发粑”是先将米洗净后浸上两天,再带水在石磨上磨成粉浆,经过发酵后,加上白糖,就等候上锅蒸。其间还要不停地观察,弄不好就发过了,会酸,味道不好,很是耗工夫。这时的母亲们都让小孩子到野外摘来“青桐树”的叶子,洗净后铺在竹篾蒸槅上,每片叶上舀一小勺发酵了的湿米粉,大火蒸熟。有些讲究的人家,还在发粑上面撒上一点碎碎的青红丝。这样美丽的发粑,小孩们只有看的份儿,等到母亲将它们赠送完邻里亲友之后,剩下的才能让孩子们分享一点。

猜你喜欢
蒿子桐城糯米粉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蒿子馍,家乡春天的味道
织女 [外一首]
切糕秘笈
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糯米粉包覆纳米零价铁去除溶液中U(Ⅵ)的试验研究
预糊化淀粉对糯米粉糊化、流变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安徽桐城六尺巷
蒿子
“桐城歌”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