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市马站中心小学 黄 刚
由此及彼,构建散文阅读课内外链接的融通之道
江苏连云港市马站中心小学 黄 刚
散文是夯实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就应该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散文的文体特征上,教授学生阅读散文的方法,提升学生散文阅读的能力。本文从佐证对应,在提供资源中铺设链接通道;触类旁通,在由点到面中铺设链接通道;体悟方法,在对比统整中铺设链接通道;明确主题,在拓展延伸中铺设链接通道几个方面入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佐证对应 明确主题 体悟方法 触类旁通
散文是进入中高年级以来的一种重要文体,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占据了大量的篇幅,是夯实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就应该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散文的文体特征上,教授学生阅读散文的方法,提升学生散文阅读的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要注重课堂内外的链接,将课内所积累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获取最大的教学收益。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这种例子,既可以是文本创作方法的范例,同时也是人文情怀、主题价值的参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引领学生紧扣文本内容,深入感知散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同时也应该着眼于课外,为学生选择、推荐一些与教材文本相类似的散文,以形成印证之势,促进文本的相互感知,丰富学生的内在体验,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师恩难忘》,作者以清新质朴的语言展现了田老师才华出众、关心学生的特点。教师组织学生从文本的具体内容入手,通过文本中所描述的事件真正感受文中田老师的特点,从而感受散文中对教师特点的定位。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以拓展的视角,推荐了著名作家魏巍《我的老师》,组织学生以快速阅读的方式完成两项阅读任务:(1)作者围绕自己的老师,描写了哪些关于老师的事件和细节?(2)从文本中的事件和人物的言行来提炼、总结出老师的特点。在引领学生从课内文本向课外文本拓展之后,教师并没有将教学的脚步停止,而是组织学生尝试以统领的方式引领学生以“教师”的职业为出发点,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课文,以更广阔的思路来洞察老师应有的品质,丰富不同作者笔下老师的立体认知。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既注重了对散文阅读方法的教学,同时也将学生关注的视角伸向了更广阔的认知空间,让拓展的文本彼此照应、相互关联。
散文从不同的创作特点和用意出发,可以划分出多种类型,诸如写景类散文、抒情性散文、哲理性散文、永怀性散文……虽然同属于散文范畴,但不同的类型却拥有着不同的表达策略和创作思路。因此,教师就应该树立从不同类型特点展开教学的意识,避免所有类型的散文都采用大一统的方式展开教学。其中,在高年级中苏教版教材中就安排了大量借物言志、借物喻人类文本,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广玉兰》《夹竹桃》等,借助个性鲜明、特点浓郁的一些事物来抒发作者的情感、表达作者的志向。这种文本的创作有着独特的方法,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说,是一种极好的资源。
如在教学《夹竹桃》时,教师首先依据教材中的课文,引领学生感受夹竹桃“火上有雪,雪上有火”的奇妙特征,并与院子中其他花草的对比中体验夹竹桃极富韧性的特点,最后以浓墨重彩的华美篇章描写了夹竹桃赋予作者的幻想。整篇课文的教学有整体的把握,有细节的深入,对入选教材的文本进行了散文般的解读。随后,教师则为学生拓展补充了这篇课文的原文,以更丰富的视角认识到这篇文章其实是季羡林先生为纪念中缅建交而写的一篇散文,其中夹竹桃成为中缅两国人民友谊的代表。由此,教师则向学生揭示了“借物咏怀”的写作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创作策略,教师就为学生拓展了《白杨礼赞》这篇经典的散文,并引领学生依循着刚才的学习方法,先从文本描写的事物入手,再由物及人,找准白杨与边防人员之间的共性关联,真正感受白杨在这篇散文中所承载的价值。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由教材中的课文习得方法,再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在触类旁通的过程中洞察“借物咏怀”类文本的文体特点,并借助课外阅读的方式进行有效历练。
自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语用”教学理念以来,阅读教学就开始了积极的转变,由关注文本内容逐步转变为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而散文的创作蕴含着丰富的技巧,语言的风格也明显多变,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思考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就应该借助文本解读的契机,开掘教材散文中所蕴藏的教学价值,并借助课外的其他散文资源,丰富学生的写作策略,与教材文本形成相得益彰之势,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
例如,六年级上册《三亚落日》一文,就是一篇典型的写景类散文,其中总分总的文本结构、日落前后的对比运用,修辞等艺术手法等,就构成了这篇课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以教学第四自然段为例,作者将整个日落过程划分为“收敛光芒、顽皮蹦跳、悄然入水”三个阶段。而在具体描写的过程中,作者根据三亚落日的不同特点将其比喻成为不同的事物,顽皮的孩童、大红灯笼、跳水运动员等,比喻的精准妥帖、拟人的生动形象,都需要引领学生不断地深入文本语言的内在世界,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随后,教师则为学生拓展了课外阅读的补充篇目《海上日出》,并要求学生以对比、整合的视角进行感知思考:同样都是描写大自然的现象,描写日出与描写日落在构思上有着怎样的不同?作者呈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又有着怎样的迥异?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实践对比,使得作者对写景类文本又有了全新的认知。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将写景类散文的教学全部指向于作者所描述的风景上,而是引领学生将关注力集中在文本语言的风景之中,感知了作者构思的精妙和言语表达的妥帖,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的有效发展。
散文讲究的是形散而神聚,即语言形式虽散,但却处处指向文本表达的核心。因此,教师就应该始终紧扣散文的这一特点,不仅可以感知文本内容的丰富性,更要指向于文本的核心价值,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并进。
例如,《山谷的谜底》一文,描写了雪松由于在大雪压来之时,能够懂得弯下身子,抖落大雪,给自己迎来了生存的空间,从而提炼出“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哲理。教师引领学生紧扣描写现象的语句,并试图努力链接现象与哲理之间的内部联系,从而将教学直接聚焦在散文所突出的道理上。在最后的总结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抓住课文最后一个小节的语句,撰写自己的理解形成批注,形成对主题的深入理解。随后,教师为学生拓展了《史记故事》中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在引导学生整体理解了拓展文本的故事情节之后,教师则相机组织学生进行思考:两篇完全不同的内容,一篇讲述了历史名人的故事,一篇讲述了一种自然现象,但其中所蕴含的本质有着怎样的相似之处呢?请学生将青松与韩信对应起来看待,他们的身上究竟蕴藏着怎样的共性品质?由此一来,两篇原本毫无相干的文本却在相同的本质特点和对应的人生态度中走向了和谐共振的一面,让学生形成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思想认知。
文本的观点和中心需要其他文本的印证和补充。散文虽然形式多样,但其内在之神韵却是永恒的。因此,教师可以将散文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有机整合,丰富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感知,促进学生对散文的解读效益。本案例的教学,就是紧扣两篇文本在主题上的共性之处,形成了课堂内外连接的交融点,架构了全新的认知通道,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
总而言之,散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创作规律。教师要秉承“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意识,强化课堂内外的链接,构建散文教学的内外融通之道。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