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柳,武 洋
(宿州学院商学院,宿州 234000)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再思考
杨亚柳,武 洋
(宿州学院商学院,宿州 234000)
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响应国家号召,纷纷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为与就业教育有显著区别的独立教育形式,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化地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以地方经济资源为依托,结合专业教育,构建具有应用型本科属性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创业体验与创业实践等保障。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摈弃创新创业教育必创业的观点,要避免创新创业的功利性与盲目性,减少创新创业不必要的损失。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定位
当前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推动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纷纷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但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也遇到些新问题亟待解决。不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缺乏相应的考察与经验借鉴,推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部分大学生花费不少资金,但创新创业并没有成功。对创新创业大学生来讲,不仅是资金的损失,还是信心的打击,是职业选择的挫折,不能实现学生到社会人、职业人的转变。基于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做好定位,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化发展。
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部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存在一些问题:(1)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存在创新创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还是创业教育的思维误区。(2)以就业指导老师与辅导员为主体,仓促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虽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一定的指导,但缺乏一线创新创业经验,指导效果有限。(3)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不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纷纷到本区域较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等职业院校考察取经,仿照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开展本校创新创业教育,不符合学校应用型定位,不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亦没有充分利用地方经济资源服务创新创业教育。(4)有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建设创业型大学的目标,创新创业教学资源、教师队伍与创业型大学目标的实现存在差距。可见,部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在形式上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但并没有领悟创新创业教育的精髓,也没有建立起适应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随着国家政策推动和高校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越来越细,但也形成了不同的意见。于建秀、张静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定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教育,并开展相应的创业体验[1]。还有些认识以就业结果为导向,认为创业是就业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对待创新创业教育,高校主要采取两种方向性定位:一种是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为特殊的就业;另外一种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进行分离。两种不同的定位形成不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为代表的实体学院专门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和以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为代表的虚体学院,就业主管部门、团委、教务处等协同指导的创新创业教育[2]。无论是就业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还是创业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当前均存在明显的不足。
在“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思想指导下,部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业。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本能地引导大学生直接参与创业。这些创业包括电子商务创业、餐饮创业等,创业往往不成功。当然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够丰富,对市场的理解不够透彻,创新创业存在功利性、盲目性,迎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创新创业缺乏好的创意,缺乏显著竞争力,是创新创业不成功的重要原因。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创业指导老师联合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以期获取创业经验,更好地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质上,部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精髓,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为创业设立,而是能够创业。经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创新创业才能够成功[3]。
就业与创业有联系又有区别。规律上就业是创业的前提。通过就业获取相应的职业经验、管理经验、社会人脉资源等,从而更好地服务创业,促进创业的成功。但创业与就业具有显著区别,创业者需要较高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为前提,培养创业者的综合素养。通过创业体验、创业实践与支持来进行保障[4]。可见,创新创业教育的精髓是创业者综合素养的教育。当前部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功利性,凡是提到创新创业教育,一定需要大学生去创业,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教育指导,为创业提供保障。这实际上是错误的认识。虽然每位大学生都有创新创业教育的机会,具有创新创业的资格,但并不意味每位大学生都有创新创业的创意、现实条件,不意味着创新创业都能成功,不加区别的开展创业实践实际是不负责的表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素养教育,实质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让每位大学生都能科学的认识创新创业,养成创新创业的能力。
创业的前提是创新,创新以创意为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是以提出新的创意来推动社会进步、推动文明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现在不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创意的启发,创新创业教育沦落为创业能力的培养与体验。如有些大学生提出的电子商务创业,虽然以家乡特产为依托,有地域竞争力。但其他电子商务创业者也可以家乡特产为对象进行创业。而且与淘宝、天猫、京东商城上的卖家对比无显著优势,又缺乏渠道优势与资金优势,最后造成创业的不成功。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充分启发学生的创意,以创意为依托,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概率,推动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就业相比较,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大学生创业者创业的成功需要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包括敏锐的市场嗅觉、良好的沟通能力以获取资金人脉等社会资源的支持、良好的心理素养,尤其是应对挫折的能力,良好的管理能力推动团队与业务的有效运转。这其中着重培养创业者领导气质。具有领导气质的创业者注重团队管理,发展自己以激励他人,发展他人以激励自己,能带领团队不断向前。所以,创业者的领导气质是创新创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教育部推出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涌现出许多优秀项目成果。大学生确实有许多优秀的创意、科技成果,有转化成物质财富的可能性。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鼓励这些大学生积极创业,努力推进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并为创业提供各种保障。这些保障包括资金保障、法律援助、创业导师指导以及心理疏导等,但并不表示任何大学生都能获得这些保障。创新创业教育保障应当实事求是,给那些需要的大学生提供,要避免学生的功利性和盲目性。同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提倡协同育人,着力加强校企地等多方合作,积极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将其转化为高校的育人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层次上属于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具有本科属性,不能单纯的借鉴高等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实际上高等职业院校较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追赶不够现实。也不能单纯学习综合性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综合性大学具有较多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与之比拟。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当侧重创新创业的应用型,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要目标,充分运用好地方经济资源,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有明显区别,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同步进行。就业指导教育由就业办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由创业学院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成为独立的教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化地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规律,需要建立一整套课程体系并且开发相应的教材,需要培养服务于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教师[5],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仿真实验室等,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设施与框架搭建好,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及时反思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与完善,以尽快形成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在国家“双创”战略的推动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向全体学生开展。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创新创业的权利,都有创新创业的能力,有创新创业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可能是学生时代就展现的,也可能是就业后再进行创业。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能够创业的能力,避免盲目性,提升意志力,以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性。大学生进行的创新创业体验与实践应当是针对那些有创新的创意、成熟的创意计划书、有资金来源的大学生开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摈弃创新创业教育必开展创业体验与实践的想法和做法,减少大学生创新创业不必要的损失。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要办学宗旨。创新创业教育要利用好地方经济资源,发展地方经济产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以地方经济为依托,推进创新创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让创业者更能得到地方资金的信赖与支持。因此,地方政府应出台引进创新创业人才的优惠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例如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专项基金,鼓励支持大学生留在本地创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地方经济企业家也能更好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可靠的校外导师,及时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各类难题。创新创业教育应当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协同教育,广泛开展校地企等多方合作,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机构,积极培育内在发展动力。
[1]于建秀,张 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定位与路径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2,25(05):115-118.
[2]梅伟惠,孟 莹.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府、高校和社会的角色定位与行动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08):9-15.
[3]李爱民,夏 鑫.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优化融合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01):49-51.
[4]王占仁.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科化特性与发展取向研究[J].教育研究,2016(03):56-63.
[5]张俊武,陈庆玲.新常态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定位和途径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02):88-90.
The Re-inspe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Location in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YANG Yaliu,WU Yang
(Institute of Business,Suzhou University,Suzhou 234000,China)
At present,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are promoting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call of country.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should defin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s an independent education form which is obviously different from employment education and construct the discipline status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should aim at serving the local economy and relying on local economic resources,combining with professional education,to build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 with application-oriented attributes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provide guarantee of entrepreneurial experience and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for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should abandon the view that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ust be entrepreneurial,and avoid the utilitarian and blindn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o reduce unnecessary loss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Local Applied Type;Undergraduate University;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Location
G647.38
A
2017-08-20
安徽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379182);宿州学院财务管理特色专业(szxytszy201403)
杨亚柳(1986-),女,河北省衡水市人,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李延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