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毋失 文明永存

2017-02-26 09:24:35
中学生天地(C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礼法永存乞丐

道德毋失 文明永存

修改后模拟得分:48分

“出国旅游,文明当先”,一句广告词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探讨语言的准确性,更是在探寻文明的真正内涵。其实,文明不应只是一项行为规则,更应折射出我们的修养品质——一举一动,尽显道德气质。

文明是什么?我认为是指人的举手投足都合乎礼,让人显得彬彬有礼,让人感到儒雅,它的内涵与我们古代的“礼”有异曲同工之妙。《论语》有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非礼勿言。”要求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合乎规矩、礼法。孔子极其强调“礼”,认为“礼”是“仁”的外现。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礼”在时代潮流历史变迁之中留存下来,同时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明”。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现代社会有太多太多的人忘记了文明,忘记了内心的礼法。景区文物上醒目的“到此一游”,国外景点用中文标记的提示牌“请勿喧闹”“请勿乱扔垃圾”……这一切的景象都是那么让人感到羞愧、痛心。不禁让人喟叹:难道我们的民族真的丢失了道德,仁心不再,失去了文明吗?

当看到人们对文明感到关注时,我的内心是欣慰的。然而,仅仅关注文明,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一则公益广告也许能让人们停止乱扔垃圾,不再大声喧哗,却只是暂时的,我们还会忘记标语,在某时某刻依然做出习惯性动作。但内心的礼法可促使我们发自内心的警觉,具有永恒的动力。

“心中的道德律”是康德警告我们要永远遵守的。所以,我们应该明白的是,文明不是靠外力来维持的,否则可能是昙花一现,文明需要“内驱力”,应该是我们发自内心遵守和守护的东西。不论是出门也好,在家也罢,不管何时何地,我们要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中华民族骨子里深刻的东西。

有一件事一直令人难忘。杭州市图书馆面积广大,藏书甚多,一直是市民喜爱去的地方。夏天不仅可以享受知识,还可以避暑纳凉。这个图书馆有一条规定,就是允许乞丐进去看书。我们会发现,在那里的乞丐哪怕衣衫褴褛依然素手净面。不论贫穷与富裕,他们的心灵都是富有的。这才是真正的文明,由内而外散发“礼”的气息。

但丁有言:“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尼采也曾言:“我的灵魂如清晨的远山,平静而明亮。”国人也应该如他所言那般,时刻保持内心的明亮,做有道德的人,让文明永存于心。

猜你喜欢
礼法永存乞丐
风格永存
在记忆里永存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4
乞丐面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22
礼法之治与泰始律令
法律史评论(2019年2期)2019-05-21 01:01:24
礼法文化中的“情实”问题及其巫术渊源
法律史评论(2019年2期)2019-05-21 01:01:20
乞丐虎
经典永存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46
晏子论礼
山东画报(2018年7期)2018-05-14 15:16:25
苏轼的礼法融合及其意义
法律史评论(2017年0期)2017-07-09 03:44:00
现代乞丐
百科知识(2016年22期)2016-12-24 21: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