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梅,杨 搏
(1.河北大学 博物馆,河北 保定 071002;2.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二战时期德国流亡学者向美国大学的转移及其学术贡献
杨桂梅1,杨 搏2
(1.河北大学 博物馆,河北 保定 071002;2.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二战时期,受纳粹德国“文化清洗运动”的影响,一大批优秀学者被驱逐出德国大学,被迫流亡异域。在这场学术流亡潮中,成百上千的德国学者辗转移居美国,并被美国大学接收。得益于美国大学优越的学术环境,这批流亡学者较为顺利地度过了适应期,进而在各自学术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美国大学物理学、化学、数学以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繁荣,为美国大学成长为世界学术中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战;德国流亡学者;美国大学;世界学术中心
在美国大学史或大学学术史上,大概没有哪个事件在直接促成美国大学学术的快速繁荣方面,能与二战时期德国(包括当时属于纳粹势力范围的奥地利等地)学者向美国的流亡相匹敌。受纳粹“文化清洗运动”和“反犹运动”的影响,一大批在德国大学任职的学者遭受驱逐,被迫流亡。他们中的大多数最终选择美国作为了移民地。托马斯·索威尔(Thomas Swowell)曾言:“在人类历史上,知识天才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这可能是规模最大的一次。”[1]更重要的是,在这批学者中,不仅有像爱因斯坦、费米、德拜等已在学术领域声名卓著的诺贝尔奖得主,而且其中至少又有20名学者在移民美国后摘取了诺贝尔奖。这足以说明他们学术的影响和学术贡献。这批学者的被迫出走,酿成了德国历史上损失最大的文化流亡,却同时也造就了世界史上一场罕见的学术迁移,而美国,特别是美国大学,成为这场文化流亡和学术迁移运动的最大受益者,始于20世纪初的世界科技中心从德国向美国的转移进程由此大大加速,甚至有学者曾说:“流亡科学家的到来,为美国的‘世界科学中心’地位起到了最终的定格作用。”[2]288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Paul Langevin)在谈及这一历史事件时也曾说道:“这是一个重要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现在美国就成为世界自然科学的中心了。”[2]288从中可见德国流亡学者对美国大学乃至整个美国学术界的影响。
鉴于二战前后德国流亡学者在美国大学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价值,梳理德国流亡学者迁居美国的背景、动因和过程,考察这些学者在美国大学中的学术活动和学术成就,在此基础上分析他们对美国大学的影响特别是学术影响,无疑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战时期德国学者群体性流亡现象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空背景。1933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上台,并在一系列政治操弄下,成为德国唯一的执政党,德国由此进入“纳粹时期”。为强化独裁统治,在希特勒授意下,纳粹集团发动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文化清洗运动”,一大批知识精英被驱离出德国大学和学术界。在当时纳粹所奉行的“反犹主义”影响下,德国大学里的犹太学者成为这场文化清洗运动最主要的受害群体。众所周知,犹太学者在德国学术界长期占据重要地位,众多犹太学术名家为近代以来德国大学的崛起和学术繁荣做出了杰出贡献,并且始终是德国大学重要的人才支柱。然而,随着文化清洗运动的开展,一批批优秀的犹太学者被当局残酷地从大学中驱逐,从而造成了德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学术精英流失现象。据统计,从1933年到1938年,德国大学先后出现了三次人员解聘浪潮,解聘总数高达1 800人(其中绝大多数是犹太学者),占德国高校教师队伍的近40%[3]。
在当时德国社会弥漫着反犹主义氛围的情况下,遭到解聘的犹太学者根本无法在社会上找到其他足以谋生的工作,绝大多数人仅能依靠犹太人社团组织提供的微薄资助聊以度日。尤其是在1938年11月9日“帝国水晶之夜”*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在纳粹党的蛊惑下,希特勒青年团、盖世太保和党卫军成员化装成平民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犹太人发起了大规模袭击事件,大量犹太人房屋的玻璃被打碎,散落地上的玻璃在月光下发出水晶般的光芒,因此该事件又被称为“帝国水晶之夜”。该事件标志着纳粹对犹太人有组织屠杀的开始。事件爆发之后,犹太人的处境更加艰困,从而进一步加剧了逃离德国和德占区的浪潮。以后,犹太人在德国社会几乎丧失了任何生存的机会,除了逃离,他们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与此同时,除犹太学者外,很多因反对纳粹独裁而被大学解雇的非犹太学者也面临着遭受迫害的局面。“对于这两类人来说,要想求生,最后就只剩下‘肉体流亡’,即流亡国外这一条路了,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集中营与死亡”[4]。
在纳粹造成的这场罕见的文化流亡过程中,数量不菲的学者将流亡的目的地选在了美国,特别是美国的大学。对于这批流亡学者而言,美国和美国大学的吸引力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与已经弥漫着战争阴云的欧洲相比,大洋彼岸的美国远离战争的危险,显然是这些学者理想的移入地。其次,尽管当时美国社会也受到反犹文化的影响,但仍有政府、民间和学术界的众多人士看到了德国犹太学者的重要价值,并竭力向他们伸出援手,如在1933年,由24名美国学术界人士(包括17名大学校长)发起成立了旨在营救处于险境的德国科学家的援助机构,他们从民间基金会、慈善机构募集款项,用于帮助流亡学者,其中洛克菲勒基金会仅1933-1939年就提供了50万美元的救援资金[5]189。在他们的努力和帮助下,一批批德国学者得以顺利抵达美国并找到合适的学术岗位。再次,美国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学术传统和学术氛围对德国流亡学者的吸引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美国研究型大学本身就师承于德国,其办学模式、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与德国大学一脉相承,加之自19世纪兴起的长达百年的美国学人留德浪潮,使得德国学者对美国大学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更重要的是,经过改造后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学术制度上具有了较欧洲特别是德国大学更明显的优势。“在欧洲,一位年轻的科学家,不得不等若干年才能获得教授的资格,通常也只有教授才有研究生。而在美国大学,每一个人都是教授,大家都可以带一样多的学生,很容易有机会接触到回旋加速器,且研究资金也较为欧洲充裕。因此,‘智力难民’很快就适应了美国的学科制度,成为最富有成果的科学家”[5]190。最后,从美国高等教育的大环境来看,20世纪上半期的美国正处于高等教育快速扩张的重要阶段,美国高校也正经历着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在这种背景下,覆盖了广袤的北美大陆的大学网络,既有需要、同时也有能力为大量的德国流亡学者提供相当充裕的容纳空间。
由此,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场文明史上几无前例的流亡学者洲际大转移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德国)和美国之间上演了,美国成为当时接受欧洲特别是德国知识难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以下一段文字更清晰地说明美国在接收欧洲流亡学者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含金量”:“在犹太知识难民集中到达美国的1933-1941年间,仅来自德、奥的犹太难民就达104 098人,他们当中的7.3%,即7 622人属于知识难民,其中有1 090人是科学家,绝大部分(约700人以上)是教授;其余为更广意义上的学者型和艺术型的文化流亡者,具体数字如下:811名法律工作者,2 352名医生,682名记者,645名工程师,465名音乐家,296名造型艺术家,1 281名作家以及来自其他文化领域的职业者。这意味着从德、奥两国社会和文化生活中被驱逐的约12 000名文化精英中,至少有63%被美国接收,而在约1 400名流亡科学家中,也至少有77%被美国接收”[2]125-126。
如前所述,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的这场人类文明史上罕见的“学术大移民”过程中,美国大学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尽管这批流亡学者在抵达美国初期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环境适应问题,但相对于外部社会而言,大学里单纯的学术氛围和美国大学在多元、包容等方面的制度优势仍使他们较为顺利地渡过了适应期,进而在新的环境里开展正常的学术活动。对在主要学术领域长期追随欧洲特别是德国的美国大学而言,众多德国一流学者的到来可谓恰逢其时,他们的卓越工作使得美国大学的学科发展水平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了惊人的飞跃,为美国大学学术的全面繁荣及其世界学术中心地位的确立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流亡学者对美国大学物理学科发展的贡献
在美国大学各学术领域中,从德国流亡学者群体受益最大的当属物理学科。在1933-1941年德国学者流亡美国浪潮中,约有100余名物理学家在美国大学寻找到栖身之地,其中既有一批久已闻达于世的一流物理学家(如诺贝尔奖得主爱因斯坦),也有众多拥有极大学术潜力的年轻学者。“显然,如此众多的杰出个体的加入不仅能够帮助而且能够丰富美国的物理学社团,在组织的意义上来说,物理天才的相对充裕使得新的原子物理中心得以出现。……他们加大了坎布里奇、马萨诸塞州、纽约市(哥伦比亚和纽约州立大学)、华盛顿特区(乔治·华盛顿大学、华盛顿卡内基学院、质量标准局)、芝加哥以及伯克利等地现存物理学研究群体的密度”[6]。在德国流亡学者的助力下,美国大学物理学科的发展步伐大大加速,在很多关键领域特别是原子物理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进而在这批流亡学者中诞生出了许多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如奥托·斯特恩(Otto Stern,1933年移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194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汉斯·贝特(Hans A. Bethe,1935年移居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196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等。可以说,这批学者的到来,为所在大学乃至全美物理学研究水平在20世纪中期的快速崛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流亡学者对美国大学化学学科发展的贡献
化学是美国大学中另一个从德国流亡学者群体中获益巨大的学科领域。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大学中化学学科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特别是德国,试以诺贝尔化学奖为例,美国人首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1914年,到1932年产生了第二位化学奖得主,而从1901年到193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德国人已多达13名。然而从1933年开始的德国学者流亡浪潮彻底改变了美国在化学领域对德国的劣势,一大批一流化学家从德国移居美国,成为美国有史以来吸收的化学人才中最为重要的群体,有学者统计,1933-1945年间来到美国的德国流亡化学家至少在100人以上(包括2名诺贝尔奖得主),约占所有流亡美国的自然科学家总数的四分之一[7]。在这批学者的努力下,美国大学化学学科的落后状况得以迅速改观,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等一批大学新建了众多大型实验室,为化学及其与相关学科间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平台,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交叉学科的新生研究领域也陆续出现,并且在此后产出了一系列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尖端成果,美国大学由此在化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声誉迅速攀升,在战后成为新的国际化学学术中心。同样以诺贝尔奖得主数量为例,从1946年起,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美国人数量急剧增长,到1970年的25年间,共有13名美国人获奖,远超同期的德国(5人)。此外,这批一流学者的到来,不但为美国大学带来了化学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而且还促成了与化学相关的医学、生物学、生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扭转了美国大学在上述领域的落后局面,在帮助美国取代德国成为新的世界学术中心的进程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
(三)流亡学者对美国大学数学学科发展的贡献
德国流亡学者促成美国大学学科发展水平迅速提升的最直接的案例体现在数学方面,尤其以纽约大学库朗研究所最为典型。20世纪30年代以前,德国大学在国际数学领域保持着绝对领先的地位,而当时哥廷根大学的数学研究所更是成为国际数学学者心中的“圣地”。然而,当纳粹德国开始推行激进的种族主义政策后,以犹太学者为重要支撑的哥廷根大学数学学科迅速没落,一批才华横溢的犹太数学家被迫逃离德国。到1935年,约有20余人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等机构和个人的帮助下被美国大学接纳,这其中就包括来到纽约大学的理查德·库朗(Richard Courant)。20世纪30年代前期,美国大学的数学学术水平远逊于德国,例如,初到纽约大学的库朗就曾略带遗憾地表示,“纽约大学在学术上实在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东西”,其数学教学“至多说是水平一般,也许还要差一些”,而且“最糟的一点是学校里竟没有一个专门的数学图书馆,学生们几乎不可能做什么独立的数学研究工作”[8]212,215,217。就是在这样薄弱的基础上,库朗通过他本人在纯粹数学领域的研究成就,以及他带领的团队在战时和战后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应用数学研究,将在数学领域几于一无所有的纽约大学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到1953年,由库朗领衔的纽约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已经成为一所堪与哥廷根大学数学研究所匹敌的一流数学学术机构,甚至被誉为“应用数学分析之首都”[8]366。除纽约大学外,吸纳了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赫尔曼·外尔(Hermann Weyl)、卡尔·西格尔(Carl Siegel)等众多德国数学家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也因其在纯粹数学方面的研究而声名鹊起,发展成为著名的“世界纯粹数学中心”[2]319。显而易见,纽约大学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库朗、诺依曼等这些德国流亡学者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也可以说,“流亡数学家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数学界的状况和国际地位”[2]318。
(四)流亡学者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学术贡献
德国流亡学者的专业覆盖几乎是全方位的,除上述物理学、化学和数学外,还有众多学者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为美国大学做出了卓越贡献。例如,在社会学领域,保罗·拉萨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将新的研究方法引入到美国大学,从而“使经验性的社会研究登上了‘大雅之堂’,美国各大学的经验性社会研究是因为他的努力才逐渐得到承认的”[2]381。而且,通过拉萨斯菲尔德的学生和助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伊利诺斯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院校的社会学研究也都得到快速发展,迅速成长为颇具影响力的社会学研究重镇。在经济学领域,流亡美国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的奥斯卡·摩根斯坦(Oskar Morgenstern)热衷于将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研究,他和另一位流亡学者冯·诺依曼在1944年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成为现代博弈论的奠基之作,甚至有学者将之视为“20世纪前半期最伟大的科学贡献之一”。在心理学领域,原柏林大学教师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来到美国后,先后在康奈尔大学、艾奥瓦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作为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先驱,勒温“帮助塑造了美国的社会心理学”[9]18,可以说,20世纪后期美国大学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方面的全面繁荣,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勒温及同时期受希特勒迫害而流亡美国的这批心理学家,有学者甚至曾这样略带讽刺地评价:“如果让我提名对这一领域影响最大的人,我会提名阿道夫·希特勒。”[9]18事实恰恰如此,正是纳粹的极端政策,成为最终导致德国大学失去世界学术中心地位的关键因素,进而促成美国大学取而代之,实现了世界学术中心的洲际转移。这不能不说是具有光荣传统的德国大学的悲剧,但又恰恰为美国大学的崛起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在20世纪西方大学史上,二战期间德国学者受纳粹迫害而向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流亡,是一个常常让史学家扼腕慨叹的极端现象。在这场特殊的学者洲际转移过程中,损失最大的莫过于德国和德国大学,而最大的受益者则当属美国和美国大学。由于这批流亡学者的到来,美国大学自19世纪留德浪潮之后,再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德国大学,德国的学术传统也又一次在美国大学释放出耀眼的光芒。正是这批流亡学者的到来,为美国大学学术的全面崛起增添了至为重要的砝码,成为推动美国取代德国、走向世界学术中心的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整个20世纪后半期。
显而易见的是,这场由纳粹暴政酿成的学术流亡并非人类文明史上的常态,而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由极端因素造成的罕见现象。然而,从学术交流史的角度观之,二战时期德国流亡学者向美国大学的大规模转移,及其在美期间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仍有若干具有普遍意义的要素值得人们深思。
首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美国特别是美国大学成为接收德国流亡学者的生力军?在纳粹统治时期,德国学者特别是犹太学者和反对纳粹的进步学者纷纷出离德国,他们的流亡目的地包括欧洲、亚洲和北美等地的众多国家,然而最终只有美国在其中一枝独秀,成为接受流亡学者规模最大的国家。在分析其原因时,人们不得不为美国人和美国大学对国际学术领域动向的关注及敏感而感慨。可以说,美国是当时最早意识到要积极援助和接收德国流亡学者的国家之一,早在1933年5月,即纳粹政权开始正式大规模驱逐犹太学者和进步人士后不久,美国的有识之士就发起成立了“援助德国流亡学者紧急委员会”,并公开宣称其目的是“挽救那些被纳粹政权从欧洲大学驱逐出来的学者的知识和研究才能,(使之)为美国的科学和教育服务”[10]。此后更有美国大学校长和著名学者、民间机构(如洛克菲勒基金会)以及美国政府等各界人士和组织直接参与到救助德国流亡学者的活动中来。人们毫不怀疑这其中所体现的国际人道主义因素,但假如美国人缺乏对学术领域的敏感性、缺乏快速提升美国大学学术水平的紧迫感,则很难想像他们能在很短时间内就对急需救助的大批德国流亡学者展开了救援活动。如洛克菲勒基金会在1933年5月紧急委员会召开的全体会议上就提出了一份包括600余人的德国学者救助名单,有学者曾对此评价道:“这家基金会并非出于对这些难民的人道主义同情,而是基于他们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贡献与成就,才伸出援救之手的。被选中的600多人绝大部分都是著名的科学家,或者最起码是被认定为年轻有为并大有前途的学者。”[2]310由此亦可看出,对国际学术前沿领域所保持的高度敏感性,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美国在此期间积极接收德国流亡学者的重要影响因素。
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于,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这批流亡学者较快地适应了美国大学的学术环境,进而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期流亡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德国学者亦不在少数,然而总体而言其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无论是数量与规模,还是水平与影响,都很难匹敌流亡美国的学者。很显然,美国社会特别是美国大学自身的学术氛围和制度优势在这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国度中文化的多元性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氛围产生了积极影响,塑造了美国大学多元、包容、开放的内在特质,这为大学顺利接纳并且认可外来学者提供了前提条件。更重要的是,随着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在渴求赶超其欧洲前辈、迈向世界学术舞台中心的迫切愿望驱动下,美国大学已经开始积极开展与欧洲大学和学术同行的国际交流活动。以物理学为例,自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有超过30位世界顶级物理学家(包括爱因斯坦)先后受邀访问美国大学,其中很多人的来访次数不止一次,还有学者以客座教授身份在美国大学服务了半年或一年[2]290-291。他们在美期间进行的一系列教学、科研活动让正处于蓄势待发阶段的美国大学物理学科获益匪浅,而这种卓有成效的学术交流进一步使美国大学对此后遭到纳粹迫害的德国学者张开了怀抱,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接收了更多的流亡学者。在这批学者到来之后,美国大学还努力为之提供宽松、便利的工作环境,使其得以顺利渡过适应期,开展正常的学术活动。可以说,如果没有美国大学自身对外来学者的开放胸襟和宽松的学术环境,德国流亡学者就很难取得日后那种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
历史本身无法再现或重复,但历史智慧却能够给今人以启示和借鉴。极端特殊的时空背景所酿成的这场一流学者群的跨国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美国大学成长为世界学术中心的进程。今人很难再想象类似的历史现象会在现代社会重演,对今天的中国而言,我们显然也不会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工程建立在这种不现实的前提下。然而,仅就以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特别是国际学术交流推动“双一流”建设的角度而言,德国学者流亡美国、进而促成美国大学学术繁荣这种极端的历史现象仍然有其特定的现实意义,值得我国大学从中发掘推动大学发展和学术进步的可贵要素。
[1]托马斯·索威尔. 美国种族简史[M]. 沈美宗,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73.
[2]李工真. 文化的流亡——纳粹时代欧洲知识难民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李工真. 大学现代化之路[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07.
[4]李工真. 德意志现代化进程与德意志知识界[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16.
[5]周志发. 美国大学物理学科教学、科研史研究(1876-1950年)[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罗杰·L 盖格. 增进知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1900-1940)[M]. 王海芳,魏书亮,译.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230.
[7]MAUNIC R DAVIE. Refugees in America,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for the Study of Recent Immigration from Europe[M]. New York: American Metal Company, 1947:432.
[8]康斯坦丝·瑞德. 库朗——一位数学家的双城记[M]. 胡复,等,译.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9]ELLIOT ARONSON. Social Psychology[M]. Boston: 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Publishers Inc., 1999.
[10]STEPHEN DUGGAN. The Rescue of Science and Learning[M]. New York: MacMillan, 1948:60.
【责任编辑 侯翠环】
The Germen Refugee Intellectuals’ Transition to AmericanUniversities During World War II and Their Academic Contributions
YANG Gui-mei1,YANG Bo2
(1.Museum,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 2.College of Education,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2, China)
During World War II, numerous excellent intellectuals fled from Nazi Germany to different countries, due to the Cultural Cleansing Movement launched by Nazi regime, which expelled many scholars out of German universities. Eventually, hundreds of them immigrated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re accepted by American universities. Benefiting from the superior academic environment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these refugee scholars adjusted well to American society and then started their fruitful careers in different fields. As a result, the German intellectuals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prosperity of physics, chemistry, mathematics, economics,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many other disciplines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merican universities growing up to the world academic center.
World War II; German refugee intellectual; American university; world academic center
2016-10-08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流亡与智力移民——二战期间德国流亡学者对美国大学的影响研究”(HB15JY092)
杨桂梅(1978-),女,辽宁大连人,河北大学博物馆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教育史。
G51
A
1005-6378(2017)02-0031-06
10.3969/j.issn.1005-6378.2017.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