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新坍小学 刘德娥
如何提高数学作业的效果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新坍小学 刘德娥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针对每个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作业,光靠某一位老师是远远做不到的,需要我们每个年级组老师的共同参与,发挥集体的智慧,并且长期地坚持下去,唯有这样,我们设计出来的作业才不会只停留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层面,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作业,并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调动;层次;作业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在我市实行“让学引思”的理念之后,我校大力推行教学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质疑,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位置。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提升,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对学生的特点认识不到位,对学生的作业设计还不够重视,作业设计缺少新意、缺少趣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部分老师还是让学生机械重复那些枯燥、单调的习题,学生苦不堪言,作业效果不佳。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深刻地认识到数学作业既是课堂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延续和补充,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学生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是检验学生能否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如果我们教师设计的作业不够科学,那么不仅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也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经过我们同年级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学好数学的保障。教师要想让学生变枯燥繁重的作业任务变得心甘情愿、轻松愉快地去完成,就必须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不畏惧,不嫌累,主动去完成作业,甚至爱上作业。而为学生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所起的作用尤为显著。
如果我们给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那么就会让后进生体验到数学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喜悦;让中等生认识到数学世界的奇妙,获得朝着高目标努力的动力;让优等生认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我们数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不同的教学步骤,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寻找到那些可以为我们数学教学服务的素材、契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比如,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设计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闯关情境,将那些单调、枯燥、乏味的习题变成一关又一关的挑战,调动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孩子们的好胜心,让他们在紧张、刺激、兴奋、激动的氛围中完成老师设计的作业,关卡越来越难,但是奖励也越来越多,老师的鼓励、小伙伴们的掌声、老师奖励的星星,甚至是鲜红的一百分、优秀等,都能让孩子们爱上作业,高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逐渐提高学习能力。
再如,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所学知识的增多,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越来越明显,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如果我们还是套用以前机械重复的作业,那么就会出现好学生吃不饱、中等生无所谓、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因此我们就应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从他们的实际出发,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难题,采取一对一帮扶行动,小组与小组竞赛等形式,积极创设一些和数学有关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做小老师的成就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以及共同进步的幸福感,从而让学生喜欢上数学。
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性格、个性的差异,我们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变“一刀切”的作业模式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设计,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作业方式,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去完成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那么怎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呢?通过同年级组老师的共同讨论、研究以及学习各位成功教师的教学案例,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这样的分层设计方法:首先,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将班级里的学生分为一星、二星、三星三个层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所谓的一星层次,就是指那些相对而言知识基础、水平智力、接受能力暂时落后,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的同学,他们需要完成的是最简单的基础知识。二星层次就是那些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好,有一定的上进心,但不太容易受教师关注,成绩中等的同学,他们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选择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进行挑战。三星层次就是指那些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性高、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的同学,他们可以不做基础题,而是完成有难度的题目,甚至挑战高难度的思考题。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按要求完成相应的题目,既有成功感,又有挑战性,学生学习的热情自然也就提高了。
其次,我们根据分层的结果将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其中一三两层各一人,二层人数最多,有两人,形成二对二的人数比例,彼此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而这样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以优生带差生,以优生促中等,以中等带差生,大家共同进步。
要想提高数学作业的效果,最基本的理论支撑就是因材施教,而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必须对施教的“材”有一个清楚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有的放矢地选择作业,才能发挥作业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能力。
book=52,ebook=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