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 周晓菁
小游戏,大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的作用
江苏省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 周晓菁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朋友有了兴趣,才会乐学、善学,才会学得主动,学得好。什么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呢?那就是玩游戏啦!游戏对少年儿童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教育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开拓思维,把游戏贯穿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数学,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好的游戏还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用可大呢!
石中英教授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活动中游戏状态的缺失是造成教师厌教和学生厌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游戏的精神应该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将游戏形式和游戏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来。有趣的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未知问题的强烈好奇心,而这种兴趣和好奇心正是学习数学和探索数学现象奥秘的动力所在。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年轻教师通常会认为教他们很容易,其实并不然,越小的孩子,他们的课堂表现更让人头疼。我也经常反思,怎样让他们爱上数学课呢?偶然的机会中我发现了游戏的巨大作用,一次,在教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我就和孩子们一起玩了一个这样的游戏:伸出左手,从拇指开始依次数到小指,1、2、3、4、5,再循环往复6、7、8、9、10,一直数下去,然后请孩子随意报出1个数字,我就能马上说出是落在哪个手指上,接着大家一起数手指验证,连续几次,我都说对了,孩子们觉得特别神奇。这时候我故作神秘地说:“想知道秘密吗?学了今天的有余数的除法就知道了!”孩子们一下子有了兴趣,希望自己也有和老师一样的本领,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热情空前高涨。
席勒说:“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的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一切有意义的教育,其动力都来自儿童自发的活动、游戏和模仿。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游戏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把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贯穿在游戏中。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游戏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有趣、吸引人、浅显易懂,不需要过多的预备知识,只要掌握一般的基本知识。例如在乘法口诀这个单元里,我和孩子们有时唱着数青蛙的儿歌做着动作,有时用手指记忆法帮助记忆结果;在认识图形时,又利用棋子让孩子们动一动、移一移改变图形来加深印象;当我们碰到老鹰抓小鸡这个实际问题时,我甚至把孩子们带到操场,帮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去掉老鹰这个“1”……在游戏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锻炼和培养,且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游戏与数学的相似保证了数学游戏有利于数学思想的培养,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的精神。同时,数学游戏还具有将抽象的知识通俗化的作用。例如高年级孩子喜欢玩的游戏九连环,其解法用数学思想看来,就是如果想解下第n个,需解下第(n-2)个,然而第一个可随意解下,则第二个便可随第一个解下,第三个至第九个便可随着前(n-2)个的解下而轻松解下。又如游戏魔方也深受学生欢迎,它与数学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用数学思想方法来总结的话,魔方是有着周期性和对称性的,魔方应首先形成一种三维空间思想,无论魔方被如何拧动,其各小色块一共只能到达最多24个位置。我们把这些位置称作一个位置群,一个n阶的魔方不算边角上的色块,只有大约(n-2)24个位置群。这些位置群都是相互独立的。如此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强烈兴趣,更促发了学生研究其内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欲望。
数学游戏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机会,在这段游戏的时间里根据自己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例如在教学《认识角》这节课时,创设了一个“你能创造角吗”的游戏,学生可以利用自带的各种学具:吸管、毛线、A4纸、三角板、小棒等等创造一个角。认知能力较弱的孩子,可以利用三角板、纸等找到一个角;能力高些的孩子,可以用吸管折、用毛线拉、用小棒拼的方式创造一个角;能完全掌握的孩子,可以直接画角、用纸折角。就这短短的几分钟分组活动时间,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通过不同的创造角的方式都获得了数学活动经验。这个游戏过程对数学教学也有一定启示:教学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有些数学游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数学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地成为发展学生动手、动口、表达等各种能力的主渠道。例如在教学《游戏的公平性》时,在课堂最后时间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游戏:4个盒子中有2个盒子里有礼物,选中的可能性有多大?一个学生上来,没有选中,把盒子带走,现在选中的可能性变成多少?再请第二个学生上台,选中了并且盒子也带走,现在选中的可能性又有什么变化?第三个学生上台,没有选中带走盒子,现在大家想要剩下的盒子么?为什么?这个游戏把这节课推向了高潮,使学生即使在课的末尾也不会失去听课的耐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这个游戏是这节课的重点延伸,四个盒子里有两份礼品,选中礼品的可能性从理论上来说应该为二分之一,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选过的盒子不需要放回去,因此这里就改变了样本的大小,所以选中礼品的可能性是在变化的。教师没有通过具体的语言描述来说明这一意图,而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这一变化,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嘴表达、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使数学学习不再枯燥无味,抽象难懂。
几分钟的游戏极具诱惑力和挑战性,慢慢地,孩子的眼睛就亮了,思维就会飞了。数学本身有无穷的美妙,关键要靠我们去钻研、去挖掘!华罗庚说过:“至于运用之妙,那只好存乎其人了!但习惯于思考联想的人,一定会走得深远些;没有思考联想的人,虽然读书破万卷,依然看不到书外的问题。”我的游戏教学才刚起步,要想化平常为神奇,还需要自己做一个处处探求教学艺术的有心人!
book=48,ebook=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