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玮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差异化探究
■李世玮
在农村中学,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学生基础也参差不齐,要想学好信息技术,必须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了解学生群体的差异化,制定差异化教学目标,布置分层练习,并进行有效评价,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 差异化 教学探究
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便接触过电脑、网络,但水平也大都处于初级阶段。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从农村学生的现状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做出尝试。
只有了解学生的现状,才能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因此,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差异化分析。以笔者所教的一个班为例,班上共有36名学生,16名男生,20名女生。大多数学生虽然很早就接触电脑,但大多数家中没有电脑。其中,利用电脑玩游戏的占75%左右,利用电脑学习的占25%左右。能正确开关机、登陆网页、正确使用搜索引擎的学生较少,很多家长对学生玩电脑存在顾虑,更有家庭认为添置电脑会耽误学生的学习。基于以上情况,笔者把学生分成了三个等级:
1.缺失等级:基本不会正确操作电脑,接受起来也非常困难,这些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学习,很难完成课堂上布置的任务,更不能按新课程的标准进行研究性学习。
2.基础等级:能简单操作电脑,能听懂课堂内容,一般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但课后基本不会加强训练,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以被动学习为主。
3.拓展等级:能熟练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处理简单的任务。这样的学生在班内所占比例不高,大都性格活泼、善于交流,理解能力强,接受新知识较快,对新事物、新问题常存好奇心。他们能非常快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可以自己钻研并解决基本问题,而且经常会主动发现问题。
在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后,教师应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实施:因人、因班而异,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层次,并照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比如,在学习文字制作这一内容时,对于缺失等级的学生,笔者提出的教学目标是:能够掌握基础的文字输入,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方法;对于基础等级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能对文字进行简单排版,能进行文字删除、字体设置等操作;对于拓展等级的学生,教师应提出较高要求,让他们进行段落、版式的设置,在文字软件中插入表格等。在本阶段的学习中,教师要通过分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快速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让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使他们都有所提高。
在课后辅导的过程中,也应该因人而异。一个好的练习任务能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使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更快速有效地掌握内容。在本节课后,笔者还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布置了差异化的练习任务。对于缺失等级和基础等级的学生来说,加强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在原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增加他们的信心,使之变被动为主动。
对于拓展等级的学生,教师则要在课堂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比如,在学习申请电子邮箱的时候,针对缺失等级的学生,教师可先进行示范操作,输入网址(如登录www.163.com),在主页上完成注册,接着,再示范登录邮箱的过程:登录指定网站,输入邮箱地址和密码进行登录,尝试发送一封邮件给对方。而针对基础等级的学生,教师可以直接讲解邮件的收发、回复等内容。对于拓展等级的学生,教师可让他们建立一个班级邮箱,让其充当邮箱管理员,定期进行信息更新和维护。
信息技术学科是对操作技能要求比较高的学科。例如,在掌握基础软件操作的基础上,学生既要知晓word、excel、flash等软件的使用方法,又要熟悉简单的排版知识和flash动画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所以,只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差异化分组,开展差异化教学,方能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教会学生制作精美、简约、生动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担当牵线搭桥的角色。
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多运用激励机制,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长处,使学生感受到尊重。课程标准对学生之间的评价也比较重视,所以教师也应该适时地组织学生相互评价,相互评价过程也体现了深层交流、集体合作、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师还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会他们在学习、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加以指导,给出建议。有的学生水平很高,很快就能完成作品,而且非常有质量,教师可以请他们多帮助其他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这一环节也应纳入评价体系。
评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增强了他们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更提高了学生整体的信息技术素养,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实施差异化的教学模式既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时学得更有趣。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能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的一套教学方案,使这种差异化教学真正发挥作用。
(作者为江苏省丰县常店镇马楼初级中学教师)
[1]邬家炜.信息技术教育实用教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魏雄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德伟.新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