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宝
浅谈“思·品”学习模型的构建
■李朝宝
“思·品”即通过教师引发学生思考,发现问题,品味生活,进而运用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品悟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学科思维,最后,在实践中运用提升,积淀与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思·品”模型课程品德建构
“思·品”学习模型是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指引下,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构建起来的学习范式。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教学时,不但要注重思想品德知识的掌握,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提高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需求,运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通过亲身体验与感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积极深度的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能,形成良好的德性,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不断修正身心,健康成长,走向崇高,使思想品德浸润学生的心田?“思·品”学习模型给了我们有力的借鉴和启迪。
“读死书,死读书”一直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质疑。考量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我们的眼里没有学生,课堂上只是按照课前预设照搬照抄,对课堂突发的教学意外置之不理,我们又何尝不是在“教死书,死教书”。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李庾南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中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学习是自我学习。教师首先着眼于学生的自学,教师的教真正是“为了学的教”。根据初中学生感性思维逐步向理性思维过渡的学习心理特征,要让其在经验的习得中去体悟、理解知识的意义,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在自然或学习生活情境中学习“活的知识”,要驱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看、去听、去想、去说、去做,最终“生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涵养自身的能力。基于此,我们坚持探索与践行“思·品”学习模型:“思”即思考、思维、思想——思考确定问题,思维找寻方法,思想形成结果;“品”即品味、品悟、品德——品味知识、品悟规律、积淀品德。“思·品”即通过教师引发学生思考,发现问题,品味生活,进而运用思维方法,分析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品悟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学科思维,最后在实践中提升、积淀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构建“思·品”学习模型,既是当务之急,也是时代之需。
1.以学定教,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品味”知识。
“囫囵吞枣”只是了解一些表象知识,只有剥其“外壳”,慢慢“咀嚼”,仔细“品尝”,才能知其“味道”。让学生在“思考”问题中“品味”知识,就是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进行仔细体会、慢慢品味,掌握其整体性以及相互联系。这就要求教师的设疑要为“思”而“问”,为“品”而“思”。教师眼中要有学生,胸中要有教材,手中要有教具,口中要有教法。以学定教,也就是问题的呈现要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要符合教材的需要,更要贴近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带着教材走近学生,再带着学生回到教材,而后呈现问题,也就是按照“教材→学生→教材→问题”的顺序呈现问题。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生学习唯一的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基于此,基于学生立场就是把学生的学情作为一切教学构想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到: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基于学生的知识储备选择辅助材料;基于针对性的合理的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根据呈现的问题(自学提纲),通过“看”“听”“问”“练”“思”“记”“忆”等形式,通过思考问题进而品味知识。
2.学材再建构,让学生在“品悟”过程中涵养“思维”能力。
思维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是课堂中师生最主要和最本质的活动。课堂上通过序列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广阔性、深刻性、严密性和灵活性等优良品质,提升学习能力,从而有效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
正如特级教师冯卫东所言,所有的教学行为都要从思维处出发,也都要到这里集结。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一要根据课堂实况调控节奏,对学生思维滞后的情况要有所等待,教师要敢于“让课堂安静”,要“乐见”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苦状”,不到“迫不得已”时,教师不为他们除去“羁绊”;二要根据学生“思维梗阻”及时打开通道,开放情境,可以从多角度入手:其一是问题的“来路”,问题可以来自师本,也可以来自文本,尤其要关注来自学生的“生本问题”;其二是问题的“向度”,尽可能不要一维、单极、闭合,而要数维、多极、开放。
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重构学材,就要从学生认知基础出发,精心创设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育情境,运用教学智慧有效地拨动学生情感之弦,使学生在入境、体验、明理、动情的过程中主动学习;重构学材,就要精心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话题作为教学主线,按照“导入新课生活化,创设情境生活化,教学问题生活化,教学活动生活化,探究作业生活化”的整体思路,设计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举行成果展示,让学生体会每一种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对个人的意义和社会的价值。这样做,学生就会有所体悟,有所收获,从“象”中悟“道”,在“道”中明辨是非,增强判断力,激发创新力,为做合格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3.学程重生成,让学生在“思想”生成中形成品德。
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提到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灵活调整,把一些课堂意外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于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生成”主要与“预成”相对,其词义“变成某物”中含有两层意思:“变成”意在表明它强调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本身,“某物”强调它产生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从生成教学方法论转向来看,教学即师生身心在场的合作探究和知识创造。预成性教学固守教决定学、学依靠教,以教定学的思维方式,坚守传授、灌输等教学方法。与之不同,生成性教学价值诉求是:学为中心,以学定教,学主教辅。
生成性教学要求教师教学时思维方式要做以下转向:(1)以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基点,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这时学生得到尊重和关切,与此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激发,“探究欲”得到激发与呵护,此时他们仍需教师合作参与与价值引领;(2)以学生的身心浸入为突破口,倡导情境浸入的学习方式。情境理论认为,知识是存在于因人参与而建立的关系情境之中,学习是身心在场的认知过程,它在具体认知情境中发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自身体悟”的方式获得;(3)以学生学习的隐喻更新为制高点,追求动态生成的知识创造。学习的三个隐喻是:“学习即个体获得”“学习即情境参与”“学习即知识创造”。在获得隐喻看来,学习就是知识投入到我们头脑的过程;在参与隐喻看来,知识是产生自个体与环境的复杂关系之中。我们应从“学习即知识创造”这一隐喻中得到启发来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论。
“思·品”学习模型是发现问题,归纳整理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带着教材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然后带着学生走进教材去发现问题,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用思考、品味、思维、品悟等方式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生成的过程,并且在生成的过程中生成更为丰富的观点、思路和方法,这些观点、思路和方法的生成过程也是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
1.自主学习。
学习小组的建立是实施“思·品”学习模型的基础,学习小组的建立要对全班整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表达能力、性别等进行分组,每小组四人,保证小组内正常开展活动,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小组;其次,要选拔组长,完善机制,形成各小组之间争先向上的良好局面。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思维梗阻”时要及时疏导,在学生相关知识理解出现困惑时要及时点拨。教师尤其要注重学生的“新异发现”,要积极鼓励,及时把这些“发现”转化为新的教育资源。这既体现了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又能够创设和谐的课堂生态。正如李庾南老师所说:“真正的课堂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观,旨在学力的价值观,和谐发展的质量观,资源共生的课程观,自主能动的生态观。”
2.适时议论。
议论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学生在议论过程中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并接受别人的批评;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民主”“求实”的意识。但是,我们经常发现不少课堂议论的问题往往缺乏思维深度和质量,给人的感觉是为议论而议论。其实议论式的学习是有条件的,有下列情形之一适合开展议论:教师事前了解要议论的问题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或学生设置的问题是具有一定深度和思维的问题;经过教师诠释学生仍然有疑问的问题;学生中有多种解读或观点有很大差异的问题。
3.恰当引导。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不但要关心学生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价值观的显现,即思想品德的形成。面对思品课堂上发生的“课堂意外”,教师要把它转化为新的教育资源。要对学生用同理心进行导学,激励学生讲出心里话,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用社会主义价值观引领学生。
教师引导学生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由浅入深,由问题对问题加以引导;拓宽视野,以思路对思路加以引导;创设情境,以情感对情感加以引导;深究细练,以思辨明思辨加以引导;生成品德,以方法加方法加以引导。
4.情感体验。
近年来,课堂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课堂仍有一些共性问题值得关注,课堂上存在着虚假学习、机械学习和浅层次学习等现象,课堂教学注重结果性,忽视过程性;注重知识、技能的教学,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罗杰斯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动机,发展学生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情感具有弥漫性,因此,教师要放飞学生的品德情感,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情感的实践和反思中,拓宽学生的情感,形成有情感的品德。构建情感体验的有效路径有:以教学情境激发情感,创设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在宽松、和谐的氛围内去感知和体验知识;通过学生的真实感受培育情感,思想品德教师要加强对时事热点的关注,不断丰富自己的社会认知,成为教学活动的第一体验者,为构建多元的学生体验活动做准备,“通过品味—体验—品悟”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织演讲比赛、展演情景剧等,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去养老院、福利院等场所,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活动中体验情感,反思自我。
5.“方法至上”。
“思·品”学习模型的实质就是“教学生学”。海德格尔认为,教学的本质,即教师“得学会让学生学”。此模型又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引领,由此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学会思考。当然,在课堂上我们还需进一步强化对学法的指导,要有意识地从教知识向教学法转移。
“方法至上”要求教师要从“主导者”转化为“参与者”和“旁观者”,教师作为“主导者”具体表现为“指导”和“控制”学生。理解知识、形成能力、积淀品质是良好品德形成的渐进过程,其前提是必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应该转换视角、改变立场:从热衷于学生的“主导者”形象转换为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角色或与学生共同讨论的“参与者”角色。作为“旁观者”的教师不必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要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养成学生主动思考的思维习惯;教师要大胆放弃自己的权威形象进而换来学生的大量主见,甚至在学生暂时冷场、无话可说时也不必着急,因为学生的思维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综上所述,“思·品”学习模型是将李庾南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有机结合的一种学习范式,它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架设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桥梁,让学生通过思考品味知识,通过思维品悟规律,通过生成思想积淀品德,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等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立项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思·品’教学模式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E-c/2015/1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为江苏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实验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