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生产性粉尘主要包括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及混合型粉尘[1]。劳动者长期在生产过程中吸入生产性粉尘,可引起肺功能的改变。为进一步了解粉尘作业人员的病例特点,对2016年7—8月在我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某企业197名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选取2016年7—8月在我院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某企业粉尘作业人员共197人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197名粉尘作业人员,年龄为19~54岁,平均年龄为(34.57±8.63)岁,接尘工龄1~36年,平均接尘工龄(7.40±5.61)年。其中,男性168人,年龄19~54岁,平均年龄(34.21±9.01)岁,平均接尘工龄(7.64±5.95)年;女性29人,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6.62±5.70)岁,平均接尘工龄(5.97±2.67)年。
对197名粉尘作业人员进行既往史、职业史及个人史等资料的采集记录,采用日本福田产业株式会社的ST-150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查,主要检测FEV1、FVC、FEV1/FVC等指标。同时予DR胸片检查。诊断标准[2]:阻塞型肺通气功能障碍:FVC>80%,FEV1/FVC<70%;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FVC<80%,FEV1/FVC>70%;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FVC<80%,FEV1/FVC<70%。
采用SPSS 17.0对采集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97名粉尘作业人员中,共检出肺功能异常者17人,均为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占粉尘作业人员的8.63%。
接尘工龄≥10年组肺功能异常率为17.02%,高于接尘工龄<10年组的6.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组肺功能异常率为19.05%,高于年龄<40岁组的3.7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异常率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条件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异常率比较
肺功能异常组的平均接尘工龄为(11.24±7.49)年及平均年龄为(42.29±6.18)岁,大于肺功能正常组的平均接尘工龄(7.03±5.29)年及平均年龄(33.84±8.48)岁,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肺功能异常和肺功能正常的粉尘作业人员的平均接尘工龄及平均年龄比较(±s)
表2 肺功能异常和肺功能正常的粉尘作业人员的平均接尘工龄及平均年龄比较(±s)
平均接尘工龄(年) 11.24±7.49 7.03±5.29 3.01 <0.05平均年龄(岁) 42.29±6.18 33.84±8.48 4.01 <0.05
197名粉尘作业人员共有195人行胸片检查,胸片均未发现尘肺样改变。其中肺功能异常17人中,两肺纹理增强2例,胸膜增厚1例,陈旧性病灶1例。肺功能正常180人中,178人行胸片检查,其中两肺纹理增强14例,高密度影3例,小斑状影1例,肺门影增浓1例,陈旧性病灶1例。
生产性粉尘对劳动者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对其呼吸系统的影响上,如不加以控制则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尘肺等职业病。尘肺病是我国报告病例数最多的职业病,因而生产性粉尘是需要重点防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3-5]。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尘工龄≥10年组肺功能异常率高于接尘工龄<10年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组肺功能异常率高于年龄<40岁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接尘工龄越长,年龄越大,肺功能异常可能性越大,其原因考虑吸入粉尘的时间越长,导致肺功能损害也会越明显[6];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胸廓和肺的弹性阻力增加等因素也会导致肺功能异常[6-7]。这与以往的研究是基本一致的[8-9]。肺功能异常组接尘工龄及年龄均大于肺功能正常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印证了接尘时间越久,年龄越大,则肺功能异常率越高。男性和女性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异常率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肺功能异常率与粉尘作业人员性别无关。
本次研究的肺功能异常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其原因可能为慢阻肺为粉尘作业的职业禁忌证,既往体检中发现慢阻肺的劳动者均须调离接尘岗位[10]。粉尘作业人员胸片检查并未发现疑似尘肺的胸片改变,其原因可能在于生产性粉尘主要累及的部位是小气道,而在肺部病变的早期,肺功能异常即可出现,且比胸片的改变要早[11-12];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多见于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而这些疾病可能早期胸片改变并不明显[13]。
综上所述,随着接尘工龄及年龄的增长,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异常率也会增加,对于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呼吸系统病变,可在粉尘作业人员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及胸片改变前即可及时处理,对于粉尘作业人员呼吸系统疾病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尽快治疗。
[1]GBZ/T 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一部分:生产性粉尘[S].
[2]周怡,赖莉芬,赵卫国.肺功能检查临床病例分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5.
[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 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3):59.
[4]陈卫红.我国尘肺防治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11(6):40-41.
[5]郑木林,胡天桥.我国尘肺病流行现状与控制对策[J].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32-1934.
[6]Laney AS,Petsonk EL,Hale JM,et a1.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coal Workers’pneumoconiosis,advanced pneumoconiosis,and progressive massive fibrosis among underground coal min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5-2009[J].Am J Public Health,2012,102(S2):S279-S283.
[7]蔡国全,刘斌,肖吕武,等.广州地区1 606名粉尘作业工人的肺功能状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4,30(11):1459-1462.
[8]涂勇勤.粉尘作业人员1392名肺功能测定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8,24(14):1379-1380.
[9]胡敏,龙春毅,廖永刚,等.500例煤矿工人肺功能检测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2,28(4):533-536.
[10]刘美霞,丁文彬,杨凤,等.2014 年上海市矽尘接尘工人呼吸系统健康监测[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5,33(3):162-165.
[11]Wang ML,Beeckman-Wagner LA,Wolfe AL,et al.Lungfunction impairment among US underground coal miners, 2005 to 2009: geographic patterns and association with coal workers'pneumoconiosis[J].J Occup Environ Med,2013,55(7):846-850.
[12]谭强,陈馥,顾春晖,等.陶瓷粉尘对工人肺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6,42(2):112-115.
[13]王建波,何妙贤,周浩,等.广州市接触生产性粉尘职工肺通气功能及胸片表现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5,33(4):2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