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梅+孙晔
【关键词】英语教学;互动;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2-0070-02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英语课堂特别重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既有言语的交流,也有思维的交融与碰撞、精神的契合与共鸣。而当下的英语课堂存在着“赶鸭子上架式的互动”“缺乏深度的互动”“ 被控制的互动”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思考,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1.架桥铺路,搭建通畅的互动阶梯。
利用英文歌曲导入新课,学习或巩固新知是不少英语教师经常使用的方法。但在不少课堂上,教师只是简单地让学生欣赏一两遍歌曲,然后抛出问题What is the song about?引出课题,学生被教师牵着走,师生、生生间难以形成互动。而林丽老师在教学译林新版《英语》三下Unit 4 Wheres the bird时,也以歌曲On,In,Under导入,在让学生完整观看整首歌曲后,她借助简单的手势(右拳在左拳上为on,右手食指放在左拳里为in,右拳在左拳下为under),让学生理解on, in, under的意思,然后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边做手势边学唱儿歌。顺着歌词,教师又借助自己的五官nose,ear带着学生继续学唱on my nose,in my nose,under my nose等,旋律简单欢快,再配上动作,虽反复模唱学生也不会感觉枯燥。经林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很快就能跟着旋律哼唱了,不知不觉中他们学会了本课重点on,in,under的发音及意义,且学会了一首较为复杂的歌曲。林老师放慢节奏,配上动作,从单个词的教学到词组,到句子,到整首歌曲,不断地给学生“架桥铺路”,搭建了一条通畅的互动阶梯。
2.动态生成,大胆突破互动时空。
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一个儿童就是一个世界,这决定了我们的教学不可能总是按照教师课前预设的方案和路径来完成。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思维偏离或超出预设的情况。此时,如果我们能借助现代媒体,大胆利用这些即时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并给予学生足够开放的互动时空,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在教授译林新版《英语》四上 Unit 1 I like dogs一课时,一位老师设计了给班里一位即将过生日的学生赠送玩具礼物的情境,课前教师带领学生将教室精心布置成过生日的场景,准备了很多玩具。上课伊始,她很自信地对全班学生说:Today is Lilys birthday. She is going to have a birthday party. I have some presents for her. Look, they are toy animals.然后,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学习这些动物单词,一切似乎都在教师的预料之中。紧接着教师就询问Lily: Do you like these toy animals?出乎意料的是Lily的回答:No, I dont.这些玩具都太土了,我不喜欢。这位教师沉思片刻,决定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他请学生们一起到玩具商店为Lily重新挑选礼物。教师立刻上网搜索玩具店的图片,然后呈现在屏幕上。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I like...I dont like...Do you like...?How much are they?等句型。同时,教师还补充了一些与购物相关的词汇和短语:zebra,sheep,welcome, Can I help you?Heres the money.在学生们基本掌握了词汇和句型之后,教师安排学生分组给Lily挑选礼物,有的扮演售货员,有的扮演顾客,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自由组合,进行表演。这节课教师及时捕捉、利用生成的资源开展教学,教学中学生个性化的回答也激活教师头脑中的“生成意向”,并发生了对接、匹配、调和,从而上出了一堂别样精彩的课。
3.质疑问难,实现思维的深层互动。
互动,除了“动”在重点、难点上,还应“动”在教学疑点上。“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考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对于疑点,学生往往比较敏感,围绕疑点开展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容易生疑的知识点,设计互动问题。如教学译林新版《英语》四上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时,some和any同时出现在story time板块中,教师可通过呈现文中的两个句子Do you have any bananas, Yang Ling?和I have some grapes.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先提问题:some 和any都是“一些”的意思,为什么相同的词意要用不同的单词呢?两者在用法上有什么区别呢?再引导学生进行同桌或小组讨论,猜测答案:any用在疑问句中,some用在陈述句中。接着教师再呈现一个否定句:I dont have bananas.让学生选择词语。无论答案对错,这都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后,再引导学生总结:some 常用在肯定句中,any常用在疑問句和否定句中。这样的探索过程远比教师直接告知结论好得多。课堂上让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多角度的思维互动。
有效的课堂互动案例不胜枚举,但不管是何种形式、何种方法,都应符合学生的天性,都应遵循教学规律,关注动态生成,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符合学生天性的课堂是快乐的,遵循教学规律的课堂是科学的,关注生成的课堂是灵动的,激发思维的课堂是智慧的。快乐、科学、灵动、智慧,这应是我们追求的高效优质的英语课的精髓。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