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下的千年民居

2017-02-25 09:44吉贝贝
中国国家旅游 2017年2期
关键词:陕州窑洞当地人

吉贝贝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至今保留着古人穴居的生活方式,当地人所住的民居称“地坑院”,已有数千年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仅存的一种地下古民居建筑。这些传承人类古老文明的建筑活化石,一度因居民流失被填埋,用于耕种,数量骤减。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开始得到关注和保护。如今,人们可以通过一条条通往地下的隧道,体会古人无处不在的生活智慧。

黄土高坡孕育的穴居文化

地坑院,是在平地上向下挖5—6米深的方形土坑,然后在坑的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也被称为“地下四合院”。它起源于人类穴居发展的晚期,是黄土高原地带形成的最古老、最独特的民居样式之一。1964年,美国建筑师鲁道夫斯基曾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向全世界介绍了地坑院。

绵延起伏的黄土高原,留给陕州一种特别的地貌——塬,由流水冲刷而成,呈台状,四周陡峭,中间平坦。厚50—150米的黄土是塬的主要构成,这些黄土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而成,它土质紧密,具有抗压、抗震等作用,且极难渗水,为不依赖外来材料,仅靠人工就可以开凿的地下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陕州境内有近百个村落,地坑院多达上万座,集中分布在东凡塬、张村塬和张汴塬三大塬区。

这三大塬区,正处在仰韶文化遗址上。早期人类靠稍加敲擊的石块之类极为粗糙简单的工具,与大自然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生产力如此低下的时期,天然洞穴成为当时人类躲避风雨和猛兽袭击的最佳选择。新石器时代之后,人类自觉营造的观念逐步形成,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开始筑穴而居。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豫西地区的人类居所发生了巨大转变,这一时期正是人类穴居文化的成熟阶段,陕州三大塬区中的庙上村、人马寨、窑头等地,都有仰韶文化的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中,“灰坑”的数量最多,以贮存食物的窖穴为主,少数是人类的居所。这些地坑式院落,都有台阶供上下,有直坡式、也有螺旋式,大约是地坑院的雏形。2005年,陕州所在的三门峡市,发掘出一座结构独特的民居汉墓,面积300多平方米,由地面向下俯瞰,为一座完整的院落,结构与现代的地坑院已极为接近。这座汉墓距今大约有2000年。

窑头村,处于黄土台阶平板中心,村中民居95%以上都是地坑院。根据文字记载,当地地坑院文化已有七八百年历史。传说地坑院村是“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但我们初入村庄,却见瓦房一排排挺拔在地面上,与中原地区的大多数村庄并无两样。按照当地人的说法,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的居所还是以地坑院为主,之后陆续有年轻人为了方便,搬到地上,住进瓦房,于是形成了地上、地下两种生活方式。现在村里有不少老人仍旧生活在地坑院中,地面排烟口冒出的炊烟,让人仿佛回到遥远的过去。

从远处看,这些院落大多呈12—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深6—8米,每个院落通常有8孔窑洞,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畜窑、门洞窑、厕所窑等。主窑的规格为“九五窑”,即高9尺5寸(3.17米),宽9尺(3米),一门三窗;客窑为“八五窑”,高8尺5寸(2.83米),宽8尺(2.67米),一门两窗。和所有的窑洞一样,地坑院冬暖夏凉,隔热效果明显,沿着通往地下的长长的隧道走到院落里,发现其隔音的能力同样强大,地面上各种嘈杂的声响,传到院子里已经减弱了一多半,女人们在院子里拉家常、剪窗花,一切静谧安详,如同是一个隐秘的世界。

“下院”讲究多,三年始建成

当地人把建窑洞叫作“下院子”,一般的院落占地1—1.5亩,至少七八间窑洞,对于见惯了砖瓦房的我们来说,很难想象,建成这样一个地下院落,要花费多少时间和人力。

下院子,从确定窑洞方位的“方院”开始。在当地人心中,地坑院的建造是关系到家庭兴衰的大事,动工之前的选址,大到院落地形、朝向、大小,小到何处下线定桩、何时动工,必定要请懂风水的先生来看一看才能确定。关于地坑院基地的选择,当地人普遍的讲究是:宅后有山梁大塬,意为背后有靠山,世世代代能得到祖上庇佑。接下来,要根据宅基地的地势和面积,按照阴阳八卦的方位决定院落的形式。根据正南、正北、正东、正西不同的方位朝向和主窑洞所处的方位,地坑院分别被称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和北坎宅。

正式的工程从挖坑开始,先用铁锨将黄土掘起,深度到两米左右时,在四角设垂直运土的轱辘。这一工程耗时耗力,例如,宽10米、长10米、深6米的地坑院,需要向外运送黄土600方,光是挖坑一项,就需要13个人连续工作半个月。地基的大致形状挖成后,还需要把表面修理平整,称“刮崖面子”。

接下来是开凿窑洞,也称“打窑”,就是挖出窑洞的形状。窑洞的规格一般为高3米左右,宽4米左右,深10米左右,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型,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除了住人,还要留出厕所窑和门洞窑。门洞窑地面凿成斜坡,形成甬道,再拐斜向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进出的通道,称为“门洞”。正对门洞向阳的一面为长辈居住的正窑,左右为侧窑。挖好窑洞后,还需要做一系列的防渗和排水措施。

建造窑洞所用的土坯,就是以当地的黄土制成,过去制作土坯也叫“打胡墼”,是当地人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制作时,在黄土里添加一定量的碎麦秸,倒入撒入草木灰的模具里,再用夯打实,然后取下模具,翻起土坯,晒干后即可使用。用这种土坯垒建的房屋,稳固程度丝毫不亚于砖结构。

和其他形式的窑洞一样,地坑院的室内也都有连锅灶和炕,做饭时产生的烟通过火炕、火墙、烟道,最后从烟囱排放出去,这个热量循环的过程,不仅能在冬天让室内保持温暖,还能让窑洞在夏天避免潮湿。为了通风透气,每家窑洞的顶部都有一条宽15厘米的小孔,当地人叫“溜子”,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收获时节,只要将晾晒好的粮食扫到溜子附近,通过溜子漏到屋里放置的粮囤就大功告成了,这个工作连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可以胜任,几乎是农耕社会中最省力的粮食运送方式了。

最后,在地坑院和地面的四周还要砌一圈青砖青瓦的屋檐,用于排泄雨水,屋檐上砌起一道50厘米左右的拦马墙,既可以防雨水,又可以保证地面行人的安全,还有一定装饰作用。

站在地坑院中,仰望天空,不由得有几分天人合一的感动。整个地坑院构造精巧,所有材料因地制宜,充分体现了中原地区民间的智慧。这种地坑院具有极强的稳固性,即使幾经修复,仍然能代代传承。

罗曼蒂克建筑的消亡

陕州星罗棋布地分布着100多个地下村落,其中较早的院子有200多年历史,已经传承了六代人。保存较为完好的地坑院,集中在张村塬的人马寨和庙上村等地。

地坑院这种建筑形式历史渊源深厚,它在现代的兴盛,和一定时期的社会条件密不可分。我们现在看到的地坑院,大多数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资源和货币都极为欠缺,地坑院结构简单,所用建材少,建筑成本低,倒是解决了当地人口多、经济能力有限的问题;而且,豫西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和夏玉米,这两种农作物打收和晾晒都需要占用较大面积的场地,于是,这种地下住人、地上打场的建筑充分体现出其优越性。

20世纪90年代以后,陆续开始有村民搬出地坑院,在地上盖起砖瓦高楼。搬离的高潮出现在20世纪末。在这股风潮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地坑院被废弃甚至填埋。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深,这一拥有丰富历史与文化特征的民居,日渐陷入消亡的尴尬境地。

为了拯救这一独特的民居样式,2006年,陕州地坑院建筑群被列为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三门峡陕县(今陕州区)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地坑窑院文化之乡;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地坑院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当地西张村镇庙上村因地坑院分布广泛,入选国家住建部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尝试引入民俗旅游项目,希望这种传承千年的古老建筑形式能为更多人知晓。

Tips

如何前往

铁路

可乘坐火车、高铁,在三门峡西站(火车站)、三门峡东站(火车站)、三门峡南站(高铁站)下车,换乘地坑院专线车,直达陕州地坑院景区。

自驾车

走连霍高速,三门峡西或东出口下高速,沿G310向东行驶,右转经高阳路、直行后左转经陕州大道,进入陕塬路,直行5公里即到。

不可错过的民俗体验

入住窑洞

陕州境内不少村落已开发地坑院风景区,可以体验保持原貌的地坑院客房。

品尝 “十大碗”

当地特色饮食,相传是当年慈禧逃难到此处时,当地村民为其所做。传统的“十大碗”包括小酥肉、红烧肉、凉拌红萝卜丝、海带、红豆腐、肉烩菜、黄花菜、烩炸豆腐、凉拌豆芽、凉拌粉条。

学习传统剪纸

南沟村的黑色剪纸,在众多传统剪纸中独树一帜。据考证,尚黑的传统源自夏朝,当地人逢年过节、婚庆嫁娶都用黑色。

猜你喜欢
陕州窑洞当地人
俞泖全、齐菁禹、蒋萌珂、高盈盈作品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语言音乐学视域下的陕州梆子地域风格探究——兼谈陕州梆子的“本土”身份
探秘陕州地坑院
新出北宋陕州漏泽园党项配军墓志研究
信一半
看到和走到
论窑洞的建筑艺术
隋唐时期陕州行政区划的变革及其原因
习近平谈《平凡的世界》我和路遥住过同一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