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市群综合经济实力研究

2017-02-25 02:45朱兆欢
关键词:合肥城市群实力

朱兆欢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安徽省城市群综合经济实力研究

朱兆欢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提高城市群综合实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安徽省很长时间内的重要任务。研究三大城市群经济密度、经济密度变异系数和综合经济实力发现:合肥的经济密度高居全省第一位,且与省内其他城市差距显著;各城市群内部经济密度差异较大,皖江城市带最高,皖北城市群最低;除皖江城市带外,其他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差距呈增大之势;城市的工业发展越好,城市的综合实力得分越高。

城市群;经济密度;综合发展水平

1 研究区域

根据《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近期安徽省将发展形成“一圈一带一群”的城镇空间结构,其中“一圈”为合肥经济圈,“一带”为皖江城市带,“一群”为皖北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以及宣城,还有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 096.50万人;合肥经济圈包括合肥、淮南、六安、滁州4市及桐城市,土地面积约3.6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 836万人;皖北城市群主要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6个地级市,国土面积约占安徽省的1/3,总人口约占安徽省的一半。

2 研究问题及意义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城市群作为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地位,三大城市群的健康快速发展势必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指出,中国城市群流动人口分布呈现“极化”和“属地化”特征,东部城市群和所在经济区内城市群是主要人口流入区域,江淮城市群是我国的人口强势流出中心。[1]随着安徽省三大城市群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群对周边区域产生的辐射带动效应将越来越大,研究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密度,经济密度的变异系数以及城市群的综合经济实力,提出安徽省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对推动城市群健康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 经济密度与经济密度变异系数

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密度表现出一系列不平衡的特征,地区之间差异过大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差异过大已经变成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即使是在安徽省内部,由于资源、能源以及政策分配的不均衡,也导致了各个城市群甚至是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的经济密度产生较大差异。

3.1 数据来源和计算说明

经济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经济效益的水平,一般以每平方千米土地的产值来表示,表征城市单位面积上经济活动的效率和土地利用的密集程度。变异系数[2]是反映总体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指标,是反映数据分布状况的指标之一,可以定量地说明一个总体各单位的不同时期集中或分散的发展变化趋势,通常用样本数据的标准差与均值之比来表示。选取安徽省各城市2011年到2014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和面积作为基础数据,不包括巢湖(2011年巢湖撤市)。

(1)

Cv为变异系数,xi为城市的经济密度,n为城市个数。原始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和安徽省统计局网站。

3.2 结果分析

经济密度方面,安徽省三大城市群所涉及的15个地市中,合肥的经济密度最大,上升速度也最快,过半数的城市经济密度在0.5亿元/平方千米以下,且年增幅量较小。经济密度最大的四个城市均位于皖江城市带,经济密度最小的三个城市均位于皖北城市群,两者差异显著。合肥经济圈中除省会合肥外,其余三市的经济密度基本小于0.5亿元/平方千米,合肥作为中心城市并未很好地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经济辐射能力不强。

经济密度变异系数方面,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密度变异系数密度先下降再上升,整体变化幅度不大,各城市经济密度差异变化不显著,发展较为均衡;合肥经济圈整体经济密度增大的同时,经济圈内各个城市的经济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其原因可能是合肥的快速发展拉大了与其他城市的差距;皖北城市群经济密度的变异系数基本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且上升的幅度较大,皖北城市群在经济密度增大的同时,城市群内各个城市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且差距显著。

4 综合发展水平对比

4.1 数据来源与说明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将具有一定相关关系的多个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研究一组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实测指标是如何受少数几个内在的独立因子所支配的,可以在确保原始信息丢失最少的情况下实现简化评价指标的目的。结合安徽省三大城市群的实际情况,借鉴陈金英等2013年研究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时所选取的指标,[3]选取了反映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12个指标。

4.2 综合实力对比说明

因子分析中KMO值为0.671,表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检验的Sig值为0.00,说明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适合进一步分析。有三个初始特征值大于1,所以选择三个公因子,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53.554%,第二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20.576%,第三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764%。

由旋转成分矩阵可知,第一个因子在工业总产值(X2)、地方政府财政收入(X7)、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从业人数(X4)、在岗职工工资总额(X6)、城乡居民年底储蓄余额(X8)等变量上有较大的载荷;第二个因子反映的是在岗职工人数(X5)和货运总量(X3)等变量的信息;第三个因子反映的是人均居住面积(X9)、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X10)和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X11)等变量的信息。根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以直接写出各公因子的表达式,进而算出各城市的综合得分及排名情况。

F=0.53554·F1+0.20576·F2+0.08764·F3

(2)

皖江城市带,合肥和芜湖得分较高,主要是公共因子1(F1)得分较高,在工业总产值(X2)、地方政府财政收入(X7)、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从业人数(X4)、在岗职工工资总额(X6)、城乡居民年底储蓄余额(X8)等变量上有较大的载荷,表明城市的工业发展水平、财政收入水平、就业、工资水平还有人民生活水平较高。滁州、安庆和马鞍山的综合排名居于全省中位,但是滁州在公共因子3(F3)上得分最高,F3主要是反映人均居住面积(X9)、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X10)和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X11)等变量的信息,滁州在居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如果能够适当提高城市的工业发展水平、财政收入水平和就业工资水平,那么滁州的综合实力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同时安庆和马鞍山也应该提高各方面的城市实力以增强城市整体的综合实力。宣城、铜陵和池州的综合排名无论在全省还是城市群内部都较为靠后,主要是三个公因子得分都不高,现阶段想要快速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可以把城市发展重心放在工业发展上,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增加社会就业,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政府税收,提高F1得分,进而增强城市综合实力。

合肥经济圈,合肥自然稳居第一,滁州在居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但是淮南和六安的排名在全省不甚理想。淮南和六安在公共因子1(F1)和公共因子3(F3)上的得分均不理想,也就是工业、就业和人们生活水平,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表现都有待提升。尽管如此,六安在公共因子2(F2)上的得分居全省前列,其在岗职工人数(X5)和货运总量(X3)方面表现较为突出,这两个变量对整体城市综合实力的解释程度不高,影响了综合实力排名,六安市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融于合肥经济圈,努力成为合肥发展的“后花园”。

皖北城市群,阜阳、蚌埠和亳州的综合实力排名较高,且三个公因子的得分都不低,说明这三个城市在皖北城市群经济发展相对较好,且阜阳在公因子2(F2)上表现较为突出,在岗职工人数(X5)和货运总量(X3)都较大,这点可能与阜阳人口基数大有关。蚌埠和亳州在公共因子3(F3)上得分较高,两市的生活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发展较为完善。同时,宿州、淮南、和淮北的城市综合实力在全省处于中游偏下的位置,尤其是宿州在公共因子1(F1)上的表现不甚理想,工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要把经济发展放在首要的战略位置,只有经济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等各方面问题才能够解决好,城市的综合实力才能提升。

安徽省三大城市群所涉及的15个地市中,因子分析综合得分为正数的有6个,合肥的综合得分最高,在全省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综合得分为正数的城市在三个公因子上得分也较高,综合得分为负数的城市在三个公因子上的得分也较低,综合实力较弱的城市需要在各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巩固中心城市优势,强化其经济辐射作用

合肥作为省会城市优势明显,资源和政策优势都向其倾斜,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但蚌埠作为皖北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优势不明显,与合肥相比中心城市地位不明显,蚌埠应加快产业更新换代,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巩固中心城市优势,强化其经济辐射作用,推动皖北城市群进一步发展。

5.2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增长

产业集聚的初期可以推动经济增长,[4]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对城市群城市化效率具有显著影响。[5]安徽省三大“城市群”各赋特色,分别处于安徽省的北部、中部和沿江一带,资源禀赋也各不一样,各“城市群”应当充分认识到本地区的优势、特色资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应当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规划,结合自身长三角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构造出符合皖江城市带特色的产业体系;合肥经济圈,应当积极发挥合肥作为安徽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优势,扩大辐射区域,带动其他城市共同发展,使经济圈更富有向心力,走向优质、健康的常态化发展道路;皖北城市群位于安徽北部,沿淮河由西向东延伸,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要发挥资源禀赋,形成现代意义的产业体系,打造优势产业基地,与中原城市群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局面。

5.3 缩小城市群内各城市经济实力差距,实现均衡发展

合肥的中心城市地位明显,与合肥经济圈内其他的城市的经济实力差距显著,具体表现为合肥经济圈在经济密度增大的同时,经济圈内各个城市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这表明合肥在自身良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其他城市的带动作用不强。合肥应该继续发挥中心城市的优势,壮大自身经济实力,但在发展的同时要增强其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市群内城市共同发展。

[1]纪韶,朱志胜.中国城市群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平衡性研究——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2):5-16.

[2]武义青,李泽升.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研究——兼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比较[J].经济与管理,2015,29(3):17-22.

[3]陈金英,杨青山,马中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13(8):68-72+85.

[4]张云飞.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 经济地理,2014(1):108-113.

[5]万庆,吴传清,曾菊新.中国城市群城市化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66-74.

Class No.:F061.5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Comprehensive Economic Strength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Anhui in China

Zhu Zhaoh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Anhui 233000,China)

It is a very important task for Anhui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The economic density, economic density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d comprehensive economic strength are as follows: Hefei ranks the first and the gap between Hefei and other cities is significant. Wanjiang is in the highest level, while Wanbei is in the lowest level . In addition to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of Wanjiang, the inter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gap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s increasing. And if the urb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s better, the urban comprehensive strength is higher.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c density;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朱兆欢,硕士,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基于四种人口城镇化测量指标的人口城镇化质量提升策略研究”(ACYC2015070)。

1672-6758(2017)03-0032-5

F061.5

A

猜你喜欢
合肥城市群实力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实力抢镜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