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道权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续写教育新篇章
◎ 谢道权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首要政治任务,教育战线更是如此。积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好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教育民生责任,逐步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教育现代化任务,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根本遵循和应然选择。我们需要准确站位时局、站位大局、站位全局,自觉立足行业、立足区域、立足岗位,根据党的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战略部署,结合教育当前实际和发展趋势,出实招、求实效,续写教育新篇章。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教育的专业性、教育成果的滞后性,决定教育事业不能“翻烧饼”、“念歪经”。加上处于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受到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冲击的当下,把以更鲜明的态度遵循教育规律作为第一法则,对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有着更加突出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把握教育工作的内部机理。坚持“立德树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教育“立人”、“铸魂”,强化意识形态管理,大力改进德育工作,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坚持以人为本,珍视每一个生命,让教育真正成为人学,别把学生当容器和机器,从升学第一、分数至上的窠臼中摆脱出来,让每一名学生更快乐地学习、更有尊严地生活;坚持因材施教,推行“适合的教育”,既看到学生的共性,又看到学生的个性,避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针对学生优势的多元智能和潜在的个体特长,施行差别化的教育,追求“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的教育理想;坚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坚决纠正提前学、抢跑道学、超负荷学,坚决制止各类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以牺牲身心健康换取学习成绩的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支持学生按照自身学习进度和方式获得学业发展与成功。
把握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内外关系。坚持一体融合,按照“三个面向”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提高劳动者创造和参与社会财富的能力,打破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对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地方产业结构,推进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厚植创新驱动根基,助推发展动力转化,不断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坚持开放办学,推行不设边界的教育,鼓励学校与社区、企业加强合作,善于倾听家长与群众的呼声,整合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一切可用资源,促进教育、家庭和社会形成相互联系、运转有序的“环岛”,办好没有“围墙”的学校,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公民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坚持相对独立,把握教育工作自身的本质属性和有限责任,站稳教育立场和儿童立场,辩证处理政治话语和教育话语、行政权威和学术权威的关系,对业界内外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新模式、新流派,务必先论证再普及、先试点再推广,不折腾、不盲从、不懈怠,努力把“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发展好每一位教师”的“独当之任”落实好;坚持与时俱进,更加重视教育历史与未来的承接、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融合,做到守正出奇、扬弃并举,在教育体制、政策、理念和举措等方面科学审慎地“破”与“立”,努力保持教育的新鲜度和支撑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需要、终身发展留出接口。
与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判断一样,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现象,成为建设教育强国、促进社会公平绕不开的、必须逐步解决的重要课题,需要我们以钉钉子的韧劲、用绣花一样的细功,接续发力、精准施策,不断提升教育公平的质感和温度。
促进条件和机会公平。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坚持“规划先行、投入跟进”的原则,定期完善中小学和幼儿园布局规划,有序完成撤、并、改、建的阶段性任务,推动解决学校布点不足、大规模大班额等问题,强势推进标准化办学,完善城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改薄行动、校安工程、数字化学校创建等项目,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平台应用,做到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覆盖面,为创设交互学习和泛在学习环境提供有力支撑;公正落实招生政策,推行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区制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保障残障儿童少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同城待遇,全面取消公办普通高中择校生,逐步提高四星级普通高中指标生的比例,试点推进普职融通改革,搭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立交桥,扩大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报名参加高考,面向不同区域、城乡学生更公平地划拨重点院校招生指标,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为现代农民、产业工人、退役军人等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便利;真情关爱特殊群体,采用“普惠+特惠”模式,构建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应助尽助、应补尽补、应贷尽贷”,绝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贫失学、辍学,坚持“全纳教育”原则,对于重度残疾、无法进入学校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同时为所有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建立爱心档案,健全“党员义工”、“教师妈妈”志愿组织,依托校内“你我之家”、“知心小屋”和校外辅导站、法制驿站等阵地,全面关爱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让特殊群体学生与其他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奔跑。
促进过程和结果公平。不断调优教育结构,直面学前教育较义务教育、职业教育较普高教育相对薄弱的现状,扶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提高全额事业幼儿教师比例和非在编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加大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力度,逐步解决“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问题,扶持职业教育特色多元发展,落实“普职招生比大体相当”规定,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构建升学纵向贯通、产教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持续深化校际共建,探索“名校+”模式,实施“名校+弱校、+农校、+新校、+分校”策略,加快标准化、集约化管理进程,推动校际、城乡、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共同进步,既部署行政安排式的结对,也倡导“自由恋爱式”的联盟,采取区域内的教育集团、一体化学区以及跨县域的教育共同体、网络联盟校等多种方式,变削峰填谷为造峰抬谷,并鼓励学校特色办学、错位发展,变“一列纵队”为“多列纵队”,实现“盆景”到“花园”的转型升档;均衡配置城乡师资,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教师在县域甚至设区市域范围的灵活配置,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培养一支“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乡村教师队伍,坚持新招聘教师优先配置到农村学校,创新农村学校新聘教师“1+2”和双导师培养模式,组织音体美等紧缺学科“一专多能”兼职教师培训,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完善“教师交流、名师走教、城市教师支教、特级(骨干)教师送教“四位一体”体系,实现区域内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升和动态均衡配置。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培养合格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终极使命。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新期待,必须更有效度提升绿色科学、管长远可持续的教育质量,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拔尖人才、创新人才。
着眼不同领域提升质量。改进德育工作,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统领,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全面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任何时刻都把握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要求不偏移、不松劲;提升智育工作,聚焦“课堂、课程、课题”,积极开展“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课堂”建设,构建校本化、多样化、可选择的“1+X课程”(国家课程+特色课程)体系,发挥实证式、问题式、应用式教科研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推进备、讲、改、辅、考各个环节的“增质提效”,改变拼消耗的、粗放式的质量增长之路,辩证处理“分数至上”与“素质养成”之间的矛盾;加强体育工作,继续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从小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在小学阶段形成一些体育爱好,在中学阶段培养一到两项体育特长,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确保学生健康测试合格率95%以上,助力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拓展美育工作,坚持美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感受和表现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打开学生看待世界的“第三只眼”,每年举行校园艺术节,上好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帮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项以上的艺术特长;普及劳动教育,倡导“做中学、学中做”,在学校内外开设“校园农场”和劳动实践基地,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和社会劳动,拓展手工劳动、机械劳动和科学劳动、技术劳动,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知行合一,形成生存发展、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着眼不同学段提升质量。学前教育重在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推进课程游戏化建设,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促进幼儿在健康、语言、科学、社会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促进幼儿生动活泼、健康快乐地成长;义务教育重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既防止片面追求分数的“急功近利”,也警惕用素质教育做掩护的“无所作为”,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神圣的好奇心”,通过常态化、系列化的活动增长学生的见识和才干,进而拓宽学生成长“金字塔”的基座;普高教育重在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推行班级导师制和分层教学、走班选课,坚持“文化类、国际类、体艺特长类和自主招生类”多元驱动战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找到符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和发展方向,更大程度实现人人出彩、人人成才的目标;职业教育重在助力学生初步具备大国工匠的基本素养,适应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需要,打造一批满足学生选择、匹配社会需求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课堂、实训车间和实习企业“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性与职业性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精益求精意识和革旧创新能力;高等教育重在提高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水平。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和示范,在原创性成果以及成果应用率上取得更多突破,更好策应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
人的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关键,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教育事业的兴衰。我们既要把握“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的内因,也要尊重“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的外因,以“四有”好教师标准为统领,更有力度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常态开展“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主题教育,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制度,定期选树和宣传优秀教师和先进集体,落实师德表现“第一依据、一票否决”的刚性要求,严查快处有偿家教、以教谋私等失范行为,让所有教师真正承担起师德责任;加强师能建设,以各个学段教师与校长专业标准为指南,通过分级分类常规培训,网络研修社区,线上线下混合培训等载体,采取集中面授、技能比拼、素养测试等办法,落实三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目标,通过名师工作室,卓越教师培养工程,高校、教科研机构、中小学“三方协同”培养等办法,搭建“新秀露台、能手擂台、骨干展台、名师讲台、校长亮台”,梯队化打造一批骨干、名师和领军人才,通过学习型、研究型、互助型组织提供影子式、菜单式培训,对接薄弱地区、学校和学科的教师需求,引导教师借力大师的、团队的肩膀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加强师绩建设,恪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严格教师岗位目标责任管理,推行“班主任竞争上岗、班主任与教师双向选择”的岗位聘任模式,通过良性合作和竞争,让先进者劲头更足、使后进者坐立不安,激发教师个体比学赶超、不甘人后的进取动力,以及教师群体“互相搭台、互为舞台”的争先合力,同时推进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绩效考核、干部提拔、职称评聘等工作坚持优绩优先、多劳多得的原则,更加重视对教学水平、教学实绩、科研成果、创优项目的实际贡献,不搞大锅饭,更不搞特殊化,以个体岗位绩效的提升服务学校教育质量、区域综合实力的提升。
优化教师发展生态环境。注重多样化的激励,激励和奖励、收入和工资不划等号,相较于物质奖励,教师从精神激励获得的成就感、进取心更持续、更强烈,相较于工资,教师自然年度收入事实上远低于当地公务员。在物质奖励方面,据相关统计教师收入在十七个大类职业中处在中等偏下水平,有必要利用工资、补贴、奖金等杠杆激励教师更好尽职、多作贡献。在精神激励方面,可通过开展文体休闲活动,公正组织评选表彰,推行民主管理决策,推广出版教学成果,保障自主教学权、定期培训权和参与研究权等办法,维护教师的工作激情和成就感;减少非业务的负担,教师职业幸福感和吸附力的强与弱不仅关联“加薪”,更关乎“减负”。据相关调研教师约70%的时间和精力消耗于非教学性任务,其中小学、初中尤为突出,有的一线教师身心俱疲、甚至产生职业怀疑,并恶性循环、影响后续工作。各级政府、教育及其他部门要精减或整合各类检查活动、评选指标、验收报表以及无关教学的会议、培训,让教师集中精力投入教学、培养学生,营造专心、潜心教学的“局部晴天”,在职业幸福感、倦怠感之间正确做好“加减法”;保障有尊严的生活,学校不是世外桃源,教师不只生活在校园,必须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引导社会对教师多一份尊重和理解,少一点轻视和责难,使教师在专业上有权威性、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真正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同时通过组织年度体验、搭建职称晋升绿色通道、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设立优秀教育人才奖励社会基金、完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满足教师住房或周转宿舍需求等办法,构建党政重教、部门支教、社会助教、全民兴教的良性格局,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教师过上幸福、完整、有尊严的生活。
人民对更好教育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心戮力、真抓实干,拿好“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接力棒,跑好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四个伟大”大局的新征程,以奋进之笔、得意之作,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践行好“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的庄严承诺。
G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949(2017)11-0006-04
(作者: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严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