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名珠
(兴国县第三小学,江西赣州 342400)
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刘名珠
(兴国县第三小学,江西赣州 342400)
口语交际是一种既新颖又古老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是听与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听与说作为口语交际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口语交际具体包括了交际过程中判断、分析、推理、概括、归纳等能力。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应将学生各部位有效调动起来,充分利用到语言实践中来,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活动中,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是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最佳途径。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改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也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事务的能力,还应培养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交流的核心素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之一,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素质教育阶段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古巴比伦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古巴比伦的人们突发奇想,他们想去看看上天到底是什么样一番景象,于是他们开始建立塔楼,直达云霄。随着时间的推移,塔越来越高,最后惊动了上帝。上帝觉得这些人实在荒唐,便决定惩罚一下他们。上帝打乱了他们的语言,顷刻间,人们的语种各不相同,彼此之间都变得陌生难懂,人们根本没有办法沟通、交流。这虽然是一个民间神话,但却能充分体现口语交际对人们产生的深远影响,让老师真切地感受到口语交际对人类生活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小学生年龄幼小,思想不够成熟,思维不够严谨,语言表达略为直白,他们在课堂上往往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久而久之就什么都不敢说、不愿表达、不善于表达,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沉闷。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多想办法,活跃课堂氛围,消除学生对口语表达的恐惧心理。在课堂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多表达、敢表达,对于那些敢说出自己见解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赞扬,以提高他们对表达的信心。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的一个口语交际范文《找春天》:“老师带我们去春游,我看到了春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先借助多媒体播放一遍,再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春天的景象,一段时间后,提出问题:小朋友们,通过对《找春天》的朗读和理解,你们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你们认为春天都有些什么?看看谁的春天最美丽?通过教师的鼓励和引导让学生积极发言,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时的课堂就像炸了锅一样,学生们七嘴八舌,然后再由教师组织好学生依次回答。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如有表达不够准确或用词不当的地方,教师要委婉地进行引导指正,并对所有参与表述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表扬和鼓励,以增加他们下次发言的信心。教师要不断鼓励和引导,使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越来越自然,通过一种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来完善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营造美好课堂氛围,来展开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是新课堂当中应该大力提倡的一种具有新意的方法,为建立轻松、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断实践探索。课堂教学的短暂几十分钟,应让每一分钟都起到应有的作用。首先,教学内容直接影响教师与学生讨论的情趣。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们喜欢讨论的内容。同学们会把对事物的喜爱转化为对口语交际的喜爱,低年级的学生往往会对新事物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应该特地留意学生的动态。当学生受到影响而兴奋或产生感情共鸣时,教师应该乘胜追击,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在教学当中,创造出贴近生活的意境,使课堂来自生活而又回归生活。与实际生活相贴近的情境,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得心应手的感觉。这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便被调动起来。让学生进行各种角色表演,自觉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种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始终自觉地去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一个好的话题可以激发学生无穷的兴趣。教师在选择话题时最好要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例如“我最尊敬的一个人”,这个人不一定非得是什么明星、伟人,教师可建议学生尽量说自己身边的人,比如父母、老师等这些熟悉的人,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有事可讲,才能真正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一定要倡导学生发展合作的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获。在课堂上一定要营造出平等、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解放学生的思想压力,给学生提供一种师生合作、朋友合作的自由课堂,通过互相合作表演,互相帮助,互相进步,鼓励学生在交际当中表现自己,并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通过这种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参与互相评价。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并接受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也对别人提出批评和建议。在课堂上,学生积极交流合作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语言习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训练,不能局限于课堂之中,应该把眼界放得更远。课堂教学虽然能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口语技能,但光靠课堂那短暂的时间是不够的,应该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所以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授学生口语知识,还要引领学生去社会当中进行一定的实践,积极开展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例如去敬老院做义工,让学生陪老人们聊聊天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进行实际的交往活动打下基础。
传统的口语交际考试考核都是通过笔试评分来体现学生的水平,常见的考试类型有看图说话,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写出情景对话中的某一话语的言外之意,设计一个情景写出情景中的人物在某一时间可能会说的话或者可能会做的动作,给出一个话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理由等。这种考试模式不能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对考试模式进行创新,可以将笔试改为口试创设一个话题让学生讲、一个看图说话、一个对话三个题目作为口语交际的考试考核,这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
口语交际是我们交流的基础,是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应结合学生自身特点,通过课堂教学不断完善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为我国人才培养输送更加优秀的人才。
[1]何凤彩.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J].小学语文教师,2002(3).
[2]马国杰.四年级口语交际训练[J].小学语文教师,2002(3).
[3]陈树宝.积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兼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益[J].小学语文教学,2000(12).
[4]白玉.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学周刊,2011(11).
刘名珠(1982—),女,江西兴国人,兴国县第三小学,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责任编辑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