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
与自然共生长
——对一次“主题式春游”的观察与反思
■徐波
春天,正是万物复苏之际,处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想着这美景不赏颇为可惜之时,学校的一次学生春游活动策划也在悄悄开始,学校把此次春游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重任交给了我。
我想,学生日常的学习活动往往更多地囿于校园,春游则成为学生走近大自然,与自然万物共同生长的好的学习机会。因为它建立于学生的无限期待、愉悦与兴趣之上,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有效达成预期的各项目标。那么确定并优化目标,设计好活动就成了重中之重。于是,我想到了做跨学科的“主题式”春游课程。
对学生来说,春天是令人向往的,春游是令人兴奋的。面对春天的美丽,学生却往往缺乏描绘美的词句。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璀璨的历史,唐诗宋词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夺目的明珠。正巧前段时间中国诗词大会的播放已经在学生中有一定的讨论,于是我采用“飞花令”的竞赛形式,结合春游行动,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背诵描绘春天的诗句,品味诗词之意境,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诗词中领略别样的“春天”,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春游活动正式启动之前,语文老师们为同学们准备了《春天,送你100首写“春”的诗句》,要求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为春游活动做好准备。事实证明,同学们参与活动非常踊跃,诗句记忆的准确度非常高,各小组的竞赛氛围浓烈,大家争先恐后,答得不亦说乎。
1.寻春·春彩飞扬。
春天很美,寻找春天的美,需要一双慧眼。伴随着春天的到来,蝴蝶从每年的三月份开始活动,是气候进入春天的标志之一。所以,安排学生寻找春天的典型标志——蝴蝶,就有着特殊的意义。于是,在活动现场,我们让学生在能看到的范围内,寻找并用手机拍摄蝴蝶,说出其主要特征,集“寻春”卡。同学们在公园内追逐着五颜六色的蝴蝶,灵动的身影往来穿梭于林间花丛,活泼的嬉闹声融于春日的祥和气息中,描绘出一派山水田园的诗歌画卷。
2.探春·春影斑驳。
除了蝴蝶以外,春天万物复苏,各种树木都抽出了绿芽,绿色渐渐铺满山头。来到大自然中,很多学生对常见的树木名字和特征产生了好奇,但他们既不知道该植物的名称,也不知道如何区分。如果没有老师的指点,也许该疑惑便不了了之。于是,我们老师事先对常见的树木进行挂牌,游戏中引导学生自行寻找挂牌树木,学习树木名称和特征,解决他们的疑惑,集“探春”卡,同时激发学生爱花护草的情感。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神情专注地搜寻着挂牌的树木,一旦寻获“猎物”,全体成员便开心地在树下合影。
3.觅春·寻觅春天。
在春游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常见的树木,想了解该树木的名称,周围又没有老师的指导,这时候怎么办呢?其实,很多公园都有植物介绍宣传栏,古林公园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引导学生通过自行阅读宣传栏的途径解决问题,集“觅春”卡。
4.踏春·青春悦动。
我们要求学生单脚踏七巧板,到终点写下“踏春”,组内每人每次只能写一笔,以锻炼身体、挑战自我、愉悦心灵。在一片呼喝加油声中,同学们铆足了劲儿,努力完成任务,力争不拖小组的后腿。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体验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5.惜春·春韶易逝。
我们安排同学们在春游前就做好环保小报,当天向路人介绍环保小知识并发放环保小卡片,以身作则,爱护环境,拍摄视频并发送,集“惜春”卡。其实,在春游活动中,许多同学无不自觉地充当起“环保小天使”,他们捡起路边的垃圾,不随意践踏草坪,遇到随意攀折花枝的路人也会好言相劝。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呵护幼嫩的生命,爱护春天的一草一木。
我们指导学生在春游过程中,积极寻找春天的动人姿态,并使用相机将其拍摄下来,定格美丽的春景,并赋以美好的寓意,使之长留于记忆中。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我们安排在春游后进行摄影作品的评比及展示。相信这份美好也将对学生的生活态度和观念有积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下学生们文字描绘下的春景:
河边的垂柳已探出新芽,与之萌发的还有青春的活力。在和煦的春风中,在温暖的阳光下,垂柳轻拂枝条,轻抚你内心的最深处。只要你用心观察,总能找到那片灵魂的栖息地。谁说不是呢?
漫步在小路上,片片淡紫中散发出的阵阵芬芳,令人心旷神怡。那柔柔的花瓣,在风和阳光间翩翩地起舞。下面的盛开,上面的待放。盛开后的花瓣紫色渐渐地淡去,整株花色上重下浅,上实下飘。
风,轻轻地拂来;花,点点飘曳。在静肃的杉林中,阵阵若有若无的清香弥散开来,初春变得温润而亲切,空气变得空灵而清新,沁染着二月兰的淡泊与宁静,又仿佛让人陶醉在悠扬旋律的梦境中。
1.以学生为主体的主题式春游。
首先,早在100多年前,杜威等教育家就提出“做中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学习。主题式春游完全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活动中的地位是经常变化的,如在学生自主活动时,教师是观察员;在学生组间竞赛时,教师是裁判员;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是导航员;在组内发生矛盾时,教师是协调员……总之,教师的角色完全因学生参与的活动而定,充分体现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次,神经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知识、思维、行动与学习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课堂上,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技能的培养。学生往往对于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但遇到实际问题却显得束手无策,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主题式春游,学生亲近大自然,从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春天的美,寻找万物复苏的迹象,并记录下来。实际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他们必须积极思考,再通过小组内的讨论或教师的引导得以解决。通过不同的活动项目,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搜集能力、组内协作能力等均得到发展。主题任务来源于真实的实践中,在活动中,学生不仅“知”,而且体验了如何“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于实践,又从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做到了“知行合一”。
2.综合多门学科的主题式春游。
首先,主题式春游的设计要求教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所以,主题式春游不可能是单纯某一学科的目标达成,而是以某一学科为主、综合多门学科的目标达成。主题式春游鼓励学生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跨学科的有用资源,结合各门学科的有效学习方法和途径,为自己的学习、实践服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本案例就是以生物学科为主,结合了美术、语文、体育等学科的目标要素,设计了学习的目标。这促使学生将跨专业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其他学科领域,提高了主题活动的含金量。这也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把各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找到主题活动中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而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其次,以小组为单位的主题式春游,满足了不同学习风格和技能水平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如一个小组里,有的学生语文较好,他可以带领组员学习诗句;有的学生善于画画,他可以指导组员制作环保小报;有的学生有摄影特长,他可以指导组员拍摄照片……这也要求教师在分组前要多了解学生的特长,分组时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让每个组员都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
3.多元评价的主题式春游。
首先,项目式春游采用契合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法和评价方法,并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特别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如本案例中,既有优胜小组的评比,又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做好过程性记录,并将过程性记录展示出来(摄影展、PPT)。其次,为了让学生在主题活动过程中能自我反馈、做好自我反省,并及时调控自己的行为,我们还设计了各种评价量表,如主题式春游准备阶段评价量表、团队协作能力评价量表、小组任务和时间管理能力评价量表等,鼓励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组内互评,并对自己出现的问题提出矫正方案。第三,我们采用和职场类似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活动之前先考虑评价标准,鼓励学生自我设定目标,不断提高活动效率。最后,活动中既有师生评价、又有生生评价,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合理看待评价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共鸣。
4.培养“核心素养”的主题式春游。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首先,主题式春游脱离了传统春游方式的“低级趣味”,旨在运用春游环境,引导学生在春游时参与学习,在“玩中学”“乐中学”,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思维习惯。如本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国防园观察植物、蝴蝶。其次,主题式春游与社会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社会责任观”,激发学生在社会中的责任意识。如本案例中,学生向路人介绍环保小知识并发放环保小卡片等。第三,主题式春游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形成。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勇于探究、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第四,主题式春游可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本案例中,学生亲身参与“单脚踏七巧板”的游戏,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在“寻春”活动中发现春之美,逐渐形成珍爱生命的生命意识。最后,主题式春游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增强。如本案例中的“飞花令”游戏,学生充分体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竞赛中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得到提升。
(作者为江苏省南京致远初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