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建构“生态课堂”的思考

2017-02-25 20:57宋晓楼
初中生世界 2017年48期
关键词:生态课堂尝试建构

■宋晓楼

初中物理建构“生态课堂”的思考

■宋晓楼

课堂学习是一种生活,如何让这种生活吸引学生,让学生在享受这种生活的同时,领略其中的奥妙,感受物理的魅力,这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建构一种原生态的课堂。

物理 生态课堂 尝试 思考

诚如人不能离开生活一样,学习更不可能离开生活而发生。课堂学习也是一种生活,而且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生活。物理课堂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生活体验、带给学生什么样的生活感悟和精神追求,是每位物理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我们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更多地关注与学生的交流是否达到学生满意程度,体现的是两种不同层次、不同境界、不同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行为,一位优秀的物理教师更多关注的应该是后者。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2011年版的《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实验做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课堂中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实验、创造什么样的教学情境,需要教师不断思考、推陈出新、精心设计。学习首先是一种经历和体验,更是一种生活,学生只有亲历某种过程,才能在过程中生成智慧,建构知识体系。因此,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新的情境、提供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去体验、去亲历、去尝试,在体验、尝试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让学生在经历中开阔视野、增加底气、培养根基,积累科学与人文底蕴,感悟生命的丰富与智慧、体验自然的美妙与和谐,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对未知产生好奇和期待、对科学充满向往和敬畏,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一、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去经历、体验、思考

如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教学中,我创设了两个活动情境,一是如何让硬币“越”过直尺,二是如何将纸杯中的乒乓球取出(不准用手直接取)。一旦课堂放开了,学生就动起来了,学生的智慧就会不断地迸发和涌现,他们会想尽办法尝试并试图解释。以活动二为例,有的学生选择倒出小球、有的弹击纸杯底部、有的摇晃杯子、有的快速向下抽纸杯、有的则尝试用嘴对着小球吹气并成功将球吹出,对于这些方法,学生都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可当我沿着杯口的边缘吹气并将球吹出时,学生既意外又兴奋,他们没想到不对着乒乓球直接吹也行。我让他们自己尝试,成功后我问他们这是为什么,他们瞪大双眼看着我,因为他们不知道是为什么。这是超出他们的生活经验的,此时,教师的任何话语对学生来说都是“天籁之音”,这时的学习才会真正地发生,因为这时的学生是那么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二、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还原教学的原点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只要你愿意,随时都能发现问题,将生活中的人、事、物、景融入课堂作为教学资源加以运用。比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我就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收集相关的现象,并尝试解释,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设计一个问题“假如没有摩擦力会怎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最后要形成成果(表演、演讲或科普小论文等)进行汇报展示,效果当然可想而知。

再比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会借助视频进行课堂导入,学生缺少一些直观的感受和经验。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效果还不错。一种尝试是将明星话题引入课堂,许多孩子都是足球迷,贝克汉姆的“弧线球”很有名,为什么看似“走”直线的足球会突然变向?这样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第二种尝试是将学校的特色课程资源引入课堂,乒乓球是我们学校的特色课程,“旋转球”“弧线球”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会玩、会用,但却说不出所以然来。于是我特意录制了学生的活动视频,课中播放,由于讲的是学生自己的故事、解决的是学生身边的问题,学生有最直接的体验和感受,学习热情也就不一样了。“你能说说乒乓球为什么会变向吗?”一个简单的问题就能把学生带进物理的世界。

三、关注学生真实的思维状态,给学生提供思维支撑

教学不是告诉,是发现,是教师引领学生去发现未知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支持、鼓励、耐心、信任和资源的保障,在他们思维受阻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启发,让他们自主地发现、感悟,最终实现顿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结合具体的问题、知识点给学生提供“生活的原型”。还以“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为例,教师都知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道理,如何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此时吸尘器、吸油烟机、喷壶等就可以进入课堂,甚至雨伞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当学生尝试解释的时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引领,让学生在解释生活原型的过程中理解、应用知识。

四、创造性地使用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体验物理的奥妙

世界上没有废品和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和宝藏,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创造。对农村中学来说,尽管也有实验室,但实验器材并不完备,有时候有些实验是无法完成分组的,这就需要教师自己开发实验资源。于是饮料瓶、注射器、废铜、烂铁、泡沫、塑料、乒乓球、小吸管等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进入了课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更是创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一种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这样的过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会慢慢地建构起自己的感知体系和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思路、模式,练就一些技能,养成善思的习惯,对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体验到科学探索的艰辛与不易,进而对科学、自然产生一种敬畏。这些原生态的物品尽管很简单,甚至很简陋,但这是学生的作品,是学生自己的成果,他们会倍加珍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真实地感受着物理知识的神奇与奥妙,他们会心怀好奇、充满向往,并乐于实践、乐在其中。学生的生命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会得到充分的展示,学生的生命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会得以实现,这样的原生态的课堂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生活是真实而平淡的,生活需要激情、需要情趣。因此,在物理的课堂生活中,需要教师创造一些惊奇、制造一些浪漫。教师要有一种浪漫的情怀,能让学生在享受物理生活的闲暇中不自觉地生发出对知识的渴求与渴望,在感受物理知识无穷的魅力之后,产生深层次的学习动机,甚至产生为科学而献身的想法,为学生的科学旅程启蒙。只有这样,物理课堂才能焕发出真正的生命活力。

(作者为江苏省睢宁县苏塘中学校长)

猜你喜欢
生态课堂尝试建构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建构游戏玩不够
这里的课堂扬起低碳、生态的风帆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