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奇
(信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孙承宗与晚明辽东政局变迁
张帅奇
(信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面对吏治腐败、经济凋敝、边备废弛晚明辽东时局,孙承宗临危受命经略辽东。他在任期间,构建了以宁锦防线为核心的多方位防御体系;积极加强军队建设和发展辽东经济以自强;并选用一批以袁崇焕为首的军队将领,加强辽东边防;使辽东危局有所恢复。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明朝在辽东地区的统治,对延缓明朝灭亡速度、后金(清)政权入主中原进程、以及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晚明;孙承宗;辽东政局;变迁
明太祖朱元璋说:“自古重于边防,边境安则中国无事,四夷可以坐制,……沧海之东,辽为首疆,中夏既宁,斯必戍守,……” 终明一世,辽东始终为明代防务的中心地区。尤其是晚明时期,明廷对辽东的经略人选一直较为重视,先后有杨镐、袁应泰、熊廷弼、王在晋等人经略辽东,结果都无果而终;而辽东地区的局势非但没有好转,而且日益混乱,继续恶化。明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孙承宗正式出任辽东经略;他在任期间,提出了较为符合实际的辽东防务策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晚明辽东政局的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目前学界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余三乐的《明末党争中的孙承宗》,孔骐骥的《孙承宗的军事思想略论》,庄道树的《孙承宗守备辽东评议》,李光宇的《孙承宗经略辽东》,闫光亮的《孙承宗与辽东防务》,姜守鹏的《孙承宗抗清事略》,李华彦的《孙承宗与晚明辽东抗金事业》,陈作荣的《天启间孙承宗督辽业绩述略》等。这些研究对于孙承宗的辽东防务策略并没有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还存在一定的进一步研究空间。
本文主要研究孙承宗在晚明辽东这一时空中的活动以及个人的活动与晚明辽东政局变迁的作用。
天启、崇祯时,处在明王朝与“北虏”蒙古和“东夷”女真交汇锋面地区的边陲辽东,其政局更为动荡。在吏治、经济、边备等多方面都存在严重的危机。
(一)吏治腐败
1.贪污、贿赂横行
晚明的官场腐败、卖官鬻爵、贿赂公行,而辽东亦是如此。由于明朝统治者的肆意挥霍,造成国库的日益空虚;加之辽事日益严重,所需军费开支糜大,对边军的待遇日益下降,军士不但受到的剥削和压迫愈加沉重, 而且生活条件没有任何保证,经常入不敷出,造成边军的逃亡。而作为边军的卫所主官不仅不加过问,反而引以为利,既可贪污缺额月粮,又可向逃亡军士索取贿赂;卫所主官私下侵吞军用物资、“占役”的行为也比比皆是。天启三年(1623年),兵部尚书赵彦题军政败坏言“未闻无事则冒军冒饷而上不问,有事则缺兵缺马而功不成,失事则互相欺蔽而法不行,又如粮饷之侵克也,军丁之虚冒也,马匹之消耗也。武将剥削无际,亦至今以复加矣。” 此外,明朝辽东边将还私自限制贡市规模的大小,降低马价,攫取暴利。
2.杀良冒功
明朝辽东边将杀良、杀降弄虚作假冒功现象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边将认为这是加官进爵的一条“捷径”,视少数民族的生命如儿戏,用没有反抗能力人的首级来为自己升官发财铺路,不但使明朝辽东边将失信于蒙古以及女真等少数民族,而且也加大了蒙古和女真等少数民族入侵的频度和力度以及少数民族政权与明朝的紧张局面。
(二)经济凋敝
1.屯田制度废坏
屯田制是明太祖采用“寓军于民”的军事思想,在全国推行军队屯田、战耕结合的制度。顾炎武说,明代“屯田遍天下,九边为多”。 由此可见明朝统治者对边地屯田的重视。屯田作为基本的边政,是明朝推行“且战且守且耕、以屯田供军饷”战争经济的重要措施。屯田制度的废坏始自宣德年间,时人郭敦说:“近年各卫不遵旧例,下屯者或十人,或四五人,虽有屯田之名而无屯田之实。” 其后屯田进一步遭到破坏。到天启、崇祯年间,屯兵的大量逃亡,屯地失领、囤粮锐减已成为普遍现象,边地军粮不得不依靠内地转运和供应。
2.商业贸易衰落
明朝辽东地区的贸易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边地内军民贸易;二是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贸易。
边地军民贸易主要是边地商人随营经商,其活动仅限于边地各城镇地方和随营,范围狭小,受战争的影响较大。随着明军在辽东战场上的接连失利,军队或后撤或逃亡,造成边地军民贸易的衰落,而“商贾为之色沮,落魄失业者,比比皆然”。 天启六年(1626年),辽东“兵每月(银)二两,饷岂不厚?但不屯无粟,百货难通,诸物常贵,银二两不得他处数钱之用。” 足见辽东边地军民贸易的衰落。
明朝与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贸易通称为“马市”,前期是官办的朝贡贸易,后期过渡为民市,民间自相往来、互通有无的民族贸易占主导地位。朝贡贸易的物资多被少数蒙古贵族吞占,其部落民众往往一无所得,靠寇边抢掠,抢夺明朝边地的农畜产品以满足其生活需要,不仅加剧了民族矛盾,更严重影响了民族贸易。此外,由于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明朝辽东边将对商人征税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严重阻碍边地商业贸易的发展;同时明朝政府也对边地贸易推行限制政策,以达到政治上、经济上约束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的目的。如位于辽东的马市开闭无常。
(三)军备废弛
1.卫所制度的破坏
明朝构成军队制度中心的是卫所制度。卫所军服役于卫所,拥有一切生产资料但是负担沉重。明朝统一后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军人地位就大为降低,加之以罪犯充军,使得军人的形象更为低下。到天启、崇祯年间,卫所主官侵占军屯田地、私役军士耕种土地现象普遍且卫地生活环境恶劣,造成军人生活更加困苦,逃兵甚多;一些卫所的逃亡军士已达其总数的80%,许多边地驻军只剩下一半。明朝统治者不得不调内地班充实边军,“启、祯时,边事汹汹,乃移班军于边,筑垣、负米无休期。” 此外,边患严重,兵力严重不足,政府不得不改采募兵制。由于募兵制破坏了早期卫所制“兵帅分离”的构想,使明朝无法完全掌控兵权,所以军队权力又逐渐转变成为个别军官所拥有的势力。
2.军队缺额
在明与后金(清)的战争中,明军经不住八旗劲旅的进攻,大量军士或战死或逃亡,而军队的补充能力较弱,造成大量边防军队缺额。此外,卫所制度下由于卫所主官的压榨、卫地生活环境恶劣等原因造成军队的大量逃亡。卫所军的大量逃亡现象在天启时期已经比较普遍,如九边镇的军额100万,隆庆时所存60万,逃亡者40万;团营军30万,隆庆时仅剩8万人;番上班军原额16万,天启皇帝时仅存4万。
自杨镐兵败萨尔浒到熊廷弼与王化贞革职被逮,辽东经略屡易其人。王在晋在山海关任职半年,辽东的军事形势非但没有好转,而且日益混乱,继续恶化。明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王在晋正式被免去辽东经略的职务。孙承宗宗以天下为己任,勇赴国难,自请出任经略,熹宗当即批准他以原官山海关及蓟、辽、天津、登、莱诸处的军务。同年九月二日,孙承宗到山海关正式“视事”;面对极为严峻的辽东局势,孙承宗吸取经验教训,形成了自己经略辽东的策略,并取得明显的成效。
(一)建立多方位防御体系
孙承宗经过实地考察认为,消极防御的意见不可取,确立了积极防御、逐步推进以及徐图恢复的全局战略,即构建一个以宁锦防线为核心的多方位防御体系。
首先,确立宁远的战略地位。明清之际著名军事地理学家顾祖禹曾经说过,“宁远‘内拱岩关,南临大海,居表里之间,屹为形胜’。” 由于它正居在辽西走廊的中间,守住它,也就扼住了这条走廊的咽喉,山海关尚在二百里之外,根本不会受到惊扰。因此,孙承宗派袁崇焕、祖大寿、茅元仪、满桂等名将驻守和修筑。
其次,建立宁锦统一防线以及防御体系。首先,在陆上,固守宁远城;在海上,要与觉华岛守军水陆结合,出三岔河,形成对后金京城的战略包围态势;同时,将宁远至锦州和大、小凌河城各城、镇、堡连结起来,形成包括锦州、松山(今辽宁锦县)、大小凌河城、杏山(今辽宁锦县)、右屯(今辽宁锦县)诸要地在内的宁锦统一防线,形成外防御地带。
最后,将山海关到京师之间的原有各城都恢复连结起来,派驻军队,层层设防,形成内防御地带。
(二)加强军队建设
由于晚明政治腐败,造成军队也腐朽不堪,毫无战斗力,再加上经过一系列战争的失败,兵众哗变,民不安居,辽东军民人心涣散,谈金色变,因此孙承宗积极推进辽东军队建设。
定兵制,裁汰老弱。面对军队战斗力低下、老弱残兵较多、兵多将少的局面,孙承宗乃定兵制,立营房,简拔清汰,环城为营。每城建三营,营可八千有奇。建营之法,即以阵法为之。令什什伍伍,在营如阵,在阵如营。 而将帅必须要以营为部署,做到“兵不离将、将不离兵,”还将军营中大批逃亡兵士、将领以及老弱残兵的员额裁汰下来,保留大量精兵、强兵,从而为建立一支少而精的军队创造了条件;此外,针对辽东的军队自身的情况,建设和完善了步、骑、车、辎和水师营多兵种组成的指挥作战体系,大大增强了战斗和多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
严军纪,加强军事训练。孙承宗认为,军队要改变涣散无力的状态,必须申明法度,严格纪律,“若不修明祖宗法度……人心必不能固结,士气必不能奋扬”。 针对当时不少将士怕苦、怯战的心理,严肃治军,加强平时的军事训练;加强士兵们的思想教育,鼓舞士气,进行战前宣誓;对兵士,要赏罚分明,严肃军纪,让其听从将领的指挥。为训练车营兵士的军事技术,制订《车营练阵规条》,令士兵熟读牢记,熟练应用,否则重罚或者淘汰。
(三)发展经济
明军多年在战场上不断失利,加之缺船少车,海陆运输困难,造成辽东官仓空虚,粮食匮乏。此外,天启元年(1621年),沈阳、辽阳相继失守,辽河以西人心惶惶,辽地民众或蜂拥入关或向朝鲜国境内奔去,在关外二百多里的广大地域里,人烟断绝,经济凋敝。
天启二年(1622年)六月,孙承宗以兵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生的身份前往山海关视察时,即与袁崇焕确立“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方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孙承宗充分利用辽东宁远至前屯一带的土地上实行屯田。规定以3年起科,向流民发放农具、耕牛和粮种;还根据辽东各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各行各业。“因煤以铸钱,因海以煮盐,因船以贸易货物”, 以此来稳定民心和供应军需。当时盐利丰厚,“初开盐屯之利,两岁可十万余,再至则息益饶。” 例如到天启四年(1624年),辽东地区的制盐收入每年可达七万余两,成为辽东地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辽东防务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四)选将、用将
明朝在辽东战场上与后金(清)作战,不仅丢城失地,而且损兵折将;选将、用将也就成为事关辽东战局的重要问题。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孙承宗对袁崇焕的赏识、培养以及任用。
天启二年(1622年)六月,孙承宗受明廷委派抵达山海关视察,亲自解决筑重城问题。在确定肯定袁崇焕防守关外的主导方略后,关于主守何地,又引起争议。阎鸣泰主守觉华岛(今辽宁兴城东南),袁崇焕主守宁远(今辽宁兴城),王在晋主守中前所(今辽宁绥中),争论激烈。后孙承宗经过实地考察,基本采纳袁崇焕的意见。后来,孙承宗回京后对人说:“崇焕英发贴实,绰有担当。”
这年秋天,王在晋调离辽东,充任留都南京兵部尚书,孙承宗以兵部尚书兼任内阁大学士经略辽东。孙承宗到任,立即命令袁崇焕查核边军冒饷以及空缺,立斩一校,承宗怒曰:“‘监军课专杀耶?’崇焕顿首谢,其果与用法类似。” 可见,孙承宗不仅对袁崇焕喜爱有加,而且对其要求也非常严格,重视对他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对其战略眼光的赏识以及对人才的重视。
天启三年(1623年)二月,孙承宗同阎鸣泰、袁崇焕出关巡察,到达关外200里处的宁远首山观察地形,更加肯定袁崇焕的修筑宁远城的战略眼光,并决计立即修筑宁远城。袁崇焕在修筑宁远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孙承宗的高度评价,他在上天启皇帝的奏疏中说:“巨愿用袁崇焕刘诏之殚力瘁心以急公,不愿用腰缠十万之逋臣,闭关诵经之孱胆。臣愿用博大强毅之马世龙,少年英锐之尤世禄、王世钦,不愿用通脱之奸猾。” 由此可见,孙承宗不仅对袁崇焕非常信赖和倚重,而且对其忠君报国的高尚品格以及操守充分肯定,也是孙承宗知人善任,用人有方的体现。
天启四年(1624年)九月,孙承宗派袁崇焕偕大将马士龙、王世钦率水陆马步兵,出关400里,“东巡广宁,谒北镇祠,历十三山,抵右屯,遂由水道三岔河而还。” 又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孙承宗与袁崇焕商议:“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城郭居之。” 均体现出孙承宗对袁崇焕的信任以及倚重。
由于袁崇焕功绩卓著,升任兵备副使、山东右参政,仕途顺利,这与孙承宗对他的支持、培养以及知人善任是分不开的。而孙承宗在督辽期间选任的一批将领,如马世龙、袁崇焕、赵率教、满桂、祖大寿等,也在抵御后金(清)的进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辽东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1618年建州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起兵,与明朝爆发了争夺辽东政权的战争,“辽事”问题遂产生。在明与后金(清)交战中,明军一败涂地,由辽河东退到辽河西,最后一直“退缩山海,再无可退”。 自“辽事”生,辽东战局,正如明熹宗时,辽东经略王在晋疏言:“……东事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则弃全辽而无局……” 。
(一)孙承宗经略辽东的作用
历史人物的人生沉浮与他所处在的时代,政局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任何人都无法脱离自己所处的时代,都无法一生游离于所处的人际关系网之外,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作为辽东地区的军政主官,在“辽事”每况愈下的历史背景下,孙承宗积极推动辽东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对辽东政局变迁产生了重要作用。
1.孙承宗积极制定军事计划,力主修筑宁远城,建立了以宁锦防线为核心的多方位防御体系;注重加强军队建设和培养将领。不仅为辽东培养了军事骨干和防御力量,而且对后金(清)的进攻兵锋起到了有效的抵制作用,保卫了辽东地区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2.孙承宗在辽东粮食匮乏、经济凋敝的背景下,确立“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指导方针,推行屯田、制盐、贸易等经济政策,以图恢复和发展经济。不仅促进了辽东民田的发展与辽东地区经济的复苏,保护了辽东地区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而且使明军收复了一定的失地,推动了辽东地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明王朝在辽东地区的统治秩序。
(二)孙承宗与晚明辽东政局的变迁及影响
晚明辽东政局的变迁可以概括为:“乱—治—乱—亡”。晚明辽东政局的变迁直接影响到满清少数民族王朝的崛起以及大明帝国的灭亡,间接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
1.对辽东地区少数民族的影响
孙承宗经略辽东的锐意进取以及晚明辽东政局的治乱直接影响到辽东蒙古族和女真族兴衰。由于明朝历任辽东经略“锐意进取”,推行遏制蒙古、打击女真的政策,加之后金(清)通过军事战争以及和亲对蒙古实行军事战争为主、政治诱降为辅的政策,促使后金(清)与辽东蒙古贵族达成政治军事联合,大大增强了女真族的实力,促进了蒙古族、女真族以及汉族的民族融合。随着后金(清)的实力不断增强,使后金(清)在对明朝的战争中不断掌握主动权,汉族逐渐失去其统治民族的优势地位,沦落为被统治民族;相反,以女真族为主、蒙古族为辅的新兴联合政权则由少数民族、被统治民族政权一跃成为统治政权。
2.对明王朝的影响
辽东边疆治,则中原内地治,辽东边疆乱,则中原内地乱;反之亦然。孙文良先生指出:“明亡始于辽亡,辽亡影响明亡。辽东得失关系明朝存亡。” 政治黑暗、经济崩溃、军备废弛、人心不稳的辽东,使明军在战场屡战屡败、节节败退,以至于达到退无可退的境地,终于酿成“弃全辽而无局。退缩山海再无可退”之势; 而后金(清)却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向明朝加强攻势,以“步步蚕食”的方式,逐渐夺取全辽。在明和后金(清)战争中,明朝不仅丧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而且也未能保住辽东一隅,反而辽东局势也每况愈下,以至于最终一败涂地,而明朝也由失辽东进而失天下。
3.对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1)对中朝关系的影响
明朝的辽东地区与朝鲜在地理上存在相连,明朝与朝鲜的关系密切不仅因为此,更因为存在朝贡体制下的宗藩关系而联系紧密。由于晚明辽东政局的变迁,朝鲜在后金(清)与大明王朝的夹缝中生存,一方面囿于明朝宗藩体制的束缚,无法实现政治上的自主;另一方面遭受着后金(清)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的手段,无法躲避;因此只能在明朝和后金(清)的军事对抗中委曲求全、左右摇摆。长期以来,朝鲜始终没有摆脱积贫积弱的局面,最终也未能摆脱由“事明”到“事清”的藩国命运。
(2)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1592年至1598年,日本妄图通过发动“壬辰倭乱”,以朝鲜为“中间跳板”来侵略中国,达到侵略野心并企图主导东北亚国际政治格局。中朝联军击退了日本的侵略,维护了中朝之间的宗藩体系,稳定了东北亚国际关系体制。
但随着后金(清)的崛起、明朝的日益没落,以明朝为核心的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走向崩溃,军事政治力量得到重新整合,其地位逐渐被后金(清)所取代。而日本始终也未能跳出东北亚国际体系的藩篱,又重新进入到由后金(清)主宰的东北亚国际关系体制之中。
晚明辽东政局混乱,统治机制难于正常运转,社会矛盾激化。一方面后金(清)步步进逼,不断向明朝发动军事进攻,消耗着其元气;另一方面明朝虽仍以老大天朝自居,但空恃强大,既不能抵抗外敌的进逼,又陷于苟且偷安倾向的掣肘内耗,步步退保,最终一败涂地。辽亡以及明亡揭示出明朝也没有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而处在晚明辽东政治腐败、经济崩溃、人心变乱环境下的辽东经略孙承宗也无法扭转辽亡乃至明亡的局面。
[1] (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 (清)谈迁.国榷[M].台北:鼎文书局印行, 1983.
[3]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 钱谦益.牧斋初学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 孙文良.明朝兴亡所系辽东之得失[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6] (日)森正夫,等.明清时代史的基本问题[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7] 谢国桢.明代经济社会史料(上下册)[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8]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王淑华
2016-12-17
2095-4654(2017)03-0098-05
K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