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国
【摘要】本文结合《百分数的认识》一课,论述从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精心设计提问和优化练习题组做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性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18-01
教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直接决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有效性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然追求。然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华而不实、片面追求外在教学形式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甚至无效。下面笔者结合《百分数的认识》一课,谈谈自己对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学生的认知规律表明,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关联度越大,已有认知经验被激活的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新知。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学生在学习百分数之前已系统学习了分数,掌握了通分、约分等方法,因而在教学本课时,笔者从分数入手,先出示三位同学投篮的画面(投中的次数分别为16次、13次、30次)。经过思考、辨析后,学生认识到不能比较出谁投得最准。接着,在学生的疑惑中笔者出示投篮的次数分别为25次、20次、50次,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每位同学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学生经过通分之后得出[64100]、[65100]、[60100]。经过思维的顿挫后,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之后再比较的便捷性与优越性,在此基础上引入百分数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引入对数学与生活进行了有效的链接,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百分数确实是数学学习的好帮手。
二、精心设计提问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在课堂上会提出大量问题,以不断引发学生思考。但有时教师的提问使得学生要么不知怎么回答,要么不经思考就可以回答,不能充分调动思考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重点、围绕难点,精心设计提问,不断激活学生思维,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要问得准。如教师在出示了三名同学投中篮球的次数之后提问:三人中谁投得最准?一个“准”字一下子就将本课的核心问题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准”不是一个数量的表达,而是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即比较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二要问得巧。在百分数与分数比较环节中,教师出示一堆煤[97100]吨,运走它的[75100]和[23100]米相当于[46100]米的[50100]后,提问:这些分数可以分为几类?哪一类分数可以改写成百分数?这一提问可以说是异常巧妙,给学生的思考指明了方向,直指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这一核心问题。这样的提问优化了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构建了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强化了百分数的意义。
三要问得活。此类提问,有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如在“涂色部分占大正方形‘1的百分之几”的问题中,大正方形被平均分成100份,涂出了其中的95份。教师提问:怎样想才能一眼就看出答案?没有涂色的是5个,那么涂色的是95個,涂色部分占正方形的95%。这样的提问优化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课堂实效。
三、练习题组的优化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问题设计如果像平静流淌的河水,毫无涟漪,就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活力与动力,学生也会感到枯燥,失去学习的激情,课堂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高效的目标。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后半阶段,当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水平都下降时,如果教师能对一节的课练习题组进行优化,就能有效地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改善他们的学习状态。优化练习题组可以是重新组合教材中的习题,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行设计,增强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活度。如在《百分数的认识》一课教学的练习阶段,笔者分别设计了基础性、发散性、逆向性、综合性等题目。例如教师出示45%、98%、99.5%、100%、55%、2%这几个分数,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分数进行填空。生产200个零件,有199个合格,合格率是( );一段绳子,用去全长的( ),还剩全长的( )。这样的题组训练,让学生在甄别、比较中明确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用怎样的百分数表示更为合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百分数现实意义的理解。此外,笔者还出示了一道题:复制一份文件已完成20%,用时5秒,你想到了什么?这道附加题大大提升了学生思维的灵活度,使练习的效果得到了极大的优化。
教学中,丰富学生学习的方式是途径,教学目标的达成是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保障。教师只有对教学的每个环节精心预设,充分关注教学内容,才能不断提升教学效率,真正达成教学目标。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