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庚款兴学与反美运动

2017-02-24 21:13张若群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罗斯福运动

张若群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清末庚款兴学与反美运动

张若群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庚款兴学是中美关系史上的大事,中美之间关于退还庚款的谈判过程十分曲折。在谈判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1905年爆发了抵制美货运动。最初美国采取强硬态度,企图暂缓庚款,由于中国民众的努力,美国不得不让步。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美国试图控制中国的文化,进而掌握政治的主动权。但是庚款兴学促进了当时教育的发展,同时期的反美运动显示出中国民众的力量。探究清末庚款兴学与反美运动对于了解当时美国退款的本质大有裨益。

清末;庚款兴学;抵制美货;影响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加上利息9.8亿两,美国作为出战国之一获得了大约3 200万赔款,占7%。1904年,驻美公使梁诚开始与美方商榷退还超收的庚款。对退还庚款溢款的行动由此开始,历时四年之久,在中美各界人士的推动下,1907 年,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宣称,退还相关款项用来帮助中国教育。中美双方议定,所退钱款用于中国教育和派遣留学生,这就是史学界所说的“庚款兴学”。在此时爆发了反美运动,一定程度延缓了庚款兴学,后来美国支持中国教育,企图文化侵略。本文从庚款兴学与反美运动入手,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美国庚款兴学的真实目的。

一、庚款兴学的阶段

美国退还庚款溢款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从1904年梁诚提出退还部分庚款到1908年最终确定退还庚款的数量以及用途,历时逾四年,交涉过程波折百出,总体来说,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中美达成初步共识阶段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各国逐年赔付庚款,起初是以付银方式赔付庚款,但是1904 年底银价大跌,各国纷纷要求以付金方式赔付。1904年12月5日,驻美公使梁诚与美国国务卿进行谈判,在这次会晤中海约翰承认“庚子赔款过多”,于是梁诚转而主动劝说退还超收庚款,这次会晤是交涉庚款退还的开始。自此以后,梁诚认真核对庚款数量,抱着能得一分是一分[1]的原则,积极核查“庚款”之数,游说美国政府,积极争取美国舆论支持。梁诚对美国政府的游说也初见成效,尤其是取得了驻华公使柔克义的支持。直到收回粤汉路权运动,这是庚款兴学的第一个阶段。

(二)庚款退还停滞阶段

在梁诚的努力下,庚款退还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进展,但是在中美交涉这一时间段发生了一系列冲突事件,干扰了庚款退还的进程。与退款谈判的同时,1904年到1905年6月,中美之间关于粤汉路权的交涉也在进行,由于美国合兴公司公然违约,清政府收回粤汉路权的路权。罗斯福坚决反对中国收回路权,态度强硬,所以退款谈判陷入僵局。1905年5月,美国排华法案导致了中国人的反美情绪,中国发起了抵制美货运动,使美国在中国的利益受到很大的损害。抵制美货运动后,美国虽然做出一定程度上的妥协,但是到1905年11月,广东又发生了连州教案,五名美国人被杀,这被美国一些政治家视为“对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挑战”。

罗斯福对中国接二连三发生损害美国利益的事件表现出极为不满,对退款问题上的态度自然颇为冷淡。8月22日,罗斯福表示,以各种方式让中国明白抵制美货会严重阻碍庚款的谈判。连州教案后,罗斯福在向国会发表的年度讲话中表示:“中国民众和政府的行为严重损害美国的利益,我们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继续发生。”[2]这一阶段美国将退款计划暂时被搁置。

从罗斯福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阶段中,美国拒绝退还庚款的态度强硬,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庚款的顺利退还,但是美国这样做只是因为中国人民的行为给罗斯福带来了美国利益会受到损失的顾虑,所以罗斯福并没有把话说绝,使庚款退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三)确定庚款退还阶段

1906年初,中国抵制美货运动逐渐结束,清政府发出保护外国人的条令,消除当时在美国国内关于中国正在出现第二次义和团运动的顾虑,美国总统罗斯福表示努力争取国会通过退款议案,对退款的态度有所转变。

梁诚开始劝说美国相关官员支持退还庚款,1907年5月,国务卿鲁特照会梁诚商议有关减收庚款事宜,之后中美双方针对退还庚款的用途进行了谈判,在1908年,美国宣布:“我国积极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准备把庚款的一半还给中国,用作派遣留学生的费用。” 1908年,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表示,将退还美国庚子赔款的半数作为中国遣送学生留美接受教育并在北京开设一所预备学校的费用。美国庚款退还余额从1909年起到1940年截止,历经三个阶段,按年分32次退还,合计2 892多万美元。

二、庚款受阻对美国影响

(一)抵制美货运动概况

20世纪初,中国民众反美运动高涨。由于美国在其国内虐待和排斥华工,1905年中国发生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以抵制美货为主要斗争形势的反帝爱国运动。中国民众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但是这一要求被美国拒绝,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抵制美货运动由此展开。

当时在美国的华工以广东人为多,运动首先从广州发起,不久上海成为运动的中心。1905 年 5 月 10日上海总商会通过两项议案决定开始实施抵制美货运动。1905年7月间,上海商务总会集会议倡议“协力拒约”、“不用美货”以此来抵制美货,得到上海商界各行业和京津等地商界代表的支持。这一运动不但得到全国各地商人的广泛响应,还得到舆论界、知识界的有力支持。上海、南京、北京、天津、保定等地的学生纷纷集会支持抵制美货,控诉美帝排华暴行。

上海的抵制美货号召发出之后,国内其他城市和海外华侨很快响应。学生在这场运动中发挥了中坚力量作用,学生们集会讨论,通过函电和报刊,支持上海商会的主张,还特地成立许多专门学社去宣传抵制美货。如上海的一个组织宣称:“无论是学界还是工商界,抵制美货人人有责。”[3]有些激进人士仍要求中国人抵制雇佣美国教师的学校,对于留美学生鼓励退学,以各种形式抵制美国。沪学会在 5月 27 日召开学术大会,共有100多人参加。

到七月底八月初时,由于美国政府的威逼利诱和清政府的打压,抵制美货运动中领导阶层出现分化,并逐渐退出抵制美货运动,学生的活动也因为清政府的干涉逐渐停止。但是这一活动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行为,使得美国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力量。

(二)抵制美货运动对美国影响

在中美经济贸易方面,美国在华贸易严重受损,美国在中国民众中的声誉降到了最低点,美国对华贸易急剧下降。1906年美国对华出口量与1905年相比下降了约一半,纺织品下降50%,石油下降33%。[4]中美贸易的其他方面也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商业利益是美国推行对外政策的最重要的驱动力。19世纪末欧洲各国制定高关税抵制美货,美国将目光转向亚洲,门户开放政策的制定是美国审时度势的结果。然而中国掀起的抵制美货运动的浪潮,使美国清醒的意识到中国的市场将会对美国关闭,门户开放政策的实施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这对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是十分不利的。前国务卿约翰·福斯也曾说过,假如中国人抵制美国人,那么美国的企业将会在中国完全停止运转。[5]由此可见,抵制美货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令美国更为担心的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能否继续在华实施。

1905年,上海召开第五届中国教育会大会,美国会员指出,在中国的新式学校很多都是美国教员。由于抵制美国,大部分学生对美国期望值降低,开始考虑日本和西欧等国留学。到1906年时,留日学生高达1.2万余人。[6]这些留学生都来自中国上层社会,将来对中国以及中国对外关系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中国一系列反美运动发展后使美国认识到美国想要保持在华的政治、商业、教育地位,必须赢得中国学界好感,所以必须欢迎中国学生,让他们自由入美,这也对美国同意退还庚款起到促进作用。

三、反美运动对庚款退还的影响

(一)美国退还庚款的思想根源

美国同意退还超收庚款是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的:一方面由于美国对外侵略中与其他列强不同之处——注重精神侵略,文化扩张;另一方面是美国政府确定了“太平洋帝国论”的对外政策。

美国的文化侵略指的是向中国输入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同时吸引中国留学生,培植趋向本国利益的代言人,以便未来他们成为社会上层人物之后会制定出符合美国利益的政策。当时中国国内留学潮转向日本、欧洲各国去留学,而唯独到美国去留学非常少。美国统治集团中已有一部分人看到这将对美国不利,认为有必要加强在华的教会学校和吸引留学生到美国去才是上策,才能对中国进行精神支配和控制中国的发展。美国的对外文化扩张促进了庚款兴学的推出。

美西战争后美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特别是到了罗斯福当上总统时,争取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变成了美国的外交目标。美国当时鼓吹扩张主义的分子如马汉、亚当斯和罗斯福等人创立了 “太平洋帝国论”,美国将对外扩张的目标投放于环太平洋地区,而中国处于太平洋地区的重要位置,罗斯福认为中国的问题会是美国未来最大的问题,想要在各列强对中国的激烈争夺中区的领导职位,就必须紧紧控制住中国的全部市场。所以美国在对华政治、经济、军事扩张之余,重点采取了文化扩张手段,而且将在中国的教育文化投资作为重中之重。马汉也曾说过“中国不仅在商业上开放而且应对欧洲思想开放,让基督教思想教义和欧洲任何其他形式的活动有同等进入中国的权利。”[7]

早在1830年美国第一批传教士来华时就开始创办教会学校,美国政府企图通过在华文化“慈善”事业等措施,培植中国国内亲美势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中国,使中国人放松对美国的警惕,心甘情愿受其控制。为此美国作了大量文化渗透的投资工作,美国政府19世纪中后期美国对华文化扩张表现为派传教士到中国办教育、办出版、翻译等所谓的“慈善事业”,其根本目的就是美国想要将其思想与文化价值观传播到中国。落实到将退还的庚款用于在中国办教育以及派遣中国学生留美上,美国希望通过在华建学校并派遣中国学生来美大学留学的途径,以控制现在甚至未来中国的知识界,培植一批亲美人士。而“庚款兴学”政策恰恰与美国的这一想法相契合,这是美国对华文化政策的延续。1907年6月27日,罗斯福总统在与梁诚的会晤中进一步表示了美国的退款意图,“为了使中国人均能与现代环境相适应,帮助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要中国派遣留学生来美国大学读书。”[8]

罗斯福希望清政府当局把美国退还的款项用于教育事业,因为中国若想改变现状,必须发展教育,发展教育最主要是培养人才。而且将退款用于发展教育可以促进中国的政治稳定,给美国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最主要的目的是可以增加美国在中国精神文化领域的影响力,进而左右中国的政局。

(二)抵制美货运动在促进庚款退还中的作用

毛泽东在《“友谊”,还是侵略?》文章中指出美国同意退还庚款的原因:“美国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是一种军事侵略,把款项用于教育事业,进而培养代理人,这是一种文化侵略。”另外,1906年初,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Edmund·James)在致总罗斯福的备忘录中把对中美之间实行庚款兴学的好处讲得很透彻,罗斯福认为如果美国早就将目光投放于中国学生留学这一方向,那么美国就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来掌控中国未来发展方向 。[9]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美国退款兴学的实质是从思想文化上甚至在未来中国的政治上达到俘虏中国人民的目的。因此有关退款兴学的议案,实际上是美国为了适应其“太平洋帝国论”,考虑其在华的长远利益而提出来的。因此精神侵略相对于之前的武力侵略,只是侵略的方式不同而已。

分析过美国退还庚款的真实目的,就不难看出1905年在中国发生的抵制美货运动对美国下决心退还庚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抵制美货运动的发起过程中,商人起了带头作用,但实际上抵制美货运动发起地区的每一个主要阶层中受过教育中国人都参加了。尤其是抵制美货运动进入中期后,出现了专门为支持抵制美货运动才成立的公忠演说会、文明拒约会、人镜学社等,学生在这些组织是主要力量,学生们上街发表演说、贴标语、散发反美传单支持运动。这些组织所进行的活动主要是进行集会,发表抵制美货运动的演说,指导一般民众识别美国货。这些学社组织发展到上海、南京、汉口等重要城市,有的学社还成为抵制美货运动的主体性团体。这些专门学社对美货抵制运动的支持使美国意识到中国各个阶层的未来领导者对美国产生了离心,学生和知识分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使美国认识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力量,为了达到美国对华文化侵略的目的和挽救美国的长远利益,美国统治集团做华政策做出了一些调整。美国政府选择转变对庚款退还的态度。

四、结语

由抵制美货运动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对美国的冲击可以看出,美国政府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学界的力量,是罗斯福对退还庚款的态度转向积极。美国汲取了抵制美货运动中的教训, 把款项用于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以此恢复美国在中国人心中的形象。庚款兴学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并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但庚款兴学是美国对华文化扩张的体现,本质是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美国在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推动文化在中国的复制,控制中国的知识界及培植亲美势力,进而扩大美国在华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

[1]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Z].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81~82.

[2]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档案馆,外务部档案,编号 02 - 29,光绪 31.5.1。李晓静.1905年中国抵制美货运动与美国的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 李晓静.1905年中国抵制美货运动与美国的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7.

[4] 王玮.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1776—1995)[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147 .

[5] 肖欢容.美国“太平洋帝国”思想的形成[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哲社版),1998,(3).

[6]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8.

[7] 史日丽,陈晨.“庚款兴学”和近代美国对华外交政策[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0,(4).

责任编辑:王淑华

K25

:A

2095-4654(2017)04-0119-04

2017-03-18

猜你喜欢
罗斯福运动
不正经运动范
参照 借鉴 提升——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换个角度看历史——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
罗斯福的壮举
罗斯福的壮举
罗斯福的壮举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罗斯福与戴高乐的恩恩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