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锐,徐礼娟,张如清
(1.滁州学院 音乐系,安徽 滁州 239012;2.滁州技师学院 社会文化艺术系,安徽 滁州 239012;3.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 滁州 239012)
凤阳花鼓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综述
董 锐1,徐礼娟2,张如清3
(1.滁州学院 音乐系,安徽 滁州 239012;2.滁州技师学院 社会文化艺术系,安徽 滁州 239012;3.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安徽 滁州 239012)
从中国非文化物资遗产为基点,以滁州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凤阳花鼓音乐文化为素材的音乐本体出发,加以深层次的挖掘,通过对凤阳文化局和民间艺术传承家的访谈和实地考察,对其目前国内外的发展研究以及传承现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传承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也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江淮分水岭区域文化积淀深厚,地处安徽省中部,包括合肥、滁州、定远、凤阳、明光、天长、全椒、来安、巢湖等市县,滁州市位于 “江淮分水岭”的核心地带(俗称“皖东”),在皖东这片热土之上有着丰富而古老的音乐遗产文化。
作为滁州地区民间艺术瑰宝的凤阳花鼓目前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冲击,所以当前我国现代音乐工作者最重大的课题就是,如何在如此大的挑战下保持凤阳花鼓原生态的风格。因为原生态的花鼓近来多次走出了中国,到世界各国进行演出,这种传统中国艺术在海外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中国艺术热。花鼓作为一项重要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经历时间的考验仍被人们传扬。
民间舞蹈的发展和传承受到地域和交通等等因素的限制,在传承方式上主要依靠家族式的传承方式,以父带子的形式最为常见,言传身教实现代代相传。在现代经济发展以及文化繁荣的影响下民间舞蹈的传承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除了亲缘和地缘传承方式发生了变化,还有很多其他的传承方式也相继出现,无论是受众群体还是表演的传承上,都有很多新的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出现。
(一)由内往外的亲缘传承方式
在过去,传承关系上仅仅局限于同一族姓当中,而现在的传承方式经过社会进步的冲击已经开始向外部延伸。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精神生活,对于花鼓灯等传统艺术都兴起了很大的学习热潮。花鼓灯的兴起对于老艺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因此,在越来越多的外姓人员前来学习这种传统艺术时,老艺人也非常乐于传授,乐于将这项艺术和自己的经验更广地传承下去。譬如现在莲花村里,除了在石姓之中进行传承外,对外也进行传授。外村的人也可以来此学习,所有真心来学习这种传统艺术的人都会受到欢迎。石春彩说:“国家的歌舞团也有人到这里来学,并不只传给姓石的人,现在的想法和风俗都变了,和以前不一样了。时代变了,我们的想法也得变嘛。老时候还只传男不传女呢,现在也都没有这些个事情了。
(二)从民间分散到专业融合的地缘传承方式
花鼓灯作为学院民间舞系的一个专业课程,现在也是很多专业类舞蹈院校的必修课程,一般由基本动作、扇花、步伐、动作组合、技巧等多个部分组成一套完整的花鼓灯动作。按等级和性别的不同,教材分中专班教材、大学本科民族民间舞专业和男班、女班教材,因所教授的内容在舞蹈的深度和内涵上,训练程度、动作难易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的,所以对花鼓灯的传授方式进行了改革。由娄楼老师根据三大流派——冯派、陈派、郑派,老艺人各自的花鼓灯的独特表现形式编创的“安徽花鼓灯流派传承组合课”,因其综合了三大流派的精华,塑造了新的风格,气氛浓郁的民间风格,形象独特的生命气息,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在专业舞蹈院校内设立了划分流派的花鼓灯民间舞蹈组合课程,在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获得了精品组合的荣誉,同时获得了桃李杯大赛“保护传统文化贡献奖”和全国第八届文华奖,都由文化部颁发。从民间分散到专业融合的地缘传承方式的转变,对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从个人到群众的大众传承方式
在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影响下,到处都能看到花鼓灯,花鼓灯不仅仅是在当地发展,更是走向地方,走向全国,甚至走向全世界。花鼓灯当地人民通过对流传下来的动作行为元素等,进行分解、发掘、归整,并反复练习实践,在花鼓灯歌舞的自身文化基础上,编出了融合花鼓灯舞蹈基本动作的一套新式舞蹈,主要是以健身为目的。在现阶段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增强,健身项目也在不断丰富,有向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我们更是应该根据当地的文化创造出适宜当地人民的舞蹈锻炼项目。而当地的花鼓灯健身舞,广大群众都是可以选择其来锻炼的,它对身体的各方面要求都不高,且舞蹈动作简单易学,不挑地点,形式别具一格,在寒冷的冬季可室内跳,在炎热的夏季可室外阴凉处跳,深受群众喜爱。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展,民间艺术也在发展变化。花鼓灯不仅体现在健身方面,在专业艺术方面也是时刻影响着民间艺人,民间艺人同样看好专业化的花鼓灯艺术。从《欢腾的故乡》这支花鼓灯舞蹈中可看出,民间艺人采用的花鼓灯表现形式与专业的花鼓灯在舞蹈动作及神态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处。无论是民间还是专业,跳出的都是花鼓灯舞步,而不是其他,这就可看出人们还是非常喜欢花鼓灯的,专业人员与业余人员在创新的同时,同样离不开花鼓灯最初的文化素养。这种创新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显得微乎其微,但这正是保留原创同时能够传承下去的一种适合现代社会的方式。综上所述,原创与创新、专业与民间在花鼓灯的内涵上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民间舞蹈在形式和内容上多数都是互相借鉴、吸收、影响的,在保存艺术本身的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不断创新,以适应当前社会,让其继续发展传承下去,不被社会所遗忘。
(一)传承艺人高龄化
民间艺术的传承方式依然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口传身授,而蚌埠地区的老艺人,多高龄贫困,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是因为花鼓灯事业既不能满足青年人的物质需求,又是青年人所不愿学习从事的,致使民间艺人老龄化。各种舞蹈的文化心理形态模式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不管是祭祀性、宗教性、还是像花鼓灯这样的民族性的自娱性舞蹈,都是世代相传的,同时也一直受到群众、社会、家庭和个人的认真对待。而人们的思想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在当地,既要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又得适应当地的文化发展,还要尊重群众文化。现在的花鼓灯艺人,在安徽省出名的只有十人,这十人除去已经去世的,在世的大多数都是一个人住在陋室里,捉襟见肘,多愁多病,生活实在困难,由“小金莲”之称的冯国佩老艺人年龄最大已近百岁,花鼓灯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境地,花鼓灯的传艺能力正在减弱,甚至丧失。近些年,由于这些老艺人的相继去世,如常春利,著名鼓手,人称“老蛤蟆”,生前很多超凡的花鼓灯技术,后人已不能再看到,已经失传。再如石金礼,著名花鼓灯老艺人,人称“石猴子”,绝技有“野鸡式”和能在空中转体180度的“小五腿”,也已经失传,后人也是看不到了。花鼓灯优秀的传承技艺正在随着这些花鼓灯老艺人的逐渐逝世而消失不在。
总的来说,每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市场发展及文化发展等都会影响艺术的发展形式及艺术的转型变迁,艺术的主体、内涵等也会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进行转变。民间艺术传承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艺术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人——年轻人。而现在的年轻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更是不愿单纯的学习花鼓灯这一自娱自乐的舞蹈文化,年轻人不愿意学,传承不下去,就只能中断,甚至失传,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不管是热爱花鼓灯的艺人,还是群众,人数是越来越少,因此花鼓灯的传承人越来越高龄、老龄化。
(二)花鼓灯艺术的淡化与同化
每个民族都有其各自的民间文化艺术,是永远不会停止和消失的,只会不断地发展改变。而作为淮河两岸人们享受生活乐趣、表达自身情感的花鼓灯艺术,在现今社会文化快速发展更替的时代,受到各地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影响,有些人已经抛弃了自己多年的民族文化艺术。但依然有喜爱民间艺术歌舞的群众存在,在喜爱民族艺术的同时,也喜爱一些西方舞蹈。民间音乐舞蹈《元宵夜》《花鼓灯锣鼓表演》等等,在当年的全国舞蹈大赛中,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人们喜爱得不得了,兴奋得不得了,多次重播观看,但这只是因为在传统艺术上进行了创新才吸引了广大观众,而单纯的风格鲜明的民间传统艺术已经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需在保留内涵的同时不断创新出符合时代文化发展需求的“新”。
在经济发展迅猛的当今社会,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城市的现代文化与乡镇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变化重建。花鼓灯等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文明发展及时间的推进下,会不断的消解分化,适合花鼓灯传承的土壤沙化度加深。能够真正学习传承到花鼓灯艺术的优秀技艺和奇特风格的人里,没有一个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现在的花鼓灯演绎依然存在,只是内容及表演形式、样式等没有独特性,表演千篇一律,没有让人观看下去的、吸引眼球的东西。而有些可以传人的花鼓灯艺术,在现今社会各种文化的影响下,因其学习得不扎实、不深入,不能很好的了解其内涵,被新鲜时尚的事物部分取代,没有了传统内涵的表演,独特的风格形式不断被淡化、同化,已不能称之为原生态的花鼓灯,这将是导致原生态民间艺术失传的直接源头。
(三)花鼓灯的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花鼓灯现在的表演沿袭的范围区域正不断减小缩水,原生态环境有濒临消失的势态。以前无论是在山间、田间,到处可看到花鼓灯的表演,而现在这样的地区已经很少了,花鼓灯艺术正在快速衰退。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与日俱增的物质需求双重刺激下,愿意学习花鼓灯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更别提要像以前一样代代相传了,年轻人都宁愿去城市里打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跳花鼓灯的人也是越来越少。拥有花鼓灯技艺的传人,这些年来,没有特别出彩的,世人更加不愿学习,这就使得花鼓灯的魅力被掩埋遮盖。在花鼓灯传承地区去城市打工的人们,有多种消遣娱乐的方式,更是不会只有花鼓灯一种,甚至已经用其它娱乐方式取代了花鼓灯,这也是花鼓灯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主要因素。花鼓灯主要在安徽、山东、江苏、河南四省盛行,每个地方的保护意识也不相同,保护资金更是少之又少,现主要是在安徽省。而省内各地区的保护情况及进展又有不同,这些都不利于对花鼓灯进行全方位整体式的保护。蚌埠市虽然对花鼓灯进行了专项拨款,以保护其艺术不流失,但财政困难,这些资金的投入对花鼓灯歌舞艺术的支持也只是杯水车薪,对生存环境的恶化也是无济于事,不是仅仅资金的支持就可以解决的,更何况还是不够的情况下。
凤阳花鼓在2006年获批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已被列入“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它是滁州地区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它被人们称之为“活化石”,在民间广泛传播,影响着众多群众,是优秀的民间戏曲艺术。民间小调是花鼓的源头,并且兼具了各个地区的民间俚语,是民族音乐的一个典型。
对于花鼓艺术的研究已经琳琅满目,但是对于其保护的研究却大都是从原始基础角度出发,比如通过展示的文物或物品的残片、图片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来想象当时的情景,这些仍然是以最传统的形式对保护对象加以研究,这些研究中对凤阳花鼓生态环境、艺术形态、艺术风格、社会传播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这些研究都是以一种“静态”的研究结果,较少涉及花鼓艺术“活态化”的研究和保护。而当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数字视频、数字声音及数字化分析方法来进行花鼓艺术深度的“活态化”的研究。
在当代社会中,凤阳花鼓受到了很多的冲击,最大冲击就是市场经济大潮,使凤阳花鼓出现传承的断层现象,几乎要面临失传的危险。为了避免这一危险的产生,保护住这艺术瑰宝,安徽当地政府的相关部门开展并实施了相应保护工程,来尽力抢救凤阳花鼓非文化物质遗产。保护措施的第一步就是成立了凤阳花鼓研究会,以及组建了凤阳花鼓艺术学校、艺术团、博物馆等等。然后,组织了凤阳花鼓专业创作者及一些民间艺人对花鼓艺术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这些保护措施当中,从曲种的收藏角度看,客观起到了保护作用,而凤阳花鼓曲种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
以前的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主要有:传统的摄影、录像及照片等,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条件上的不成熟,保存力度并不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数字化技术在国内外飞速发展。国内外运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势在必行。因此,传统的技术保护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音乐保护的需求。因为传统技术存在着声音失真、音像画面上有刮伤、照片褪色并发黄、录像带易老化等不利存储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的范围也越来越大,资料也需要永久性的进行保存,并且归档整理,把存在于私人手里的各种材料进行整合,发挥其最大的研究价值及意义。为了达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目的,能最大限度的让公众共享文化遗产的,来契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推动的“世界的记忆”项目(Memory of the World)的宗旨,更是要达到其要求的“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我们就要开辟新的途径,利用成熟的数字化技术,高音质的音响设备,高清晰度的图像设备,对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
因鉴于此,寻求一种新颖且有效的数字多媒体技术方式作为非物质遗产的收藏、保管、展示、宣传、研究利用的载体,这种多媒体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的“活态化”继承、保护和传承上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通过各模块相关数据库的组建,于此同时建立“凤阳花鼓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将静态展示的文物或相关物品残片等,用媒体技术的动画展示对图片文字来描述,还原当时的一个场景,转变成通过实地采风实录、后期影音制作的展示实现,在数字博物馆中大量运用高清影像记录和专题虚拟博物馆形式来呈现“活态化”保护。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将其具体步骤渲染出来,营造逼真、形象、生动的展示效果并进行推广,为永久性地保存和公众最大限度地享有凤阳花鼓文化遗产做出一定的贡献,为凤阳花鼓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保护注入新鲜血液,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向可持续保护之路,坚定地响应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性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之路。
花鼓灯不仅是淮河两岸的民间艺术,更是汉族民间艺术的“活化石”,研究花鼓灯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文化生态及渊源、审美情趣下发展起来的,对淮河流域的地方民间的艺术研究有着推进和参考价值。由于现代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冲击,国内国外等地方性文化之间的互通融合,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与建设,适宜花鼓灯生存的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传播的范围逐年缩小,最原始的传统的安徽花鼓灯艺术已经离消亡不远了,民间代代相传的传承结构要有效建立,并保护起来。
(一)成立花鼓灯文化艺术生态保护区
应成立花鼓灯文化艺术生态保护区,要做好保护区的工作,就要掌握花鼓灯的实际情况及传承人的现状,如花鼓灯的形态、现状、数量、种类等,同时要摸清细节等具体情况。保护区应设立在著名花鼓灯艺人的故居和盛行花鼓灯的村落,根据实际情况,在花鼓灯文化艺术生态保护区建立统一的保护系统,统一的生态规划,及政府就具体问题的实施方案、意见等出台的文件。对安徽省花鼓灯艺术现存的资料、文件及实物等进行保护,如文字、图片、音像等等,将这些信息收集、整理、归档,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存储和保护,避免丢失、损毁,利于以后的研究或出版等工作。
(二)保护花鼓灯的传承人
对花鼓灯文化艺术形式要不断创新,同时对花鼓灯的灯歌、锣鼓、舞蹈等要重点保护起来。对花鼓灯真正的传承人给予帮助,以资金或政策上的扶持,为其更好地传承花鼓灯技艺提供良好的生活文化条件,对花鼓灯的传承人必须科学认定,而非社会认定法。在安徽、山东、江苏、河南四省建立花鼓灯的传承基地,有生态博物馆、生态村、老艺人故居、花鼓灯艺术的传习地等,通过专业艺术学校、花鼓灯专门培训中心、花鼓灯演出等方式对花鼓灯的知识进行宣传,及政府出台的花鼓灯艺术传承的奖励政策等,对花鼓灯的各种技艺进行传承,鼓励年轻人学艺,有老艺人带领是最好的传承方式,这样就可以扩大花鼓灯的影响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花鼓灯的壮大及发展,让花鼓灯艺术流传于世。
(三)对花鼓灯艺术的研究传播力度必须加强花鼓灯艺术是汉民族民间艺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花鼓灯的文化渊源丰盛、文化底蕴丰厚。为了花鼓灯更好地传承发展,应在高校设立花鼓灯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为喜爱花鼓灯的人们提供培养专业素质及发展兴趣爱好的场所,同时也可通过编制视频、拍摄电影、电视或参加一些电视文艺节目及网络网站,开发区别于与广场舞的新式花鼓灯等方法,提高加强花鼓灯的传播力度,还要加大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宣传,将研究成果等编辑成书刊、教材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安徽花鼓灯,促使更多的人前来学习花鼓灯艺术,让花鼓灯代代传承下去,不被历史遗忘。
[1] 林毅红. 基于数字化技术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工艺为例[J]. 民族艺术研究, 2011, 24(5):116~121.
[2] 王东, 程渊, 罗建平. 数字化技术在“广昌孟戏”保护中的运用[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8(1):113~115.
[3] 郭妮丽. 新媒体影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以祁县民间艺人张闹虎的纪录片创作为例[D]. 太原:山西大学, 2012.
[4] 彭冬梅, 潘鲁生, 孙守迁. 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 中国书画, 2006,(4):47~51.
[5] 黄怡鹏. 数字化时代广西壮剧艺术的保护与传承[J]. 广西社会科学, 2008,(9):25~28.
[6] 卓么措. 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 兰台世界, 2012,(35):95~96.
[7] 赵倩.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研究——以胶州秧歌为例[D]. 青岛:青岛大学, 2009.
[8] 王赛兰. 基于三维全景交互系统的文化遗产传播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7(2):206~209.
[9] 张长灿. 凤阳花鼓唱新歌[N]. 安徽日报,2006-02-10.
[10] 张长灿. 凤阳花鼓唱新歌[N]. 江淮时报,2006-06-23.
[11] 耿涵. 工业文明背景下民间美术的存在样态与保护——以中国木版年画为例[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319~323.
[12] 侯菲菲. 数字博物馆与博物馆数字化的双轨发展研究[J].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 2010,(5).
[13] 廖恒, 邓朝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素及模式创新研究[J]. 天府新论, 2013,(3):109~113.
[14] 高静. 凤阳花鼓原生态风格的保持和教学方式的改进[J]. 滁州学院学报, 2008, 10(1):123~124.
[15] 崔芸. 浅谈民俗旅游[J]. 经营管理者, 2015,(8Z):164~165.
[16] 孙辰. 花鼓灯走进高校——蚌埠学院[J]. 大众文艺(学术版), 2012,(13):278~279.
[17] 王静. “凤阳花鼓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D]. 淮北:淮北师范大学, 2016.
2095-4654(2017)06-0074-05
2017-07-22
滁州学院“基于滁州地域性音乐文化素材与音乐创作教学结合的可行性研究”(2013jyy023);安徽省教育厅“基于数字化视域下凤阳花鼓音乐文化与音乐创作实践教学结合的活态化研究”(2015yjxm371);滁州学院“基于数字化视域下凤阳花鼓音乐文化与音乐创作实践教学结合的活态化研究”(2013RC024-13);安徽省教育厅“‘互联网+’视域下皖东地域音乐文化的立体化发展研究”(SK2016A0659)
J614.93
A
吴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