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017-02-24 19:29韩剑锋于少萌
关键词:传统美德道德传统

韩剑锋,于少萌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教育理论与实践

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韩剑锋,于少萌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当前我国乡村治理应在现实的基础上更多关注村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推进乡村治理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华传统美德可以为现代乡村治理提供道德资源,诸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明义利,尚和合等。现代乡村治理发挥好传统美德的作用,就要施外力加强对农村群众的传统美德教育以助乡村治理,练内功对农村中青年农民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以助乡村治理,农村基层政权要成为中华传统美德与党的宗旨结合的典范,领导好、示范好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道德;中华民族

一、现代乡村治理问题的提出

“社会治理”一词源于“治理”。“西方文化语境中的‘治理’(Governance)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中的‘掌舵’一词,其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1]。现代西方学者则认为,治理是一个过程,其基础是对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协调,是持续的互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2]。这是国外对治理颇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阐释。

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学者也开始了对治理理论的研究。其中,毛寿龙、俞可平、张康之等人的研究被认为最具代表性。在他们看来,“社会治理旨在建立一种国家与社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等多元主体协调互动的治理状态”[3]。中国学者认为,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立足于治理的悠久历史之上的古代中国积累了丰富的治理思想内容。如果否认它的存在,则很难解释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大约1 600年间中国古代文明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这一历史事实与社会治理基础的内在联系。

研究的不断深入,涉及了乡村治理问题,学者们通过总结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经验,以期在现代乡村治理中加以借鉴。目前学界尽管对乡村治理的定义和概念有不同解读,但是,对当今乡村治理的实质还是形成了一些共同认识。他们认为,现代乡村治理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在现代社会,国家与政府及其社会组织对社会治理效能的发挥,一个先决条件是必须得到广大村民的信任、拥护和支持,要积极吸引社会和乡村精英参与社会治理;乡村治理主体应该与时俱进,在总结以往乡村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乡村不断变化的具体实际,耐心、合理、细致地选择符合当地具体情况的有效治理方式,不断化解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新旧矛盾和随时可能出现的社会危机,构建起良好的乡村社会服务体系。乡村治理必须以维护农民利益为根本目的,在乡村治理中,必须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必须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使广大农村成为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4]。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乡村社会治理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困境。其一,城镇化使人员流动性加大,大量农民工外出造成一部分乡村的空心化,这样,为了加强社会治理,很多地区乡村便出现了自然和人为的撤村或并村现象,传统村居格局逐步演变为“空心村”或“一个人的村庄”的急剧变动的乡村实际使新乡村治理共同体的重新建构受到了严峻挑战。新村域面积扩大和新村民人数的增多,使新村民之间由过去旧村庄的“熟人”向新村庄的“半熟人”转变,造成他们对并村后的新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其二,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下的乡村治理因其行政化色彩浓重,其主要精力放在了政府下派的行政性事务的完成上,没有精力或没有能力对社区事务进行管理,使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难以很好实施,造成村民不能通过村委很好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社会现实。其三,随着服务型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诸如乡村环境和人口管理,文化、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大量公共事务下沉到基层,造成乡村管理任务日益繁重,管理职责日益强化。其四,伴随着城镇化步伐,具有信息、知识、观念、技术优势,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的乡村精英外流,造成乡村治理变得越发困难。虽然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回乡村担任村干部,但是,实事求是地说,也只是在部分地区产生了一些影响。就全国而言,在很多地方,因为农村的条件太差,大学生村干部只不过是挂名而已,他们中有些人既无乡村建设热情,也得不到当地政府在工作上的实质性安排。

上述情况表明,当前我国乡村治理应在现实的基础上更多关注村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二、乡村治理应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中,对于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问题没有很好的加以解决。他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5]正是基于这种深刻认识,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他在广东考察工作时不仅阐述了上述观点,而且还强调,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他认为,丢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和“魂”,我们就没有根基了。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独特的精神标识和丰厚滋养。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支撑,既根源于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也根源于坚持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与提高执政党和政府制度执行能力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振兴中华的征途中,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工作,要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提供资源和借鉴。这些思想观点为我国社会治理特别是乡村治理指明了方向。

学者们的研究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充满着中华民族历代先哲治理社会、解决纷繁复杂社会矛盾的智慧和方法,是我们当今进行现代乡村社会治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在我国悠久而丰富的传统治理资源中,既有普世特质的先贤思想和历史智慧,也有独具民族特色的社会机制和民间方法。所有这些,都值得在现代乡村治理中借鉴和汲取。这在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教和乡村社会以及民间信仰中,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如儒家的讲仁重礼、讲信修睦、中庸之道、和而不同、修齐治平等等,无不闪耀着国家治理的智慧和光芒,在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传承和国家治理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三、中华传统美德存在大量有助于现代乡村治理的道德资源

为了对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乡村治理进行完整的、有机的认识,以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为指导,我们择要概括出以下几点。

(一)讲仁爱

讲仁爱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仁”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也是最高的道德原则,更有学者将其看作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仁”是中华民族各种道德中最基本的和最高的德目,也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共德和恒德。

“仁”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尚书·金縢》。其文曰“予仁若考”。这里的“仁”指一种好的品德。有学者研究后指出,孔子讲的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可能就是取仁的这种意义。它是仁德的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德”。孔子是崇尚人类美德的儒家创始人,他把德行作为“仁”的具体体现,倡导“以德行仁”。他把人类美德归结为恭、宽、信、敏、惠五项内容。孔子认为,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是修养主体实现仁的具体要求。《论语·阳货》记载,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恭、宽、信、敏、惠。”孔子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强调社会亲和,主张在“仁”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的人伦基本框架。在以“仁”为标准的社会里,人人都要谨守仁爱这一做人的最高准则。在孔子的思想里,他大力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只有人的仁爱这一高尚本性充斥于天地之间,才有可能使人类社会进入“大同”之境界。他还大力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思想对构建和谐乡村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毫无疑问,现在仍然有时代价值。

(二)重民本

“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和以民为本的历史智慧,一直浮现于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追溯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周取代殷商,人们认识到尊神不能解决人间的全部问题,于是出现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上》)的新观念。务实的政治视野更把人们的目光拉回到了现实世界,人们对人与神关系的思考深入到天与民关系的思考,于是,先民才惊呼“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百家争鸣中,更进一步产生了“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的深刻认识。不仅儒家的认识如此,道家和法家也同样形成了重民的认识。老子明确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四十九章》)。而早于孔子被孔子多次称赞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齐国的名相管仲在《管子·牧民》中也明确地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的主张。而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概括形成了包括“制民之产”和“民贵君轻”在内的民本思想。可以说,孟子实现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系统化。“制民之产”是孟子民本思想中所明确的经济要求;“民贵君轻”是孟子民本思想中所明确的政治主张。孟子还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劝齐宣王: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把天下人的快乐当作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作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认为,统治者与民众要同忧同乐,统治者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动摇,就要毫无例外地重视民众的生存,满足民众的温饱。作为孟子哲学思想核心的这种民本思想和政治哲学,在其后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转化成一代代杰出政治家和开明君主治国平天下所深刻认识的政治哲理、历史智慧和人生情怀,深深积淀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形成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历史上的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敢担当的政治家,无不注重汲取这一历史智慧,继承这一历史传统,在执政的过程中,重视人心的向背问题,争取民众的拥护和支持。这种政治思想和历史智慧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结合在一起,应该成为乡村社会治理中党的基层组织最基本的遵循。

(三)守诚信

“诚”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准则,其基本要求是指一个人要做到真实无妄,言而有信,不自欺,也不欺人。中华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性善论在人性分析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它有别于西方文化中的性恶论,且中国文化历来又突出强调自主自律精神的发挥,这就促成一种事实形成,即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诚”与“信”品德的培养。中国的古代典籍和历代思想家无不强调“诚”与“信”的极端重要性。《大学》中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正因为如此,孟子进一步把真实无妄升华到“天道”的高度,与此相对应,他又把人类对诚与信的追求升华到“人道”的高度,并且将两个概念对应起来。也正因为追求诚是“人道”的,所以,荀子总结说道:“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到了宋代,大思想家周敦颐更把“诚”提高到“五常之本,百行之源”(《通书·诚下》)的地位。程颐也强调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二程集·论学篇》)以“诚”为基础,又衍生出许多褒扬性的词汇,如“诚实”“诚朴”“诚恳”“诚笃”“诚心”“忠诚”“热诚”“诚挚”等等。

“信”与“诚”是相通之品德。“信”之基本要求就是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论语·颜渊》曰:“民无信不立。”并明确提出,君子应当“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

伴随着城镇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旧村庄的“熟人”向新村庄的“半熟人”转变,人们交往和市场交换的频繁,守诚信的道德原则越发显示出其重要价值。

(四)明义利

义利观是中华传统道德中重要价值观之一。中国传统道德主张义利关系中以取义为上。

《论语·子罕》记载孔子“罕言利”,他崇尚道义和精神追求,明确提出“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孔子还明确把是否做到义以为上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他认为,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他主张“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要求君子要见义勇为,认为“见义不为”是“无勇”的表现。他说:不仁义的富有和尊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际的浮云一般(《论语·述而》)。他主张“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义然后取”(《论语·宪问》)。

面对市场大潮的冲击和人们收入差距的拉大,怎样保持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是一个艰难作答的课题。现代乡村治理没有利益引领是不现实的,但失去道德的引领将是可悲的。这就需要乡村管理者很好地把握好利与义结合的度这个问题。

(五)尚和合

中华传统文明历来就有以和为贵的理念,重视和谐。和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在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指导下,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6]《论语·学而》曰:“礼之用,和为贵”。中国人向来把和谐、和睦、和平、和顺看成是民众共同的向往和追求。在人际交往中,先贤告诫人们的也是“君子无所争”。不仅如此,关于“和”,古人还提出了许多至理名言,当然,最著名的还是“亚圣”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是实现社会生活的和谐稳定。在儒家看来,实现社会生活的和谐稳定是实现“礼”的最高价值所在。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汤一介指出,“普遍和谐”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内容[7]。因此,“和”已经成为中国人固有的价值选择。民间广为流传的“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等谚语,无不体现出中国人以和谐为取向。“和德”体现在老子“不争之德”,也体现在民间倡导的人与人之间的“和气”,邻与邻之间的“和睦”,更体现在社会之“和谐”。而“将相和”和刘备三顾茅庐等历史故事,亦均以和德作为主题才得以广泛流传。

现代乡村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已经与传统社会有了很大不同。人与人之间情感出现了疏远,矛盾增多,利益纷争加剧,既失去了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环境,又增多了人们心理上的许多不平衡。而乡村的稳定和人的内心世界的平衡,都离不开传统和谐文化的弘扬。

四、现代乡村治理如何发挥传统美德的作用

现代乡村治理发挥好传统美德的作用,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涉及传统美德的现代弘扬,也关乎社会治理进一步有效实施。

(一)施外力加强对农村群众的传统美德教育以助乡村治理

加强对农村群众的传统美德教育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组织大学生宣讲团,既可以培训、教育和锻炼大学生自身,也可以提高农村群众的传统道德认知,这既是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具体化的一条重要路径,也是开展农民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乡村治理的一种有效形式。

加强对农村群众的传统美德教育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的文化投入,为农民提供免费的戏剧、电影等形式进行,而这些形式是绝大多数农民比较喜欢的一种文化欣赏形式,他们更容易接受。

当前农村的纷争大多起于利益的纷争,也有许多源自于传统道德的丧失。通过教育要使更大农民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传统道德对人们和睦相处、幸福生活的意义。例如,古人讲的恭、宽、信、敏、惠五种美德就绝没有过时,它能够起到以文化人淳朴社会风气的作用,有助于乡村治理。

(二)练内功对农村中青年农民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以助乡村治理

农村是中华传统美德积聚深厚的区域,我们可以看到,在那里,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虽然他们(她们)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有些人根本没有什么文化知识,但是他们(她们)中很多人却成为乡村社会中中华传统美德的杰出代表:有的常年周济左邻右舍,有的照顾和抚养被遗弃的孩子如同己出,有的作为儿媳赡养婆婆如同亲闺女一样;更多是绝大多数农民一生性格憨厚,诚实做人,老实本分,从无欺诈,与人为善,与人和睦相处。但是,面对当今的社会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令他们很知足的同时,却也对传统道德的动摇、人心不古深感忧虑。他们是当今农村加强对农民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中坚力量。加强对农村群众的传统美德教育必须坚定地依靠这一中坚力量。

乡村社会自古重视道德教化。一般来说,老年人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老年道德楷模具有影响深刻的榜样力量,他们(她们)的教化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古代社会,乡绅是乡村道德教化和治理的关键力量。在今天,我们可以在乡村基层政权中,经过一定的培训教育,进一步发挥好有文化、有道德的老年人特别是道德楷模对中、青年农民的传统道德教育作用,而从时间上来说,他们也是有保障的。由于受到基层政权的尊重,他们绝大多数人也是有宣传热情的。

(三)农村基层政权要成为中华传统美德与党的宗旨结合的典范,领导好、示范好乡村治理

中国农村广大农民当前面临着未富先老的问题,而中、青年农民也面临着极不稳定的在城市和农村双重就业身份不定的无奈选择,很多农民虽然解决了温饱但并不富裕,收入差距的拉大,很多社会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发了许多农民的焦虑。越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农民的目光越会聚焦到农村基层政权。农村基层政权能不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诚实守信,落实好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中的公平正义,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会成为乡村治理中农民群众的关注点。

知易行难。中华传统美德能不能真正发扬光大,有助于社会治理,党和政府的领导机关是关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农村基层政权在社会治理中真正重视传统美德力量并带头践行传统美德,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明义利、尚和合等传统美德的内容,处理好农村与农民相关的各种问题,中华传统美德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就会自然显现。

[1]石国亮.国家治理现代化含义的三个维度[J].领导科学论坛,2014(18):22-24.

[2]张国庆.公共行政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97.

[3]向德平,苏海.“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9-25.

[4]余敦志.现代乡村治理方式探究[J].学理论,2015(31):67-68.

[5]改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我们有主张有定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4-02-18(01).

[6]吴灿新.中国伦理精神[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52.

[7]汤一介.儒学十论及外五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3.

On theGovernance ofM odern RuralSociety and the Traditional Virtueof the Chinese Nation

HAN Jian-feng,YU Shao-meng
(SchoolofHumanitiesand Laws,Hebei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

At present,the rural governance in China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villager's self-education and selfmanagement.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especially the traditionalmorality in rural governance.Rural governance should learn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resources.Chinese traditional virtues can make great contribution tomoral resourcesof themodern village governance,such as kindnessand love,integrity,justice and harmony.Modern ruralgovernance issupposed to strengthen the traditionalvirtueeducation in effectiveways.

ruralgovernance;ethics;theChinesenation

D422.6

A

1674-7356(2017)-01-0063-05

10.14081/j.cnki.cn13-1396/g4.2017.01.012

2016-12-19

韩剑锋(1969-),男,河北省内丘县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时间:2017-01-13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396.G4.20170113.0955.004.html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道德传统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做人美德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老传统当传承
档案资料在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中的综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