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有感于十九大报告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论述

2017-02-24 19:24:03季毓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价值观核心

○季毓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报告提出了五个要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报告对“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要点是这样论述的: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丰采。

这段论述一语破的,让我们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更高境界的目标。其中“……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一句对以立德树人为使命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对德育工作有莫大的启示。

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这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在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所在。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凝聚作用,就必须像十九大报告所论述的那样,让其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一点,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尤为重要。

对中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论水平有限,要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带有宏观性、系统性、抽象性的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实现“落地生根”,并外化于行动,除了强化灌输外,还要讲究方式方法。“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既是教育目的,也可以让它们交融于教育过程中。比如,向学生讲述那些爱国、敬业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可以震撼他们的灵魂,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进而加深他们对“爱国、敬业”的理解,激起他们的行动愿望。前不久,省教育厅举办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风采演讲活动,优秀教师们的演讲,让不少在场的学生听众热泪盈眶。敬业,在这些学生听众的意识中可能原本还比较模糊,而那些优秀教师们在演讲中披露的一个个事例以及他们的朴素而真挚的情感,让“敬业”变得清晰可感。

十九大代表、北京十一中学校长李希贵在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的“教育综合改革”集体采访中说,改革对我们的老师提出了“路径依赖”挑战。过去,我们的教育过程当中,行政力量相对比较多一点,喜欢通过管理的方式。现在,行政力量相对淡化,师生关系比较平等,这个时候,我们必须用大量的教育智慧、教育艺术来跟学生平等对话,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另一位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也说,做好思政工作,就像为学生精心烹制一顿大餐。要想做好这个“大餐”,其实是三句话,第一句话是知道学生喜欢什么,第二是知道自己“厨房”具备什么,第三知道我们的“大餐”如何送给学生。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的时代,教育工作不可避免要面对新背景、新氛围、新事物、新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要与时俱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将必然打上新时代的烙印,同时,也必须遵守教育规律,具体举措、方法要契合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

让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转化为行为习惯,是德育工作者永恒的探索和实践课题。作为教育人,我们责无旁贷,我们矢志不移。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我的价值观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6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8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16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40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