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习
浅谈如何提高猪场的种群质量
李中习
提高猪场的种群质量不仅能提高种猪的繁殖能力,还能提高其后代的初生成活率、生长速度、肉料比例,而且还能提高其后代的抗病力和出栏率,从而提高整体养殖效益,为此应从引种和留种两方面做起。
1、引种类别
引种前应对欲引进品种猪的生理特性进行相应的调查,引进的种猪应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饲料营养和饲养方式,否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改良种群结构的目的还有可能出现更多的不良现象。
2、引种数量
引进种猪前应先根据猪场内种群的品种结构及其数量、配种方式、年出栏率、繁殖目的、养殖规模等综合考虑后最终确定引进品种、性别及其数量,数量有误时多则浪费、少则不足。
3、种猪大小
引进种猪时母猪的体重应基本达到体成熟,公、母猪体重分别为75千克和65千克左右,体重太小品种特征不明显,体重太大有可能运输不方面,甚至是淘汰的后备猪。
4、种猪运输
(1)运输种猪时应派有引种经验的技术人员前去,以让其检出不符合相应品种特征或不健康的猪,根据路径的长短选择相应的运输方式和工具,运输工具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
(2)种猪的运输方式和路径应以“快捷、安全”为原则,所用运输工具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冬季在温度较高的中午、夏季在温度较低的早晨或下午运输,途中温度较高的时应采取降温防暑措施。
(3)公路运输的所选路径应平坦、便捷,行进速度应均匀,上、下坡时应注意适当减速(切忌颠簸),运输途中遇到其它运输动物的车辆时应尽快超过(切忌跟随其后),以防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5、疫病预防
(1)引进种猪前在调查品种类别的基础上还应对种猪的其它情况进行调查,经调查后确定从规模大、管理严、种猪健康、效益好的种猪场引进不携带相关病原体的种猪。
(2)运输种猪前货主应依法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A或B),并经当地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盖章、执行检疫的官方兽医签字,没有依法取得相应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承运人不得承运。
(3)引进的种猪到达目的地后应在隔离场所隔离观察45天以上,隔离期间发现异常的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处理,隔离观察45天未出现的方可进入相应的饲养场所。
1、选种原则
从父母代健壮无病、单窝产仔多的仔猪群中选择营养良好、发育正常、四肢有力、耳号清晰、档案完整、体型和外貌符合要求的留作种用,选留种猪可分为断奶、4月龄、6月龄、初产期4个阶段进行。
2、群体选择
(1)断奶时选留侧重外貌特征和遗传缺陷,基本要求是乳头7对以上且排列整齐、发育正常、无遗传疾病、品种特征和断奶体重符合要求;4月龄时侧重发育,发育好、无遗传缺陷的进入下阶段选留。
(2)6月龄时选留背膘厚度、体长指数、日增重较高的进入下一阶段的选留;初产时选留侧重于繁殖性能,将乳房丰满、间隔明显、排乳时间长、性情温驯的初产母猪留作种用。
3、个体选择
(1)种公猪要同一窝中体重较大、生长较快、肉料比高、四肢粗壮结实、体格健壮、腮肉少、臀部丰满、睾丸对称饱满、包皮较小、无隐睾、阴囊疝、脐疝等,成年公猪还要嘴含大量白沫、性欲旺盛。
(2)种母猪要身体匀称、背腰平直、眼睛明亮有神、腹部宽大下垂、骨骼结实、四肢有力、乳头排列整齐,有效乳头数在6对以上,阴门发育正常,不选阴门小而下缘上翘的母猪。
(作者单位:河北省大名县畜牧水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