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清, 孙 妮
(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国内外蕾拉·阿伯勒拉研究述评与展望
夏晓清, 孙 妮
(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蕾拉·阿伯勒拉是当今影响力最大的非洲裔英国移民女作家之一,其对妇女生存状况的关注及相关创作引领了穆斯林移民文学的潮流。阿伯勒拉的作品主题广泛,涉及文化冲突、宗教信仰、身份认同、后殖民时代的女性生存状况等。国内外评论界从后殖民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文化身份的混杂性以及对比等视角对之进行了广泛的分析和评论,文章对这些评论或研究进行了综述,阐明其意义并作了前景展望。
蕾拉·阿伯勒拉;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与展望
蕾拉·阿伯勒拉(Leila Aboulela,1964-)是当今著名的非洲裔英国移民女作家,她出生于埃及开罗,在苏丹喀土穆长大。孩童时期阿伯勒拉就感受到自己在社会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深刻地感受到两种文化的激烈冲突,体验了两种文化冲突带来的痛苦。阿伯勒拉在早期的文章《我注定是苏格兰人》(AndMyFateWasScotland)(2000)中写到:“我从热的地方移居到冷的地方,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我适应了环境和时差。但在苏格兰,我从一个穆斯林人变为世俗人这是令人不安的,没有时间可以治愈这永恒的文化冲击创伤。”[1]她根据自己的经历,描写侨居英国的移民女性生活。其小说的主题涉及当今世界关注的诸多重要议题:文化冲突、宗教信仰、身份认同、后殖民时代的女性生存状况等。她的小说创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代表作有:《译者》(TheTranslator)(1999)、《尖塔》(Minaret)(2005)、《敌人的仁慈》(TheKindnessofEnemies)(2015)等,她的作品被翻译成14种语言。
因为阿伯勒拉在小说领域里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她获得了多项文学奖和国际性的荣誉,包括包括“非洲文学凯恩奖”(Caine Prize for African Writing)(阿伯勒拉是第一位赢得此奖的作家)。《译者》被提名“橘子文学奖”(Orange Prize),并于2006年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优秀图书奖”(Notable Book of the Year),《尖塔》被提名为奥林其小说奖和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阿伯勒拉是苏丹获得国际声望的少数文学家之一。
国外学者对阿伯勒拉其人其作的关注开始于21世纪初,迄今为止,笔者通过EBSCO和JESTO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检索到书评有64篇,期刊文章约有30多篇以及若干访谈,通过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检索到相关论著有8部。
从21世纪初开始,国外出现大量关于阿伯勒拉作品的研究,主要为期刊文章、专著、书评等,大多数都集中于阿伯勒拉的几部著名小说。如:《译者》(1999)(TheTranslator)、《彩灯》(2001)(ColouredLights)、《尖塔》(2005)(Minaret)、《歌巷》(2010)(LyricsAlley)、《敌人的仁慈》(2015)(TheKindnessofEnemies)。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视角:
1.文化与主题研究视角
最早出现的是书评。娜塔莉·布里尔丽 (Natalie Brierly)于2001年7月在《新政治家》(NewStatesman)上发表的书评,简介了阿伯勒拉的《彩灯》,指出这部小说轻描淡写地展示人物生活,但暗示了异化的主题和精神的力量。2001年11月,弗雷德·罗兹(Fred Rhodes)在《中东》(MiddleEast)上指出《彩灯》中穆斯林移民经历的微妙之处是有趣的文化冲突和深刻的精神斗争。2004年4月,法蒂尔·法奎尔(Fadia Faqir)于《审查目录》(IndexonCensorship)上发表的《迷失于翻译中》(LostinTranslation),指出阿伯勒拉的清真小说传播了伊斯兰的世界观,是跨文化和跨国文学的好范例。2006年7月,詹妮·B·斯蒂哈姆(Jenn B Stidham)在《图书馆杂志》(LibraryJournal)上发表书评认为《译者》这部小说有理有节、语言优美,描写的人物能引起共鸣,是一部宏伟的作品。2006年9月,黛博拉·多诺万(DeborahDonovan)在《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上发表的书评,指出《译者》这部小说不仅设计新颖,陈述委婉,精确地捕捉飞逝的瞬间,而且还包含了文化冲击、宗教热情、孤独、迷茫和爱情等主题,巩固了蕾拉·阿伯勒拉作为一名杰出的当代作家的声望。2008年威尔·S·哈桑(Wail S. Hassan)在《小说论坛》(Novel: A Forum on Fiction)上发表的题为《蕾拉·阿伯勒拉和穆斯林移民小说的意识形态》(Leila Aboulela and the Ideology of Muslim Immigrant Fiction)的文章,对阿伯勒拉的《芭比在清真寺》(Barbie in the Mosque)做了详细的介绍,通过见证叙事的方法,探讨了阿伯勒拉关于穆斯林移民小说的思想意识,并将之与塔伊布·萨利赫(Tayeb Salih)的《移民到北方的季节》(Season of Migration to the North)(1969)进行了对比,指出阿伯勒拉的文章引领了“穆斯林移民文学”的潮流[2]。 2009年6月,夸杜沃·奥塞-奈门(Kwadwo Osei-Nyame)发表于《非洲文化杂志》(Journal of African Cultural Studies)的《非洲后殖民文学的翻译政治:奥拉达·艾奎亚诺,阿伊·克韦·阿尔马赫,托妮·莫里森,阿玛·A·艾朵,塔伊布·萨利赫和蕾拉·阿伯勒拉(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 in Africa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Olaudah Equiano, Ayi Kwei Armah, Toni Morrison, Ama Ata Aidoo, Tayeb Salih and Leila Aboulela)指出,在多元文化的世界背景下,需要认识自我以了解“他者”。自我和他者、非洲和西方国家,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等的矛盾是蕾拉·阿伯勒拉小说的主题。
2.穆斯林女性研究视角
2005年,阿伯勒拉的《尖塔》出版。同年7月,斯塔尔·E·史密斯(Starr E.Smith)在《图书馆杂志》(LibraryJournal)上发表关于《尖塔》的书评,指出《尖塔》这部小说语言清晰准确,人物角色令人同情,描绘了穆斯林宗教习俗的正面形象,是一部极具吸引力的作品。2005年8月,彼得·惠塔克(Peter Whittaker)在《新国际主义》(NewInternationalist)上对《尖塔》做了专门的介绍,指出其“离散族裔”的主题,并指出阿伯勒拉在这部作品中通过对信仰和归属感的反思,继续表现出宽阔的视野。2007年,纳迪亚·巴特(Nadia Butt)于《非洲文化与社会杂志》(JournalforAfricanCultureandSociety)上发表题为《商议蕾拉·阿伯勒拉<译者>中的不可译性和伊斯兰教》(NegotiatingUntranslatabilityandIslaminLeilaAboulela'sTheTranslator)的文章,认为蕾拉·阿伯勒拉的《译者》中,欧洲男人和非洲女人之间存在“伊斯兰教的不可译性”,提出宗教在全球化的世界中扮演的角色引人深思[3]。2009年,蕾拉·阿尔·马拉赫(Layla Al Maleh)在《纽约——阿姆斯特丹》(Amsterdam-NewYork)上发表的《倾听阿拉伯流散者的声音——从多种批判视角看英语国家的阿拉伯文学》(ArabVoicesinDiaspora——CriticalPerspectivesonAnglophoneArabLiterature),指出阿伯勒拉将伦敦翻译成宗教场所。小说中的里根公园的清真寺尖塔和以“尖塔”作为标题,都深入伦敦的中心,向西方国家公开“他者”身份并通过宗教翻译、宗教场所、空间视角、大都会映射和肉体关系的翻译等与西方国家区别开来。阿伯勒拉建造了异位空间,主人公纳吉娃在移置的环境里重新认识身份,并强调家是不可缺少的。“在清真寺我感觉又回到了喀土穆”[4]。
2011年,萨迪亚·阿巴斯(Sadia Abbas)在《现代文学》(ContemporaryLiterature)上发表《蕾拉·阿伯勒拉,宗教和小说的挑战》(LeilaAboulela,Religion,andthechallengeofthenovel)一文,指出蕾拉·阿伯勒拉把宗教和穆斯林妇女作为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融入上帝、马克思主义等主题[5]。
2013年,史瑞·埃德温(Shirin Edwin)发表于《中东妇女研究杂志》(JournalofMiddleEastwomen'sStudies)上的《(联合国)神圣联盟》((UN)HolyAlliances),指出《译者》中东方与西方,殖民与后殖民社会之间的宗教和文化冲突,造成了伊斯兰妇女情感和精神创伤。埃德温赞美阿伯勒拉小说中描述的“伊斯兰在精神层面上被翻译成穆斯林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政治活动和文化冲击,宗教在处理日常事务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6]同年,以斯拉·米尔泽·圣泰索(Esra Mirze Santesso)在《迷失:当代英语文学中穆斯林的身份》(Disorientation:MuslimIdentityinContemporaryAnglophoneLiterature)一书中探讨了性别、宗教主题在阿伯勒拉、莫妮卡·阿里、法蒂尔·法奎尔以及卡米拉·吉卜作品中的体现。指出阿伯勒拉对宗教、性别的非女性主义观点。这部穆斯林移民经验的英国小说考察了将“英国穆斯林”身份作为可以表现自我的期许和限制,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妇女),调和了非西方的宗教身份与西方国家世俗政策的关系[7]。
2015年3月,Md·马哈穆德·哈桑(Md.Mahmudul Hasan)在《穆斯林少数民族事务》(JournalofMuslimMinorityAffairs)上发表的《“第三位空间”中寻求自由的移民:蕾拉·阿伯勒拉的<尖塔>和贾默哈德<头巾的爱>中穆斯林妇女的身份》(SeekingFreedominthe‘ThirdSpace’ofDiaspora:MuslimWomen'sIdentityinAboulela'sMinaretandJanmohamed'sloveinaHeadscarf),指出穆斯林妇女经常受到新东方文学的关注,但戴头巾的穆斯林妇女极少有话语权。当大都市的穆斯林妇女面临着流散的危险时首先想到自己的伊斯兰身份。阿伯勒拉为她们提供了第三空间,寻找归属感,解放文化意义上的“原国籍”[8]。
3.翻译的研究视角
2012年6月,理查·吉尔默尔(Rachael Gilmour)在《英联邦文学杂志》(JournalofCommonwealthLiterature)上发表《生活在不同语言之间:蕾拉·阿伯勒拉的<尖塔>与郭小橹的<恋人版中英词典>中的翻译政治》(LivingbetweenLanguages:ThepoliticsoftranslationinLeilaAboulela'sMinaretandGuo'sAConciseChinese——EnglishDictionaryforlovers),将阿伯勒拉的《尖塔》与郭小橹的《恋人版中英词典》(2007)进行比较,指出小说探索了生活语言的可能性、风险和限制2009年,蒂娜·施泰纳(Tina Steiner)在《译人,译本——当代非洲文学的语言和移民》(TranslatedPeople,TranslatedTexts——LanguageandMigrationinContemporaryAfricanLiterature)指出,作者运用文化翻译的策略说明当代非洲移民文学中的跨文化影响。阿伯勒拉笔下的移民在他们的信仰中找到安慰,“乡愁”功能使个人在动荡的移民环境中提升信仰。2013年9月,他玛·斯坦尼茨(Tamar Steinitz)在《干预:后殖民研究的国际期刊》(Interventions: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PostcolonialStudies)上发表的《回家: <译者>中的翻译,转换和驯化》(BackHome:Translation,ConversionandDomesticationinLeilaAboulela'sTheTranslator),指出《译者》质疑摆脱西方宗教和哲学传统的概念化翻译,为西方读者翻译伊斯兰教并挑战西方翻译的范例。2014年,费瑞尔·J·哥哈佐(Ferial J Ghazoul)在《古兰经研究杂志》(JournalofQur'anicStudies)上发表《后殖民文学中人性化伊斯兰教的消息和信使》(HumanisingIslam'sMessageandMessengerinPostcolonialLiterature)一文指出,阿伯勒拉的《译者》是向非穆斯林解释伊斯兰教字面和隐喻意思,展示了伊斯兰教以及生动的人道的标志性人物肖像,同时强调人性的弱点和辉煌。同年,瓦哈卜·阿伯戴尔(Wahab Abdel)和贾迈勒·艾哈迈德(Gamal Ahmed)在《阿拉伯研究季刊》(ArabStudiesQuarterly)上发表的题为《反东方主义:重译蕾拉·阿伯勒拉的《译者》和《歌巷》中“隐形的阿拉伯”》(Counter——Qrientalism:Retranslatingthe“InvisibleArab”inLeilaAboulela'sTheTranslatorandLyricsAlley),指出《译者》和《歌巷》展示了阿拉伯和英国文学中文化翻译的审美和政治参数,展示了过去和现在、传统和现代、家庭和流亡、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神圣和世俗、女性和男性的二元空间,认为蕾拉·阿伯勒拉成功的重译了“隐形阿拉伯人”[9]。
4.对比研究的视角
有些专著将蕾拉·阿伯勒拉与其他后殖民小说家进行比较。例如2008年,布伦达·库伯(Brenda Cooper)在《新一代非洲作家——移民,物质文化,语言》(ANewGenerationofAfricanWriters——Migration,MaterialCulturalandLanguage)一书中对蕾拉·阿伯勒拉、比伊·班戴尔、贾马尔·马哈古卜以及摩西·伊塞甘娃等非洲移民作家的写作视角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蕾拉·阿伯勒拉的《译者》和《彩灯》中出现的日常用品是她笔下主人公的精神寄托,为寻找真主阿拉开辟捷径[10]。
另外,还出现了若干关于蕾拉·阿伯勒拉的访谈文章,比较有代表性的有:2009年6月,克莱尔·钱伯斯(Claire Chambers )在《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UniversityPress)上发表的《采访蕾拉·阿伯勒拉》(AnInterviewwithLeilaAboulela)。内容涉及蕾拉·阿伯勒拉后殖民或穆斯林作家的头衔,她对读者的态度,女性戴面纱的看法,以及伊斯兰教和女性主义之间的关系,等等。阿伯勒拉指出,在她的写作中,伊斯兰并不仅代表文化,或者社会条例等,而且与个人的信仰,做事的决心息息相关。2011年1月,唐娜·沃尔特斯·柯伯格(Donna Walters Kozberg)在《出版商周刊》(PublisherWeekly)上发表的《诗人如英雄》(ThePoetasHero)一文涉及阿伯勒拉的小说《歌巷》,阐明这部小说的创作来源,以及运用“多视角”的写作方式。
国内学界对蕾拉·阿伯勒拉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对薄弱。这一点从国内对“Leila Aboulela”中文名字及其作品的译法可以看出,在当前不多的研究资料中有蕾拉·阿伯勒拉、利拉·阿布拉等,其作品的译名也是各不相同,迄今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只有两篇有关蕾拉·阿伯勒拉及其作品的期刊文章,但只是以介绍性内容为主,尚未出现研究阿伯勒拉的硕士和博士论文,也没有专门研究阿伯勒拉及其作品的专著。国内最早介绍阿伯勒拉的是2010年李海文在《出版发行研究》上发表的《华文书业的新蓝海:非洲》,内容提及苏丹作家阿伯勒拉的《博物馆》获得“非洲凯恩文学奖”,这个奖项是非洲最高文学奖项,颁给以作品表现非洲精神,并用英文出版的非洲短篇小说作家,而阿伯勒拉是第一位获得此奖项的作家。另一篇是代学田于2011年在《外国文学动态》上发表的题为《新世纪非洲文学十年回顾》,该文章分析概括了二十世纪非洲文学的一些基本特征。认为从性别结构上来说,新世纪女性作家的创作日益引人关注,女性作家群体崛起不仅体现在非洲女作家的作品数量上,也体现在非洲重要文学奖项获得者的构成比例上。阿伯勒拉获得“凯恩文学奖”有“非洲文学布克奖”[11]之盛誉,她是第一届获奖的女作家,其意义非凡。但对阿伯勒拉本人和其作品并未详细介绍。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阿伯勒拉的研究比国内起步早,研究视角多样化,主要有:文化与主题、宗教信仰、翻译、对比研究等。然而,在国际文学界享有声誉的阿伯勒拉并没有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对阿伯勒拉的其人其作尚无系统深入的研究。
随着后殖民批评的日渐兴旺,国内学界对流散移民作家如V.S.奈保尔、钦努阿·阿契贝、布奇·埃默切塔、恩古吉·瓦·提安哥其人其作的研究,然而,对阿伯勒拉这样一位重要的非洲裔英国移民女作家的研究与作家在世界文学界的地位极不相称。 作为侨居西方的移民女作家,阿伯勒拉深刻地感受到多种文化的激烈冲突,并深刻体验到文化冲突带来的痛苦,她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思考和写作,视野开阔。她根据自己的经历,描写侨居英国的女性移民生活。其小说的主题涉及当今世界关注的诸多重要议题:文化冲突、宗教信仰、身份认同、后殖民时代的女性生存状况等,展现后殖民时代移民的生存现状,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这样一位重要的作家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国内学界尚无对阿伯勒拉其人其作的专门研究,所以对阿伯勒拉的研究存在很大空间。
[1] LEILA A . “And My Fate Was Scotland.” Wish I Was Here: A Scottish Multicultural Anthology[J]. Ed. Kevin MacNeil and Alec Finlay. Edinburgh: Polygon, 2000:92-175.
[2] WAIL S H. Leila Aboulela and the Ideology of Muslim Immigrant Fiction [J]. Novel: A Forum on Fiction, 2008(41):298-319.
[3] NADIA B. Negotiating Untranslatability and Islam in Leila Aboulela's The Translator [J]. Matatu: Journal for African Culture and Society, 2007(36):167-179.
[4] LEILA A . Minaret [M]. London: Bloomsbury, 2005:244.
[5] SADIA A. Leila Aboulela, Religion, and the Challenge of the Novel [J].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2011(52):430-461.
[6] SHIRIN E. (Un) Holy Alliances[J]. Journal of Middle East Women's Studies (Indian University Press),2013:58-79.
[7] ESRA M S. Disorientation:Muslim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Anglophone Literature [M]. Houndmills, Basingstke, Hampshire; New York, N.Y. : Palgrave Macmillan, 2013.
[8] Md M H. Seeking Freedom in the“Third space”of Diaspora:Muslim Women's Identity in Aboulela's Minaret and Janmohamed's love in a Headscarf [J]. Journal of Muslim Minority Affairs,2015(35):89-105.
[9] ABDEL W and AHMED G. Counter-Qrientalism: Retranslating the “Invisible Arab”in Leila Aboulela' s The Translator and Lyrics Alley[J]. Arab Studies Quarterly, 2014(36):220-241.
[10] BRENDA C. A New Generation of African Writers-Migration, Material Cultural and Language [M]. Woodbridge, Suffolk; Rochester, NY: James Currey; Scottsville, S.A.: University of Kwazulu-Natal Press, 2008:150.
[11] 代学田. 新世纪非洲文学十年回顾[J].外国文学动态, 2011(5):61-64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Leila Aboulela at Home and Abroad
XIA Xiaoqing, SUN Ni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Leila Aboulela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English immigrant women writers in the world. Her concern for women's living conditions and their creation has led to the trend of Muslim immigrant literature. Her works cover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cultural conflicts, religious beliefs, identity and women living conditions. There is a variety of research and interpretation of her works at home and abroad, especially analysis and com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 criticism, feminist criticism, hybridity of cultural identity, comparative study and so on. This paper offers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f Aboulela's work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spect of the research.
Leila Aboulela;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review and prospect
2017-07-13;
2017-09-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WW050)
夏晓清(1992-),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生;
孔 妮(1958-),女,安徽芜湖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I06
A
1008-3634(2017)05-0055-05
(责任编辑 蒋涛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