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礼貌语用研究发展

2017-02-24 10:08顾真王显志
关键词:听话者面子礼貌

顾真,王显志

(华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不礼貌语用研究发展

顾真,王显志

(华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不礼貌语用;不礼貌原则;不礼貌策略;对不礼貌话语的回应

不礼貌语用是一种常见的日常语用,它不仅仅是礼貌语用的对立面,还具有特有内容及研究价值。以往大多数研究主要倾向于对礼貌的研究,而未给予不礼貌语用足够的重视。自20世纪80年代有所改变,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了不礼貌语用研究的重要性。本文将从不礼貌的界定、发展阶段、不礼貌语用流派和研究成果分类、不礼貌策略及其回应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整合资料,总结出当今不礼貌语用研究的主要方向。

提到“不礼貌语用”这个术语时,人们往往会先想到“礼貌语用”,并且把“不礼貌语用”简单地视为“礼貌语用”的对立面或是边缘行为(Leech, 1983)。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秉承着这样的思想,致使对“不礼貌语用”这一现象的关注度不够,学者对“不礼貌语用”的研究也远不如对“礼貌语用”研究的多。

一、“不礼貌”的界定

在(不)礼貌语用研究兴起时,对不礼貌的定义是很模糊的,也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首先是Leech(1983)仅仅将不礼貌定义为“一种边缘行为”。随着研究的扩展,学者们发现“不礼貌”不只是“礼貌”的简单对立面,也不只是边缘行为。后来,Goodwin(1983:657-677)将其定义为“说话者以对抗的或未经调整的方式公然、立即提出反对意见”。Pomerantz(1984:57-101)给出的定义可阐释为说话者没有使用任何表示同意的表达作为铺垫,直接对前一语序作出完全相反的评价。Watts et al(1992)指出,不礼貌言语是指言语对于听话人的面子造成了明显的威胁,它一般是指在某一既定社会文化团体中被认作是不礼貌的话语使用形式。虽然这些对“不礼貌”的定义并不是很准确也不是很完备,但是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是不礼貌研究的第一次高潮。

随着对“不礼貌”研究的重视和不断深入,“不礼貌”的定义也日趋准确与完备。Culpeper(1996)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不礼貌是旨在引起社会负面影响即社会不和谐的策略的使用,这些策略是为了攻击对方的面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Culpeper于2008年将不礼貌定义修改为“用来攻击对方面子并以此造成社会冲突和不和谐的交际策略”。近几年,Culpeper(2011)又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将不礼貌定义为“对特定语境下发生的特定行为所持有的一些否定态度”。可见,对他“不礼貌”的界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清晰。除了Culpeper外,还有很多学者给出了关于“不礼貌”的定义,如:Bousfield(2008)认为不礼貌是交际者故意实施的威胁面子行为,强调不礼貌行为的无缘由、冲突性。

中国学者对“不礼貌”语用研究晚于西方,定义“不礼貌”的时间自然也就晚一些。较早定义“不礼貌”的中国学者是杨子、于国栋(2007),他们把言语不礼貌的话语定义为直接或间接损害了他人面子的话语,在交际中会引起受话人以及第三者尴尬、不愉快等。张大毛(2009)把不礼貌的言语定义为与一定条件下的言语规范相违背的话,是基于交际双方所推定的彼此之间语用距离的一种不适应性,是动态的且具有相对性,可体现反面也可体现正面的交际价值。龙海英(2015:28-33)将言语不礼貌定义为“说话者威胁听话者面子且令后者产生不快的言语行为或话语”。可见,近20年,中国学者对“不礼貌”语用研究给予重视,且对其研究呈现发展趋势。

二、“不礼貌言语行为”的发展阶段

张玮,谢朝群(2015)根据Bousfield的理论框架,将不礼貌言语行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先期准备阶段,即触发不礼貌的“冒犯性事件”以及不礼貌的产生,又叫作不礼貌(发展)前期;中期阶段,即听话人对不礼貌的回应划归;后期阶段,即将不礼貌的解决。Goffman(1967)和Jay(1992,1999)等主要研究不礼貌的先期准备阶段, Thomas(1986),Culpeper(2003)和Bousfield(2008)主要关注不礼貌的中期,后期则以Vuchinich(1990)为主要代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侧重角度,具体而言,早期的研究侧重从个人身份属性和冒犯性事件的角度对“不礼貌”进行阐释;中期的研究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对“不礼貌”的不回应这个角度进行探究,该研究角度在早期很少被涉及,并且对“不礼貌”的回应研究也进一步深入、细化;后期的研究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对“不礼貌”进行研究,即如何解决和处理“不礼貌”,该角度在早期和中期两个阶段往往是被忽略的。

在这些阶段中,除了上述代表性的观点外,涌现出很多值得关注的观点,比如在“不礼貌”特点方面和“不礼貌”性质的界定方面。首先,与“不礼貌”紧密相连的“面子”就引起了Brown & Levinson(1978)的重视,他们认为面子是礼貌概念的根本,是能丧失、维系或得到加强的。而“面子”的丧失便是“不礼貌”与“面子”问题的最大联系。当学者们对“不礼貌”问题进行界定时,无法规避的便是对“不礼貌”的定性,该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得到阐释,简单而言,Lakoff(1989)、Kasper(1990)和Kienpointer(1997)提出,不礼貌语用具有系统性、策略性和文化多元性的特点。不同的学者对此的阐释角度各不相同,Tracy(1990)、Culpeper et al.(2003)、Bousfield(2008)和Locher & Bousfield(2008)认为不礼貌并非一种边缘化的言语现象,而是日常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给予更多学术关注。Culpeper et al(2003),Bousfield(2008)和Limberg(2009)等更为具体地界定了“不礼貌”的性质,他们把不礼貌看成说话人故意用来威胁或攻击对方面子的一种语用策略。Cashman(2006)和Mills(2009)认为,不礼貌是说话人有意实施冒犯的一项交际策略。

三、不礼貌语用学流派及研究分类

不同研究者对“不礼貌”语用研究的角度各异,侧重点各不相同。Culpeper(1996,2008,2011)、Brown & Levinson(1987)和 Bousfield(2008)等人侧重语用理论研究,Verschueren(1999)侧重顺应性研究。具体而言,Culpeper的主要研究成果是一步步完善“不礼貌”的定义,从“不礼貌是旨在引起社会负面影响即社会不和谐的策略的使用,这些策略是为了攻击对方的面子”,发展成为“不礼貌是用来攻击对方面子并以此造成社会冲突和不和谐的交际策略”,最后形成“不礼貌是对特定语境下发生的特定行为所持有的一些否定态度”。他总结出一套不礼貌策略的结构框架,认为不礼貌包括直接不礼貌、积极不礼貌、消极不礼貌、间接不礼貌和拒绝执行礼貌。Culpeper(2011: 134-137)还总结了英语中的不礼貌的规约程式,分类如为侮辱性的、抱怨或者批评性的、问题或者预设性的、贬低性的、强化信息性的、驱逐性的、沉默性质的、威胁性的、诅咒性的,等。

Brown & Levinson研究的重点在于不礼貌与面子的关系,他们的理论基础是积极面子/正面子和消极面子/负面子,“积极面子/正面子:指人们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赞许,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喜爱”(Brown & Levinson, 1987:62);“消极面子/负面子: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行为不受别人的干预或阻碍。人们有自主的自由,不因迁就别人或受到干预、妨碍而使自己感到丢面子”(Brown & Levinson, 1987:62)。该理论为不礼貌的后果评估提供了良好的支持。Bousfield(2008: 103-107)的主要研究成果是把不礼貌定性为“交际者故意实施的威胁面子行为”,强调了不礼貌行为的无缘由、冲突性,并把不礼貌策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大类。本研究认为该分类不够系统与详尽。Verschueren(1999: 568)的顺应论则强调顺应性“使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做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该理论为不礼貌策略选择与回应的分析提供了心理学和语用学上的理论基础。

Leech(1983)提出了礼貌六原则,并将“面子”作为礼貌现象研究的核心;他认为可以结合Brown & Levinson的研究成果分析礼貌原则。Kryk-Kastovsky(2006)以法庭语篇为样本,从结构、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研究了不礼貌言语的模式,他不仅强调对不礼貌纯语言角度的考虑,还强调具体语境的重要性。Marlangeon(2008)提出了结构性(institutional)和非机构性(non-institutional)的不礼貌,并总结了这两种不礼貌言语的特点。Mills(2009)提出要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审视礼貌与不礼貌语用,而不是只从个人角度简单分析,为不礼貌产生原因和取得的效果提供了又一分析视角。Kienpointner(2008)讨论了不礼貌和情绪之间的关系,且进一步得出结论:不礼貌言语可导致负面情绪。Graham(2007)、Spencer-Oatey(2007)和Gracés-Conejos Blitvich(2013)将身份概念引入该领域,为研究不礼貌提供了又一个新视角。国外也有学者针对具体案例研究不礼貌,但成果并不显著。也就是说,对不礼貌理论的研究仍是国外学者关注的主流。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角度相对集中,本研究只做简单介绍,不予详尽阐释,旨在展示研究角度的集中性。国内研究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侧重理论角度的研究探讨,最近的代表性研究有:马宝鹏(2013)对交际中的不礼貌策略和回应的研究;毛延生(2014)对不礼貌的分析框架进行的阐释研究;刘森林(2014)结合了语言系统变异、社会规约和语用偏离等方面对不礼貌语用策略进行的探;李俊丽(2015)从有意不礼貌的语用认知理据和身份构建角度的研究;周凌、张绍杰(2015)对身份特征、面子和不礼貌三者的研究;等。该类研究中对不礼貌策略的研究居多,对不礼貌回应策略的研究较少,且研究中的具体实例所占篇幅不大。

第二类是针对某一特定案例所做的具体研究,最近的代表性研究学者有从跨文化角度切入研究称呼语礼貌规范和失误的唐兴红、刘绍忠(2004);从身份建构和谐角度研究不礼貌的陈倩、冉永平(2013);对家庭冲突中强势反对不礼貌研究的赖小玉(2014);以电视综艺节目为研究样本,对机构性不礼貌研究的牛利、罗耀(2015);研究网络语境下不礼貌语用的张玮、谢朝群(2015);其中从回应及补救角度阐释不礼貌的学者很多,比如对不礼貌话语的沉默回应研究的王灵玲(2014);研究无意识不礼貌话语补救措施的刘凯、顾翔(2015);等。虽然顾曰国(1992)是研究礼貌语用的,但是他的观点“面子是礼貌准则中基础的要素,所谓礼貌就是要照顾面子”,对“不礼貌”研究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较之于第一类,该类研究更侧重具体实例的阐释,即以大量实例支撑理论,理论篇幅较小,数据和阐释篇幅较大。

本文旨在综述语用学角度的“不礼貌”研究,所以并未充分涉及其他角度的研究,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他角度没有学者研究,王璐和徐春霞(2012)就从认知和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情感与非礼貌之间的互作关系,并指出情感本身并不能引发非礼貌现象,只有当情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时才会引起非礼貌现象,并激发非礼貌的情感图式。

四、不礼貌策略

Culpeper(1996)把不礼貌策略分成了五类:直接不礼貌、积极不礼貌、消极不礼貌、间接不礼貌和拒绝执行礼貌。直接不礼貌指的是在有关面子的场合故意攻击听话者的面子,以直接、不含糊及简明的方式实现面子威胁行为。积极不礼貌指的是说话者用来损害听话者正面面子需求的策略。Culpeper把这个策略又细分如下故意冷落对方、忽略对方的要求,把对方排除在外,表明与听话者没有关系,对听话者表现出不感兴趣、不关心和冷漠,用不合适的身份标志,用含糊隐晦的语言,寻求分歧,让听话者感觉不舒服,用禁忌词语,直呼其名等。消极不礼貌旨在损害听话者负面面子需求的策略,如恐吓威胁、轻视嘲笑、侵犯说话者私人空间、明确将听话者和否定体联系起来、让听话者感觉欠自己人情、身体上阻碍通过、语言上打断对方等。间接不礼貌使用明显不真诚的礼貌策略来实施面子威胁行为。拒绝执行礼貌期望礼貌的时候没有礼貌。该策略划分很详尽且具有系统性。

Bousfield(2008)将Culpeper的不礼貌策略简化为直接不礼貌和间接不礼貌两大类。前者是说话人有意攻击听话人面子时采取的直截了当的不礼貌表达,使用令对方难堪的话语;后者是说话人间接地采用一些语言策略攻击听话人的面子。该理论高度概括,主体框架良好,但是详尽度不高。

与西方学者相比,刘平(2012)对不礼貌策略的分类角度略显不同。他将不礼貌策略分为两个方面挑战面子和挑战公平权,前者是伤害素质面子和伤害身份面子,后者是挑战公平权、挑战交际权。该策略由中国人提出,考虑到了汉语的特点,但是过于强调汉语不礼貌的显著特点而显得不够完备。

五、不礼貌回应策略

Culpeper(2003)认为,面对不礼貌行为,受话者会有回应和无回应两种反应,就回应而言会出现反驳和接受两种情况,在反驳的情况下会出现攻击性和防卫性两种状态。这是Culpeper(2003)不礼貌回应策略的框架体系。

杨子和于国栋(2007)根据说话者意图以及听话者对其意图的接受情况将不礼貌分为四类:言者有意,听者有心型;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型;言者有意,听者无心型;言者无心,听者无心型。言者有意,听者有心型,即说话人和听话人都知道不礼貌;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型,即听话人误解说话人有不礼貌的用意;言者有意,听者无心型,即听话人未意识到说话人的不礼貌;言者无心,听者无心型,即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都为意识到不礼貌。

较之于不礼貌策略的研究,不礼貌回应策略的研究较少,且已有理论不是很完善,这为今后的研究留下了空间。

六、结语

本研究就不礼貌的定义、发展阶段、发展角度、主要观点、不礼貌语用学流派、不礼貌语用学研究成果、不礼貌策略及其回应策略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发现不礼貌语用学研究仍不完善,故具有研究价值,不礼貌策略及其回应策略和这两种策略的现实应用都是很好的研究方向和角度。本研究倾向于把“不礼貌”定义为对特定语境下发生的特定行为所持有的一些否定态度,表现为说话人对听话人面子的威胁,并且产生不愉快或尴尬的结果。在不礼貌研究的发展过程中,“面子理论”也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在对不礼貌研究进行分类时,本研究依据国内外研究特点的不同,做出不同分类标准,进行详略有别的阐释。本研究侧重介绍Culpeper、Bousfield、刘平的不礼貌策略,以及Culpeper、杨子和于国栋的不礼貌回应策略,发现不礼貌回应策略研究较少,具有更大研究空间与发展前景。

如今,围绕“不礼貌”的研究已经很丰富了,角度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就性别差异角度的研究还是鲜有人为,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1]Bousfield D. Impoliteness in Interaction [M].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8, 103-107.

[2]Brown P and Levinson S. Universal in language sage: politeness phenomena [A]. In: Goddy, E. N.(Ed.),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C]. Cambridge: CUP, 1978, 56-311.

[3]Brown P and Levinson S.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4]Cashman H. Impoliteness in children’s interactions in a Spanish /English bilingual community of practice[A].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J], 2006, 217-246.

[5]Culpeper J. Towards an anatomy of impolitenes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6, 349-367.

[6]Culpeper J. (Im) politeness in dramatic dialogue [A]. In Culpeper J; Short M; Verdonkt P. (eds) Exploring the Language of Drama: From text to context [C]. London: Routledgea, 1998, 83-95.

[7]Culpeper J. Reflections on impoliteness, relational work and power[A]. Bousfield D,Locher M.(eds.). Impoliteness in Language [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8, 17-44.

[8]Culpeper J. Impoliteness: Using Language to Cause Offenc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9]Culpeper J, Bousfield D, Wichmann A. Impoliteness revisited: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dynamic and prosodic aspect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3, 1545-1579.

[10]Goffman E. Interaction Ritual [M]. Chicago: Aldine, 1967.

[11]Goodwin M. H. Aggravated correction and disagreement in children’s conversations [J].Journal of Pragmatics, 1983, 657-677.

[12]Gracés-Conejos Blitvich P. Introduction: Face, identity and im/politeness. Looking backward, moving forward: From Goffman to practice theory [J].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2013, 1-33.

[13]Graham S. L. Disagreeing to agree: Conflict, (im)politeness and identity in a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ty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7, 742-59.

[14]Jay T. Cursing in America: A Psycholinguistic Study of Dirty Language in the Courts, in the Movies, in the Schoolyards, and on the Street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2.

[15]Kasper G. Linguistic politeness: Current research issue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0, 193-218.

[16]Kaul de Marlangeon Silvia. Impoliteness in institutional and non-institutional contexts [J]. Pragmatics, 2008, 735-749.

[17]Kienpointer M. Varieties of rudeness: Types and functions of impolite utterance [J]. Functions of Language, 1997, 251-287.

[18]Kryk-Kastovsky Barbara. Impoliteness in Early Modern English courtroom discourse [J]. Journal of Historical Pragmatics, 2006, 213-243.

[19]Lakoff R. The way we were,or,the real truth about generative semantics: A memoir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89, 939-988.

[20]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 London: Longman, 1983.

[21]Limberg H. Impoliteness and threat response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9, 1376-1394.

[22]Locher M and Bousfield D. Impoliteness and Power in Language [A]. In D. Bousfield & M. Locher(eds.). Impoliteness in Language [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8, 1-13.

[23]Mills S. Impoliteness in a cultural context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9, 1047-1060.

[24]Pomerantz A. M. Agreeing and disagreeing with assessments: Some features of preferred/dispreferred turn shapes [A]. In J. M. Atkinson & J. Heritage (eds.).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 Studies in Conversation Analysis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57-101.

[25]Spencer-Oatey H. Theories of identity and analysis of face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7, 639-656.

[26]Thomas J. The Dynamics of Discourse: A Pragmatic Analysis of Confrontational Interaction [D]. University of Lancaster, 1986.

[27]Tracy K. The many faces of facework [A]. In G. Howard & P. R. William(eds.). Handbook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C]. Chichester: Wiley. 1990, 209-226.

[28]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London: Arnold, 1999.

[29]Vuchinich S. The sequential organization of closing in verbal family conflict. In: Grimshaw,Allen D.(Ed.). Conflict Talk: Sociolinguistic Investigations of Arguments and Convers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18-138.

[30]Watts R J, Ide S, Konrad E. Politeness in Language: Studies in its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M]. Mouton: The Hague, 1992.

[31]陈倩,冉永平. 有意不礼貌环境下身份构建的和谐-挑战语用取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15-18,28.

[32]顾曰国. 礼貌、语用与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10-17,80.

[33]赖小玉. 家庭冲突中强势反对的不礼貌研究[J]. 现代外语,2014,01:42-51,145.

[34]李俊丽. 有意不礼貌的身份标记功能的语用认知探究[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20-23.

[35]刘凯,顾翔. 无意识不礼貌话语的影响因素及补救措施[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90-91.

[36]刘平. 不礼貌言语行为的语言表征及其语用机制[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09-115.

[37]刘森林. 不礼貌语用策略的社会语用学研究[J]. 外语教学,2014,31-36.

[38]龙海英. 语用修辞视野下不礼貌策略的选择识解——以家庭冲突场景为例[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28-33,49.

[39]马宝鹏. 交际中言语不礼貌现象语用研究[J]. 英语教师,2013,53-59.

[40]毛延生. 汉语不礼貌话语的语用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94-102.

[41]牛利,罗耀华. 机构性不礼貌话语积极语用功能探究——以电视综艺节目为例[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104-112.

[42]唐兴红,刘绍忠. 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礼貌规范与语用失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14.

[43]王灵玲. 对不礼貌话语的沉默回应[J]. 海外英语,2014,252-253.

[44]王璐,徐春霞. 情感和非礼貌互作关系的认知及社会学诠释[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2,62-67.

[45]杨子,于国栋. 汉语言语不礼貌的顺应性研究[J].中国汉语,2007,23-28.

[46]张大毛. 不礼貌言语的界定和分类[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204-208.

[47]张玮,谢朝群.网络语境下不礼貌语用与身份建构分析——以微博研究为例[J].当代外语研究,2015,23-28,34,76.

[48]周凌,张绍杰. 国外面子研究的最新动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75-82.

Review on Impoliteness Pragmatics

GU Zhen, WANG Xian-zh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ngshan Hebei 063009, China)

:impoliteness pragmatics; impoliteness rule; impoliteness strategy; impoliteness response

Impoliteness pragmatics is common in our daily life. It is not only the opposition part of politeness pragmatics, but also has its own features and research value. As scholars used to show interests in "politeness", the result was that no enough attentions were paid to "impoliteness". With more and more scholar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impoliteness" research since 1980s, this situation has changed. This paper gives a review on definition, development, main schools, research achievements, strategies and responses of "impoliteness". After all of these, the main directions of impoliteness pragmatics research are summarized.

2095-2708(2017)01-0130-05

H310.9

A

猜你喜欢
听话者面子礼貌
面子≠尊严
对日语终助词「ね」、「よ」功能的比较和简析
有些话
某贪官的面子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谁之误
面子
暗恋是一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