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域下中国画艺术的翻译研究

2017-02-24 08:33赵晓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译者中国画跨文化

赵晓璐



文化视域下中国画艺术的翻译研究

赵晓璐

(广西艺术学院 人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现今世界全球化已逐步成为文化与艺术的底色。各种艺术呈现出不同层次的交织与摩擦,不断推动着文化前进的脚步。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能在吸取外来文化的同时将独特的中国画艺术传播出去,与不同文化交流融合,不仅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的进程,更能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画艺术;跨文化传播;意境

一 研究的缘起与现实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古代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与外部世界文化交流的局面。近代以来,随着经济和市场的开放,外来文化越来越多的涌入我国,语言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刘勰说:“新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实质上文与道是一体的。翻译作为一种语言传播媒介,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当中将一种语言信息转换另外一种语言信息,将两种语言信息进行一对一、即时的转换,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便实现了交流。

中国画的艺术创作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的哲学、政治、宗教、道德等方面的认知,渗透着艺术家严谨认真的态度,扎实精湛的艺术手法。翻译中国画艺术更像是一个创作过程,是将艺术作品再现出来的复杂过程,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是研究不同文化和语言的相互作用,是一种文化与语言之间的互动。没有翻译,就没有中国画艺术的对外传播与发展,就没有中国独特文化的传递。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桥梁,为艺术的互通提供了平台。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根据书画同源之说,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彩陶上的图案是研究中国画史的根源。中国画作为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历史悠久,历经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地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到隋唐时期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五代两宋时期又进一步的成熟,元、明、清三代,社会经济逐渐稳定,文化艺术领域空前繁荣,涌现出众多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国画大家,创作出传世名画。研究画作的创作内容和画家的生平背景,对推断当时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中国画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犹如矗立在东方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由此可见,研究文化视域下中国画艺术的翻译极具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二 研究的现状

(一)外国美术史著作的翻译

从上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以范景中、杨思梁、曹意强为代表的一批外国美术史研究者开始不断地进行外国美术史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他们将西方著名美术史家贡布里希的主要著作:《艺术的故事》、《艺术与错觉》等译为中文。这项翻译工作的系统性、持久性,及其规模之宏大,译文水准之高,几乎改变了国人对美术史这一学科的成见,其影响早已超出了美术史界而达于一般人文学界,甚至于科学界。[1]同一时期或稍后,关于潘诺夫斯基的著名论著也有不少翻译成果。如潘氏的论著《理念论》(),“电影的风格和媒介”()都已有杨振宇和高士明精心翻译,由此对潘氏学术思想的认知和学习逐步加深;2009年浙江大学教授沈语冰就西方艺术理论代表著作展开翻译工作,他翻译出版了格林伯格的《艺术与文化》、罗杰·弗莱的《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迈耶·夏皮罗的《现代艺术:19与20世纪》等,成为艺术理论界最勤劳的人之一。同一年,汉学家高居翰的系列著作《隔江山色:元代绘画(1297-1368)》、《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1368-1580)》、《气势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中文版由三联书店出版,将西方中国画研究领域的成果介绍给中国读者。

国内诸多艺术家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中国画艺术的理念与经验,“为我所用”,促进了中国画艺术理论知识的中西交流和传播,中国画艺术“走出去”势在必行,为同时期或之后出现的中翻外的译著成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二)中国美术史著作的翻译

20世纪初出现了一部分国人译著的由日本学者著述的关于艺术学和中国绘画的书籍:黑田鹏信《艺术学纲要》(俞寄凡译,商务印书馆1922年)、《艺术概论》(丰子恺译,开明书店1928年)、大村西崖《中国美术史》(陈彬和译,商务印书馆1928年)、板垣鹰穗《近代美术史潮论》(鲁迅译,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上田敏《现代艺术十二讲》(丰子恺译,开明书店1929年)、金原省吾《唐宋之绘画》(傅抱石译,商务印书馆1935年)、中村不折与小鹿青云《中国绘画史》(郭虚中译,正中书局1937年)等。日本学者著述成为当时中国学者了解中西美术史知识的主要文本。另一部分是西方学者如克雷格·克鲁纳斯(Craig Clunas)专注于明代视觉艺术,从社会经济角度,对赞助人和画家的微妙关系进行讨论,出版了《明代的图画和视觉图》(),为中国画的研究开辟了又一视角;乔迅(Jonathan Hay)通过对石涛画的个案研究,揭示中国清早期的现代性特征;西方不少学者也翻译了中国的国画著作,有威廉姆·埃克(William Acker)翻译的《历代名画记》;亚历山大·索柏(Alexander Soper)翻译的《唐朝名画录》及《图画见闻志》;班宗华(Barnhart)翻译的《宣和画谱》以及部分《画继》等等。[2]

与此相比,国内学者对中国美术类著作和研究的国内翻译成果则相对薄弱。现有广西艺术学院宁立正教授等人编著的《漓江画派名家名作概览》中英文对照版本,以及他与其他老师合译的《黄格胜的艺术之路》,成为了当代漓江画派发展和传播的有力支柱。从对近年以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的关于美术以及中国画译介的检索来看,专门研究的硕博论文并不多见,如于童的硕士论文《关于艺术作品的实践报告》;从相关的期刊文献检索来看,有郑宝璇《中国画的话语与翻译》、魏姝写的《“符际翻译”视野下中国画作品简介英译初探》、赵春枭《浅谈关联理论下中国画话题的翻译策略》、刘继华《意境原则指导下的中国画画题翻译——以〈毕瑞画集〉》为例等等。

三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中国画艺术的翻译

(一)不同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

不同文化圈中丰硕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相互接触、交流,最终融合,形成了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独特个性和文化内涵。多元的文化交融又源源不断地为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得中国文化生机盎然。傅雷在他的《高老头》重译本《序》中发表议论:“两国文字词类的不同,句法结构的不同,文法与习惯的不同,修辞格律的不同,俗语的不同,即反映民族思想的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表现方法的不同,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点,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1.画题的翻译。画题在中国画的传播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指艺术家为作品所命名的题目,大多短小精悍,却带有意境美和深刻的含义。由艺术史家及美术馆策展人Marilyn Stokstad编著的中Chapter 10这一部分,从雕塑、绘画、建筑、书法等方面分析了公元前5000-2000年的新石器时代至公元960-1279的宋代当中,各朝各代艺术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艺术特色。当中列举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绘了巨峰壁立,杂树茂密,飞瀑直下,巨石纵横。山路上出现一支商旅队伍,路边有溪水流淌,使观者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将画题译为简洁准确,among一词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

正文介绍:The arrangement of the mountains, with the central peak flanked by lesser peaks on each side, seems to reflect both the ancient Confucian notion of social hierarchy, with the emperor flanked by his ministers, and the Buddhist motif of the Buddha with Bodhisattvas at his side.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的关系体现在创作当中,符合了北宋时期道教纷杂盛行的时代特征。这些隐藏在创作背后的意图,经由Marilyn Stokstad的翻译,使读者在对画作不断的认知中找寻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渲染清明节的节日气氛和喧闹景象,是我国的流传已久的传世名画。Marilyn Stokstad将画题译为Detail of而spring作名词指“春天”、“泉水”,作形容词是“春天的”,作动词指“生长”、“复苏”。festival除了可做名词“节日”,还可做形容词“喜庆的”和“欢乐的”,由此可以揣测是将《清明上河图》理解为“春天河畔的繁荣景象”而作出的翻译。由这样的翻译理念出发,笔者认为不是不可。但将spring与festival两词放在一起,首字母分别是大写时为固定的名词搭配,意为“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部分对中国文化稍有了解的外国人看到Detail of就会产生疑问:“这样的景象发生时间究竟是在清明节还是在春节?”为了避免歧义出现,笔者认为《清明上河图》译为Detail of,并对加以注释即可。

2.作者简介的翻译。画家生平事迹的简介中往往会有“字……”、“号……”等字眼,往往表达古人当时一种处世态度和情怀。钱歌川先生说过:“中英两种文化,源流判然不同,在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方面,有根本的差异,因而常有一些字句,是不能翻译的。这种不能翻译的文字(the untranslatables),一般只是译出一个大意,或近似的字眼(approximations)来敷衍过去,实际是未能把原意真正传出的。”[3]如“石涛,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如果译为:Shitao, with the assumed name of Da Dizi, the Old of Qingxiang, Sad Bonze and XiaZunzhe, and the Buddhist name of Yuan Dynasty Ji and Yuanji.不仅让外国朋友疑惑不解,没有中文对照只看英文的话,很多国人也会一头雾水。所以遇到意蕴深刻的字号时,要尽量不做翻译,保留独特的中国文化。正如新编《唐诗新译三百首》中,译者对作者的这些介绍就略去不译,所以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还是不译为好。[4]

(二)意境的准确阐释因素的影响

意境论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从本质上决定了中国所有传统艺术形式的美学本质,并影响了中国人审美观念的形成。意境理论植根于自《易传》、《庄子》以来的古代文论之中,其中陆机、刘勰、钟嵘、司空图、王昌龄、严羽等各代学者的论述都对意境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5]中国画的意境是“画家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把所要表现的客观现实生活图景用美的表现形式融合在作品里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使观者生发情思,使观者与画家在感情上产生共鸣”[6]中国画重在追求意境,将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进行观察、认识和表现,借物抒情,体现艺术家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也就是国画家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标。通俗来讲,意境就是观赏作品时,会带给欣赏者一种环境氛围,使其犹如身临其境。由此意境的准确阐述成为了中国画在跨文化传播中主要的翻译障碍。

1.画题的翻译。在进行国画作品的翻译工作时,优秀的作品名称翻译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使得中国画艺术更好的“走出去”,而并不准确的画题会误导外国人,因此对画题的高精准概括和表达也无疑成为了众多译者的挑战。

画家通常利用画题加强意境的渲染,如漓江画派领军人物黄格胜的代表作《漓江百里图》,这幅长达200米的巨幅长卷波澜起伏,高潮迭起,给人极其强烈的震撼。著名美术评论家苏旅指出:《漓江百里图》是第一幅真正把漓江、把广西的自然地域环境、民族文化特色当作研究对象的美术作品,是“漓江画派”真正的开山之作。

译者在翻译相关文献过程时,对于画题的翻译处理应当站在充分理解原作意境的立场上,悉心研磨,理解画家想要表达的意图和思想境界,之后再用高度凝练的标题语言概括出画作所蕴含的意境。不少人在翻译他的“漓江百里图”时,译成A Hundred Li of Lijiang River是不妥的。因为这里的“百里”,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一百华里,而是很长很长的漓江,所以为了靠近“里”的概念,我们可以用西方人比较熟悉的mile来表示,最后可以译成Hundred Miles of Lijiang River,这样更容易让外国人直观了解。[7]

对画作进行翻译时也会遇到类似“A物B物”这样格式的作品名称,如唐花鸟画家边鸾的《芦雁图》、《榛荆鹌鹑图》等这样两个物象并列同时出现在作品的名称里时,往往令译者颇费心思。《芦雁图》描绘的是秋日里在河畔芦苇旁,两只大雁休憩、整理羽毛,美妙悠闲的景象。旁有王己千题跋:此图笔法秀雅,格调高古,可能出自宋人高手,惜绢素暗晦,有失神气。壬午春,王己千拜观。以及钤印:王氏季迁曾观。

如将《芦雁图》直译为Reeds and Geese,看似与原作名称相符,但只一个and无法从画作形式和内容上支撑起两个物象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美国著名诗人William Carlos Williams 的在他的诗The Red Wheelbarrow:so much depends/ upon //a red wheel/barrow// glazed with rain/water// beside the white/chickens.[8]中形容了田园风光。他在手推车和白色的鸡两个物象之间用了beside一词,反映出两个物象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同时表明了手推车和白色的鸡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既定事实,整首诗歌极富表现力。受其启发,笔者认为《芦雁图》译为Geese beside the reeds更为恰当,比起直译,这样的译名更形象生动,画作高雅的格调更富有感染力。《榛荆鹌鹑图》则译为Quails under the thistles and thorns,更切合原作,使读者发挥无尽的想象。

针对画作简介中如“波澜壮阔”、“湖光山色”、“笔酣墨饱”、“水墨丹青”……等四字词语,译者要在凸显文化意境的原则下对这些语言进行翻译,以整体的眼光就看待简介想要表达的内涵,提炼和保留主干精华部分,删去无用的溢美之辞,不必繁琐的逐字逐句翻译。这种“变形的”忠实原则使得画家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让读者更加轻松易懂,欣赏作品时自然知晓当中所营造的意境。

四 提高中国画艺术的翻译水平的现实路径

翻译出中国画艺术的佳作并非易事,是要通过译者对翻译内容进行符合时代语境和本土主流意识的建构才能够实现的。当然,语言和语境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作为译者本身,他的文化、身份背景和特定的文化目的使他在选择作品和相应的翻译策略时,必然要以本土主流的意识形态和本民族的文学和文化规范为主旨。[9]

(一)译者艺术素养的积累

要想将中国画作的中翻外译得准确无误,一方面是要对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史,如当中的画派、画派思想、代表人物、画作以及独特的技法表现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熟透专业术语含义,注重国画理论的积累,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另一方面具备一定的国画绘画基础如同如虎添翼,如“写生化”、“ 勾皴点染”、“留白”等名词,通过不断地研习绘画也能够通晓达意,参悟画家的心境与想法,深谙画家要表达的寓意。理论与实践结合,达到翻译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二)译者语言素质的具备

在中国画艺术传播的过程当中,语言是最主要的翻译障碍,大部分人都认为,只要学好了外国语言,就能够做好翻译工作,而在翻译的实践当中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假设盖一座大楼,本国语言就是地基,地基打得不牢固,大楼随时都有可能倒塌。笔者认为在不断的翻译学习当中,译者要有丰富的文采内涵和语文知识,才能够在晦涩的文字描述当中找到要点,运用外语知识理性翻译出来。

另一方面外国语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翻译工作所要具备的要求。译者要掌握大量的术语词汇,能够灵活又熟练地运用外语语法和句式结构技巧,才能在进行翻译工作时手到擒来,对于同一中心思想可以列出多种表达方式,从中选择更为贴合、准确的表达作为最终的翻译结果。

(三)对中国画的翻译理念的完善

翻译实践中,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外翻译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翻译理念,这样,我们就能在宏观上把握方向,在微观上取舍有据。翻译的理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时代的不同,实践的内容不同,人们对事物的理念就会发生变化。翻译也不例外,理念会不断超越。[10]所以说翻译的理念是随着时代和人们认知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的。自近代以来很多学者专家对翻译的理念标准有着各自的见解,如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鲁迅的“信与顺”、钱钟书的“化境”论等等。译者所选的翻译标准不同,所译出的作品就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此外,中国画的翻译还要做到“与时俱进”。上述老一代翻译家的翻译理念主要针对将外文翻译成中文,强调对中文译文的种种要求。而如今,中国画艺术越来越繁荣的发展趋势逐渐要求更多的人从事中翻外的工作,中国画的发展道路无限宽广,大信息时代下中国画不断受到现代艺术和西方前卫艺术的冲击,艺术家们在创作中又不断努力和创新,相较传统的中国画艺术而言,出现了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抽象与具象等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吴冠中先生中晚年的中国画作品具有典型的“中西合璧”的特征,在创作当中打碎了表面化的中国画面貌,融汇了东西方各自特有的文化精神,其绘画理念衍生出中国画多元的创作方向。所以译者在不断地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实时掌握中国画的发展趋势,不断接受新知识,学习新的翻译形式,让外国人对中国画的历史文化和如今的发展动态有清晰的脉络衔接,更全面得去认知中国画艺术。

(四)译者跨文化传播的实践与参与

文化与传播之间是相互交融、彼此渗透的。跨文化传播同样关乎到我们每一位爱好和从事翻译的工作者。翻译工作当中,“眼高手低”是很多人都会有的通病,翻译工作重在实践,傅雷在《文艺报》编辑部的一次采访当中讲到:“我就一向以眼高手低为苦,许多翻译者在写一些翻译理论时往往是头头是道,非常中肯,但译的东西并不高明,略显逊色。”因此,要努力克服文化差异,仅仅依靠书本教材所传授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要积极参与国内外的跨境文化交流活动,如“上海世博会”、“东盟博览会”以及在世界各地举办的中国画巡回展,借鉴国际平台上卓越的文化艺术翻译。

(五)提高中国画专业出版刊物的外语翻译水平和校对信息

专业出版刊物是中国画艺术实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中国画翻译专业人才的资源不足成为了跨文化交流的绊脚石。由此关于中国画专业出版的刊物、杂志要改革和完善自身的办刊条件,以更加优越的待遇去引进优秀、资深的中国画专业翻译者,在刊物外文校对环节也要加以完善,确保出版的刊物内容具备高质量、高水准。

结 语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用其辉煌夺目的成就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作出了最佳的诠释,使得文化视域下中国画艺术的翻译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国画翻译研究的发展和现状,由文化背景不同和意境的准确阐释两个因素分别举例谈久了中国画画题、作者简介和画作简介的翻译,得出作为译者,需要通过艺术素养的积累、双语素质的具备、完善中国画的翻译理念、积极参与跨文化传播活动以及提高中国画专业出版刊物的外语翻译水平等五种策略,将中国画艺术全面、准确和生动地传递给世界。

[1]沈语冰.翻译与中国当代艺术:近30年外国美术史研究检视[J].画刊,2011,(11):27-28.

[2]王建华.山水画画论话语的汉英跨文化语用研究刍议[J].浙江社会科学,2011,(10):114-117.

[3]钱歌川.翻译漫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0: 73.

[4]沈逸明.中国画画册汉译英的文化差异及欠额补偿[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1):106-109.

[5]孙迎春.“意境”译法探索[J].中国翻译,2002,(5):88-90.

[6]刘健.中国画艺术的灵魂——意境美[J].社科纵横,2004,(6): 139-146.

[7]宁立正.文化传承视域下的艺术文献翻译[J].上海翻译,2015,(2):40-43.

[8]DiYanni,Robert.Modern American Poets: Their Voices and Visions[M].New York:Random House,1987.

[9]王英鹏.跨文化传播视阈下的翻译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10]刘继春.Translation A Practical Course(实用翻译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49.

(责任编校:张京华)

2016-11-12

赵晓璐(1991-),女,河南洛阳人,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艺术文献翻译。

J0-05

A

1673-2219(2017)01-0150-04

猜你喜欢
译者中国画跨文化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中国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远方》中国画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