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绍娜,陈延斌
(1.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2.江苏师范大学 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江苏 徐州 221116)
优秀家风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牛绍娜1,陈延斌2
(1.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 2.江苏师范大学 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江苏 徐州 221116)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文明道路造就了中国家庭、家风的独特地位。优良家风是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血脉的纽带,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起点,这就决定了家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的基础工程。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文化和伦理的内在契合性,表现在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文化同根性、同质性;家庭建设为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原基场域怡养涵育、返本开新、日常养成、多元互动等。是以家风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的基本路径。
家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怡养涵育;返本开新
2016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1]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基本单位和原初场域。尤其在东方国家,根植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文化基因更加强调血缘氏族、家国同构,这就奠定了家庭、家教、家风在中国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所谓“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2]。这表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优秀家风的培育,离不开家庭美德的发扬光大。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逐步形成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处世之道、道德风尚等的综合,它蕴含于家训、家规、家谱、宗约等文献中,也渗透在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家庭维系、社会和谐、国家治理至关重要。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优秀家风,主要包括“睦亲勤俭的治家之道、蒙以养正的教子之方、重品崇德的修身之法、亲仁济众的处世之则”[3]等内涵,探讨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关系,需先要认识家风的地位和作用。
(一)“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文明道路造就了中国家庭家风的独特地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走了两条不同的历史道路,即“古典的古代”和“亚细亚的古代”。具体说来,“古典的古代”发展道路是从氏族到私产再到国家,个体私有制冲破了氏族组织,国家代替了氏族。“亚细亚古代”则是在没有摧毁原始氏族组织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奴隶制国家,血缘氏族制同国家的组织形式相结合。[4](P3)可见,血缘氏族的历史性保存和彻底解体使东西方走上两条不同的历史和文明之路,由此东西方社会也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价值取向。
马克思对东方“亚细亚”之路的考察分析,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并且“中国是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亚细亚’社会的最典型例子。”[5](P117)因为,中国传统宗法社会,国家建立在氏族血缘关系基础上,培育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爱国如家的心理情感。作为“亚细亚”之路的典型,传统中国社会所能借鉴和模仿的统治模式直接来源于氏族统治模式,实行长老统治,国家混合在家族里,因此国家又叫“社稷”。这样的文化基因造就了中国家风文化的独特地位,家风不仅涉及教子治家、修身处世,更关乎社会和谐、国家治理、民族命运,所谓“一家之教化,即朝廷之教化”(《寒松堂集·奏疏》);“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大学》)。因为“亚细亚”道路下的中国文明是以“家”文化为核心、以血缘氏族为根基、以“家长制”为统治模式发展起来的,所谓“家和万事兴”。诸如《颜氏家训》中所论“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这里充分阐明了家教的独特功能。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注重发挥家教、家礼、家规对个人德化的特殊作用,以优秀家风培育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给养,这是由东方“亚细亚”历史道路造就的中国家风的独特地位决定的。
(二)优良家风是联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血脉的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6](P163-164)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此,就要打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血脉,需要优良家风这一纽带。
一方面,优良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梁漱溟认为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结构,加之上文所述“亚细亚”的历史道路造就了中国家庭、家风的独特地位,这样的文化基因决定了“家”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贵家声、兴家业是国人的追求和使命,也塑造了中国人民“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的乡土情怀。古人基本把家风内涵概括为“五常”“八德”,“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八德”一般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也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内容,并通过家规、家礼等形式实现代际传递。毋庸置疑,只有通过家风家教才能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落地、传承、升华。有学者指出:“传统家训伦理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家庭层面的阐扬,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纽带作用。传统家训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通俗化,它以一种通俗易懂的传播形式,将博大精深、玄奥缜密的中国传统文化传递给全体社会成员。”[7](封面)可以说,家风是一家或一族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共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缩影,是传统文化在家庭或家族中的长久积淀,传承优良家风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优良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颇多共通之处。譬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所倡导的“富强”、“民主”,分别与《钱氏家训》中的“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有异曲同工之处;社会层面的“平等”、“公正”,在多数家训中要求家长“持心公平”、“正身率下”等都有一定体现;传统家风除了正面道德操守引导外,还有硬性的家规训诫,严厉惩治贪污枉法家庭成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理念有共通之处,如宋代包拯在《训子孙》中告诫子孙:“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及“友善”的价值理念在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中有更多的体现。“爱国”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国人普遍认同的道德标准,在中国传统社会,“爱国”更多地表现为“忠君”,如《朱子家训》以“臣之所贵者,忠也”倡导臣民对君主的忠诚,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更是家喻户晓,是“爱国”价值观的真实写照。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社会,“敬业”更多指的是学业的勤谨,宋代学者家颐在《教子语》开篇就言:“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表明读书教子是人生至乐至要之事。“诚信”与金缨《格言联璧》中的“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一脉相承。“友善”体现在《左宗棠家书》中“家庭之间,以和顺为贵”的“和合”睦邻思想。当然,传统社会的家礼、家规、家训文化毕竟是为宗法等级制度服务的,维护的是君权、族权、父权、夫权等,对此我们应区别对待,剔除愚忠、愚孝、守旧等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基本理念相悖的家规、家礼文化。
可见,中国传统家训、家教、家礼文献蕴含着“和合睦邻”、“诚信友善”、“勤俭持家”、“忠于家国”等家德训诫,既生发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贯通。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从未间断过的文明,“家”文化更是一脉相承,是连接古今、公私的关键点。传承传统家风,是打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衔接血脉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特别注重家风家教的独特作用。如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作一座大厦,那么传统文化是这座大厦的根基,家风则是立足地基、支撑大厦的架构。
(三)家风建设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起点
东西方两条文明发展理路造就了家风家教成为中华文化的特色标识,中国家庭承担着更多的育人使命。每个人自出生就处于特定的家风教化环境中,持续受到家文化的濡染和长辈的日常教导,并世代相传,形成了根植于民族血液的道德基因和伦理烙印。青少年由于身心特点,价值观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而家风又是青少年道德启蒙、品性养成的最自然、最有效的形式,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家庭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精神品质,可以说,家风建设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起点。
“家风”是每个家庭成员“三观”的基石,青少年时期是“三观”形成以及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期。我们应以此为契机,以家风培育为抓手,结合青少年可塑性强的身心特点,积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国本具端蒙重教文化传统,历来重视青少年的早期教育,强调“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孙奇逢:《孝友堂家训》),告诫“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己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颜氏家训·勉学》)虽然价值观会随着环境的变换而发生改变,但儿时接受的教育具有持久的影响。正如我国著名文学家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获诺贝尔文学奖演讲时所说:“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他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讲述母亲的教诲成就了他今日的辉煌。可见,家庭是人社会化的第一站,是人生启蒙教育的第一课堂,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首要场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1]
家风是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血脉的纽带,更是个体社会化尤其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起点。以优秀家风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何以可能?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几点依据。
(一)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文化同根性和同质性
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契合性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文化同根性、同质性,这是以优秀家风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可能性的首要前提。因为只有生发于同根且具有同质的两个事物才有助推的可能性。这里所言的同根性是指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发于同一根源即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所谓的同质性是指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一种“德”。
1.同根性: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与魂。
无论是周公旦诫子、岳母刺字等家教故事还是《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典籍,虽弘扬的具体家风各不相同,但都是当时社会主流文化、价值取向、伦理规范的表征,都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鉴于优良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那么优秀传统文化必然是时代家风的根与魂,对此,前文已述及,故在此不再赘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8]这表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任何切断历史脉络的文化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无弘扬传承的可能性。传统文化已融入民族的血液,成为社会精神文化的根与魂,在这种背景和环境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项“筑魂工程”,重拾、激活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基因、挺起民族脊梁,是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文化强国的筑根之举。
2.同质性: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一种“德”。
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源生发出的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同根性,且具有同质性,即从本质上讲时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一种“德”,时代家风是家庭层面的“德”,既是怡养家庭成员道德素养的“大德”,又是体现家庭成员个体道德素养高低的“小德”。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6](P168)从某种意义上说,时代家风之“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分别是“小德”与“大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覆盖国家、社会、个人三大层面,与家庭美德也有交织。而时代家风更集中于家庭层面“德”的塑造,当然与社会之德与个人之德有相通之处。
(二)家庭建设为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原基场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倡导的24字,仅从字面看较为抽象,易被知识分子、领导干部接受,但要为广大民众认知、认同、践行,就要“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9]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真正使其接地气、贴民心,就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需以优秀家风培育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由有三:第一,上文阐述了优良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颇多共通之处,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提供了共识基础。第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的实践养成是亿万家庭的内需,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家风建设是家庭成员尤其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起点,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努力践行者提供了人格基础。
以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在家庭建设中落细、落小、落实。由于中华民族素来注重家庭、注重亲情,无论是优秀家风的塑造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都离不开家庭这一重要场所。可以说家庭建设为其提供了原基场域,只有这种原初的且至关重要的家庭环境才是用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平台,因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1]
家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的基础工程,当代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文化和伦理的内在契合性,这是以优秀家风培育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那么,以优秀家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路径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怡养涵育:让地方家风资源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沃土
成千上万的家庭经过世代传承形成的家风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表达和特有形式,尤其地方优秀家风资源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精神给养。地方家风资源是当地百姓生活习惯、道德风尚、伦理规范的长期积淀和根本标识,用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更易被百姓认同、践行。挖掘地方优秀家风资源,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组建地方家风文化研究专门队伍,为以优秀家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地方相关部门应重视并鼓励学界对家训文化尤其是地方特色家风资源的挖掘与整理,通过成立家风文化研究机构、举办学术研讨或系列讲堂等方式,在科研项目、活动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以家风文化研究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第二,重视传统节日的怡情养志熏陶,营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氛围。起源于农业文明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常与祭祖、祈天等意蕴相连,经过先人的教化,逐渐形成了春节欢庆、清明扫墓、重阳登高、中秋团圆等节日风俗,但不同的区域文化又有不同的过节形式,我们应深入挖掘地方不同的习俗,彰显特色,以节日文化为载体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第三,发挥地方家风资源的育人功能,为优秀家风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创造优良环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社会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只有耳濡目染才有更好的教育效果。各地名人故居基本都涉及持家治业的伦理规范,地方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家风文化的育人功能,利用地方家风资源为弘扬、培育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供教育资源。
第四,实现挖掘形式的多样化,打通优秀家风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最后一公里”。只有丰富家风文化内涵形式并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打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最后一公里”。相关部门可通过举办“写家史、传家训、品家书”“发现最美、传递最美、争当最美”、“家庭美德大讲堂”“为‘文明社区(乡村)’点赞”等系列活动,调动大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弘扬传统美德,以兴家风、淳民风、正世风实现优秀家风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目标。
(二)返本开新:加快传统家风的现代转换,实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耦合
传统族规家训包含着勤俭节约、端蒙正养、邻德里仁等治家教子优秀思想资源,但传统家风文化毕竟产生于封建社会,带有等级社会的劣根性,与社会主义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大相径庭。譬如传统社会的“男尊女卑”、“家长制”的伦理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等价值理念格格不入。“一切东西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重要的是,好的一面应当吸收,而坏的一面则应抛弃。”[10](P366)我们应积极弘扬传统家风文化中教人和睦向善、诚信处事等精神价值,注意去其糟粕,同时又与时俱进,才能更好传承这份珍贵遗产。
以优秀家风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秉持返本开新理念,“返本”在于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因为历史是连续的,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静态的“过去的文化”,它是一股衔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观念之流,是不容也不能隔断的。而“开新”在于实现传统家风的现代转换,使其与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匹配,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归根到底受它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价值取向的深度凝练与表达,利用家风教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批判继承传统家风文化,推陈出新,探寻既立足传统文化又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倡导的价值规范、行为准则等相适应的新型家风文化,做好传统优秀家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鉴于此,塑造当代家风是衔接传统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关键环节。当代优秀家风塑造既要“返本”,即根植于传统优秀家风文化资源;又要“开新”,即立足社会主义性质与基本国情,实现传统家风文化与时代价值的融合创新,为以优秀家风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搭建平台。当代家风塑造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继承传统优秀家风文化孝亲尊老、睦邻勤俭、乐善好施等基础上,着力将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勤俭持家、诚信友善、敬业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时代家风营造和优化工作中。在与这些核心价值理念契合的传统家风文化、道德文化中,有些随着时代变化而发生了改变。譬如,敬业爱国在古今时代意蕴就有所不同,在传统社会,敬业更多的表现在对学业的勤恳,爱国多为“忠君”;而在当下,敬业是对职业的兢兢业业,爱国是对祖国的热爱。与传统家风文化差别较大的是“民主平等”理念,尽管传统家风文化也不乏民主平等的思想,但整体上看更多的是等级社会的男尊女卑、“三纲”戒律,当今家风文化建设在弘扬孝道的同时也要尊重每位家庭成员的人格及权利,共同营造自由平等、和谐有序的家庭氛围,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三)日常养成:注重家庭生活的言传身教,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心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功夫,只有使其入脑、入耳、入心,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熔铸主体的道德品质。这就离不开日常养成训练,离不开言传身教的渐进熏陶,这是由品德生成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首先,道德品质的养成是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未成年人教育长期存在重“教”轻“养”的现象,造成“教”的空洞与“养”的无着的不良后果,“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必要条件,“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强调的正是如此。其次,未成年人处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特殊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正确的教育、引导对其品德素质的养成至关重要,所以古人云“教子婴孩”。
通过家庭日常养成训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利用家庭成员的血缘亲情,潜移默化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颜氏家训》指出,“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人们愿意相信关系亲密的人所说的话,愿意执行敬佩的人所发的指令。家庭成员尤其是长辈与子女之间亲密无间的血缘关系以及中国家庭中子女从属于长辈的家庭地位,决定了在家庭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收到的效果是其他教育平台不能比拟的,这种来自血缘亲情的教育更易被青少年接受。家长应善于挖掘传统家风文化,自觉制定适合自家发展的家规,开展有计划的家教活动,以规范家人行为,形成孝老爱亲、团结邻里、勤俭节约的家庭风尚。另一方面,注重家庭长辈的榜样垂范,以身体力行濡染孩子德行。正如司马光在《居家杂仪》嘱告家人的那样:“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在价值多元的今天,以优秀家风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需家庭成员的代际传递,长辈要认真学习、领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言传身教、榜样示范浸润、洗礼青少年,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心,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努力践行者。
(四)多元互动:以家风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和践行
传承优良家风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上述论及家庭在家风培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以家风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与践行还应整合学校、社会、国家、媒体等资源优势,搭建“五位一体”教育平台,全方位、全过程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贴民意。
学校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教育部门应组织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色教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效地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学校应秉承“以德树人”教育理念,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管理育人、社会实践、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开展家风教育,打造家风培育助推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社会是育人的大课堂,以家风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社会环境不容忽视。可以深入社区、乡村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婆婆”“最美儿媳”等家风建设系列活动,为广大群众传承与弘扬优秀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价值多元的今天,以优秀家风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仅靠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应国家倡导家风教化的政策支持,更需法律法规的强力保障。此外,还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借助网站、微信、微博、QQ、短信、飞信等平台,通过分享、转发、点赞、留言等方式推进优秀家风传播,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这就需要新媒体自觉承担社会使命,以传播时代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正能量为己任,去媚去俗,真正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成为时代家风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鼎力助推者。
[1] 习近平.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 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N].人民日报,2016-12-13(01).
[2] 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N].人民日报,2015-02-18(01).
[3] 张琳,陈延斌.传承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J].探索,2016,(1):166-171.
[4] 葛晨虹.德化的视野:儒家德性思想研究[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8.
[5] (意)翁贝托·梅洛蒂.马克思与第三世界[M].高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 戴素芳.传统家训的伦理之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8] 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9] 习近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N].成都晚报,2014-05-25(01).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The Cultivation of the Excellent Family Custom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NIU Shao-na1,CHEN Yan-bin2
(1.School of Philosoph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2.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Asiatic” mode of production makes the unique status of the family and the family customs in China. Excellent tradition is the blood ties that connec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is also the starting point that promotes the youth’s values formation, which determin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customs is th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grounding”. Contemporaneous customs an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have inner consistency of culture and ethics, which performs in the same cultural root and homogeneity and in that the family construction provides the original field for the outstanding tradition cultiva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Promoting the identity and practic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by cultivating family customs should grab multi-path, such as cultivating and conserving, returning to the root to the create the new, forming habits in daily life, interacting in pluralistic ways and so on.
family customs; socialist core values; cultivating and conserving; returning to root and create the new
2016-10-1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资料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14ZDB007);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凝练与传播、认同对策研究(14AKS018)
牛绍娜(1988—),女,江苏徐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G78
A
1008—1763(2017)01—00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