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课程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7-02-23 11:28戴雪艳
商业会计 2016年22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

戴雪艳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22-0127-03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与此同时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应用技能型的复合人才。文章通过对中外合作课程教学的特点与实践能力的内涵分析,剖析当前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寻求适合新形势下实践能力培养的道路。

关键词:中外合作课程教学 实践能力 学习自豪感

自2014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正式开启“一带一路”战略以来,中国政府一直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推动和加强与沿线国家在交通、产业、金融、国际贸易以及其他领域的合作。这一战略的实施,无疑对我国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引领着教育发展的前行方向。大学教育中引入中外合作课程教学,其目的之一就是能够融入这样的大趋势,使大学生更能符合时代的要求,完成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另一方面,实践能力的培养则是高校在具体落实这一使命时承担的任务。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应用技能型的复合人才。笔者从财会专业方向出发,研究中外合作课程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中外合作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特殊性

深刻理解中外合作课程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的特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的定位。中外合作课程教学是指按照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建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依此设定课程,展开课堂教学工作的活动。与非中外合作课程相比,中外合作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一)广泛的国际性

无论是何种专业的中外合作课程,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具有国际性。中外合作的初衷之一就是借鉴和学习国外优秀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通过发现差异,取长补短;通过对比学习,为我国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的样本。此外,广泛的国际性还包括教学内容的国际性,比如国际注册管理会计师(CIMA)课程教学、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课程教学,其教学内容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IFRS)的要求和该职业考试的要求组织展开,从知识层面上实现了国际接轨。

(二)课程设置的独特性

在中外合作课程设定中,目前较为成熟的合作模式是将外方的课程体系与中方的课程体系相比对,实现国内课程与国外课程的完美对接。也就是设定一份独特的教学计划,既不同于国内教学,也不完全照搬照抄国外课程体系。以CIMA教学为例,对于重要的基础课程如会计学基础,采取中文教学,由于国内教材的理论严谨、知识紧密,可以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后期再通过双语教学进行巩固,带领学生了解和掌握核心的专业词汇,了解中西方会计处理的思维和逻辑差异;对于中西方差异较为明显的,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则采用中英双语授课;高年级以后设定案例分析课程,采取全英文的教学模式,用西方常用的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堂演示等教学手段展开。通过这种渐进式的课程设置,帮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突破语言关、专业关。

(三)教学目标的指定性

一般来讲,中外合作办学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如我院与新加坡特许会计学院的合作办学,教学目标是以培养符合国际注册管理会计师(CIMA)要求的合格会员为目标;而其他如ACCA相关的联合办学,其目标是通过ACCA的考试,成为ACCA的会员等。

(四)课程讲授的特殊性

中外合作课程教学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双语教学。一般会要求授课的课件、大纲、板书均采用英语,教材使用项目配套的英文原版教材;授课教师要求英语讲授等(英文授课时间要达到全部授课时间的60%以上)。由于在授课时普遍采取国内教材与国外教材相结合的方式,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特点。国外教材的特点是编排灵活,较多地使用插画、图表等表达方式,书本内容较为生动,但相对的知识点较为松散;国内教材的特点是理论严谨、结构清晰、逻辑严明,但书本的生动性、灵活性较为欠缺。在教学的方法上,国内教学一般采取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国外教学一般采取课堂提问、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在中外合作课程教学时,应结合所使用的教材特点,将这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融合。

二、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实践能力”的概念以来,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学者讨论的热点。要谈清楚这个问题,首要要回答的是什么是实践能力,只有充分理解实践能力的内涵,我们才能谈及如何去培养。各种学术著作中关于实践能力的定义、解释和概念,笔者在此不一一赘述。笔者认为,结合财会专业特点,实践能力应该包括如下几个层面的内涵:

(一)从知识层面看,实践能力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

实践能力有很多解析,如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職业判断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实际都是将课本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转化的能力。对于企业来说,最喜欢的学生是即招即用,就是今天入职今天就可以胜任工作的学生;而目前大部分学生进入企业以后都需要进行再培训,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距,就是因为在校学习时,学习的知识并没有转化为生产力,也就是没有变成一种可以运用的能力。学生停留在死记硬背上,停留在照搬照抄上。

(二)从应用层面看,实践能力是社交能力,是融入社会、融入环境的情商表现

很多论著中强调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笔者认为,我们不但要求学生能够迅速适应环境,还应要求学生能够应对这种环境,采取主动的态度和方法去展现自己。实际上,实践能力,不只是专业知识的转化力,还包括为人处事,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也就是高情商的需求。很多学生离开了校园,面对社会、企业仍是一副懵懂的表情,在待人处事、团队合作、商务礼仪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不能适应不同的管理风格、不同性质的企事业,在工作之初很难获得认可。因此我们应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专业知识这个层面外,社交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实践能力是一种自主、独立的学习能力

这种学习能力可以保证在学生面临全新环境时仍然可以迅速融入,不产生隔阂、不适应等一系列症状;迅速掌握最新的知识并加以运用,一定情况下可以自己突破并引领未来发展。这是实践能力培养作为高校教育重中之重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不断变革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今天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也许未来某一天不再适用。以财务教学为例,早期我们强调的固定资产购置相关税金的处理方式,由于“营改增”的执行,现在已经不具有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要培养他们不断学习的能力。所有的课程教学,可以看作是一种思维习惯的培养。无论未来如何变化,这种思维习惯将会让我们的学生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一切,并进而引领着这种改变。“会计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教导学生具备独立学习的素质。大学教育应是提供学生终生学习的基础,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以独立自我的精神持续学习新的知识”。

三、培养实践能力的关注点

结合中外合作課程设置和教学的特殊性,融入实践能力的内涵要求,笔者认为,培养实践能力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外合作课程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手段、注意点

在中外合作课程教学中,需要强调的教学手段是“两手抓”,也就是既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又要培养学生的本土适应性。如财务体系,学生既要懂得国际会计惯例、处理方式,也要懂得国内的会计体系,明白国内国际会计体系的差异。在侧重方面,即“两手硬”,也就是合作课程的教学,不偏向任何一方,没有长短高低之分,两方面都不能放松,两条线并行不悖。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双方面的知识,并能够辨析其差异及其差异原因。我们的目标是增加学生对国际的适应性而不是全盘替代原有的国内课程的教学内容。

(二)中外合作课程教学中应防止出现的问题

1.防止疲于应付国外考试,变中外合作为考证之旅。在中外合作教学中,由于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合作办学变成了仅仅为了拿到国际某类证书而进行的合作。在合作中,只关注专业授课,进行题海战术,而忽视学习的本身是为了了解国际的会计准则、处理方法等,使中外合作办学偏离了初衷。

2.防止眼高手低。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要避免纸上谈兵的情况。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分组讲演时都能表现良好,但是进入企业实习或实践时仍不知道如何应对,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案例等脱离实际环境,案例教学的形式单一,缺少学生参与或参与度不足,没有激发学生思考。

3.防止流于形式。很多学校开设了校内实践课程,或者也安排校外的实习实训。但是这些实习实训的安排缺乏整体的、系统的规划和安排,导致流于形式,学生实习实践产生不了应有的效果。

4.防止落后于时代。给学生进行实习和实训,还需要注意与时俱进,这是由我们进行实习实训的目标决定的。在实习实训中要注意让学生结合最新的技术革新,如互联网+的模式等;在知识层面上学习最新的软件运用,比如国外软件SAP的运用,国内财务软件的云计算等功能模块等。让学生学习充满时代感和新鲜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实践能力。

(三)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

1.体系构建。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开设几节实践课或者安排几次暑期实习就可以的。应当就大学四年的课程设置结合每学年的学习特点,设置分阶段的实训目标;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完善,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标准以及评价体系。在设置时应考虑到中外合作课程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拓展实训的范围。

2.师资配备。对于中外合作课程教学来说,既要求教师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英语水平,也要求教师有比较强的实践技能。对此,高校应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一方面,鼓励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如财会专业授课教师可以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国内所、外资企业、事业单位等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进修,更新自己的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请企事业单位的优秀财会人才到学校来授课或办理讲座,丰富学生的学识,通过经验分享,帮助学生获得实践的认识。此外,由于中外合作的性质,教师也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进修,保持对国际相关专业知识的敏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3.基地建设。沿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高校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应当构建长期合作的企业基地。一方面将优质企业引入校园,通过联合办学等形式,让企业更多的与学生接触,打开窗口,打破藩篱。对于中外合作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较多地引入外资企业、合资事务所是比较好的选择。另一方面,高校应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安排学生进入实习。走入企业,直接在实际环境中体验,学生需要理解现实与实际的差异,需要在实践中适应社会,适应不同的外企风格,适应不同的人文环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实习并不是学校学生单方面的获益,企业也可借此传递企业文化,发掘优秀人才为其所用。在这一过程中,基地的建设并不是一次性的,应当并入体系构建中,持续的开发并成为长期有效的合作伙伴。

4.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手段上,可吸收外方教材、大纲的优点,采取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辩论会等形式展开教学。在案例教学的方法上,需要强调几点:(1)案例的选择。应当选择真实案例、热点案例、经典案例。比如在讲授公司治理的问题时,很多国外教材都会用国外的公司进行举例,如果能选用一些国内的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来举例,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热点案例是仍然在进行中或者刚结束的实例。这样的例子,尚在进行之中,学生可以利用所学对事态发展进行推断,从而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经典案例是具有代表性,能说明独特问题的案例。这样的案例比较鲜明,利于学生在初学时进行判断。(2)正反案例的综合运用。在授课时,不仅要通过正面案例引导学生做出判断,也可以通过反面案例要学生归纳总结之所以成为反面案例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面对问题、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也可以帮助学生增强鉴别能力。(3)财务软件的演示。在学习中可以运用国内、国外常用的财务软件,不能单一地学习国内的财务软件,而应该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不同财务软件的操作过程和原理,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

5.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豪感,增强学习自信心。实践能力实际是一种独立、自主自发的终生学习能力,而要培养这种能力,除了上述外部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内部需求。要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豪感来实现。

学习自豪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因学习所获得的心理满足,一种由内心所引发的自豪感觉。举例来说,在案例教学中,我们引入万科的股权之争这个热点案例,可以请学生参与案例讨论推断下一步可能发生的事件。如果学生的推断与未来事件的发生吻合,学生会因此而产生一种自豪感,即可以运用所学成功预测未来事件演变,这样的自豪感不但可以激发成功预测的学生,也可以刺激预测失败的学生,从而产生良性的互动,学生更热情地投入专业学习中。此外,对热点案例的讨论,可以延伸为课外讨论的话资,学生可以与其他朋友侃侃而谈,展现自己的才能。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豪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课堂教学的内容应紧跟形势,如学习国际前沿知识体系,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熟悉和掌握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框架结构,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眼界更宽,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自豪感。(2)课堂教学资源的运用,比如通过微课、手机APP等媒介来实现部分教学要求,让学生觉得课堂教学形式不再单一,比较之中增加学生的学习自豪感。(3)案例教学手段的运用。案例教学应较多地采用真实案例、热点案例。让学生变教学内容为学余谈资,增加其学习的自豪感。(4)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比如采取情境模拟的方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采取视频影像、真人演绎等方式来表达课堂教学内容。通過学生自己的演绎,让学生感觉到“原来我真的可以”,从而增加自信和自豪感。

学习自豪感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激励,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主动学习;同时在高校所构建的外部学习环境里,实现实践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成长为适应性强、表达能力强、思维活跃、勇于表现、充满自信心的合格人才。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应当牢记高校教育的目标和进行中外合作办学的初衷,通过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来造就具有全球化视野、掌握牢固专业知识,既能解决实际专业问题,又能掌握运用国际专业知识、具有专业执业能力的技能型、外向型人才,为“一带一路”战略输送可用之才。X

参考文献:

[1]张怡.会计专业中外合作课程的缺陷及其改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6):48-50.

[2]辜娇峰,陈红宇.中外合作办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长沙大学学报,2007,(5):125-126.

[3]夏易君,潘登.高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大有可为[J].经济研究导刊,2016,(10):66-69.

[4]刘文辉.基于能力培养与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调查问卷分析[J].商业会计,2011,(10).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
工农结合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探究式教学在创新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