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文峰
(湖南工业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论张载哲学的环境伦理意蕴
贺文峰
(湖南工业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张载哲学思想饱含深刻丰富的环境伦理意蕴,其本体论强调“太虚即气”,认可自然的本体地位;其认识论认为人通过自身感官作用于外物,获取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是有限的,只有“德性所知”,才能“过人远”;其人性论主张用心体物,如果不能体物,则改过迁善,使“气质之性”中的恶返本于“天地之性”的善;其伦理观则强调“民胞物与”,祈望以博爱之心对待人与自然万物。
张载哲学;环境伦理;太虚即气;德性所知 ;民胞物与
最近可入肺的颗粒物指数爆表,有网友戏称清早起来打开窗帘,什么也看不清,如同睁眼瞎。这虽然很夸张,但由此可窥见空气的污染程度。在第24届冬季奥运会新闻发布会上就有记者提到雾霾问题,时任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明确表态在2022年冬奥会举行时会处理好这一问题。雾霾的治理、环境的优化,仅仅依靠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一些干预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构建与弘扬环境伦理道德,来唤醒民众对环境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无现代意义上的环境伦理学,但先哲们充满睿智的思想确实能给我们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缘于此,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思想家张载哲学思想中的本体论、认识论、人性论出发,解读其哲学中所蕴涵的环境伦理思想。
一般地说,环境伦理学旨在系统地阐释有关人类和自然环境间的道德关系。[1]古代的先哲们是如何阐述自然环境的呢?周敦颐一向被视为“道学宗主”,他提出过一个言简意赅的宇宙生成论:“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2]即他认为人和自然万物是太极通过阴阳互化而生,太极是自然万物的本体。“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突出了人在自然万物中的地位和作用。周敦颐把太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来了,遗憾的是并没有展开。张载对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把它与天道沟通起来,且赋予了其实质性的内容。张载说:“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3]9认为天就是太虚,天道就是“太虚”之气的运动变化过程。“虚”在张载的《正蒙》中反复出现,对虚的正确认识是理解张载哲学思想的关键。张载认为虚应与气相结合,“虚涵气,气充虚”,虚中有气,气中有虚。“虚者天地之祖”,虚是天地万物的远祖(或者说本源),这与佛家、道家所讲的“虚”的内涵不同。张载赋予其“太虚即气”的本体论意义。他说“太虚者,气之体”[4]338,太虚是气的本体。“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4]5“气”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聚而有象为物的常态,一种是散入无形为虚的本体状态。“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4]320凡是具备形状的东西,都是“有”的表现,这是针对“无”之体的太虚而言。气虽有象,但不能把它归为形而下之器,气通过聚散连接着太虚与自然万物。“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4]5太虚涵气,气凝聚起来为万物,万物发散开来是太虚,万物的产生与消亡历经了“太虚—气—万物—太虚”这样的一个过程。“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方其聚也,安得不谓之客;方其散也,安得遽谓之无?”[4]13气凝聚起来形成有形的具体事物,发散开来不可谓之无,是太虚。“太虚”是气发散之后的一种无形无状、看不见摸不着的状态,这是太虚的真实状态,也是它的本然状态。我们的身体感官是无法直接感触到它的存在,所以张载认为“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它们二者的关系如同水和冰的关系,他说:“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3]9众所周知,冰和水实质上是同一种物质,只是形态不同而已,太虚与气也是如此。“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4]3“太虚”是气的本体,气聚气散只是气的“客形”而已,“客形”即形状,具有客观性。聚而为物,人与自然也是“气”凝聚的结果,散便恢复了它的本来状态。“游气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3]9人与自然万物都是游气合而“成质”的,说明人与自然万物具有同源性,具体实施生成自然万物的是天。“天本无心,及其生成万物,则须归功于天,曰:‘此天地之仁也’。”[3]63天地有仁爱之心生成了万物,人类作为万物之一,当然也是由“天地之气”生成的,所以我们要以天地之气为本。张载说:“成吾身者,天之神也。不知以性成身,而自谓因身发智,贪天功为己力,吾不知其知也。”[4]125任何妄图破坏或把人置于天地万物之上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张载太虚即气的本体论能够让我们科学地认可自然的本体地位。
因此,无论我们现在或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如何强大,人以自然为本体的生活态度都不能变。如果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恶化了,那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也难以实现,因为人与自然在本源上是相感相通的。张载说:“天地生万物,所受虽不同,皆无须臾之不感。”[4]326-327万物与其他事物之间都存在一种依存关系,天地、人与自然虽然所受不同,但它们是相互感应的。张载认为“感而后有通”,只有彼此存在联系的事物才会感而通,所以说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感”是“物无孤立之理”的原因。“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有无相感,则不见其成;不见其成,则虽物非物。”[4]87-88物是彼此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感应,人与自然万物当然也不例外,无感不成物,屈伸相感而利于生。“物无孤立之理”为我们合理理解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铺设了逻辑前提。张载的环境伦理在功能作用上是以人为中心,但在本源上是以“天地之气”为本。斯多亚派认为“合乎自然的生活即是德性的生活”,所以我们不应以自我之私为出发点去谋求利益,而应以明天地之理来坦然生活。
张载认为太虚之气是自然万物的本源,自然万物又是本天道而生。“天道四时行,百物生。”[3]13“神,天德,化,天道。”[3]15“神化者,天之良能,非人之良能。”[3]17但天德要由具有情感和意志的人来实现,人实现天德的前提是“知天”,“故思知人不可不知天”[3]21。“圣人之神惟天,故能周万物而知。”[4]57知人先知天,知天进而能知天地万物。
“知天地万物”的“知”有两种:一种是“德性所知”,一种是“见闻之知”。张载说:“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4]122“见闻之知”,是通过自身感官作用于外物,获取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如只据己之闻见,所接几何,安能尽天下之物?”[3]73因人自身所具有的认知作用是有限的,所以不能穷尽外界事物,只有“德性所知”,才能“过人远”。“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知合内外于耳目之外,则其知也过人远矣。”[3]25超越于感官之外,不局限于所见所闻的知识是德性所知,它不是通过眼睛耳朵等之类的感觉器官与外物接触而萌发,而是对人德性的自我体悟。它不仅靠感觉经验,而且主要靠道德修养,通过道德修养能“盛德而自致尔”。 张载说:“穷神知化,乃养盛自致,非思勉之能强,故崇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4]73“故大而位天德,然后能穷神知化。……易谓穷神知化,乃德盛仁熟之致,非智力能强也。”[4]68张载把“穷神知化”看成是人的德性达到极致的表现,穷神知化必须通过主体体悟,使德行得到充实,才能彰显自己的“天德”。
“天德”不在心外而在心内。张载认为“闻见不足以尽物”。人的认识如果只有“闻见所知”,显然不够,须向“德性所知”转化,才能全面了解和把握事物,而在这一过程中,“心”起到了主宰作用。张载说:“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3]8只有心才具备认识外物的能力,所以需用心体物;如果物有未体,则说明没有用心。他说:“大其心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见闻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视天下无一物,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3]25普通慧根之人,止于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知识。用心体悟而后能知天的圣人,不局限于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所获得的知识,还要依赖心的作用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用心体物”主要是强调主体应该打破闻见之心的限制。我们现代人也可以“大心体物”,把“闻见之知”与“德性所知”结合起来,通过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来培养广阔的心胸,最终体验“物无孤立之理”的宇宙。如果不能体物,则“心为有外”,因此,具有“大心”之人一般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张载提出“大其心”的目的是为了彰显人的德性,从“心”出发体认天下万物一体。他把宇宙万物看作一个彼此关联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处处体现了仁的境界。“天体物不遗,犹仁体事无不在也”[3]13,天地生成万物而无所遗漏就象以仁体物无处不在一样。那么仁是如何实现的呢?“安所遇而敦仁,故爱有常心,有常心则被常爱也。”[3]34仁通过爱的途径实现,视仁爱为平常心的人一般能爱天下万物。不仅人类具有仁爱之心,仁爱之心也是宇宙万物所固有的品格,所以,欲成就道德主体,只有以“仁”立人之性,才能成就道德主体,才能为天地立一个道德心。“为天地立心”这句话反映着张载对天地的一种态度和对宇宙的情怀。“为天地立心”当然不能以人之自我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而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亲近自然。细细体悟,我们每一次对自然的征服似乎都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从整体看来,我们也遭到了自然的报复,不仅最初的成果消除了,而且有时会出现更严重的后果。这种认知是“合内外于耳目之外”才能体会到的。当然也不是要我们以自然为中心,将人类反置于边缘。科学、正确地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人性论是人对自然可以做出合乎道德规范解释的原因,是环境伦理研究的前提。在张载的思想体系中,人性论是沟通天人的枢纽。他认为“天授于人则为命,人受于天则为性”[3]22,人性来源于天性。“天性在人,正犹水性之在冰,凝释虽异,为物一也。”[4]100天和人的关系如同冰和水的关系,虽然表现形式不同,其实质是一种物质——太虚之气。“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我之得私也。”[4]96天地之性是万物的本源,本源只有一个,张载力求以“太虚之气”来解释人性问题的本源,把人性本质规定为天地之性。天地之性至少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诚”。“至诚,天性也”[3]21,至诚就是天地之性。“天所以长久不己之道,乃所谓诚。”[3]22天地之性之所以能够长久,就是源于“诚”。诚在张载这里成了自然万物具有某种道德品质的根据,是自然万物产生发展的基础。二是“仁”。仁根源于太虚之气。“虚者,仁之原。”[3]63“仁义人道,性之立也。”[3]326只有当“仁义”成为“人之道”,天地之性才确立。这个仁义不仅适合社会领域,也适合于自然领域;既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能调节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这种仁义可纳入生态环境伦理的研究范畴。儒家亚圣孟子讲了十个字:“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个观点透露了孟子乃至儒家学者对仁爱的理解,即仁爱之人需先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扩展为爱大众,从爱大众推广到爱天地万物。这样一层层由近及远的爱,培育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主张,实现了由人际伦理向生态环境伦理的过渡。三是“善”。纯善之性是虚。张载说:“天地以虚为德,至善者虚也。”[3]307“虚者,止善之本也。”[3]22善的根本是太虚,人是太虚之气聚集而成,所以人性是清虚至善的。性对于人来说是没有不善的,表现不善的行为是其不善于向内反省而已,这就是为什么人身上具有善恶两因子。善是天生的,是天地之性;恶不是天生的,是“形而后有气质之性”[4]107。二者相伴,天地之性是本,气质之性是末。“湛一,气之本;攻取,气之欲。”[3]22“湛一”指的是天地之性,攻取指的是气质之性。“人之性虽同,气则有异。”[3]23人的天地之性是相同的,气质之性则不同,气有“刚柔,缓速,有才与不才”的区别。这就解释了人的才与不才以及道德品行等方面有差异的原因,所以说气质之性是说明人性不同的内在根据。天地之性是纯粹至善的,气质之性是善恶相混,张载的人性论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合理地解决了本然之善与实然之恶的矛盾。[5]人性本善,但现实生活中却会出现恶的行为,是人禀浊气而使内在的善良被蒙蔽的结果。不过“气质恶者学即能移”,即人能通过学习和修养剥除浊气,使自己的善性充分显露出来,从而促使气质之恶返本于天地之性。张载提出 “学至于成性”,强调学习在变化气质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学习的最大收获是“变化气质”,“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3]266当然变化气质并非一日之功。张载认为“此难以顿悟苟知之”,因此必须立志,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有志于学者,都更不论气之美恶,只看志如何。”[3]322即学习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因素不是气质的善与恶或美与丑,而是学习者的志向如何,志向坚定才会有变化气质的自觉性。确立了立志方向,就要自觉培养浩然之气。“养浩然之气须是集义。”[3]279“集义”就是积善,长期积累“义”,就会形成一种善良的品德,积善成德方可取得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充盈天地之间,与太虚之气融合一起,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变化气质才会成为可能。学者变化气质,张载认为应与虚心相表里。“虚心”,即消除私欲之心达到“至虚、至善”的状态。如何实现呢?张载认为:“惟其克己则为能变,化却习俗之气性。”唯有克制私欲才能变化气质,但克制私欲不是完全灭掉私欲,而是要“寡欲”。寡欲就是要安贫乐道,不要贪得无厌。
张载的这个思想其实也是对孟子性善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其具有为善的可能性,但善作为主体的精神成分是很脆弱的,它易被后天各种环境因素的恶所吞噬。孟子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人出现不善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放其良心”而不知存养,为此他也提出了学习和克己等一套修养方法。克己的伦理道德行为主要靠后天的教化和培养。举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和张家口缺雪,我们可以通过人工造雪以满足比赛需要,但必须遵循环境规律,不能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荀子曾经说过:“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6]遵循自然环境规律,合理开发并利用自然并不会引起生态环境危机,反而会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生态环境危机主要源于人们道德的沦丧。比如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自己的私欲,不尊重自然规律,过度开发利用自然,疯狂掠夺发展中国家资源,在发展中国家建立高污染的企业,将企业垃圾外倾,导致周边环境的恶化。[7]这些状况使我们意识到自然界在满足某些国家、企业或人的需要的同时,也需得到尊重和道德关怀。道德经过教育和自我追求是可以提升的。张载说“富贵之得不得,天也,至于道德,则在己求之而无不得者也”。因为人受天地之气以生而有天地之性,天地之性纯粹至善,所以通过教育和学习可以改过迁善,使实然的恶向本然的善转化。最近十多年,多数国家和企业改变了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的发展模式,践行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个别发达国家还提供资金和技术给发展中国家治理污染,强化对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这其实是改过迁善的一种表现。改善自然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人有一颗善良之心自然会善待环境,把自然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约束无节制地向自然攫取的行为。
张载在“太虚即气”的本体论基础上,以人性论为枢纽,建立了一个“天人一气”“民胞物与”的生态环境伦理体系。人、物之气皆是太虚之气,人、物之性即天地之性,二者是“民胞物与”成为可能的必然条件。“民胞物与”祈望以博爱之心对待人与自然万物,体现了张载对人与自然万物的一种美好愿望,蕴涵着深刻的生态环境伦理意识。
“民胞物与”出自张载的《西铭》。“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3]62乾坤就是天地自然界,“乾称父,坤称母”,视天地自然界为父母,这是象征意义上的父母,并不是真的父母,是张载将伦理道德感情拓展到自然万物的表现。既然人与自然万物都是天地自然界的儿女,那么它们之间就具有同源性且地位平等。张载说:“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如此观之方均。”[3]313人只是自然万物中的一物,所以人没有主宰万物的权力,人的生命又是天地自然界赋予的,因而对天地自然界应怀有“孝敬”之情。张载将天地自然界拟人化——把它视为一个具有道德气质的“人”。“浑然中处”,即人与自然万物处于一种相互融合的状态之中。“天地之塞,吾其体。”太虚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不仅构成了人的身体,也造就了自然万物,自然万物与我本来就是一体的。“天地之帅,吾其性。”在人和自然万物的形体之中,天地之性是自然万物的统帅,也是人的身体和行为的统帅。“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人与人的关系是同胞关系,而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是伙伴关系,以太虚之气为基础,以“胞”的血亲关系进行衔接,人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所以以“民胞物与”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对人来说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胸怀。出于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中国人常常喜欢把物拟人化,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的“ 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一山一鸟一草一明月都是人类可交流感情的朋友,人在他们面前能够尽情地发泄,借以舒缓自己的情绪,这展现了中国古代人与物和谐共处的环境伦理智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思想本质上表达了一种生态环境意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生态环境意识本应受到我们当代人的重视,但现实是,自从人类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那刻起,人类便把自然作为自己的奴役对象,而忽视了人与自然本是平等的这一生态规律。因此,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最重要的是人的观念的转化。我们要把自然纳入到人的伦理关系中,以朋友和伙伴关系兼爱自然,担负起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环境伦理责任。
环境伦理学旨在用道德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张载哲学中所蕴含的环境伦理思想不但能为环境伦理学提供理论支持,而且也能给当代环保提供些许启示。张载哲学以太虚即气为本,认为人与自然万物都是游气合而“成质”的,具有同源性。具体实施生成自然万物的是天,所以我们要以“天”(自然)为本。这就解释了人要尊重自然环境的原因。至于怎样尊重自然环境?张载认为要彰显人的德性所知——用心体物,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不能体物,不关注自然环境问题怎么办?张载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过分干预甚至掠夺自然的人都是被物欲所蒙蔽。通过教育、学习,是可以改过迁善、返本于天地之性的。张载把人性本质规定为天地之性,认为天地之性是纯粹至善,纯善之人肯定会善待万物,把自然万物当作自己的同胞。这样,我们就会达到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当然,研究张载哲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告诉我们如何在操作层面上解决环保问题,而在于帮助我们端正对待环境问题的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 戴 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M].林官明,杨爱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
[2] 周敦颐.周元公集·太极图说[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
[3] 张 载.张载集[M].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
[4]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 贺文峰.张载人性论简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5.
[6] 荀 子.荀子[M].长沙:岳麓书社,2006:96.
[7] 荣光宗,王 景.伦理视角下我国危化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探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1):98-103.
责任编辑:黄声波
ImplicationofEnvironmentalEthicsinZhangZai’sPhilosophy
HEWenfeng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Hunan 412007, China)
Zhang Zai’s philosophy is full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Its ontology of “void gas” recognizes the natural ontological status; Its epistemology considers that obtaining knowledge of the outside world through people’ own senses is limited, but “moral knowledge” is “extraordinary far”; Its anthroposophy proposes researchful object with the heart. If you don’t research object with the heart,you may correct evil doings and revert to good deeds. The evil in “the nature of temperament” becomes the good of “born nature”; Its ethics emphasizes “universal love”, which hope to treat all the human and the nature with love.
Zhang Zai’s philosophy;environmental ethics;void gas;moral knowledge;universal love
10.3969/j.issn.1674-117X.2017.05.018
2017-03-22
贺文峰(1972-),女,湖南茶陵人,湖南工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伦理学。
B244.4
A
1674-117X(2017)05-0088-05